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盾式填料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接触氧化法兼有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特点,具有管理简便,耐冲击负荷,处理效果及容积负荷率较高,污泥量小,没有膨胀问题,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所以,在污水处理领域已被广泛采用。填料作为微生物载体,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处理效果。一种理想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填料在技术上必需满足以下条件: 1.实际使用比表面积大; 2.气、水再分布能力强,氧的利用率高; 3.易挂膜,老化的生物膜易剥落; 4.不堵塞,有效使用周期长; 5.具有适合工艺条件的化学、物理性能; 6.价格便宜,运输安装方便。  相似文献   

2.
分别采用水解 -二段生物接触氧化以及二段生物接触氧化两种工艺 ,通过接种高效蔗糖降解菌对蔗糖厂洗布水的生化处理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填料采用煤渣较好 ;加适量的氮源和磷源能提高生化处理效果 ;两种工艺处理都能使废水达标排放 ,但从经济角度考虑认为水解 -二段接触氧化工艺较优。  相似文献   

3.
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啤酒废水工程调试实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工程采用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啤酒废水,调试为克服生物接触氧化池中球形悬浮型填料挂膜不足,采用回流二沉池沉泥,形成活性污泥与生物 的混合法生物处理系统,出水可以达到一级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4.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微污染源水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概述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水质的原理、水质处理效果、主要影响因素、国内应用情况、优势和局限性,指出传统的自来水处理工艺处理微污染源水所提供的自来水水质已不能满足要求,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与会编纂便一种经济有效的改善自来水水质的有效方法,显示了可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微污染源水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水质的原理、水质处理效果、主要影响因素、国内应用情况、优势和局限性,指出传统的自来水处理工艺处理微污染源水所提供的自来水水质己不能满足要求,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与传统处理工艺结合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改善自来水水质的有效方法,显示了可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水解-二段生的接触氧化以及二段生物接触氧化的两种工艺,通过接种高效蔗糖除解菌对蔗糖厂布水的生化处理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填料采用煤渣较好,加适量的氮源和磷源能提高生化处理效果,两种工艺都能使废水达标排放,但从经济角度考虑认为水解-二段接触氧化工艺较优.  相似文献   

7.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含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尤其是在物化法 (包括辐射法、吸附 萃取法、磁分离法、混凝沉降法和氧化法 )、生物法 (好氧 厌氧氧化 -还原序列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降解、膜生物反应器 )及生物 -物化联合法 (生物吸附剂、生物活性炭、厌氧折流板反应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 -混凝沉淀 -砂滤池处理工艺、水解酸化 -接触氧化法等 )中的新技术的研究现状 ,新方法、材料、工艺的应用方面 ,对提高此类废水的处理效果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填料材质、结构等影响到生物膜的性状和水力学特性 ,是决定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分别选取了悬挂式填料和悬浮式填料各 2种填料 ,分别从COD与NH3 N的去除、充氧效率和出水浊度等方面对各种填料处理城市污水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悬挂式填料具有挂膜快、处理效果稳定 ,受环境变化影响较小 ;悬浮式填料受气水作用能够悬浮转动而具有较强的布水、布气功能 ;生物量的差异导致悬浮式填料和悬挂式填料处理效果和充氧效率不同 ,悬浮式填料生物膜容易脱落导致系统受负荷冲击时生物量流失而处理效果变差 ;软性填料生物膜容易板结成球 ,容易导致其处理效果降低  相似文献   

9.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65,自引:2,他引:65  
概述了含染料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尤其是在物化法(包括辐射法、吸附,萃取法、磁分离法、混凝沉降法和氧化法)、生物法(好氧,厌氧氧化—还原序列反应器、固定化微生物降解、膜生物反应器)及生物—物化联合法(生物吸附剂、生物活性炭、厌氧折流板反应池—生物接触氧化池—混凝沉淀—砂滤池处理工艺、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法等)中的新技术的研究现状,新方法、材料、工艺的应用方面,对提高此类废水的处理效果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于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填料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填料材质、结构等影响到生物膜的性状和水力学特性,是决定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分别选取了悬挂式填料和悬浮式填料各2种填料,分别从COD与NH2-N的去除、充氧效率和出水浊度等方面对各种填料处理城市污水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悬挂式填料具有挂膜快、处理效果稳定,受环境变化影响较小;悬浮式填料受气水作用能够悬浮转动而具有较强的布水、布气功能;生物量的差异导致悬浮式填料和悬挂式填料处理效果和充氧效率不同,悬浮式填料生物膜容易脱落导致系统受负荷冲击时生物量流失而处理效果变差;软性填料生物膜容易板结成球,容易导致其处理效果降低。  相似文献   

11.
分别选用河砂、锰砂、改性页岩3种滤料作为滤柱填料,采用接触氧化法去除地下水中的铁锰,通过对比实验选取最佳填料,并对最佳填料去除铁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3种滤料成熟期基本相同且对铁锰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由于河砂具有广泛易得、成本低廉等优点,因此更适用于小城镇地区使用.对以河砂为填料的接触氧化法除铁除锰的深...  相似文献   

12.
以规模小区生活污水为水源,对采用聚丙烯网状填料和强化炉渣组合填料的二段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以下简称二段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针对本工艺的各项技术指标、影响因素以及各相关参数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反应器在第一接触氧池HRT为20 min、气水比为6∶1和第二接触氧池HRT为25 min、气水比为5∶1条件下,接触氧化池达到最佳降碳条件;反应器在第一接触沉池上升流速5.5 m/h和第二接触沉池上升流速4.5 m/h条件下,接触沉淀池达到最佳处理条件。  相似文献   

13.
控制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革新方法—生物滴滤池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坚  羌宁 《污染防治技术》1999,12(4):197-199
欧洲及日本从70年代开始研究用生物法降解挥发性有机气体。结果表明,生物法降解挥发性有机气体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在介绍生物法降解挥发性有机气体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主要讨论生物滴滤池填料的选择,菌种的驯化方法,运行条件的选择及运行工况的调节等,并指出存在问题和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突发性藻类污染常常伴随着藻类的肆意滋生,从而严重影响着水厂的正常运行,更加威胁着居民用水的水质安全。采用弹性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含藻原水,分析考察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气水比和藻类浓度条件下反应器对藻类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HRT为1.0 h,最佳气水比为1.2∶1;采用最佳工艺条件处理叶绿素a(Chl-a)为70mg/m3的高藻原水时,Chl-a、CODM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5.48%、47.81%和70.54%,且CODMn和NH+4-N的出水浓度能够达到东深供水工程处理目标。说明在该最佳工艺条件下,原水中藻类能够被有效地控制和去除,出水水质稳定,工艺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15.
竹制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污染河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受污染的湖溪河水质特征,以传统弹性塑料填料做对比,研究以竹球和竹丝为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考察填料的挂膜时间、生物量和污水处理效果;确定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时反应器的最优运行工况:连续曝气时为HRT=7.5 h,DO=3 mg/L;间歇曝气时为厌氧1.2 h、好氧6.3 h交替运行。实验结果表明,与弹性塑料填料相比,竹制填料挂膜速度快,竹球填料的水处理效果最好;连续曝气最优工况下竹球填料反应器中COD、TN、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7%、47.9%、57.1%和30.6%;间歇曝气最优工况下竹球填料反应器中COD、TN、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64.08%、39.95%、60.7%和54.68%;竹制填料可替代传统的塑料填料作为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载体填料。  相似文献   

16.
竹制填料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污染河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受污染的湖溪河水质特征,以传统弹性塑料填料做对比,研究以竹球和竹丝为填料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考察填料的挂膜时间、生物量和污水处理效果;确定连续曝气和间歇曝气时反应器的最优运行工况:连续曝气时为HRT:7.5h,DO=3mg/L;间歇曝气时为厌氧1.2h、好氧6.3h交替运行。实验结果表明,与弹性塑料填料相比,竹制填料挂膜速度快,竹球填料的水处理效果最好;连续曝气最优工况下竹球填料反应器中COD、TN、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6.7%、47.9%、57.1%和30.6%;间歇曝气最优工况下竹球填料反应器中COD、TN、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64.08%、39.95%、60.7%和54.68%;竹制填料可替代传统的塑料填料作为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载体填料。  相似文献   

17.
以重庆黑石子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为依托,针对其处理效果的局限性,设计了强化预处理-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并进行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试验及其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旨在优化运行参数,提高渗滤液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改进后系统比原工艺处理效果好,COD、NH4 -N、T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83%、97.60%、85.60%;出水水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出水COD、NH4 -N、TN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35、35、199 mg/L.对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内垃圾渗滤液有机物降解生化反应过程进行量化研究,得到微生物生长动力学模型为1/θc=0.918 7q-0.002 5;根据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内基质消耗过程的物料平衡,得到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有机物生物降解的动力学模型为q=1.09S/(10 230 S).试验结果为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的优化控制、设计与放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酸化凝聚——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制革工业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酸化凝聚、生物接触氧化法工艺处理制革污水,可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经对比实验研究可知,此法无论在工程规模、生化处理时间还是在处理效果等方面均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在生长有成熟生物膜的填料上强化LAS生物降解作用,提高生物接触氧化系统的LAS降解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经强化LAS降解作用的二段生物接触氧化系统LAS去除率可由65%提高到80%以上。其中第二段接触氧化的LAS去除率高于第一段接触氧化。  相似文献   

20.
第三讲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指的是以生物膜为净化主体的生物处理法。根据介质与废水的不同接触方式,已经实用化的处理装置和方法有:生物滤池法,生物转盘法,生物接触氧化法,流化床生物膜法和悬浮颗粒生物膜法等。其中以生物滤池法出现得最早。为了开创新型的高效生物膜法处理装置,七十年代以来,美、日相继把流态化技术引进生化处理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