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建立了酸式消解-银氨络合-ICP-MS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银的方法,引入氨水使其与银离子生产稳定的银氨络合物的同时,将干扰元素锆以氢氧化物沉淀下来,干扰去除上限为105mg/kg,从而实现了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标准模式下银的测定。并考察了其准确度及精密度。该实验方法的检出限为0. 003 mg/kg,土壤和沉积物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均符合准确度要求,且相对标准偏差为3. 7%~4. 6%,符合质控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碱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六价铬时共存元素和pH对其测定结果的干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消解液和缓冲液中的Na、K元素对六价铬的测定有干扰,可通过加入质量分数1%NH_4Cl溶液来消除干扰;使用HNO_3调节pH在7~11范围内都不会对测定结果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制备了交联木聚糖酶聚集体(CLEAs),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以提高木聚糖酶的稳定性.通过毛栓菌发酵分离得木聚糖酶,经硫酸铵沉淀后以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对其进行化学交联,制得CLEAs,并用常规方法测定了各种因素对游离木聚糖酶和CLEAs的影响.在对耐热性、有机相中稳定性和耐酸碱性的研究中,CLEAs均表现比游离酶有较高的稳定性,因此运用CLEA技术可提高木聚糖酶的稳定性,使其广泛应用于饲料等工业生产中.  相似文献   

4.
在测定土壤中铜、铅、锌、镉、钴、镍等元素时,需要各种前处理,如(强酸消化、熔融法等),使待测成分完全释放出来以利测定,对于某些含量过低的元素如(镉、铅)还需要通过萃取富集。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王水—高氯酸、硝酸—双氧水消化土样;碘化钾—甲基异丁酮络合及二乙基二硫代甲酸钠—  相似文献   

5.
环境科学家已经越来越迫切地感觉到需要一种可靠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区分并测定天然水中一些痕量金属——特别是有毒重金属的化学形态。通常使用的测定水中某一种金属的总浓度的方法(即原子吸收法)往往可能得出十分荒谬的结论,这是由于与元素的化学形态有关,某些元素的离子浓度虽高,但其毒性并不大,与此相反,另一些元素虽其浓度不高,但毒性却往往比前者更大。例如许多研究者的(1—3)结论指出,  相似文献   

6.
污泥接种量对好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污泥接种体积分别为25%、50%和75%的反应器有效容积情况下的污泥颗粒化特征。结果发现,25%体积的污泥接种量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和成长,其颗粒化程度高、平均粒径大且粒径分布范围广,而50%和75%体积的污泥接种量只能形成少量细小的颗粒污泥。分析认为,悬浮分散污泥是颗粒化的一个较大障碍,较少的接种量能够提供较大的自由沉淀空间,使污泥能够实现重力分层,进而排除与颗粒污泥竞争底物的悬浮不沉降污泥,从而利于颗粒化。污泥颗粒化的直接影响因素不是沉淀时间而是自由沉淀空间。沉淀时间的缩短使自由沉淀空间增加,从而影响了污泥颗粒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沉淀浮选法治理含重金属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沉淀浮选法治理含重金属废水,找到了气浮活性好,来源广泛,价廉,几乎无毒的气浮剂AS;考察了沉淀浮选法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沉淀浮洗法治理含重金属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处理实际废水的实验证明,沉淀浮洗法不仅能治理含重金属废水,还十分有效地回收了废水中的有价元素,总金属回收率达99.27%,且总金属富集比达113.5(倍),此外,还对气浮剂AS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本研究结果对沉淀浮选法治理含重金属  相似文献   

8.
锶盐废渣含硫状态分析及硫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锶盐废渣中硫的状态及含量不同其作用大不相同,有的呈现活性导致膨胀破坏,而有的则表现为惰性,因此有必要了解硫的存在状态及含量。分析表明锶盐废渣中硫主要以硫酸盐硫(SO3)和硫化物硫(S2-)两种形式存在。选择硫酸钡重量法和碘量法进行化学测定,然后用X-射线能谱仪进行元素定性分析;并将化学分析和仪器测定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X-射线能谱法可以快捷、方便地探测锶渣所含各种元素,但不能确定元素的价态;化学分析方法可得到相对准确的元素含量;用硫酸钡重量法和碘量法联合测定锶渣中的硫含量,与X-射线能谱法相比,偏差仅为0.37%。  相似文献   

9.
关于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镉和铅的含量问题在许多文献中虽有报导,但由于样品中的基本组成复杂,待测元素在样品中的含量也相差甚远,加之使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时,元素之间的相互干扰非常严重,而现行的分析方法中大多采用溶剂萃取来浓缩待测元素,或用分离方法除去基体干扰,其结果往往不是十分理想。如何准确地测定这些元素,特别是镉和铅,仍是一个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0.
氢氧化镁共沉淀—导数示波极谱法测定水中微量铅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雅丽 《青海环境》1999,9(4):154-156
水样中加入氯化镁 ,调节溶液的pH =10 ,使水样中的微量元素铅和镉与氢氧化镁形成共沉淀而富集。沉淀经酸溶后 ,在盐酸—碘化钾—抗坏血酸—磷酸—酒石酸底液中 ,用示波极谱法连续测定铅和镉。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铅为 0 .0 0 2mg L,镉为 0 .0 0 1mg L,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 3 .1%~ 4.2 % ,标准回收率 96 .0 %~ 10 4 .0 %。  相似文献   

11.
针对废水中铅、镉元素的测定,通过研究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对铅、镉元素吸光度的影响,优化了石墨炉加热程序。采用硝酸作为基体改进剂,测定废水中的铅、镉元素,研究表明:铅元素灰化温度为350 C、原子化温度为1 600℃,镉元素灰化温度为300℃、原子化温度为1 600℃,能够获得较好的吸光度测试结果。在此条件下,铅元素的检出限为0.30μg/L,镉元素的检出限为0.10μg/L。采用石墨炉法测定废水中的铅、镉元素具有准确、快捷、灵敏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对于含铬电镀废水的处理,一般是在 PH 为2的条件下,用亚硫酸钠还原,再采用中和沉淀的方法。在实际处理厂中,因为大气中的氧气以及废水液中的溶解氧,一般实际耗费的还原剂达预算数额的五倍之多。为此在实验室用开放型及密闭型两种装置使 PH 值为2,反时应间为10分钟,来测定氧气  相似文献   

13.
样品中痕量元素的分析及其容器的选择和清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绪言对痕量元素的测定,特别是液体样品,由于空白分析产生的偏差,通常认为大部分是由于采样和贮藏容器的污染而引起的。对于液体样品中痕量元素的测定的改进取决于所用的塑料以及使用前所用的清洗方法。关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使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过硫酸钾消解)测定地表水中总磷时,消解液有沉淀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从质量控制和统计学上分析了过滤法的准确度和可行性,从实际水样的测定、质量控制和统计学上分析比较了过滤和校正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消解液沉淀物对测定结果有干扰,过滤和校正在沉淀物干扰去除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测定结果均满足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从磷酸盐化学沉淀和藻类吸收两个方面探讨了高效藻类塘中磷酸盐的去除机理。首先通过化学沉淀及其解析解释了高效藻类塘中pH与磷酸盐浓度昼夜变化规律;其次测定了pH=7.5时藻类对磷酸盐的日均吸收速率;最后对高效藻类塘中磷酸盐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水中Cu,Zn,Pb,Cd的量浓度变化范围较大,可能从痕量到很高的含量,但大多数水样中Cu,Zn,Pb,Cd含量都在痕量水平。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元素含量时,常受到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干扰,影响测定准确度,另外因含量甚  相似文献   

17.
汽车磷化废水的处理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磷化处理是对汽车的钢铁零件表面进行的一种化学加工工艺,其废水中含磷量高。采用石灰法处理磷化废水,在适当的pH值条件下能使PO4^3-达到良好的沉淀效果,而且石灰价格低廉,经济效益高;同时,通过研究氯化钙处理磷化废水的效果,分析和论证溶液的pH值和钙离子浓度对PO4^3-根沉淀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将受重金属污染土壤自然风干,筛分制备土壤样品.选择常用的土壤消解方法,研究同一酸体系下,酸加入顺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铬、铜、镍,以加标回收率,反映较好的酸加入顺序.在相同的酸消解体系下,酸加入顺序对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测定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铬的测定影响较大.要对各元素进行准确测定,必须针对不同元素选取不同的酸加入顺序.  相似文献   

19.
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氯化物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工作以Cl^-与过量Ag^+生成AgCl沉淀反应为基础,较详细地探讨了各种强电解质作为絮凝剂对AgCl沉淀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条件,从而提出了一个测定水中Cl^-的是接原子吸收法,Cl^-浓度在0-50μg/10ml范围呈线性,用建立的方法测定自来水中Cl^-,再现性与准确度俱佳,用本法测定废水中Cl^-的结果与经典的比浊法,和离子色谱法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0.
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卷烟及晒烟中的有害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同时测定卷烟和晒烟中有害元素Pb,Cd,Sn.V,Cr和Ni的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新方法。采用深孔电极粉末光谱法,优选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和仪器参数,考查了基体组分的影响。一次摄谱能同时测定以上六个元素。各元素的回收率在85.4—113%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在3.6—7.0%之间,用本法分析了6个实际样品,结果满意。方法可靠、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