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臭及其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人们对恶臭及其对人群的危害将越来越予以关注。按照国内外有关规定,凡是能产生损害人类生活环境所难以忍受的臭味的物质,以及使邻近发生不愉快感觉的气体通称恶臭。较普遍存在于气体中的氨、硫醉(CH_3SH)、硫化氢  相似文献   

2.
H_2S及有机硫化物是大气污染中几种重要的恶臭物质,对人体健康是有一定影响的,在石油精炼厂,养鸡、养鸭厂,屠宰厂等附近大气中硫化物含量较高,臭味强烈,硫化物对神经末梢影响较大。本文对燕山地区东方红炼油广、向阳化工厂、  相似文献   

3.
恶臭,是一种发生源众多、污染面积广的公害,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近年来,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环境科技工作者的关注.我们参阅有关文献,对大气中的恶臭及其气相色谱测定法加以介绍. 大气中的恶臭物 Hoshika在10m~3不锈钢恶臭实验室,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对大气中可能存在的四  相似文献   

4.
恶臭与噪声、振动等一起,被称为感觉公害.人们凭嗅觉能感觉到的恶臭物质有四千多种,其中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有几十种.恶臭物质分布广.影响范围大,已经成为一些国家的公害.例如,日本在1981年  相似文献   

5.
氯气是一种具有强烈臭味而令人窒息的黄绿色气体,在同样浓度下,氯气对植物的危害程度约为SO_2的3—5倍,在化工厂、制药厂等都有氯气污染. 另外在炼铝厂、冶炼厂、磷肥厂、玻璃厂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大气氟污染.其中以氟化氢影响最严重,毒性最大,对植物的毒性要比SO_2大10~100倍.国家已将氯、氟列为重点防治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恶臭与恶臭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环境大气中恶臭物质的来源、恶臭污染的形成、恶臭污染的特点与规律进行了讨论,并就国内外恶臭污染状况的演变及对恶臭污染采取的综合防治对策进行了详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开展我国恶臭污染方面的调查研究及逐步完善污染防治体系的目标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污水处理厂的主要处理工艺段设置采样点,采用在线监测仪,检测空气中恶臭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浓度,明确主要恶臭物质和排放源,研究恶臭及VOC在不同季节的逸散特征。结果表明,恶臭和VOC的排放主要集中在进水区,浓度与进水水质相关。粗格栅间是主要的恶臭源,其恶臭、TVOC、硫化物和胺类的浓度分别为3 458.54~5 028.03OU、120~221 mg/m3、253~464 mg/m3和15~36 mg/m3,占各个监测点浓度总量的80.6%、93%、90%和89%。主要的恶臭物质为硫化氢和氨,其浓度对应的臭气强度超过4级。恶臭与VOC的排放呈现季节变化,夏季的浓度明显高于冬季。相关性分析显示,恶臭浓度与TVOC、硫化物、胺类浓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餐厨垃圾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相恶臭排放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餐厨垃圾两相厌氧发酵产甲烷相恶臭排放规律,在中温(35℃)条件下,以餐厨垃圾为发酵底物进行中试规模的两相连续式厌氧发酵试验,并对一个周期内不同时间段产甲烷相产生的气体进行采样,分析其臭气浓度和物质浓度,结合各组分的阈稀释倍数,筛选出主要的恶臭污染物。结果表明,在发酵系统稳定运行阶段,产甲烷相产生的臭气浓度较大,都在23万以上;产甲烷相产生的恶臭物质主要包括硫化物、萜烯类、含氧类和芳烃类四类化合物,其中质量浓度最高的恶臭物质是硫化氢,超过了150 mg/m3;产甲烷相的主要致臭物质是硫化物,其中贡献最大的是硫化氢,其阈稀释倍数都在26万以上,其次为乙硫醇﹥甲硫醇﹥乙硫醚,这3种物质的阈稀释倍数都在4 000以上;除了这4种硫化物,丁醛对恶臭的贡献也比较大,其阈稀释倍数也在4 000以上。  相似文献   

9.
本方法是以恶臭官能测定技术应用于多氯联苯(以下简称PCB)污染空气环境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PCB_3的感知阈值为0.1ppb,臭气强度与成分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相关系数达0.97.该方法适用于对污染源及影响环境空气的臭气强度(及浓度)进行测定,并可初步判定PCB成分浓度。  相似文献   

10.
土壤环境下污染物运移问题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舸  彭帅  张胜涛 《环境工程学报》2010,4(7):1659-1663
在土壤环境中,物质传输机制显著影响着污染物的运移,分析污染物运移问题的数值解,可以掌握污染物在土壤中传输的时空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以对流扩散传输理论为依据,建立了土壤环境下污染物运移的数学模型,然后基于COMSOL对几种特定初始及边界条件下的对流扩散问题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了稳定连续、指数变化和瞬时释放3种典型污染源排放模型,并对比了模型中的扩散、对流、吸附降解等参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最后对污染物浓度分布的计算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采集天津市4个采样点的大气 PM_(10)与降尘样品,利用CH_2Cl_2和超声对样品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DEH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等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进行提取分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个采样点大气 PM_(10)样品中6种PAEs总质量浓度为2.371~24.201ng/m3,降尘样品中6种PAEs总质量浓度为222.310~1 184.503ng/g。对于6种PAEs,夏季浓度均高于冬季浓度,且DBP与DEHP是大气 PM_(10)与降尘样品中的主要污染物。6种PAEs总浓度、DBP浓度、DEHP浓度在大气 PM_(10)与降尘样品中存在相关关系,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0.881、0.905(双尾检验,在显著性水平0.01下)。回归分析表明,大气 PM_(10)与降尘样品中6种PAEs总浓度、DBP浓度、DEHP浓度具有一定的共变趋势。  相似文献   

12.
污水厂生物除臭设施运行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恶臭气体产生,主要含硫化氢和氨等发臭物质.这些臭味物质逸散到空气中,对污水处理厂及其周边的空气环境造成危害.针对清河污水处理厂原有生物除臭设施除臭效率难以提高的问题,对气体收集系统和生物除臭滤池内的喷淋管路进行了改造,并更换了新型生物填料.本研究对改造前后的除臭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硫化氢的平均去除率从改造前的36.5%提高到62.9%,最大去除率可以达到96.2%;氨的去除率从28.2%提高到接近100%.臭味气体的处理效果随除臭滤池的温度、气体的相对湿度的升高而提高.为此,对臭味气体的负荷、流量、温度以及湿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温度>20℃、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生物除臭滤池能够有比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1984年夏季及冬季在燕山石油化工的几个重要恶臭物质污染源、前进污水泵房、向阳污水处理车间、东炼装油站台、东炼污水处理车间含硫污水储存池、东炼污水处理车间晒泥场、东炼加氢车间,分别采集了污水样品和空气样品。用气相色谱法,色谱—质  相似文献   

14.
恶臭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臭气物质的嗅觉阈值、控制对象与嗅觉控制浓度 1.臭气物质的嗅觉阈值和控制对策恶臭属感觉公害,它不仅使人感到不愉快和厌恶,而且臭气中的不少物质同样能危害人体健康.恶臭公害的发生率不次于噪音.据报道,日本近几年来发生的恶臭公害案件,约占全国公害案件的20-25%之多,1971年日本政  相似文献   

15.
有机硫化合物,尤其是乙基硫醇是污染环境的重要恶臭物质.由于其臭味强烈,同时对末稍神经影响较大,严重危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在石油化工集中的工业区的废水和废气中,有机硫化物含量很高.  相似文献   

16.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武汉市秋、冬季大气PM2.5中水溶性离子浓度,对其化学组成、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及源解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O-3、SO2-4、NH+4为武汉市秋、冬季大气PM2.5中主要的水溶性离子,相关性分析表明,燃烧源是秋、冬季大气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共同来源。成分分析表明,工业区的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于燃烧源,交通区的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于二次污染源,其中包括垃圾焚烧源,植物园的水溶性离子主要来源于二次污染源。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杭州市大气PM_(2.5)的污染特征,评估本地污染源和外来污染源对PM_(2.5)的影响,于2013年10月10日至11月2日对杭州市主城区两个不同高度的采样点进行采样,并定量分析大气PM_(2.5)中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采样期间20、84m高度的大气PM_(2.5)日均质量浓度分别为(80.5±28.9)、(80.3±29.3)μg/m3,不同高度的PM_(2.5)浓度及其化学成分无明显差异;PM_(2.5)主要成分质量分数按如下排序:SO_4~(2-)有机碳(OC)NO_3~-NH_4~+元素碳(EC);大气PM_(2.5)中二次粒子SO_4~(2-)、NO_3~-、NH_4~+平均质量浓度总和约为39.0μg/m3,二次转化是杭州市大气PM_(2.5)的主要来源,SO_4~(2-)、NO_3~-、NH_4~+贡献率为48%左右;20、84 m高度的大气PM_(2.5)中OC分别为(15.6±5.1)、(14.8±4.7)μg/m3,EC分别为(4.6±1.8)、(4.6±1.6)μg/m3,OC/EC(质量比)约为3.3。采样期间,杭州市大气PM_(2.5)在近地面垂直方向上分布较为均匀,表明杭州市大气PM_(2.5)受外来污染源的影响较小。而在本地污染源中,杭州市大气PM_(2.5)主要受到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燃煤和餐饮油烟等来源的影响,地面扬尘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城市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源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H2S和NH3为主要监测指标,对广州一大型生活污水处理厂主要恶臭源H2S、NH3的排放浓度进行了8个月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该污水厂恶臭成分H:S的排放浓度为0.01-22 mg/m',NH,排放浓度为0~0.67 mg/m3.同时,污水厂各处理单元由于其功能和运行条件不同,所产生的恶臭气体成分也不完全一样,在污水进水区段恶臭污染物以H2S为主,其中格栅井H2S浓度最高.其中沉砂池、格栅和污泥浓缩池的H2S、NH3排放浓度呈夏秋季节高、冬春季节低的特征,与季节变化的气温有明显的相关性.对恶臭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污水水温越低则H2S和NH3的排放浓度越低,此外,降雨可以显著降低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恶臭污染的特殊性和我国重点工业城市沈阳市的恶臭污染状况,提出了尽快制定地方恶臭环境标准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制定恶臭标准中控制指标和重点恶臭污染物的选择、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源排放标准的制定及标准监测方法的制定等有关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颗粒物对雨水酸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雨是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物质作用的产物,然而大气中还存在着飘尘等颗粒状物质,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也对酸雨性质给予重要的影响。我国北方大气中的颗粒物大多为碱性物质,在降水过程中,颗粒物或吸附或溶解在降水里,使之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因此降水呈中性或偏碱性。实验证明:TSP(总悬浮颗粒物)浓度与其测点同步测定的雨水 pH 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相关性。本文通过对模拟酸雨—颗粒物溶液的 pH值及离子浓度的测定,求出不同颗粒物浓度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