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地球南北两个极地附近海洋上航行的人,最为警惕的就是露在海面上的冰山了.轮船一不小撞了上云,轻则受损,重则沉没.导致1500多人葬生海底的坦尼克号海难,就是因为与冰山相撞.但人们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露在海面上的冰山其实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冰山主体是隐藏在海面下的那部分.海面上的冰山是容易被发现的,而海面下的冰山却不易被察觉,实际上危害性更大,让轮船撞上的往往是这部分冰山.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生产发展,海洋石油的开发等都会给海面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为保护海洋环境,必须有防污染手段和措施。 拦油栅就是海上防污染的有效设施之一。所谓“拦油栅”,就是海面上的浮墙,用它控  相似文献   

3.
ENN精粹     
《世界环境》2023,(6):92-93
<正>南极冰山漂移ENN环境新闻精粹2023年11月1日几十年来,A-23A冰山一直静静地坐落在南极洲海岸之外,不为人所见。但是在2023年11月,这座冰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因为它向北漂移穿过威德尔海,更加靠近航道、野生动物居住的岛屿以及南大洋更温暖可摧毁冰山的水域。  相似文献   

4.
海面散射对舰船编队电磁干扰影响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舰船编队的抗干扰需求出发,从海面散射对耦合途径的影响、海面散射路径和雷达波在海面上的反射特性3个方面建立起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数学模型。首先结合镜像理论获取了海面散射的菲涅尔区,然后结合传统的"四路径"模型分析出舰船编队间电磁干扰的主要路径,最后结合海面的分形几何特性和海水的介电特性,推导出典型海况下海面的散射系数表达式。建立的数学模型不仅可以为舰船编队间电磁干扰的计算提供有力工具,还可以对遥感、海洋探测等多项技术予以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海洋石油污染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有100多个国家正在勘探和开采海底石油。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多达数百万吨,其中不少来自油船的压舱水和洗舱水,特别是井喷和油轮的触礁等偶然事故所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通常一吨石油在海上所形或的油膜可复盖12平方公里范围的海面,这种复盖海面的大面积油膜将阻隔正常的海气交换过程,使气候发生异常;也影响海洋食物链的循环,从而破坏海洋环境中的生态平衡。 因此,许多石油生产国家都十分重视海洋溢油的回收和处理技术的研究。1985年2月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溢油年会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800多人参加,其中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也派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1995年1月,日本神户发生了历史上破坏力最强的地震,造成高达1000多亿美元的损失。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与地震的总体强度相比,遭受的破坏可算极小,这应归功于先进的建筑工艺和技术防范措施。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最贫穷和人口最密集的国家之一,世界上最恶劣的自然灾害也常常光顾那里。1970年,一场飓风席卷了孟加拉国,风速高达每小时240公里,在海面上掀起了15米高的滔天巨浪,大约有50万人丧生,这是20世纪最大的一场自然灾害。1989年4月26日,一场5级龙卷风袭击了孟加拉国的夏图里阿,造成1300人死亡,5万多人无家可归。历史上最大的水灾发生于1887年的…  相似文献   

7.
鉴于目前的溢油模型主要是针对海面溢油的情况,本文提出了预测海底管道出现裂纹和腐蚀形成的小孔时发生溢油的模型.预测在海底管线上某一位置处的蠕孔漏油后,油的浓度超过某一规定浓度的范围,海面上形成油膜的起始位置,估计油膜是否能到达海岸线,以及被风浪携带到海岸线上的原油量.本文还给出了一个基于渤海自然状况及原油性质的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为海底管线上蠕孔溢油的污染情况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极地海域以及在萨哈林岛附近海面和象渤海湾那样的浅水区域勘探和开采资源变得越来越活跃。当设计生产平台、荷载装置、导管架和挖泥设备以及运输系统时,可能出现的极限冰况和载荷是设计者最关心的。过去世界上建造的冰中海上结构物,由于坚固不够有的被冰摧毁,或者为了万无一失可能建造得过于坚固而造价昂贵。关于冰中海上结构物或运输系统新设计构思的发展,由于在获取原型资料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用冰的模型试验论证海洋工程设计合理性可靠性起了重要作用。60年代和70年代在模拟破冰技术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已推广用模型试验的方法确定海上结构物的形状、构造及其在冰中的性能和特征,同时促进了新一代模型冰槽的发展。冰中海上结构物的物理模拟技术不再局限于平整冰,着眼于南极和北极以及有关海域资源的开发,设计者关注着重叠冰、压力脊以及多年的冰盘、冰脊和冰山的模拟。  相似文献   

9.
Ho-118小型固状溢油拖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在处理海面溢油事故时,溢出油的性状是必需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油品种类、粘度及油层厚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溢油防治设备的选择与使用。我国北方几个油田所产的原油凝固点较高,在春、秋、冬季的大部分时间里,一旦溢入海洋,均能迅速凝成固体块状。这样的溢油是无法用处理低粘度油的设备、器材加以回收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所从1983年开始研制了HO-118小型固状溢油拖网。它可以回收海面高粘度溢油、吸油材料和海面垃圾,可双船拖带也可单船作业,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0.
1977年,在挪威埃科菲斯克北的Bravo号海上石油勘探平台曾发生过严重事故,海面顿时出现大量溢油。这种新型围油栏曾在这次事故中被用来回收海面溢油。这种围油栏的特点是,当海面出现暴风雨时也能使用,而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其它办法是无效的。这种围油栏一次能迅速铺展2公里的长度。通常是先把溢油围起来,而后用专门的油回收装置从海面回收  相似文献   

11.
应用雷达可以侦察和监视海洋的石油污染。这项工艺是在研究从海面返回的雷达能量的特性时发现的。复盖在大洋表面的石油油膜对大洋波产生一种平滑的影响。因而,从油面上反射回来的雷达能量就比周围海面上反射回来的雷达能量小。人们发现当雷达在地图上标出油污染区时,石油溢出区的海面和周围没有污染的区域相比要暗一些,无污染区要亮一些。在现有的照相技术下,用雷达监视石油对海洋的污染有几个优点:雷达能穿透云层,雾层,在夜间也能监视,不受气候、时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12.
浦宝康 《交通环保》1997,18(3):38-38
“海上”和“海洋”,顾名思义,前者是指海面上,后者是指海面上下。《辞海》上,与“海上”有关的词组有《海上巡逻》、《海上运输》、《海上护航》、《海上封锁》、《海上保险》等。蛇口有个“海上世界”,是一艘退役的客船,在其上装备了旅游设施而成为一个旅游点。《辞海》对“海洋”有专门解释:“由作为海洋主体的海水水体、溶解或悬浮于其中的物质、生活于其中的海洋生物、邻近海面上空的大气和围绕海洋周缘的海岸与海底等部件组成的统一体。”有关海洋的同组有:《海洋学》、《海洋污染》、《海洋环境》、《海洋资源》、《海洋调查…  相似文献   

13.
为了满足处理海面溢油,保护海上环境的需要,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天津水运工程研究所、秦皇岛水域防污设备厂在大连油脂化学厂、北京市环保所、天津塑料二厂、南开大学、上海塑料制品一厂的大力协作下,经过几年的努力,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完成了海面溢油处理剂、吸油材料、浮上式围油栏用双面人造革和绞链式接头的研究试制工作。海面溢油处理剂是处理油污染的化学药剂,它可将海面溢油乳化为微小颗粒,分散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我国的海面溢油鉴别系统,为溢油的法律裁决提供了分析依据,受局、所领导委托我们一行四人于1985年6月26日至7月13日考察了美国海岸警备队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单位。 70年代初由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组织几个研究机构曾研究过溢油鉴别技术,但正式的海面溢油鉴别系统的建立则是由美国海岸警备队研究与发展中心于1978年完成  相似文献   

15.
大地的忠诚     
大地非同于其他事物,它不虚伪骗人,不出尔反尔。天空可能会撒谎,于是便不下雨;风会一反常态,于是把大树连根拔起,吹起沙子迷住人的眼睛,使一切荡然无存;大海会背弃它与水手们的契约,宁静的海面顿时涛涌如山。那浪涛就是寿衣,那汪洋便是坟墓,温柔的海滩就像泛着白沫的双唇,吐着腐烂的尸骨。  相似文献   

16.
杨斌  徐雯佳  许志辉  路丽  石静 《海洋环境科学》2016,35(2):270-273,287
对MODIS数据海面温度反演传统劈窗算法进行修正,建立了适用于河北海域的海面温度反演模型。模型的系数是通过河北近海海域海面温度的实测数据与准同步的MODIS数据回归获得。利用实测数据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反演值与实测值一元线性回归R2为0.984,平均误差为0.4℃,平均相对误差为2.3%,均方根误差为0.5℃,满足业务化监测要求。最后将该反演模型应用到了2012~2014年河北海域海面温度遥感监测,分析统计年际变化趋势。该模型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河北海域海面温度的分布变化状况。  相似文献   

17.
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在海洋环境要素的驱动下呈现不同的时空分布特征,但在不同的海域两者之间的关联模式并不清晰。本文从地理时空规则挖掘的角度,利用1998年1月—2016年12月之间的序列多源遥感产品数据,探讨了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和海洋表面温度、海面高度异常、海面降雨、混合层深度和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的时空关联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在西赤道太平洋,海面高度异常降低、海面降雨异常降低和混合层深度异常升高会提升真光层营养盐供应,致使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异常升高。2)在中赤道太平洋,海面高度异常升高、海面降雨异常升高和混合层深度异常降低会抑制真光层营养盐供应,致使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异常降低。3)在东赤道太平洋,海面高度异常升高和海面降雨异常升高会抑制真光层营养盐供应、混合层深度异常升高降低了铁元素含量,从而导致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异常降低。4)在南太平洋,浮游植物丰度与营养盐呈负相关,海洋表面温度异常升高/异常降低会提升/抑制微生物光合作用效率、海面高度的异常升高/异常降低会抑制/提升真光层营养盐供应,致使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异常升高/异常降低。5)厄尔尼诺事件相较于拉尼娜事件更容易引起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8.
Kowa.  T 王水田 《交通环保》1995,16(5):35-37
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回收开阔海面上的溢油[美]TedeuszKowalski多数发生在开阔海域的重大溢油事故都是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引发的。油污进入海面后,受风和海流的影响很快便会扩散开来,海浪的作用会促使浮油与水混合。油中所含的轻组分陆续被挥发后,残油...  相似文献   

19.
三沙湾是福建省最大的海湾,也是中国东部典型的基岩半封闭海湾,其冲淤变化受山溪性河流和潮汐输运泥沙量变化影响,明确物源演变特征对于研究湾内沉积演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以三沙湾NDGK2钻孔为研究对象,在前期地层序列和年代框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重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揭示90ka以来的物源演变特征,进一步揭示三沙湾在全球气候海平面波动下的环境演变规律。重矿物分析显示:MIS5、MIS3和MIS1高海面阶段以自生矿物为主,锆石含量相对较低,ZTR指数较低;MIS4和MIS2低海面阶段以褐铁矿为主,锆石含量相对较高,ZTR指数较高。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MIS5、MIS3和MIS1高海面阶段Ti、Ba、Ni含量相对较高;MIS4和MIS2低海面阶段Ni、Ba含量相对较低。重矿物特征及地球化学指标揭示了90ka以来高海面阶段悬浮泥沙主要来源于潮流输入的海域泥沙,低海面阶段泥沙主要来源于亚热带气候下以霍童溪为代表的当地河流。相比内陆地区,沉积物物源指标及孢粉组合特征均表明宁德地区对全球降温事件的响应并不敏感,冰期河流仍较发育。轨道时间尺度上,相比陆源物质输入,海平面上升才是三沙湾泥沙淤积的关键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废弃露采矿山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在我国几个煤矿大省屡见不鲜。露采矿山被废弃后对环境的破坏和不良影响巨大,对地表植被、动物生存环境、土地资源都造成极大破坏,甚至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对废弃露采矿山地治理是当务之急。本文从废弃露采矿山对环境破坏的类型入手,详细探讨了废弃露采矿山对环境造成了各种破坏,进而有针对性地梳理了治理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