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脱盐机理与可利用价值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40  
我国北部沿海地区缺水问题十分严重,但冬季在渤海及黄海北部形成较大范围的海冰。海冰因其成冰过程中盐分大量析出而盐度很低,可能成为解决这些地区缺水问题的重要淡水资源。论文根据实地观测和室内不同盐度海水的实验分析,阐述了渤海海冰盐度变化和海水成冰脱盐过程,并采用二次成冰脱盐和离心脱盐等方法,分析了海冰经进一步人工淡化的可能性,探讨了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的可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渤海、黄海海域污染防治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和黄海是我国北部大陆边缘海。北起N41°,南至N31°40′;西起E117°35′,东止E126°50′。毗邻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天津五个省市,总面积约46万km2,约占中国近海海域面积的9%。 由于渤海和黄海沿岸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以及海上石油和沿海油田的开发,海上运输和渔业的发展,本海域遭受了以石油和其它有机污染物为主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海洋  相似文献   

3.
渤海和黄海北部地区负积温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论文以日平均气温≤-4℃的累积值和日数作为与海冰有关的气候指标,统计了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及其邻近地区52个气象站≤-4℃积温和日数的逐年资料,并根据52个气象站的气候指标值与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的相关关系,建立空间分布方程,推算无资料海区中214个网格点的≤-4℃积温和日数,绘制渤海和黄海北部地区≤-4℃积温和日数分布图。研究结果表明:≤-4℃积温的空间分布呈现南北差异大、东西变化小的特征,-100℃等值线与渤海和黄海北部常年冰情分布范围大致相当;冰情较重的偏重低温年、严重低温年的≤-4℃积温保证率在黄海北部和辽东湾不超过40%,在渤海湾和莱州湾只有20%以下。  相似文献   

4.
作用于斜坡结构物上海冰荷载的二维计算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海冰荷载是结冰海区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的控制荷载,当结构物迎冰面具有倾斜表面时,海冰将发生弯曲破坏,从而大大降低海冰荷载值。本文针对一个单位宽度的简单斜坡结构物,分析冰板作用于斜坡结构时的破坏机理,提出基本假定,建立一个通用的二维计算模式,并对给定的工程结构物的海冰设计条件进行海冰荷载计算,给出了作用于斜坡结构上的冰荷载值。  相似文献   

5.
冰情及其险情等海冰信息产品的制作与发送是海冰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海冰是渤海及北黄海海域的重要海洋灾害之一,依据政府职能部门、用海企业、社会公众、科研人员等用户对海冰监测信息产品的需求,对海冰预警监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进行研究。通过构建海冰预警监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冰情和灾情数据查询、分析、动态显示与发布,以及海冰灾害风险分析与事故应急响应等主要功能,进而实现海上石油平台、滨海核电、高值养殖等典型涉海用户的冰情监测与风险信息的动态管理,以及相关行政区域的灾情信息传送。  相似文献   

6.
海冰是渤海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区域现象。通常年份冰期可跨4个月,覆盖渤海40%的海域面积。海冰对海上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行为、典型生态环境和海上突发事故都有不同程度的直接影响,是渤海污染防治、生态保护、风险防范等任务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基于渤海海冰的生成条件和时空分布分析,论述渤海海冰对污染物迁移转化行为、海洋生物和海上突发事件的可能影响途径与程度;最后提出要从冰情、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海洋生物等几个方面加强冰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为渤海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作用于斜坡结构物上海冰荷载的三维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用于斜坡结构物上的海冰荷载包括两部分:使冰板发生弯曲破坏的分力和使破裂冰块沿斜面上爬的分力。当结构物迎冰面的宽度小于冰的宽度时,冰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三维问题。本文分析冰板作用于结构物时的三维破坏机理,建立一个通用的三维计算模式,并计算了给定的海冰条件作用于斜坡结构物上的冰荷载。  相似文献   

8.
作物于斜坡结构物上的海冰荷载包括两部分:使冰板发生弯曲破坏的分力和使裂冰块沿斜面上爬的分力。当结构物迎冰面的宽度小于冰的宽度时,冰与结构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为三维问题。本文分析冰板作用于结构物时的三维破坏机理,建立一个通用的三维计算模式,并计算了给定的海冰条件作用于斜坡结构物上的冰荷载。  相似文献   

9.
消息     
渤海和黄海环境污染监测刚一九八六年度工作会议于四月四日至七日在烟台召开。参加会议有国家海洋局海洋管理环境保护司、黄河水资源保护办公室、渤海和黄海沿海各省(市)环保局、渤海和黄海区网各成员单位的代表六十多人。 渤海区网协调领导小组组长、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史鄂侯同志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副局长马荣典同志分别主持了渤海和黄海区网的会议,并在会上讲了话。渤海和黄海区网办公室分别代表两个区网协调领导小组总结了一九八五年的工作并对一九八六年的区网工作方案作了说明。 会议期间,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张春明同志受两个区网协调领导小组的委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海水样品过滤的具体要求以及滤器、滤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我国北方海区每年冬季皆结冰。海冰对海上结构的破坏作用是相当严重的,冰荷载有时成为对海上结构物的控制荷载,其破坏作用远远超过风浪。随着我国海上石油开采和海上工程及交通的需要,海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海冰抗压极限强度是海冰的一个重要力学参数,也是海工设计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数据。因此,这个问题的研  相似文献   

11.
为活跃监测网内的学术气氛,不断提高监测质量和监测技术水平,1987年11月26日至28日.黄海海洋环境污染监测和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网在青岛市联合召开了“黄海、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监测网监测技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黄海、渤海两网成员单位的代表约70人,提交会议交流的各类论文共20篇。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局长张季栋和副局长万国铭同志在会上讲了话;国家海洋局有关业务部门派员到会指导。 会议期间,在认真听取论文报告的基础上,全体代表进行了广泛热烈的讨论,对这次会  相似文献   

12.
随着渤海油气的开发和冰区航行的发展,石油公司和航运部门需要了解详细的渤海流冰的速度和方向。为此,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冰室和国家海洋局青岛海洋预报台海冰组经过数年的合作建立了渤海流冰数值预报系统。该系统包括海冰场处理,风场处理,流场预报,流冰场预报和预报产品应用等五大部份。海冰场处理是对接收到的卫星冰图进行数学化处理,得到适用于计算的海冰厚度、密集度等初始场资料。风场处理是把预报出的气压场换算成渤海海面风场。利用流场预报模式对渤海流场进行数值预报。流冰预报场是  相似文献   

13.
结合近几十年来渤海沿岸海洋站的实测冰厚资料,利用冻冰融冰度日法对无冰厚有气温资料年份的海冰厚度进行了推算。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论证,发现该方法在渤海冰适用性方面还存在几点需说明的问题,即渤海海冰的特殊性局限了它的应用范围。本文介绍对这些问题的一点初浅认识,供有关人员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14.
有色溶解有机物(CDOM)是DOM储库中具有光学特性的部分,对海洋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依据2019年7月和12月的两个航次调查资料,本文分析了夏、冬两季渤海和北黄海CDOM的来源、时空分布及其调控机制。渤海和北黄海CDOM的来源存在差异,渤海主要受控于陆源输入,局部海域受现场生产的显著影响;北黄海主要受现场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东黄渤海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 渔场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71-1982年渤、黄、东海的统计资料研究近海白姑鱼数量空间格局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黄渤海白姑鱼渔场一共有3类:即产卵场渔场,主要位于春季东海沿海水域;索饵场渔场主要位于夏季的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越冬场渔场有两个,北部越冬场在冬季的东黄海外海,南部越冬场主要集中在东海南部近海。自1978年后,东海白姑鱼产量明显上升,并且超过黄渤海区。通过对不同渔场白姑鱼产量对整个渔场产量贡献的分布格局分析显示,东海白姑鱼主要渔场有两个:其中东黄海渔场位于长江口附近,渔讯为5-9月;黄渤海的渔场位于黄海北部近海和渤海中央,主要渔讯在11月。在渔汛时,白姑鱼渔场中的鱼群密集,产量集中,是捕捞白姑鱼的理想渔场。1971-1982年白姑鱼鱼群的分布与近年来分布格局类似,因此论文有关白姑鱼渔场特征、渔汛时间和渔场贡献率分布格局模式等重要结论对现今白姑鱼资源保护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环境减灾卫星(HJ-1)CCD数据,对比分析了CCD数据4个波段的不同地物波谱特征,构建了海冰遥感信息提取指数(SII),并将该指数作为一个特征参量与CCD数据的其他4个波段进行支持向量机分类,提取了2012/2013年海冰发展关键期的海冰时空变化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气象数据分析了2012/2013年冬季渤海辽东湾海冰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海冰的冻结、融化、增长和减弱与冬季气候时空变化特征有密切关系;HJ-1CCD数据能有效提取海冰信息,是海冰监测的一种有效的数据源;基于SII指数的支持向量机遥感图像海冰分类方法对海冰的识别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为海冰监测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我国海冰物理力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海区每年冬季皆结冰。海冰对海上水工建筑物的破坏超过风和波浪的作用。因此,在渤海建造石油钻采平台,设计者们除了考虑风和波浪的作用之外,还需要考虑冰的荷载。过去,由于缺乏资料,对冰荷载的破坏作用认识不足,致使渤海有的石油钻采平台被冰  相似文献   

18.
论文探讨了利用遥感数据测算海冰资源量的方法,提出了基于GIS技术和光谱特征的海冰信息分层提取法,并测算出2001-01-15的渤海海冰资源储量和可开采量分别为8.19×109m3和4×1010m3,表明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其数量是相当可观的。论文认为,利用可见光、近红外和远红外波段对海冰资源量测算效果明显;MODIS数据在海冰资源量测算方面优于AVHRR数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近几年的海洋常规监测数据,确定渤海及黄海北部沿岸底柄贝类体内典型微污染物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在36%以上的站点中,贝类体内石油烃含量超过国家海洋生物质量第1类标准(15μg/g,湿重,下同),尤其是大连湾和河北新村附近海域贝类体内含量甚至高出第Ⅲ类标准(80μg/g,以湿重计),并且,近年来大部分海域贻贝...  相似文献   

20.
渤海海洋资源的开发与持续利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渤海是我国一个半封闭的内海,海域面积7.7×104km2,具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海盐资源、滩涂资源、港口与滨海旅游资源等。随着对渤海海洋资源的开发,已形成了海洋渔业、海洋油气开采业、海洋运输业、滨海旅游、沿海造船和海盐业等海洋经济产业部门。通过对渤海海洋资源评估、对海洋资源开发及海洋经济增长、海洋产业部门结构特征以及当前渤海存在的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渤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重点与发展方向,明确了环渤海地区的海洋经济是以利用资源为主的资源型经济。由此提出了渤海海洋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