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自然资源学报》1990,5(4):385-388
第1期、尹护、、少‘、了、,、Jr、J产℃,声、户2中国干旱区径流的形成及转化·························,……我国淡水湖泊资源开发探讨—以东平湖为例·····……吉林省天然矿泉水资源基本特征与开发战略········……试论攀钢基地的矿产资源体系·、························……赣江流域山丘荒地的形成、危害和开发途径··········……黄土高原主要农作物水分盈亏与雨养农业问题·····……用筑后模型估算我国植物气候生产力···················,…系统决策与作物布局—徐州地区秋作物布局实例分析赣江流域丘陵山区资源经济结构梯度的数量  相似文献   

2.
《自然资源学报》1993,8(4):381-384
第1期红壤丘陵森林生态系统矿质元素循环的计算机模拟·············································……李飞(1)天山北坡中段天然草场牧草产量遥感动态监测模式·························一黄敬峰桑长青冯振武(10)浙江省草山草坡的特点及开发利用战略-以常山县为例····································……何绍箕(18)江苏东沙的资源及开发潜力··················一···一···················一·························……蒋炳兴(26)藏北  相似文献   

3.
《自然资源学报》1987,2(4):381-384
第1期关于海滦河平原的缺水和引水问题······················……:·········&;#183;····&;#183;·······················……黄让堂等(l)农业水资源配置效果的计算分析··········“···一·”·······‘…….”一,’’·.........······一··,·…刘昌明杜伟(9)广东省海岸带国土资原的开发和管理·········“················一·“····“····&;#183;,.·············……徐君亮刘军(2。)红树林及其土坡·····&;#183;·····”·”·············”···········  相似文献   

4.
《自然资源学报》1989,4(4):381-384
第1期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努力把旱作农业区的生产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郑重(1)黄土高原旱地农业自然生产力潜势评价··························……;..·············……张沁文等(4)建立开放系统,发展西北半干旱地区农业·······································……‘··……刘霎浩(垃)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一半湿润地区旱作农田降水生产潜力及开发途径·········……王立祥等(19)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的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5.
CuxCe1-xO2/γ-Al2O3催化剂催化燃烧甲苯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γ-Al2O3 为载体,以复合氧化物CuxCe1-xO2为活性组分,其中,x=0.1,0.2,0.4,0.6,0.8,通过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xCe1-xO2/γ-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评价了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活性,通过XRD、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运用ICP-MS分析并计算Cu、Ce的摩尔比以及活性组分的负载量.结果表明,在CuxCe1-xO2/γ-Al2O3催化剂中Cu、Ce摩尔比的实际值与理论值相近,活性组分的负载量在19%以上,而且对甲苯都有较好的低温催化活性,其中当x=0.2时,即Cu0.2Ce0.8O2/γ-Al2O3催化剂对甲苯的催化活性最高,其中T10=160 ℃,T90=265 ℃;当甲苯的进口浓度在700~3000 mg·m-3时,进口浓度对Cu0.2Ce0.8O2/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影响较小,且经过连续80 h的稳定性操作后转化率仍然保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6.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6):947-1000
第1期资源利用与资源管理塔里木河下游第五次应急输水后地下水恢复量的计算……………………杨鹏年董新光吾买尔江(1)北方城市干涸河流区域资源管理与环境整治模式--以滹沱河石家庄市区段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为………………………………………………………………………………例常青李洪远何迎(7)松辽流域水资源区域补偿对策研究……………………………………………………秦丽杰邱红(14)水管理:理论及手段………………………………………………………………………………沈大军(20)阿克苏河流域径流补给及径流变化特征分析…………………………………蒋艳周成虎程维明(27)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趋势分析与数据重建:1949~  相似文献   

7.
依托稻田大气CO2摩尔分数(x[CO2])升高平台FACE (free-air CO2 enrichment),采用静态透明箱-气相色谱法研究x[CO2]升高(正常x[CO2]+200 μmol·mol-1)对高、低应答水稻(产量对x[CO2]升高的响应分别为>30%和10%~15%)稻田N2O排放的影响.本试验设置4个处理:A-W (正常x[CO2]+低应答水稻)、F-W (x[CO2]升高+低应答水稻)、A-S (正常x[CO2]+高应答水稻)和F-S (x[CO2]升高+高应答水稻).结果表明,对比正常x[CO2]处理(A-S和A-W),x[CO2]升高条件下高、低应答水稻(F-S和F-W)稻田N2O排放分别降低52.54%(P<0.05)和38.40%(P<0.05),水稻产量分别增加22.96%(P<0.05)和12.11%(P>0.05),稻田N2O排放强度分别降低61.68%(P<0.05)和45.13%(P<0.05).另外,高、低应答水稻稻田N2O排放与稻田土壤NH4+-N含量呈显著相关关系,而与NO2--N含量无显著相关.x[CO2]升高条件下,土壤温度是影响高应答水稻稻田N2O排放的重要因素.综合考虑,未来x[CO2]升高条件下,高应答水稻品种的"增产减排"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无机盐尤其是硝酸盐对我国大气PM2.5的贡献日益凸显,而其如何影响颗粒物的重要理化性质尚待深入研究.于2021年1~12月期间,在镇江市开展了连续观测,获得了大气PM2.5中硫酸铵[(NH42SO4)]和硝酸铵(NH4NO3)浓度,系统讨论了二者对颗粒物消光、吸湿增长和酸度的影响.结果表明,2021年镇江市ρ[(NH42SO4]和ρ(NH4NO3)的年均值分别为(6.5±4.5)μg ·m-3和(15.0±13.3)μg ·m-3,对PM2.5浓度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0.5±18.2)%和(34.5±18.4)%;PM2.5的总消光系数为(224.5±194.2) Mm-1,其中NH4NO3的贡献率为(40.1±20.9)%,(NH42SO4为(19.1±10.8)%;(NH42SO4和NH4NO3是PM2.5吸湿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在污染条件下NH4NO3对颗粒物液态水的贡献率为(53.8±13.4)%~(61.6±14.6)%;NH4NO3是未来镇江市能见度和空气质量改善的关键污染物,但削减NH4NO3前体物可能会导致颗粒物酸度增加,尤其对春冬季节颗粒物酸度的影响较为明显.研究结果对理解空气质量变化及二次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并对镇江市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然资源学报》2003,18(6):773-780
第1期…………………………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利用邵景力赵云章崔亚莉等(1)松……………………………………………………辽盆地北部的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方向汪在君(8)典型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景观生态效应于兴修杨桂山李恒鹏(13)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邱扬傅伯杰王军等(20)…………………………………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干层的分布特征何福红黄明斌党廷辉(30)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NO3--N的……………积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郭胜利郝明德党廷辉(37)……………………………………黄土丘陵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浙江省中部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水溶性离子的组成特征及其季节变化,采集了兰溪市市区和近郊两个站点2016年4个季节的PM2.5样品,利用双通道离子色谱对水溶性无机离子(Cl-、NO3-、SO42-、Na+、NH4+、K+、Ca2+、Mg2+)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兰溪PM2.5中离子总浓度存在明显的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变化趋势,年均值为21.19 μg·m-3,约占PM2.5质量的45%;SO42-、NO3-和NH4+是水溶性离子中最主要的组分,年均浓度分别为8.11、5.92、3.87 μg·m-3.Cl-和NO3-浓度的季节变化最为显著,冬/夏浓度比接近10,其半挥发特性是导致兰溪PM2.5中离子组成呈现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兰溪PM2.5中NO3-/SO42-比值的冬季平均值为1.18,说明流动源对兰溪PM2.5有很大贡献;夏季(以及春、秋季)时NO3-/SO42-比值较低,且与PM2.5浓度呈负相关,与矿物尘结合的硝酸根离子的较大贡献可能是导致夏季PM2.5浓度较低时NO3-/SO42-比值较高的主要原因.阴阳离子平衡、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矿物尘对兰溪市PM2.5的酸度及离子赋存状态有较大影响;冬季及春、秋季兰溪的PM2.5具有一定的酸性;NO3-和SO42-主要与NH4+结合,但部分可能与钙等其他组分结合;Cl-和K+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但K+的年均浓度仅为0.31 μg·m-3,说明生物质燃烧对兰溪PM2.5的贡献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不同植被类型及土壤对径流水化学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不同植被类型覆盖条件下,对降雨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与土壤剖面性质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化学特征与雨水基本相同,阳离子主要以Ca2+为主,离子排序为Ca2+>K+>Na+>Mg2+>NH4+,阴离子以SO42-为主,SO42->NO3->Cl-.降雨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后,各成分浓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水体中主要的阴阳离子如Ca2+、Mg2+、K+、Na+、SO42-、Cl-等浓度增加,与雨水相比为内贮型化学成分,地下径流中Ca2+、Mg2+、SO42-和Cl-增加的幅度显著高于地表径流.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地下径流pH受到土壤pH的强烈影响,受土壤胶体吸附的影响,水体中Ca2+、Mg2+、K+、Na+等阳离子与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之间一般呈负相关的关系,由于阴离子容易随水流失,水体中SO42-、NO3-和Cl-与土壤相关离子之间普遍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邯郸市近年来O3污染状况越发严峻,2018年夏季(6~8月),邯郸市O3日最大8 h平均浓度为175μg·m-3,超标天数达54 d,超标率59%,最高浓度达257μg·m-3.本研究应用WRF-CMAQ模式系统和光化学指标法对邯郸市夏季O3生成敏感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H2O2/HNO3表征O3生成敏感性较其他指标在理论和模拟效果方面均更合适.基于精细化的源清单和网格分辨率,CMAQ对H2O2和HNO3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对H2O2/HNO3的模拟结果显示,邯郸市VOCs控制区范围逐月减少,6月协同控制区范围占比最大,7月和8月以NOx控制区为主.邯郸市各区县VOCs和NOx排放量比值显著的空间差异,是O3生成敏感性差别的主要原因.VOCs/NOx<1.7的区域,其O3生成趋向于受VOCs控制,邯郸南部VOCs/NOx>6.9的区域,NOx是O3生成的主控因子,1.7x<6.9的区域更易受到VOCs和NOx的协同控制.当HCHO/NO2、O3/HNO3和O3/NOx过渡范围分别为0.35~0.6、20~35和10~25时,可以得到与H2O2/HNO3较为一致的敏感性空间分布,H2O2/(O3+NO2)不能指示出与其他指标一致的结果,表明该指标可能不适用于邯郸市.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汞抑制土壤脲酶动力学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不同施肥方式、不同有机质含量的草甸棕壤和黑土4个土样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汞(Hg)对土壤脲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类型、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脲酶活性、酶促最大反应速度(Vmax)和Vmax/Km均高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表明有机质对脲酶的吸附能力较强;黑土VmaxVmax/Km值总体上大于草甸棕壤,但酶活性和米氏常数(Km)值在不同土壤类型之间规律性较差,反映出酶活性由总酶量和酶-底物亲和力等因素共同决定;黑土Km值大小与有机质含量相一致,而草甸棕壤则相反,表明有机质含量和施肥方式均会对Km值产生影响;在最适温度以下,随温度升高,土壤的脲酶活性、VmaxVmax/Km值均增加;Hg对土壤脲酶表现出典型的反竞争性抑制现象;Hg对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及对KmVmaxVmax/Km的负效应均随温度升高而有增加的趋势,揭示出土壤对脲酶的保护能力随温度升高而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文件与讲话· 落实责任强化管理 不断开创安全环保工作新局面············‘··-一(2一l) ,专题介绍· HAZOP技术实施程序··························……”二(1一巧) HAZ(jl〕分析方法在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的应用…(2一6) HAZOP分析核心技术········,········、············……(3一1) 事故致因理论简介(上卜························……(4一l) 事故致因理论简介(下卜··············……“····……(5一2) 国外…  相似文献   

15.
周红  王鸣  柴文轩  赵昕 《环境科学》2024,45(5):2497-2506
明确臭氧(O3)与前体物的非线性关系是O3防控措施制定的基础和关键.基于北京城区站点2020年4~9月O3、挥发性有机物(VOCs)、氮氧化物(NOx)和气象要素在线观测,分析了O3及其前体物污染特征,利用随机森林(RF)模型结合SHAP值探究了影响O3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多情景分析探讨了O3-VOCs-NOx敏感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O3小时浓度与温度(T)呈显著正相关,与TVOCs和NOx呈显著负相关;但从每日结果来看,O3T、TVOCs和NOx均呈显著正相关.RF模型模拟的O3浓度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进一步计算了各个特征变量的SHAP值,结果显示T和NOx对O3影响最高,但前者是正向影响,而后者是负向影响.以观测期间O3污染天的NOx和VOCs平均值为基础情景,设置了对应不同NOx和VOCs的多种情景,并利用RF模型计算不同情景下的O3,得到O3等值线(EKMA曲线),结果显示北京城区O3-VOCs-NOx敏感性处于VOCs控制区,与基于观测的盒子模型(OBM)得到的结果一致,这说明RF模型可以用作O3-VOCs-NOx敏感性分析的一种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6.
垃圾焚烧飞灰H3PO4稳定化技术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军  蒋建国  隋继超  杨仕键 《环境科学》2006,27(8):1692-1696
分析了焚烧飞灰的全组分和浸出毒性,表明飞灰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其中Pb的浸出浓度为67.03mg/L,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研究了H3PO4投加量对飞灰稳定化效果及其环境长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相当于飞灰质量8%~14%的H3PO4就能够有效地使焚烧飞灰无害化;8%和12%H3PO4稳定化飞灰都具有良好的环境稳定性;过多的H3PO4投加量会降低处理后飞灰对酸性环境的缓冲能力.对于12%H3PO4稳定化飞灰,XRD检测出Cr2P2O7、ZnP2、Pb3P4O13、Pb3P2O7、NaZnPO4、NaPbP3O9、Ca2ZnSi2O7等少量重金属的结晶相;SEM发现了大量独立存在的飞灰颗粒、直径约0.3~0.5μm的Pb5(PO4)3Cl棒状物;CHBr3浮选没有得到浓缩的重金属.综合分析得到:H3PO4是通过与强碱性飞灰之间的中和反应,激活飞灰中的重金属,改善稳定化进行的环境,并产生稳定化所需的PO43-.被激活的重金属与产生的PO43-在飞灰颗粒表面结合.所产生的重金属磷酸盐与SiO2、CaCO3、CaSO4、KCl和NaCl等飞灰主要构成固溶相,几乎不独立存在.  相似文献   

17.
用TTC与INT-电子传递体系活性表征重金属对污泥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0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2+、Zn2+、Cd2+、Hg2+、Ni2+、Pb2+和Ag+对污泥TTC和INT 电子传递体系活性产生的影响 ,比较了这 2个参数在表征污泥活性受重金属抑制时的灵敏性 .结果表明 ,各种重金属抑制污泥TTC 电子传递体系活性的IC50小于抑制INT 电子传递体系活性的IC50,TTC 电子传递体系活性反映重金属毒性作用的灵敏性大于INT 电子传递体系活性 .实验的重金属离子呈现出不同的毒性作用 ,以TTC 电子传递体系活性为评价参数 ,毒性顺序为 :Hg2+>Cd2+>Cu2+>Ag+>Zn2+>Ni2+>Pb2+,以INT 电子传递体系活性为评价参数 ,毒性顺序为 :Hg2+>Ag+>Cu2+>Cd2+>Zn2+>Ni2+>Pb2+.  相似文献   

18.
刘纪阳  薛爽  张营  刘强 《环境科学学报》2021,41(5):1930-1939
以Suwannee River NOM(SRNOM)和Upper Mississippi River NOM(UMRNOM)两种水源溶解性有机质(DOM)为代表,利用500W高压氙灯作为光源模拟太阳光,进行室内光解实验.考察了冻融前后两种DOM在不同pH条件下的光谱特性参数及其与苊的结合常数(KDOC),同时通过苊的表观光解速率常数(KOBS)研究冰相与水相中不同pH条件下DOM对苊的光解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冰相还是水相中,苊都可以直接进行光降解,同时两种DOM均能促进苊的光解.在水相中,随着pH的升高,两种DOM的SUVA254E2/E3a254a350与苊的KOBS均有上升,而KDOC则呈现下降趋势.同时KOBSKDOCa350及SUVA254均具有显著相关性.而冰相中,KOBSKDOC随pH的变化趋势与水相一致,但SUVA254E2/E3a254a350没有明显变化趋势.KOBSKDOC相比于水相也有明显下降.此外.冰相中的KOBS仅与KDOC存在显著相关,而与其他参数均无相关性,这也说明冰中的光化学反应可能具有更加复杂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SF5CF3是近年被发现的具有强红外辐射强迫、长寿命的新温室气体.本文利用火花放电技术模拟研究了放电条件下SF5CF3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SF5CF3在放电过程中将被分解并生成多种含硫、氟、氧和碳的化合物.H2O的存在能够降低SF5CF3的分解速率,但降低的量与H2O的分压无关. 在有H2O存在的条件下,当体系总压约为31kPa时,闪电过程中SF5CF3的分解速率常数分别为0.011s-.同时,SF5CF3的分解率随着体系的总压上升而呈指数下降.基于实验结果,对SF5CF3在放电过程中的反应途径作了探讨,并估算实际大气中放电的一种形式--闪电所引起的SF5CF3的分解量为53.6 kg·a-.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不同营养状态湖泊沉积物有机磷形态分级特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11  
研究了我国不同区域的7个不同流域特征、生态结构、污染程度的湖泊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磷(Po)形态的分布特征,分析了Po各组分与沉积物其他组分的关系和生物有效性. 不同湖泊沉积物中Po相对含量的差异表明其来源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不同,不同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OM)与Po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R>2=0.80,p><0.01),除杞麓湖外,其它湖泊的OM与活性Po、中活性Po和非活性Po也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R>2分别为0.85、0.52、0.80,p><0.01). 沉积物中有机磷中以中活性有机磷和非活性有机磷为主,其含量分别占总Po的15.12%~66.73%和27.99%~77.72 %,活性Po的平均相对含量为6.1%. 不同Po组分的相对含量顺序为:residual Po> HCl-Po >fulvic acid-Po>humic acid-Po> NaHCO3-Po,平均的相对比例为8.3∶3.1∶2.2∶1.8∶1.0. 活性Po和TP、Pi、Po、NaHCO3-Pi、NaOH-Pi呈显著正相关,非活性Po与TP、Po、NaOH-Pi呈显著相关,说明活性Po很容易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磷,同时非活性Po也可能成为生物可利用磷的潜在源,非活性Po只是化学溶解上的相对“惰性”,它仍具有潜在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