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取代芳烃对酵母菌毒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量测定了苯胺类、苯甲酸类、卤代苯类、苯腈类、硝基苯类、苯酚类等6类化合物对酵母菌的生长抑制毒性,结果表明化合物的最小产生清晰抑菌圈浓度Cmiz与辛醇-水分配系数及一阶分子连接性价指数有如下关系:log(1/Cmiz)=0.38logKow+0.33^1X^v-0.38 r=0.92 s=0.22 n=77。在上述6类取代苯类化合物中,它们与酵母菌的反应性大小有如下顺序:卤代苯类≈苯甲酸类〈苯胺类  相似文献   

2.
运用分形理论修正了颗粒物微界面吸附模型,建立了朗格缪尔(Langmuir)、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和表面络合模型的分形吸附等温线方程式.其中,朗格缪尔(Langmuir)吸附等温线的分形表达式为:Γ=ΓmCc^1/m/(b^m Cc^1/m),指数m与颗粒物表面分维Ds的关系如下:m∝ac^D/2-1∝ro^Do-2;表面络合模型的分形表达式为:Γ=ΓmCs^(n/x)/(b^(n/x) Cs^(n/x)),而且lgb=lg(ks/kb) pH,指数x/n与颗粒物表面分维Ds的关系如下:x/n∝0^D/2-1∝r0^D-2;相应的弗伦德利希(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的分形形式分别为:Γ=(Γm/bm)Cs^1/n,Γ=(Γm/b^(x/n))Cr^(n/x),通过对献中的数据的模拟初步讨论了分形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它们具有更接近于实际的描述微界面吸附过程的能力,通过lg(x/n)=lgk’ (Dn-2)lgro计算出土壤颗粒和尾矿砂颗粒的表面分形维数分别为2.42和2.72。  相似文献   

3.
飞机喷洒农药的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军 《环境科学学报》1995,15(3):322-329
通过田间试验,对装配GP-81扁扇型喷头的运5飞机在水稻和棉花上喷洒农药中的药液损失进行了分析,同时讨论了2,4-D丁酯对敏感作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元三次方程Y=b0+b1x2+b2x^2+b3x^3能很好地描述药液飘移与下风距离的关系,方程中的参数具有明确的实验意义;2,4-D丁酰对700m下风距离内的向日葵类高敏感植物有明显药害,对350m范围内的大豆等中等敏感植物也有药害;药液由于飘移和蒸  相似文献   

4.
河水可溶性有机物与Cu~(2+)络合常数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采用单配位体、双配位体离散模型与连续分配模型对水体中可溶性有机物与金属铜离子的络合行为进行描述 .单配位体模型的使用中可采用不同拟合手段 ,对拟合结果有一定影响 .单纯以可决系数与误差平方和为判断依据 ,非线性拟合的拟合效果最佳 ,拟合结果为条件稳定常数logk =2 2 6 ,络合容量C =6 70mol·g-1.检测窗口的变化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络合常数的计算结果 .双配位体模型的非线性拟合结果为logk1=7 2 9、logkn=1 90、C1=0 0 2 3mol·g-1、Cn=13 74 6mol·g-1,与单配位体模型相比没有明显改善 .连续分配模型可用来描述不同络合位饱和度下条件稳定常数的连续变化 ,并从曲线的外推计算出最强络合位的络合常数logkmax=4 71  相似文献   

5.
水生态毒理学中检测慢性毒性的短期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外水生态毒理学研究和水质量管理中广泛应用的四种检测慢性毒性的短期试验方法.综述了其方法研究和应用的情况.这几种方法是鱼类和两栖类胚胎-幼体存活和致畸试验,黑头软口鲦幼体7天生长存活试验,网纹蚤7天存活繁殖试验和大型蚤慢性毒性的短期试验方法.文中还对研究和发展适合我国情况的检测慢性毒性的短期试验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方双喜  牟玉静 《环境科学学报》2006,26(12):1955-1963
利用4动态箱体系测定了NOx(NO NO2)在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典型冬小麦农田与大气间的交换通量.NO和NO2的平均交换通量分别为169.7ng·m-2·s-1和-18.5ng·m-2·s-1,表明该地区麦田是大气中NO的一个重要源,是NO2的汇.在冬小麦主要生长期(拔节-抽穗期),NO的交换通量与地表土壤温度呈指数关系.NO2的交换通量与其在环境中的浓度存在明显的负线性关系,其在农田与大气间交换的补偿点(交换通量为0时环境大气中NO2浓度)为11.9μg·m-3.正常耕作的小麦农田以NO-N方式排放的N占施肥总N的2.3%,表明NO挥发为农田氮肥损失的重要形式.追加尿素木质素混合肥料虽然提高了小麦产量,但也显著刺激了农田对NO的排放.  相似文献   

7.
粉煤灰中污染物质的淋溶释放模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我国火电厂粉煤灰,全部为碱性灰,在自然淋溶条件下,淋出液中绝大多数重金属的一一般较低,但是,PH值SO4、F和Cr^6+等项目经常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PH值,F等项目甚至经常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新扩改一级,是粉煤灰中的主要污染因子,粉煤灰中不同污染因子受淋溶介质的影响不同,酸性介质有利于Ca^2+、F^-的释放,碱性介质有利于Cr^5+的释放,在各种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浓度CdSe/ZnS量子点(QDs)暴露下,稀有鮈鲫胚胎发育过程中自主运动频率、内心率和体长的变化,以及利用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作为毒性指标,反映CdSe/ZnS QDs暴露对稀有鮈鲫胚胎发育的氧化应激作用.结果显示:CdSe/ZnS QDs对稀有鮈鲫胚胎72 hpf(hours post fertilization)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319.629 nmol·L-1,96 hpf的半致畸浓度(EC50)为203.312 nmol·L-1.CdSe/ZnS QDs暴露不仅影响稀有鮈鲫胚胎死亡率、畸形率、自主运动频率、孵化时间和孵化率,而且使其内心率减缓、体长缩短,导致胚胎卵凝结,心包囊肿,出现脊椎弯曲等多种毒性现象.同时发现,CdSe/ZnS QDs暴露导致稀有鮈鲫体内MDA含量增加以及SOD活力的降低.这表明CdSe/ZnS QDs对稀有鮈鲫胚胎发育具有致畸、致死作用,而氧化应激可能是引起其胚胎致畸、致死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铬对水栖寡毛类赫德莱顠体虫(Aeolosomaheadleyi)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赫德莱Piao体虫(Peolosoma headleyi)为一种小型水栖寡毛类,行无性繁殖,室内培养容易,铬对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为:24hLC50为3.55(3.16-3.90)mg/L,48hLC50为1.88(1.77-2.01)mg/L。低浓度慢怀试验结果为:无效应浓度(NOEC)为101μg/L,最大可接受浓度(MAEC)为101-102μg/L,慢性暴露10天后种群可的最高浓度为210μ  相似文献   

10.
抑制土壤汞进入陆生食物链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对Hg^2+有自净力,其作用实质是Hg的形态转化。本研究试验了膨润土,腐殖质,碳酸钙对汞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膨润进使Hg^2+迅速向残留态转化而降低作物对汞的吸收,其效果在用量为0-450g/kg范围呈线性增长;腐殖质使Hg^2+迅速向腐质态汞转化,且有与矿质粘粒争增Hg^2+之势,故最适用量因土壤粘粒含量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