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聚乙烯聚丙烯树脂及废料的热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聚乙烯聚丙烯树脂及废料的热解过程中,裂解温度对气相产物的收率及组成,液相产物的收率及汽油馏分、柴油馏分、重油馏分的分布,热解残碳收率的影响,将树脂与废料的热解产物及收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同一热解温度下,树脂与废料热解的液相产物组成及收率基本相同;树脂在400℃~500℃热解,液相产物的收率在90%~94%之间,无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2.
肖勇强  高亚萍  杨洋  吴松恒 《环境工程》2018,36(11):133-136
为降低脱硫剂生产成本,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对皮江法冶镁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镁渣固体废弃物的成分、水溶液pH值、粒径分布以及中和性能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镁渣固体废物混比的新型脱硫剂制备方法。废料成分分析实验证明:冶镁工艺除尘器和还原炉中的废料成分能与亚硫酸进行反应,满足脱硫剂的基本要求。粒径测试发现,废料粒径在40μm以下的成分含量接近90%,粒径分布峰值在20μm以上,40μm以上仍有大量颗粒存在,研磨、风采等手段是提高脱硫反应效率的重要措施。通过两种废料不同配比的水溶液pH值分析,提出除尘器废料与还原炉废料配比为7∶40可满足脱硫剂要求,并通过滴定实验和工程应用验证了其消耗亚硫酸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引入一套新型的偶极子涡流器燃烧设备,对层燃炉稍作改造直接掺烧化工废料电石渣固硫,达到以废治废清洁生产的目的,同时本文还讨论了燃煤SO2释放规律,电石渣固硫的反应特性,电石渣废料对燃煤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电石渣废料的最佳掺烧量,以及最佳的燃烧温度。  相似文献   

4.
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水为分散相,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合成了丙烯酸丁酯高吸油性树脂,探讨了交联剂、引发剂的用量、反应温度、超声波辐射等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高吸油树脂在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废弃螯合吸附树脂堆积对环境造成污染,在参考了原树脂合成路线的基础上,设计出了资源化处理该树脂的方法。在二乙胺溶剂中,以废偕胺肟型螯合树脂为原料,加入羟胺试剂,使废树脂发生偕胺肟化反应改性为偕胺肟基聚丙烯腈-二乙烯基苯,实现了废树脂的再生。探讨了废螯合树脂改性工艺及吸附性能,在实验中单因素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二乙胺浓度、盐酸羟胺浓度以及NaOH浓度等因素对偕胺肟化反应效率的影响,同时对树脂及二乙胺溶液进行循环使用。结果表明,二乙胺浓度为70%,盐酸羟胺浓度为1.2mol/L,NaOH浓度为2mol/L,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h时达到最佳再生综合效能。以Cu(Ⅱ)离子进行吸附效率测试,有效地恢复该种树脂的吸附能力的90%。树脂循环使用四次之后,吸附效率仍能达到6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螯合树脂表征表明,腈基转化成了偕胺肟基团。在废树脂再生的反应过程中,二乙胺溶剂表现为激活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植物废料应用于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植物废料在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反应体系中的应用优势以及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植物废料的选材、投量、染菌以及废渣最终处理等方面,因此解决以上方面中的瓶颈将是今后植物废料固定化白腐真菌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压电陶瓷废料在阻尼减振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首次将压电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复合进阻尼减振沥青 ,既解决了压电陶瓷废料的处理问题 ,又制作出了性能更好的沥青基复合阻尼减振材料  相似文献   

8.
小容器也会引出大麻烦操作人员在对一个装有危险废料的化学桶进行无害化处理时,发生了一起事故。这些少量工艺废料是在维修过程中收集到桶中的,当时操作员正在对其进行中和处理操作。废料中含有少量的金属钠,这种物质遇水即会产生剧烈反应。按照处置程序,他需要把无水甲醇加进废料桶中,加热使之反应6~7个小时。该操作人员按章操作,  相似文献   

9.
压电陶瓷废料对氯化丁基橡胶阻尼减振材料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压电陶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应用于氯化丁基橡胶阻尼减振材料 ,既解决了压电陶瓷废料的处理问题 ,又制作出了性能更好的压电复合氯化丁基橡胶阻尼减振材料。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酸-聚偏氟乙烯树脂对Cu(Ⅱ)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溶液热诱导聚合和相转移共混新技术,制备了聚丙烯酸-聚偏氟乙烯(PAA-PVDF)微球树脂,研究了该树脂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吸附热力学及吸附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PAA-PVDF树脂对Cu2+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吸附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热力学参数△G0<0、△H0>0、△S0>0,证实了该树脂对Cu2+的吸附为自发的吸热过程.PAA-PVDF树脂对Cu2+的等温吸附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D-R等温吸附表明该吸附过程为离子交换反应.该吸附过程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PAA-PVDF树脂的吸附/脱附性能优良,经吸附/脱附4次循环后,其吸附量>5mg/g,脱附率仍超过95%.  相似文献   

11.
耐高温防腐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分子量适中的环氧树脂对反应性有机硅低聚物进行共聚改性,充分利用有机硅树脂的耐高温性和环氧树脂的防腐性及高附着力。以此共聚物为成膜物,再采用合适的固化剂,添加适当的颜填料配成涂料。结果表明,在与适当的底漆配合使用下,该涂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及防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预处理对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书珍  康迪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7):2696-2704
为了探索超声波预处理提高厌氧发酵产气量的机理、优化超声波预处理工艺及分析超声波预处理的能量效益,利用因子分析法和通径分析研究不同发酵阶段各环境因子对发酵过程的影响,以及发酵初始环境与甲烷产量之间的关系.同时,用响应面优化法优化超声波预处理工艺,并且分析了超声波预处理的能量效益.结果表明,在40 k Hz和0.20 k W下,适宜的超声波预处理能显著提高厌氧发酵总产气量(p0.05),牛粪预处理17.68 min后与玉米秸秆预处理19.94 min混合发酵,甲烷产量最高为177.20 L·kg-1(以TS计),显著高于CK(未经预处理组,p0.05),其能量效益也最高,为1835.14 k J·kg-1(以TS计).超声波预处理通过改变发酵初始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酵过程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来使发酵系统更加稳定从而提高产气量.超声波预处理是一种能量输入的预处理方式,产气量高于CK处理组,但其能量效益不一定大于零.因此,在优化超声波预处理条件时必须对其能量效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能为超声波预处理条件的优化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首先明晰了环氧树脂、聚酰亚胺树脂、氰酸酯树脂化学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详细总结了上述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在飞行器中的应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方向。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基于自由基反应机理和扩散理论,重点阐述了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氧气含量、光照)等因素对材料老化以及性能退化的影响机制。从材料的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能2个层面,结合仪器表征和分子模拟,全面介绍了导弹用复合材料失效的检测与评价方法以及各自优缺点。最后,展望了导弹用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性能改进的主要方法、失效机理的有效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4.
环氧树脂体系功能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简述了环氧树脂的优异性能,对国内外环氧树脂作为灌浆材料、环氧防辐射材料、金属防腐材料、环氧树脂防火材料、环氧树脂粘结材料和环氧绝缘材料等6种类型的功能化材料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总结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环氧树脂体系功能化研究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未来环氧树脂功能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三乙烯四胺,环氧氯丙烷和氯乙酸为原料,合成了氨基酸结构的螯合树脂,并研究了Cu^2+,Pb^2+,Ni^2+,Zn^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对Cu^2+,Pb^2+,Pb^2+,Ni^2+比对Zn^2+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其吸附量可达1.40,,1.39,1.20及0.4mol/g。  相似文献   

16.
苯并噁嗪树脂基复合材料湿热老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苯并噁嗪树脂及苯并噁嗪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湿热老化性能。采用RTM工艺,制备了苯并噁嗪树脂浇铸体、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增强苯并噁嗪树脂基复合材料,采用DSC,DMA,TGA等表征了苯并噁嗪树脂及苯并噁嗪树脂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常温干态热性能,分别测试了70℃和120℃的湿热老化性能。结果表明:苯并噁嗪树脂浇铸体、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增强苯并噁嗪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常温干态力学性能。70℃时,部分性能保持率在70%以上;120℃时,部分性能保持率在50%以上。苯并噁嗪树脂及苯并噁嗪树脂基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抗湿热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复合树脂对亚硝酸盐氮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反相乳液交联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壳聚糖的新型复合树脂,研究了该树脂对亚硝酸盐氮(NO-2-N)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树脂表面具有发达的微孔,与壳聚糖树脂相比,活性炭的加入使复合树脂的堆积密度、骨架密度和孔度参数值略有降低.壳聚糖复合树脂的吸附量远大于活性炭与壳聚糖树脂简单机械组合的吸附量.当温度低于40℃时,吸附类型是以静电引力为主要作用力的物理吸附,树脂对NO-2-N的吸附选择性会受共存阴离子浓度及其所带负电荷数的影响,吸附平衡时间约为60 min,平衡吸附量计算值为0.479 mg/g,吸附速率较快,吸附量较小;当温度高于40℃时,吸附类型为化学吸附,吸附热力学特性为吸热、自发、熵增,吸附平衡时间约为90 min,平衡吸附量计算值为0.700 mg/g,吸附速率下降,但吸附量增大.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的等温方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二者的吸附速率方程都更符合二级吸附速率模型.  相似文献   

18.
含预交联剂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和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在合成高吸油树脂时 ,用预交联剂取代现有的化学交联剂的设想 ,树脂成形后再利用热交联的方法使其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研究和讨论了预交联剂的种类、含量对高吸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丙烯酸羟乙酯可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树脂的吸油和保油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19.
碱性树脂吸附碳酸氢盐水溶液中甲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法测定了5种树脂对碳酸氢钾溶液中甲酸的交换吸附量,其中,D293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具有最高的交换吸附量,考察了温度对D293树脂交换吸附量的影响。在30℃条件下,利用静态法测定了甲酸在D293树脂上的吸附等温线,在低的甲酸浓度范围内,Langmuir方程比Freundlich方程能更好地描述树脂对甲酸的吸附;同时,测定了甲酸在D293树脂上的穿透曲线。  相似文献   

20.
大孔吸附树脂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大孔吸附树脂的基本特点进行了描述,介绍了大孔吸附树脂对各种有机废水处理的概况,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