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采用了多种培养基 ,对广泛收集的菌种、相关土样进行分离、筛选 ,得到了 8株有效微生物 ,其产生的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等酶系可使大分子物质分解成低分子物质 ,微生物摄取这些低分子物质后 ,将其转变成二氧化碳、水和少量氨气并释放能量 ,剩余的少量固体残渣可作为生物肥料。采用以上 8种微生物制成的有机生活垃圾处理剂 ,如配合一定的处理工艺和设备 ,可对日常有机生活垃圾进行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  相似文献   

2.
有机固体废物堆肥化处理的微生物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由于符合持续发展的理念,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有机固体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核心问题则是木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随着园林废物等高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城市生活垃圾的不断增加,以及对农业固体废物和食品工业废物再利用的需要,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研究中,针对好氧堆肥和厌氧发酵2项主要的微生物处理技术,对其优势微生物菌群、不同降解底物和微生物降解动力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环境微生物制剂的应用以及有机固体废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做了合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牛粪堆肥腐殖质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粪堆肥实质是有机物质分解的同时形成腐殖质的过程。本研究通过向牛粪中接种发酵微生物进行堆肥,研究分析了总有机碳含量、总腐殖酸、游离腐殖酸和水溶性腐殖酸等的腐殖质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牛粪发酵过程中,总有机碳含量呈明显降低趋势,发酵微生物处理下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不接种发酵微生物的处理;总腐殖酸、游离腐殖酸和水溶性腐殖酸含量在发酵前期呈明显的降低趋势,但至发酵腐熟期又逐渐升高。发酵前期,外源微生物的处理,使其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不接种外源微生物的处理,但在发酵腐熟期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4.
王龙  高旭  郭劲松  杜蓉 《环境工程学报》2010,4(12):2721-2726
研究了天然沸石、2种有机改性沸石及Mg/Al水滑石对水中痕量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等温吸附情况和吸附机理,并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Freundlich和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均可以很好地描述天然沸石和Mg/Al水滑石对邻苯二甲酸酯的吸附,2种有机改性沸石对邻苯二甲酸酯的吸附更符合Linear吸附等温方程。与活性炭相比,天然沸石对邻苯二甲酸酯的吸附效果较差;2种有机改性沸石和Mg/Al水滑石对分子尺寸较小的邻苯二甲酸酯物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去除率较低,分别低31.8%、31.4%和19.8%,但对分子较大的邻苯二甲酸酯物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去除效果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5.
通过厌氧间歇试验,研究了4种酚类物质在不同浓度下的累积产气量,并将其归纳为两类8种不同降解性影响的典型曲线.试验表明,4种酚类物质中,苯酚和邻甲酚可被厌氧微生物降解,而对甲酚和五氯酚不能被厌氧微生物降解.  相似文献   

6.
有机固体废物堆肥化处理的微生物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符合持续发展的理念 ,利用微生物技术处理有机固体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其核心问题则是木质纤维素的生物降解。随着园林废物等高木质纤维素含量的城市生活垃圾的不断增加 ,以及对农业固体废物和食品工业废物再利用的需要 ,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研究中 ,针对好氧堆肥和厌氧发酵 2项主要的微生物处理技术 ,对其优势微生物菌群、不同降解底物和微生物降解动力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并对环境微生物制剂的应用以及有机固体废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做了合理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高分子絮凝剂开发应用新动向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高分子絮凝剂,也称为混凝剂、凝聚剂、聚电解质等[1~4],是具有高分子量、能促进胶体微粒及其他悬浮颗粒凝聚成无定形絮状物沉降下来的制剂。从这个意义上说,可分为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有聚铁和聚铝两大系列;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有天然高分子物质(如甲壳质、腐植酸、改性淀粉)和合成高分子物质(如聚丙烯酸胺、聚丙烯酸钠、季按盐等)。国外微生物絮凝剂的商业化生产始于90年代,因不存在二次污染,使用安全方便,应用前景诱人。高分子絮凝剂以其良好的凝聚效果、脱色能力和…  相似文献   

8.
单环硝基芳香化合物好氧生物降解及其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硝基芳香化合物是环境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利用生物技术对这类有机物进行降解是行之有效的新途径。针对几种单环硝基芳香化合物好氧降解的微生物、降解途径以及降解过程中的主要酶、降解性质粒、基因定位等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在常温下处理小区生活污水,接种颗粒污泥。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COD 411~560 mg/L,反应器容积负荷可达到3 kg COD/(m3·d),水力停留时间4 h,上升流速8 m/h,COD去除率可达到85%以上,出水COD为67~88 mg/L。并对EGSB反应器的结构及运行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使其适宜于在常温下处理生活污水及其他低浓度有机废水。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生物滤池对含硫化氢、氨和微生物气溶胶的气体进行处理,并对海绵、陶粒、堆肥和空心塑料小球4种物质作为反应器填料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填料生物滤池对硫化氢、氨和微生物气溶胶的去除效率明显不同,去除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海绵、陶粒、堆肥和空心塑料小球生物滤池。海绵和陶粒生物滤池出气异养细菌和真菌主要以小粒径粒子为主。在同样的进气和运行条件下,堆肥填料层的压力降最大,其次是陶粒和空心塑料小球填料层,海绵填料层的压力降最小。对4种填料的性能进行综合比较,海绵和陶粒较适宜作为处理硫化氢、氨和微生物气溶胶的生物滤池填料。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实验室规模的生物滤池对含硫化氢、氨和微生物气溶胶的气体进行处理,并对海绵、陶粒、堆肥和空心塑料小球4种物质作为反应器填料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填料生物滤池对硫化氢、氨和微生物气溶胶的去除效率明显不同,去除效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海绵、陶粒、堆肥和空心塑料小球生物滤池。海绵和陶粒生物滤池出气异养细菌和真菌主要以小粒径粒子为主。在同样的进气和运行条件下,堆肥填料层的压力降最大,其次是陶粒和空心塑料小球填料层,海绵填料层的压力降最小。对4种填料的性能进行综合比较,海绵和陶粒较适宜作为处理硫化氢、氨和微生物气溶胶的生物滤池填料。  相似文献   

12.
光能自养生物膜是一个由复杂微生物群落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微生态系统,微生物细胞及非生物物质镶嵌在微生物分泌的有机聚合物基质上,其显著特征是膜表面寄居着光能自养生长的微生物,并能在碳源缺乏条件下完成生物脱氮.总结了光能自养生物膜的形成机制,概述了光照、温度、微生物种类、营养物浓度对光能自养生物膜脱氮的影响,指出光能自养生物膜...  相似文献   

13.
脱乙酰甲壳质处理含淀粉废水的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前言制粉厂、淀粉厂、酿造厂和食品厂每天都要排放出大量废水。废水中含有淀粉类悬浮物和其他有机物质,并带有颜色,且味臭。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普遍都很高。废水日排放量一般均在100吨/日左右。若不经有效处理,将会污染环境并危及江河中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生存。目前国内处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的悬浮物,一般采用微生物法、凝结沉淀法、离心分离法等。而食品工业废水中的悬浮物主要是大量的淀粉物质,目前还没有一个理想的方法。因为微生物法虽能去除悬浮物,但所需时  相似文献   

14.
改进型曝气生物滤池对生活污水氮去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下向流中部曝气的运行方式,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气水比、有机负荷对生物滤池的去除效果及其沿程生化特性。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8 h,气水比为10∶1条件下可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COD、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5%、48.6%和69.4%。进水有机负荷增加,COD和NH4+-N的去除率下降,TN的去除率可达60.5%。结合理论分析,对脱氮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法治理油污土壤具有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其原理是微生物利用油烃作为碳源合成自身物质,进行生长繁殖,从而使油烃的含量得到减少。而与此同时,微生物的数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目前油污土壤微生物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对污染土壤中分离提纯的单一菌种的降解效能的研究。本文对土著油污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的数量和种类变化进行了实验分析,并对油烃的化学组成作了初步探讨。分离出4株对石油具有耐受性和降解能力的微生物。结果表明,在4株微生物数量都增加的时候,石油烃的降解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微生物絮凝性遗传学,絮凝基因分子克隆,絮凝菌种资源开发,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与絮凝剂的研制与絮凝污染物的优势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报导,同时对絮凝性微生物产生絮凝性的有关机理和条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处理方法合成了具有不同硅铝比的超稳Y型分子筛,考察了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和乙酸乙酯与水在Y分子筛表面的竞争吸附。结果表明,随着Si/Al比的增加,Y分子筛表面的有机分子选择性吸附位数量增加,有机分子竞争吸附能力增加。低硅Y型分子筛只有在吸附偶极距>1.0的高极性有机分子时才能与水分子产生有力的竞争吸附,而高硅超稳Y分子筛则对偶极距在0~0.5范围的有机分子就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城市垃圾中生物质在热分析仪中燃烧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合理有效利用城市垃圾中的生物质能,实现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开发适合我国城市垃圾中生物质的焚烧技术,特地对昆明市城市垃圾中生物质进行了特性分析,并在热重分析天平上对其进行了动力学实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垃圾中生物质的燃烧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脱水干燥阶段、挥发份的析出和燃烧阶段、过渡阶段和固定炭燃烧阶段。城市生活垃圾中生物质具有着火温度低、燃尽率高等特点。通过对热重(TG)、差示扫描曲线(DTA)的深入分析,对城市垃圾中生物质的燃烧动力学参数进行了研究,为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提供理论与技术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硝基芳香化合物是环境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之一 ,对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利用生物技术对这类有机物进行降解是行之有效的新途径。针对几种单环硝基芳香化合物好氧降解的微生物、降解途径以及降解过程中的主要酶、降解性质粒、基因定位等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就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生成特性及其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在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的高效固液分离作用在提高系统容积负荷和出水水的同时,也使生物反应器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以腐殖质,多糖,蛋白质等物质为主要成分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是上物处理出水中溶解性TOC或COD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产生于微生物的基质分解过程和内源呼吸过程,其高分子物质的含量较多且可生物降解性较差,因此,在膜-生物反应器中会出现积累,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过高积累不仅有可能降低膜过滤出水的水质稳定性,而且有可能影响污染活性,并引起膜污染。进水溶液和污染度是影响溶解性微生物产物产生量的重要因素。目前有关膜-生物反应器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研究还很不完善,有很多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