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近日通报,全国各类事故造成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数量急剧上升,从2006年1月至今,环保总局接到各类突发环境事件49起,涉及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的人体和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和《河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于2006年2月5日以冀政办[2006]3号文件印发了《河北省突发环境事件虚急预案》。  相似文献   

3.
中国突发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静  王永桂  陈岩  赵琰鑫 《中国环境科学》2018,38(12):4566-4575
收集我国2006~2016年间874起突发水污染事件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中国近11年来突发水污染事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06年事件频数最高(108次),2007年水污染事故数骤减(62次),此后至2016年,突发水污染事件频数大体上和GDP呈正相关上升趋势;事故频发期为3~9月,即春季和夏季为污染事件的高发季节;突发水污染事件空间分布分异较明显,华东、西南和华南三大地区事件频数占全国总频数的69.2%,事故发生地主要集中在重庆、广东、浙江和福建等省市;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和浙闽片河流污染事件数量较为密集,占总数的74.4%;从2006、2011到2016年,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区域有着从北向南扩散转移的趋势,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鄂渝地区事件频数较高;省级行政区的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发生次数与人口、交通事故数、工业企业数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单位工业企业数产出下的环保机构数、环保系统人员数和人大政协环境提案数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陈明  杨岚 《环境保护》2013,41(13):21-23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主汛期,近期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强降雨天气。根据往年情况,汛期是突发环境事件的高发期和敏感期,极易发生由洪水、暴雨等自然灾害次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对重点流域水环境造成威胁。几起典型的汛期突发环境事件案例1:四川岷江电解锰厂尾矿库垮坝造成涪江水质异常事件。2011年7月25日,四川省涪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近日通报,全国各类事故造成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数量急剧上升,从2006年1月至今,环保总局接到各类突发环境事件49起,涉及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这位负责人说,污染事件中,按污染大小分,重大事件4起,较大的13起,一般的32起;按污染的诱因分,由安全生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2015,43(1)
2014年4月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法律责任和问责情形进行了明确规定,这对环保部门准确研判、科学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不同类型的突发环境事件进行定性和分类,分别阐明环保部门在不同类型突发环境事件中的工作职责和处置要求,分析当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环保部门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近期在我国频繁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对其定义、分类和危害性进行了分析说明;针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危害性,本文提出了制定相关对策、建立应急机制等一系列措施来防范和应对突发的环境污染事件,降低其对人民经济和生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工业的不断发展,全球突发环境事件日渐频繁。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防范和反应体系建设。防患于未然。文章概述了国内外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及应急处置现状,分析了突发环境事件的特点和危害,简要阐述了建立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指挥系统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重点介绍了上海市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指挥、应急响应及灾害评估体系,并介绍了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有关的几个问题。以增加系统的可操作性。同时。提出了加强上海市应急防范和处置系统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2012年上半年,环境保护部直接调度处理的突发环境事件共26起,与2011年同期相比减少33起。按事件级别分类,重大环境事件2起,较大环境事件2起,一般环境事件22起。按事件起因分类,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环境事件5起,交通运输事故引发的环境事件11起,企业排污引发的环境事件3起,其他因素引发的环境事件7起,分别占总数的19.2%、42.3%、11.5%和26.9%。特点及原因分析部调度数大幅减少,事件影响程度降低2012年上半年,全国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总数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  相似文献   

10.
《云南环境科学》2006,25(1):30-30
国务院近日发布9件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9件事故灾难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是: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国家海上搜救应急预案,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处置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国家核应急预案,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家通信保障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进入高发阶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风险点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时做到最佳状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人”“物”“环境”“管理”四个方面入手,重点阐述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各环节中的风险点,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预控措施和一些加强质量管理的建议,对提高各类污染事件应急监测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环境》2007,(1):10-10
在北江镉污染事故发生一周年之际,突发环境事故的防范和处理再次成为环保界关注的热点。记者日前从广东省环保局获悉,针对这一问题,广东省政府审议通过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预案要求,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以及负有监管责任的单位应于1小时内上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突发环境事件拒不处理和处理不当的行为予以处分,甚至还将追究刑事责任。专家指出,应急预案彰显政府治污决心。  相似文献   

13.
加强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规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工作,提高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环境保护部颁布了《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7号),并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工作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1,(3):F0002-F0002
当前,我国环境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突发环境事件仍然处于高发期。从环境保护部直接接报处置的事件看,2008年为135起,2009年为171起,2010年为156起,今年截至7月底已发生71起,全国除西藏外,其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发生过突发环境事件。  相似文献   

15.
县级监测站处于应急监测和管理的最前线,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因此加强县级监测站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应急监测的预警、溯源和分析能力,可以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本文结合基层日常工作情况,系统分析了县级监测站环境应急监测能力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加强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调研河源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现状,分析研究河源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水平和存在问题,汲取当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根据河源市实际情况,探讨适合河源实际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安全问题日益突显,突发环境事件正逐步进入高发期。本文在对突发环境事件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的构成做了初步的探索,详细介绍了地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应包含的组成要素和相应功能,对地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的建立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探究我国近几十年突发环境事件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能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监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基于1991~2018年31省市的突发环境事件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性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突发环境事件的空间依赖关系和影响因素作用的时空异质性.结果发现:(1)突发环境事件在1991~1994年和2001~2014年两个时间段内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且空间集聚性在逐渐增强,即中国省域突发环境事件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特征而并非完全随机状态.(2)突发环境事件存在着非均衡的发展格局,“低-低”类型的省份集中在西部和东北地区,数量增多后减少;而“高-高”类型的省份表现为由东部、南部向中西部转移,数量减少后增多.各省市突发环境事件在空间集聚中的作用不同且不断变化.(3)各影响因素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作用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省域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经济发展水平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表现为“负-正-负”模式;产业结构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表现为“负-正”模式;污染排放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影响整体来看呈现“正-负-正”模式;环境信访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多表现为正向影响;法制环境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负向影响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09年-2015年重庆市突发环境事件统计数据,研究了重庆市近7年突发环境事件的动态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格局及污染影响特征,讨论了引发突发环境事件内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市7年内共发生突发环境事件134起,且呈波动下降趋势,春季和夏季为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高发期;突发环境事件空间上主要集中在主城九区及相邻的区县,渝西、渝东南及渝东北各区县发生次数较少.道路交通事故、设备故障和操作不当是导致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因素,主要发生形式为泄漏.污染类型主要为水污染和水气复合污染,污染物出现频率大小为:油类>酸碱类>液氨>苯及其化合物>减水剂>其他各种污染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突发环境群体性事件处于高发态势,事件成因复杂,如何应对突发环境群体性事件,保障环境安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本文针对当地的一起突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成功调处,对事件的由来、处置进行了介绍,对造成该事件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预防该类突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几点警示,以供同类事件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