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妍  邓晓庆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4):80-81,75
主要介绍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中,应通过规范要求土壤样品的保存与管理步骤,确保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与可比性。  相似文献   

2.
土壤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土壤环境的质量与人类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保护人类健康为目的,评估地块内各类指标含量是否符合未来开发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的要求。为了了解地块内存在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指标含量,掌握地块土壤环境污染特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十分必要。以某工业污染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为例,分析调查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由此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为类似污染地块或复杂场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提供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并且把"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作为首要任务.当前,我国土壤污染状况不清、原因不明和环境监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十分突出.笔者认为,组织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详查,摸清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掌握土壤污染情况,是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  相似文献   

4.
土壤污染危害巨大,它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土壤污染状况形势严峻,对全国各地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是一件意义重大而且势在必行的事情。土壤样品采集是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采集的样品的代表性直接关系到调查工作的成效。质量保证对数据的准确性、精密性、可靠性和代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土壤样品采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质量保证程序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样品采集质量保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污染危害巨大,它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生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土壤污染状况形势严峻,对全国各地土壤污染状况进行调查是一件意义重大而且势在必行的事情。土壤样品采集是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采集的样品的代表性直接关系到调查工作的成效。质量保证对数据的准确性、精密性、可靠性和代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土壤样品采集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质量保证程序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正>全面准确掌握土壤污染状况是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与监管工作的重要基础。6月21日,在环保部六月份例行发布会上,环境保护部土壤环境管理司司长邱启文介绍目前环保部正在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2020年完成详查后将向社会公开结果。另外邱启文提到,目前已初步建成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2005年至2013年,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初步掌握了全国土壤污染的宏观总体情况。本次详查将在已有调查基础  相似文献   

7.
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近日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这位负责人说,根据国务院决定,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  相似文献   

8.
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总体安排和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生贤局长深刻阐述了土壤污染防治的重大意义,客观分析了我国土壤污染的严峻形势,强调了防治土壤污染是全局的一项重点工作,并对这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9.
根据1988年全国农业环境质量状况调查资料,选取我国部分商品粮基地县土壤重金属污染数据(污染指数),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揭示了各商品粮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差异与分类.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各商品粮基地土壤污染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了各商品粮基地土壤污染程度的相对排序.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的进展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土壤环境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土壤环境保护工作,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放在与大气、水污染防治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启动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工作。"十二五"期间,出台了一系列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文件,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制订实施了重金属综合防治规划,启  相似文献   

11.
水热条件与土壤性质对农田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水热条件、土壤性质和耕作管理影响了土壤的硝化作用从而影响农田氮素循环和平衡.本试验选择中国东部3个气候带上的主要农田土壤:中温带黑龙江海伦的黑土、暖温带河南封丘的潮土和中亚热带江西鹰潭的红壤,在上述3个地点的生态试验站建立土壤置换试验,对比研究不同水热条件和土壤类型对玉米单作系统中土壤硝化作用的交互影响.2006~2007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抽雄期,从海伦到鹰潭(月均温由22.3℃上升到26.8℃,月降水由100.8 mm增加到199.6 mm),3种土壤的硝化作用强度均随着月均温和月降水的增加而下降,黑土、潮土和红壤分别下降了64.2%~67.2%、 52.1%~52.5%和41.7%~75.2%,土壤的硝化作用强度与气温(r=-0.354,p<0.01)和降水(r=-0.290,p<0.01)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类型也显著影响了土壤硝化细菌的数量和硝化强度,硝化细菌数和硝化强度的大小顺序为:潮土> 黑土> 红壤.土壤pH对土壤硝化强度有显著影响,其相关系数r=0.551(p<0.01).总体上,在玉米抽雄期,区域水热状况及土壤类型、施肥均影响了土壤的硝化强度,水热×土壤类型、水热×施肥、土壤类型×施肥、水热×土壤类型×施肥等对硝化强度有着极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We critically highlight some evidence for the importance of soil biodiversity to sustaining (agro-)ecosystem functioning and explore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We first deal with resistance and resilience against abiotic disturbance and stress. There is evidence that soil biodiversity does confer stability to stress and disturbance, but the mechanism is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 It appears to depend on the kind of stress and disturbance and on the combination of stress and disturbance effects. Alternatively, community structure may play a role. Both possible explanations will guide further research. We then discuss biotic stress. There is evidence that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confers protection against soil-borne disease, but crop and soil type and management also play a role. Their relative importance as well as the role of biodiversity in multitrophic interactions warrant further study. Henceforth, we focus on the effects of plant and soil biodiversity on nutrient and water use efficiencies as important ecological functions in agroecosystems. The availabl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mycorrhizal diversity positively contributes to nutrient and, possibly, water use efficiency. Soil fauna effects on nutrient and water use efficiencies are also apparent, but diversity effects may be indirect, through effects on soil structure. We present a conceptual diagram relating plant and soil biodiversity with soil structure and water and nutrient use efficiencies as a framework for future studies. We then consider how cropping systems design and management are interrelated and how management options might be interfaced with farmers’ knowledge in taking management decisions. Finally, we attempt to express some economic benefits of soil biodiversity to society as part of a wider strategy of conserving and using agrobiodiversity.  相似文献   

13.
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内外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以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为主线,将农用地土壤分为优先保护类、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3个类别,并提出相应的分类管理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耕作和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揭示土壤耕作和秸秆覆盖对苹果园土壤保蓄水性能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设置了以土壤耕作(免耕、翻耕、旋耕)为主处理,秸秆覆盖(秸秆覆盖、无覆盖)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对比分析了各处理果园土壤水分贮量、土壤肥力等性状。结果表明,免耕裸地与翻耕裸地处理的保蓄水效应在果树不同生长期表现不同,在5月份免耕裸地处理1 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高于翻耕裸地处理,而在10月份免耕裸地处理显著低于翻耕裸地处理;秸秆覆盖各处理1 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均明显高于无覆盖各处理,耕作与秸秆覆盖相结合在整个土壤水分测定过程中均以免耕秸秆覆盖土壤贮水量最高且较稳定;耕作与秸秆覆盖相结合显著提高了有机质含量,土壤速效肥含量明显增加,各处理以翻耕秸秆覆盖及免耕秸秆覆盖土壤养分含量为最高。在渭北洛川苹果生产基地,采用免耕秸秆覆盖技术能起到较好的保蓄水作用,土壤肥力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森林土壤是大气CO2重要的排放源。施肥、采伐、火烧、林下植被管理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等人为措施改变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气候,显著影响森林土壤CO2的产生与排放。人为干扰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结果,但因森林类型、土壤状况、地域差异以及气候因素的不同,即使同一种干扰因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也存在促进、降低或者未改变等不同的结论。论文利用相关论文数据库查询森林土壤呼吸的文献,在简要分析影响森林土壤呼吸自然因素(土壤温度、含水量)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施肥、采伐、火烧、林下植被管理以及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等人为因素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系统揭示了人为干扰对森林土壤呼吸影响的作用机制,并探讨今后需要加强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林地的合理、可持续经营起到借鉴和启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系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系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标准体系等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得出中国现行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存在执法依据空缺、系统性缺乏、可操作性差和协调性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系提出改善建议,如加快立法进度,土壤污染防治法需考虑与其他环境要素保护法律之间的衔接,明确各方责任,完善土壤标准体系等.尽快完善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系,为中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7.
以重庆市沙坪坝区杨家沟小流域为例,选取6种土地利用类型样地进行试验,研究紫色土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紧实度特征,为土壤质量评价和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参考。通过多重比较检验分析土壤紧实度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差异,结果表明:(1)6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紧实度值为竹林地园地灌木林地林地草地旱地;(2)6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紧实度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但各类之间变化差异较大;(3)同土层而言,0~10cm土层旱地与其它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紧实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各种土地利用类型间底层土壤紧实度差异不明显;不同土层而言,0~10cm土层与其它3个土层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于0~10cm土层受耕作、踩踏等外力扰动与其它土层差异较大。10~20cm土层与其它3个土层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各土层之间差异不明显。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紧实度差异较大,主要与人类活动扰动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石油污染土壤的日益严重,生物修复技术也日益重要,对生物修复技术进行管理是利用生物技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基本需求。在此探讨了石油污染修复过程中的环境管理,包括修复方法的选择,技术管理,过程控制和风险管理。并提出了可以表征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成本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天津滨海湿地的土壤有机碳(SOC)储量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滨海湿地土壤表层(0~30 cm)w(SOC)为(8.55±3.98)g/kg,平均土壤有机碳密度为(4.70±1.91)kg/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土地覆盖类型看,除林地外,滨海湿地土壤中w(SOC)也处于偏低水平. 滨海湿地的土壤中w(SOC)与土壤环境因子有显著相关关系,由此建立回归方程,认为土壤中w(黏粒)和pH是影响土壤中w(SOC)的最主要因素,二者可以解释71.8%的土壤有机碳分布情况. 提出对滨海湿地的改良建议,认为适当地进行人为管理和调控,对土壤环境的改善及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增加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