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是城镇发展规划中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不仅可为城镇土地利用分类与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后续城市各项专题规划奠定基础。以重庆市云阳县双江镇为例,在充分收集资料和现场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首先通过筛选研究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选取地层岩性、坡度等10个基础指标因子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提出基于改进的斜坡单元法——盆域山体阴影法的评价单元划分方法,并与传统栅格单元法的评价单元划分方法进行了对比;最后采用多因子叠加模型开展了研究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斜坡单元法得出的研究区适宜性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双江镇实际建设用地中土地利用的现状,评价结果的实用性和精度明显优于传统的栅格单元法,可为类似地区城镇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建设山地城市是21世纪城市建设的十大模式之一。实施"城镇上山"战略,其基础是开展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目前,国内外对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尚属薄弱环节,其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技术方法模式等关键技术方法问题需要深入、广泛的探讨和实证研究。论文针对山区城镇建设的特殊性,构建起由7个特殊因子和10个一般因子(其中有5个同时是特殊因子)共同组成的山区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限条件法"与"适宜性指数法"相结合的技术方法,通过确定单项评价因子指数和综合性适宜指数,并运用GIS技术,以第二次土地调查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本图斑为评价单元,分析和评定了云南德宏州山区每一评价单元图斑的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及其适宜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在全州山区面积985 787.40 hm2中,其宜建地和不宜建地分别占14.37%和85.63%,一等宜建地、二等宜建地和三等宜建地的构成比例约为12:33:55。评价结果已应用于德宏州各县(市)"城镇上山"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编之中,成效明显,使德宏州"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全州坝区84%以上的优质耕地得到了永久性保护,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比例大幅下降。论文建立的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适用于云南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可为云南省乃至国内外类似山区加强坝区(或平原区)优质耕地保护、合理建设山地城镇发展模式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双评价”:抗解问题与有限理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即“双评价”)被视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科学基础和约束条件。通过分析和总结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开展的“双评价”工作,发现“双评价”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仍然存在对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科学机理认识不足、评价技术方法不完善、应用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未来需要面向生态文明理念下国土空间规划的现实需求,完善“双评价”的科学逻辑、技术逻辑和应用逻辑,提升“双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应认识到国土空间规划本质上是个抗解问题,“双评价”只能发挥有限理性作用,应重视通过沟通交流、公众参与等方式应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具体问题,避免陷入技术决定论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以平江县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选择了自然生态、生态安全、社会经济三大类因素和高程、坡度、坡向、自然灾害、基本农田、生物生境、交通区位、水文区位和城镇吸引力9个指标,建立了村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村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三大因素之间的关系和9个指标之间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中,权重最大的是生态安全因素,所以城镇建设必须从保护生态安全格局出发,进行科学规划;自然灾害指标合成权重最大,是城镇建议用地规划着重考虑的指标.层次分析法是系统的分析方法,为村镇建设用地的选择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5.
建设山地城市是21世纪城市建设的十大模式之一。实施“城镇上山”战略,其基础是开展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目前,国内外对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尚属薄弱环节,其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技术方法模式等关键技术方法问题需要深入、广泛的探讨和实证研究。论文针对山区城镇建设的特殊性,构建起由7个特殊因子和10个一般因子(其中有5个同时是特殊因子)共同组成的山区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限条件法”与“适宜性指数法”相结合的技术方法,通过确定单项评价因子指数和综合性适宜指数,并运用GIS技术,以第二次土地调查1:10 000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基本图斑为评价单元,分析和评定了云南德宏州山区每一评价单元图斑的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及其适宜等级。评价结果表明,在全州山区面积985 787.40 hm2中,其宜建地和不宜建地分别占14.37%和85.63%,一等宜建地、二等宜建地和三等宜建地的构成比例约为12:33:55。评价结果已应用于德宏州各县(市)“城镇上山”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编之中,成效明显,使德宏州“保护坝区农田,建设山地城镇”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全州坝区84%以上的优质耕地得到了永久性保护,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比例大幅下降。论文建立的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适用于云南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可为云南省乃至国内外类似山区加强坝区(或平原区)优质耕地保护、合理建设山地城镇发展模式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精简"双评价"流程、融合评价机制,基于生态文明视角构建具有喀斯特地区特色的指标体系,刻画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特征,对于生态敏感脆弱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分别从生态、农业与建设三个视角构建指标体系,将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整合,从国土的用途功能出发,提供一个全新的评价思路,测算宁远县国土对于不同功能的适宜程度。结果表明:(1)宁远县生态保护重要性总体较高,不同等级、地区空间集聚和分异特征明显,呈南北两侧高、中部和西部偏低的分布格局,需重点加强南北两侧生态空间的保护力度,满足国家提倡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2)农业生产适宜性总体较低,适宜生产区域主要以城区中心分割线为轴带,呈东、西两侧对称分布格局,和生态保护空间存在一定冲突,需合理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保障区域粮食和生态的"双安全";(3)建设开发适宜性总体上较低,中心外围分布格局特征显著,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递减,需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适当调整和转变发展利用方式,协调"三生空间"关系;(4)以中心县城为核心,"三环带放射式"的国土开发与保护空间格局特征明显,建设—农业—生态空间呈"同心圆"圈层结构分布;(5)多宜、双宜、单宜与不宜空间面积依次为36672.67 hm2、32276.11 hm2、181022 hm2、175.46 hm2,分别占宁远县国土的14.66%、12.90%、72.37%、0.07%。从生态文明视角开展喀斯特地区"双评价"研究,更为精细地摸清特殊地貌的国土基数与空间基底,提升了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操作性,可为其他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域"双评价"工作开展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7.
南方地区沉积盆地个数多达140有余,之前仅有少数盆地进行了CO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本文在综合国内外CO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方法及南方地区沉积盆地具体的地质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国CO2地质储存潜力评价与示范工程实施技术要求》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和改进,建立了7个指标层、20个指标和5个指标划分等级的CO2地质储存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南方地区沉积盆地进行了D级CO2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南方地区各储存介质(深部咸水含水层、油气田、煤层)的CO2地质储存潜力值合计为165.15×108 t,其中深部咸水含水层是南方地区沉积盆地最主要的CO2地质储存场所;楚雄盆地、洞庭湖盆地、江汉盆地可圈定CO2地质封存远景区及目标靶区。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包括居住条件,城镇生态环境,城镇基础设施及城镇经济发展水平4大综合指标的人居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对黄河流域的18个县城人居环境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黄河流域城镇人居环境的核心因子,流域各县城的人居环境质量差异较大,十个县城综合得分低于平均水平。流域城镇整体人居环境水平有待提高。并针对各个县城人居环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9.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空间决策科学性和空间治理有效性的基本保障。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定位出发,剖析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对"双评价"科学支撑和简单适用的基本要求,总结当前省级"双评价"面临理论与实践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三维内涵—一对关系—两种尺度—四个层面"的省级"双评价"方案,深入挖掘资源环境承载的能力、压力、潜力三维内涵,立足于承载力与适宜性之间的逻辑联系,以浙江省为案例,从县级行政区和栅格单元两种尺度开展了"双评价"实践,并从优势短板识别、要素空间统筹、开发时序安排及空间格局优化四个层面支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旨在为省级"双评价"提供一种可行、科学、实用的评价框架,为国土空间规划中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指标分解等实践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城市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是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础。本文在介绍城市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滨海地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初步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城市滨海地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河北省曹妃甸地区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宜宾市规划中心城区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宜宾市规划中心城区的地质环境特征,建立了由地形地貌、水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和地震效应6个评价要素和19个评价因子构成的多层次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采用基于评价单元的多因子分级加权指数法评价模型,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宜宾市规划中心城区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与建设规划的协调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宜宾市规划中心城区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5.78%,较适宜区占29.01%,适宜性差区占18.03%,不适宜区占23.04%,适宜和较适宜的地区可满足近期城市规划用地需求;规划中心城区用地规划整体比较合理,现有和规划建设用地的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主要为适宜和较适宜。该评价结果可为宜宾市城市规划、工程建设选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土地利用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完善工程建设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阜新市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实为生态地质环境的适宜性评价。本文以地貌类型、森林覆盖率、人口密度等16个指标为主要影响因子,确定了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单因素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阜新市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阜新地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经验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果较吻合,证明该套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技术的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的定量评价是切实可行的.结论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3.
深部盐水层CO_2地质埋存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部盐水层CO2地质埋存具有极高的埋存潜力,其埋存区域的适宜性评价是科学选址的重要依据,但我国至今没有建立该领域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相近领域构建指标体系的成熟经验,提出了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客观性相结合以及系统性与层次性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建立了以技术性、安全性、经济性与社会环境为准则的包含26项指标的深部盐水层CO2地质埋存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准则和指标的权重,并为每个指标拟定了从适宜到不适宜的五级评分标准;最后以松辽盆地的一级构造单元为例,按照指标逐级加权求和的评价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综合得分比较得出中央坳陷区相对适宜性最好,是松辽盆地优先开展详细CO2深部盐水层埋存工程的区域。  相似文献   

14.
在系统分析郑州市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将该地区的地质环境分为农业活动、城市建设、生态建设与保护3种功能类型,建立了相应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最后运用敏感因子-综合指数模型,对该地区的农业活动、城市建设功能类型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按照一定的功能区划原则,得到了郑州市地质环境适宜性功能区划结果.该研究对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省级“双评价”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方案——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双评价”)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是空间决策科学性和空间治理有效性的基本保障。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定位出发,剖析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对“双评价”科学支撑和简单适用的基本要求,总结当前省级“双评价”面临理论与实践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三维内涵—一对关系—两种尺度—四个层面”的省级“双评价”方案,深入挖掘资源环境承载的能力、压力、潜力三维内涵,立足于承载力与适宜性之间的逻辑联系,以浙江省为案例,从县级行政区和栅格单元两种尺度开展了“双评价”实践,并从优势短板识别、要素空间统筹、开发时序安排及空间格局优化四个层面支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旨在为省级“双评价”提供一种可行、科学、实用的评价框架,为国土空间规划中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指标分解等实践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沈阳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主要通过运用生态学、土壤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理论、手段与方法。根据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条件,对沈阳市土地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运用特尔菲法对预选评价指标集进行筛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值,通过加权指数和法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综合评价值,确立土地生态适宜性分级标准,划分沈阳市土地生态适宜性分区,确定划分区域的土地用途,建立沈阳市土地利用适宜生态发展的模式,为沈阳市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海水淡化在中国沿海城市地区获得了广泛应用,海水淡化用海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根据海水淡化工程用海的特点,建立基于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框架的指标体系,给出了评价指标量化方法.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海水淡化用海适宜性评价模型,形成具有科学化、定量化等特征的海水淡化用海适宜性评价体系,研究成果可为海水淡化的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化迅速蚕食宝贵的耕地资源和乡村聚落,保护基本农田、保护乡村、保护农业空间的需求迫在眉睫。新一轮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中,针对"农业空间"只重视基本农田和粮食生产的不足,旨在构建"优势农业空间"划定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方法,为保护农林牧副渔大农业空间、全农业领域生产者和特色、重点农村地区奠定基础。(1)在生态保护极重要区以外,开展全域、全要素的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生产适宜性评价,识别农业生产适宜区和不适宜区;(2)基于高产稳产、规模经营和集中连片三原则,进一步细化评价重要经济作物适宜区、地域特色农产品适宜区等;(3)在此基础上,结合特色村落、重大农业基础设施要素识别优势农业空间。该技术框架在沈阳和温州市县"双评价"中取得了科学实用的评价成果,为我国正在展开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9.
陶景忠 《环境科技》2006,19(Z1):44-46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分析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着重构建了城镇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糊评价模型,提出评价标准.并对苏州某城镇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进而指出制约因子并提出相应的诊断方案,为其优化生态系统结构和完善系统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城市地质调查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正在开展的丹阳城市地质调查项目为依托,分析丹阳市地质环境条件并评价城镇工程建设的适宜性。选取地形地貌、水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和地震效应7个一级评价因子,地貌分区、水系水域、洪水淹没程度等11个二级评价因子,以500 m×500 m网格为评价单元,利用GIS软件对丹阳市进行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叠加了丹阳市生态红线管控区,将一级管控区划为工程建设不适宜区,二级管控区划为工程建设适宜性差区。结果表明,除生态管控区外,丹阳市工程建设适宜性总体良好,大部分地区为适宜区,适宜工程建设;城市开发建设不能突破生态保护红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