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不同防污涂层下5083铝合金的海水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舰船用不同类型防污漆下5083铝合金的海水腐蚀性能。方法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方法研究加入不同防污剂的三种舰船常用防污体系在完好状态下和人工破损状态下的耐蚀性能。结果获得了3种不同防污体系对5083铝合金在海水浸泡条件下的耐蚀性能结果。结论在涂层体系完好时,加入不同种类防污剂的防污漆体系对基体5083铝合金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中低表面能类型的防污涂料不易发生水解,所以涂层阻抗随时间变化的幅度很小,涂层的屏蔽性更好、涂层孔隙率更低、颜料与溶液反应阻力更大,保护作用最优异,性能最稳定。在涂层破损状态下,三种防污体系的腐蚀速率为低表面能﹤硫氰酸亚铜﹤Cu2O防污涂层,防污涂层中存在的防污剂Cu2O可加速铝合金基体的腐蚀。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国内外不同生产厂家铝合金配套防污涂层在厦门、三亚和青岛海域实海浸泡和厦门海域动态模拟试验的结果。结果表明:低表面能类防污漆,在厦门海域可以保持9个月的防污效果;硫氰酸亚铜类防污漆,不同的厂家防污效果有所不同,其防污效果可以达到6~12个月;无毒环保类防污漆,防污效果较差,一般均在6个月以下。同时比较了各种防污漆配套体系的耐冲刷性能和对铝合金基体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所选防污漆配套体系均有良好的耐冲刷性能;对铝合金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无毒防污涂料表面底栖硅藻附着评价的实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培养了底栖硅藻目标附着生物,利用显微镜、图像处理技术等实验研究了底栖硅藻在低表面能无毒防污涂层上的附着面积分数,并测定了附着底栖硅藻的叶绿素a值。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海洋生物附着评价实验方法科学有效,并且附着底栖硅藻的叶绿素a值与其在无毒防污涂层上的附着面积分数成反比。  相似文献   

4.
溴代呋喃防污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含呋喃结构的天然防污剂的基础上,根据这些防污剂的共同特点,将具有防污活性的呋喃结构与电负性溴原子结合,合成了多溴代呋喃产物,红外分析反应基本完全;抑菌环实验以及实海挂板检测表明:多溴代呋喃具有较优良的抑菌性能,使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防污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新型的无公害海洋防污涂料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本文概述了海洋防污涂料的发展现状及影响污损生物附着的主要因素,着重论述了低表面自由能材料,吸水性材料的和生化材料等无公害新型防污涂料的防污机制及其试用效果。并指出,开发和应用无锡自抛光涂料和新型低毒防污涂料,这是解决海洋中有机锡污染的近期目标。而刚刚兴起的无公害防污染料尚处在初期研制阶段,其推广应用还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并且强调应当加强对静,动船舶在苛刻的海洋环境中抗海洋污染生物附着的防污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对企业绿色赋有防污的要求,本文地防污绿化的概念及要求进行了论述,为工矿的绿化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IMO与船底防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宝康 《交通环保》2000,21(4):42-43
介绍船底污垢的由来及其影响,防污的沿革,船底防污漆中三丁基锡对海洋环境的危害以及IMO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以近几十年来积累的地下水化学和水文地质资料为基础,对我国城市地下水防污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地质环境城市地下水防污性能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提出了针对不同地下水防污性能等级的防污建议。  相似文献   

9.
毛邦国 《交通环保》2003,24(Z1):74-76
结合海事防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从镇江港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镇江港船舶防污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防污对策,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几种无杀生剂的防污涂料包括低表面能防污涂料、仿生防污涂料、表面自愈型防污涂料等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该类防污涂料商品化产品的应用现状,其中国外公司的低表面能防污涂料,如阿克苏诺贝尔旗下IP公司的Intersleek系列、JOTUN公司的Sealion Repulse等占据着中国防污涂料市场80%以上的份额,并对该类涂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低表面能涂层材料降低海洋生物污损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田军  薛群基 《环境科学》1997,18(2):40-42
用浸没法和微量量热法测量了聚四氟乙烯和有机硅氧烷涂层等材料上水的润湿性,计算出涂层表面能色散分量和极性分量,考察这些材料在青岛、厦门海域中的防污性,得出表面能低的色散分量可以延迟藤壶的附着发育过程;有机硅氧烷表面与水高的相互作用力,使表面吸斥盐分,形成淡水液膜,减小了海藻和玻璃海鞘的附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将4种不同涂料涂覆在相同紧固件上,在相同测试条件下研究它们的表面形貌、耐腐蚀、抗疲劳等性能,最后从中筛选出可替代传统HW-A的潜在涂料,进一步丰富现役钛合金紧固件表面涂层材料品种。方法 利用3D共聚焦、电化学阻抗谱、中性盐雾、加速环境谱等方法评价紧固件表面涂层性能,研究每种涂层的截面形貌、表面形貌、粗糙度、抗腐蚀、加速疲劳寿命等,然后综合分析其关键性能。结果 采用3D共聚焦、电化学阻抗谱、中性盐雾、加速谱等方法初步摸清了4种涂料的性能特点,PTFE涂料的表面粗糙度较CZ和GO降低约50%,PTFE电化学阻抗谱半径较其他3种涂层大大提高。加速谱更清晰表明,PTFE涂料比现役HW-A铝涂料的疲劳寿命提高22.8%,PTFE涂料能满足当下性能需要。结论 PTFE涂料较市场上筛选出的石墨烯涂料、含铬酸盐聚氨酯涂料的施工性能更好、关键性能更优、更适合紧固件使用,在未来产品应用中有较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环氧涂层的耐候性能,简化多层涂层体系的施工工艺。方法以氨基官能团硅树脂和聚酰胺为固化剂,共同固化环氧树脂,利用硅树脂中聚硅氧烷链段的表面迁移特性,制备得到一种聚硅氧烷/环氧梯度化层,探讨制备过程中硅树脂的用量和所用溶剂对涂层组成和结构的影响规律,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SEM-EDS)、红外光谱(FTIR)、水接触角等方法对涂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选用氨基官能团硅树脂与聚酰胺质量配比为2:8、二甲苯和正丁醇质量配比为1:1作为溶剂,得到的复合涂层表面富集聚硅氧烷链,同时底面含大量聚酰胺链段,具有链段分布的梯度化的结构。该梯度化清漆涂层经960 h盐雾老化后,无起泡、开裂、锈蚀等现象发生,具有优良防腐性能;经960 h人工加速紫外老化,失光率与色差仅为1%和8.9%,耐候性能优于常规环氧涂层。结论通过氨基官能团硅树脂和聚酰胺共固化,使环氧涂层表面富集聚硅氧烷链段,形成梯度化结构,具有耐候、防腐一体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飞机蒙皮用含氟聚氨酯涂层老化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飞机蒙皮常用的含氟聚氨酯涂层体系为研究对象,结合飞机服役环境的主要特点,开展了实验室模拟加速老化试验研究,并利用电化学阻抗谱对老化试验后的涂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紫外线仅对涂层的表面结构产生影响,紫外试验后的涂层电阻下降较慢.在紫外-盐雾循环试验中,紫外线引起涂层表面结构发生变化,涂层的耐水性变差,水更快地进入涂...  相似文献   

15.
刘彩虹  何强  马军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4):1531-1536
采用经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TMS)修饰的纳米二氧化硅(SiNPs),对正渗透聚酰胺复合膜(TFC)进行抗污染改性.在静电吸附作用下,APTMS-SiNPs可通过表面涂覆的方式接枝在带负电的TFC表面,以提高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效能.改性后,大量纳米材料成功接枝在膜表面,膜表面的接触角降低了54%,而膜电位和表面粗糙度无明显变化.采用海藻酸钠作为代表污染物,对原膜和改性膜的动态污染行为进行探究,通过监测污染阶段的通量变化和膜表面滤饼层含量,发现改性膜在膜污染后期表现出优良的抗污染性能,最终通量衰减降低了28%,膜表面滤饼层含量减少了35%.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主要归因于APTMS-SiNPs带来的膜表面亲水性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高温硫化硅橡胶材料在户外不同环境因素作用下的老化规律与相应的老化图谱绘制方法。方法 通过静态接触角、邵氏硬度法测量硅橡胶老化前后的宏观特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表面微观形貌变化,通过倒易法则、阿伦尼乌斯公式以及叠加法则构建紫外光和温度双因素老化模型,并结合人工与自然老化试验硬度测试结果,对比不同地点的加速因子,初步建立老化速率图谱绘制方法。结果 随着紫外老化以及热老化时间的增加,硅橡胶的憎水性先增强、后逐渐变差,硅橡胶硬度以幂函数形式增加。SEM结果表明,硅橡胶表面发生降解。结合表面硬度特性可以较好地表征材料的老化状态,并用于老化图谱绘制,老化模型结果与自然试验结果一致。结论 硅橡胶老化图谱可以较好地预测各地不同环境下硅橡胶的老化状态,帮助电网制定运维策略,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7.
一种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防污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在丙烯酸树脂分子中引入有机硅,制备一种具有低表面能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CP-CC021。方法探讨合成工艺中有机硅单体和引发剂含量以及添加纳米级Si O2粒子填料对涂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获得了最大接触角的最佳工艺条件,添加纳米Si O2粒子增大了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在涂层表面形成了大量微-纳结构状的突起,显著提高涂层的疏水性能。结论有机硅单体(VTMS)质量分数为23.0%,引发剂(AIBN)质量分数为0.50%,纳米Si O2粒子添加量(质量分数)为7.4%,得到的涂层接触角为12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