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定位为重要民生工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内容,并对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示范城市明确提出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的绩效考核目标。由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由不同职能部门负责管理,不同来源的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统计数据未有效整合,目前还缺乏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指标测算的相关研究。本文界定了"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的科学内涵,并以城市建设、再生资源利用等统计资料和物质流分析文献为基础,初步测算了全国尺度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研究表明,我国2006—2015年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从12.1%上升至17.0%,然后又缓慢下降至15.6%,由于数据缺乏,该数值可能在-28%~+32%波动。生活垃圾中回收利用量较大的可再生资源分别为废纸、废塑料、废钢铁、废玻璃等。本文还分析了目前测算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的数据不确定性和局限性,提出了面向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实际评价的统计数据收集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农民的耕作行为以及农村周边的其他生产活动都是导致农村生活饮用水污染的原因。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农村生活饮用水现状入手,阐述了造成农村生活饮用水污染的原因,指出生活垃圾、工业污染、畜禽粪便、农业面源污染是产生污染的主要途径,并针对污染现状提出了保护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塔里木油田库尔勒生活基地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和主要构成进行调查后,结合所在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提出库尔勒生活基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回收利用"的途径,分析了实施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具体的对策,强调要从加强环保宣传、明确管理部门责任、完善回收设施、采用半市场化处理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进一步解决西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粗放、分散等问题.在充分调研沿滩区农村生活污水现状,收集国土、人口、DEM、水系、水源保护区等多项数据,建立了农村居民聚集区识别、环境敏感村划定方法,识别出沿滩区48个环境敏感区村庄、74个农村聚居区,构建出更为科学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体系,为农村生活污水整治...  相似文献   

5.
围绕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政策现状,深入地剖析了浙江省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过程中政策的不足,进而构建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政策体系基本框架,以法律、规划、考核、投入、运维及技术为政策主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为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6.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环境经济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对我国面临的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及原因、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相关的环境经济政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农村生活污水往往不能纳入城市管网,且呈分散、难以收集、大多未经处理直接外排现状特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已经成为现代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实施科学、合理、实用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治理模式事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文章在大量工程实践基础上,总结了农村生活污水特点,提出独特的雨污分流方法,比较了多种末端治污模式,特别推荐了增氧塔生物净化和小型人工湿地相结合的这类具有造价低、处理效率高、运行经济、出水水质好、可以中水回用且地表呈景观化的特点,适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生化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国内生活生产类产品VOCs含量限值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中国香港、欧美等发达地区精细化的生活生产类产品VOCs含量限值法规和标准做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并从产品限值种类以及限值要求两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我国生产生活类产品VOCs 含量限值法规标准制定建议。笔者认为,应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生活生产类产品VOCs含量限值法规及标准制定经验,从做好标准和产品技术要求衔接、建立区域协同制定标准模式、结合经济因素或环境空气质量,分步推进相关标准制定和发布等方面入手,建立符合实际国情的产品种类较为全面、标准要求较高的生产生活类产品VOCs含量限值法规与标准体系,尤其是生活消费品方面,减少直接与人体接触的生活消费品VOCs排放。  相似文献   

9.
低碳生活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其核心是节能减排。校园通过形形色色的低碳生活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低碳生活的做法与意义,唤起他们对地球家园的珍爱,并从点点滴滴做起,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净土。  相似文献   

10.
浅析成都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的试点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勃  蒋宇 《四川环境》2014,(6):130-134
为实现成都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试点区域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农村生活垃圾的组分,详细介绍了试点区域垃圾分类方式、收运流程、分类成效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一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的重要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自由意志、生活方式与博物学生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华杰 《绿叶》2010,(11):35-42
生活方式相当程度上受制于时代物质基础、社会制度、习俗等,同时与个人理想、思维方式(即个体想怎样生活、对生活有哪些期望)有关。如何生活,使自己变得崇高,不需要讲更大的道理,只需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上一点。博物学生存方式是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的。博物学培养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情感和价值观;博物学生存不羡慕高科技和大都市,其态度是宽容的,主张生活方式的多元性,因此可能让我们过上道德的、绿色的、自在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2.
低碳生活是一种自然地节约各种资源的习惯,是一种生活习惯。气候变化是本世纪最严重的全球问题之一,不断推进低碳生活是减少人类生活对气候影响的重要途径。低碳生活推广后,消费者对建筑的规划、环境影响以及节能等关注将增加,进而影响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分析低碳生活对建筑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和扩大宣传的多级支持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和种类正趋向于城市垃圾,基于农村人口居住地较为分散,经济发展水平也低于城市水平,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与模式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技术课题。本文在湖南省长沙县、安徽省巢湖市等地近郊农村生活垃圾调查的基础上,对可腐熟降解类生活垃圾的养分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分类处理模式可使农村生活垃圾在村级水平减量60%~70%。  相似文献   

14.
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阐述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对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混合收集、无机物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以生活垃圾能源化利用为目标,兼顾资源循环回收利用的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利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石油矿区生活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活污水的治理可采用建设集中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污水用于绿化。生活垃圾实行分类、袋装化,对各种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做好油田矿区生活污染物治理,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和有关规定。环卫系统与物资回收部门,应搞好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乌鲁木齐城市垃圾处理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乌鲁木齐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及垃圾产出特点、产生量等进行了分析描述,指出了存在问题。并就乌鲁木齐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提出了对策,建议采取“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方式处理生活垃圾。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营水平,针对生活垃圾焚烧厂的运营监管工作,概述了生活垃圾焚烧厂监管机构,并梳理了生活垃圾焚烧厂运营监管内容、监管的基本程序和监管考核评价项目的经验做法,以期为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法对泸沽湖地区居民在旅游发展前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①旅游发展对泸沽湖地区居民的生活变迁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当地居民原有的生产方式,更多的居民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行业。②旅游发展对该地区居民物质生活方面的影响显著,主要体现在服饰、饮食、出行、家用物品、收入等方面的变化;精神生活方面,主要体现在休闲娱乐生活、社会交往生活、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方面的变化。③为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摩梭文化保护的双赢,在内,需要社区精英群策群力,传承和发扬摩梭文化;在外,政府要加强制度关怀和政策引导,为摩梭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19.
分散型生活污水水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散型生活污水水质是制定分散型污水处理装置设计规范、产品标准的基础.本文研究了分散型生活污水的水质特征、季节变化特性、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等.在分散型污水处理装置的设计中应根据不同分散型污染源的水质特征选取设计参数,不应简单套用点源生活污水的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卫生填埋法、焚烧法、堆肥法和综合利用等农村生活垃圾常规处理技术,以及蚯蚓堆肥法、太阳能—生物集成技术、高温高压湿解法、垃圾衍生燃料和气化熔融处理技术等几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技术。在概述各种处理工艺的技术参素及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路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艺的选择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