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4 毫秒
1.
能源连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逐渐得到显现.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因此发展生物质能是解决中国能源紧张的重要突破口。发展生物质能的战略措施是建立生物质能源的产业体系。即相对于传统产业体系的第二产业体系。具体战略阶段是:2000—2010年实验探讨阶段(初级阶段);2020—2030年推广应用阶段(发展阶段):2030年一2050年优化提出阶段(提高阶段)。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战略有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即农村小康社舍的建设;有助于减轻环境压力;有助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能源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从能源-环境发展战略,提出了优化调整能源结构,以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能源政策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能源战略类似,中国的能源政策具有两个明显的导向:第一是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开发,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如风电、太阳能、水电、核能和清洁煤技术利用等;第二是节约能源,目的是在降低能源使用量的同时不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正如全国政协委员、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所说,我国的能源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能源政策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4,20(4):19-20
在2004年5月25—26日中欧能源合作大会上;中国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许京作了题为“中国能源科技发展战略”发言,现摘载如下:  相似文献   

5.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5,21(5):55-55
国家印发了《加强能源计量的工作意见》,该意见指出了当前能源计量工作存在的6个主要问题如下: (一)对能源计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追求产量和产值,忽视能源计量管理;(二)一些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不符合国家计量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有些能源计量器具老化、落后,导致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声音     
《环境》2007,(10):12-13
“在全球气候变化面前,非洲是很容易受到影响且应对准备很不充分的地区。”;“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按法律规定办事。”;“中国对可再生能源有着巨大的需求,发展可再生能源是能源战略的必然趋势,它的发展可以拉动建筑、工业、新能源等多项产业的同步发展,初步估算这几项至少可以形成10万亿元以上的产值。”。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能源合理利用研究张落成,姚士谋,帅江平,许刚(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一、江苏省能源现状特点江苏省能源矿产主要是煤,是当前编入国家矿产储量表的唯一能源矿产;其次在油、天然气、,探明有一定的储量,其开采量虽小,但比较稳定;铀己被开采完,地...  相似文献   

8.
加强村落尺度能源消费活动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是实现农村能源可持续转型及绿色发展精细化治理的前提。但目前该领域存在明显知识空白,其原因在于缺乏基础数据和系统化数据采集体系及集成分析方法。基于对河南省邑西里村、杨家村以及山东省东桥头村的实地调研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开展能源消费活动及环境效应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村落尺度能源消费具有显著空间分异特征。邑西里村、杨家村和东桥头村人均能源消费量分别为505 kgce、889 kgce和1139 kgce;由能源消费产生的温室气体与污染物的种类分别为CO2、CH4、SO2、N2O、NOx和TSP,单个家庭CO2的产生量在2000—4000 kg;CH4、SO2、TSP和NOx的排放量基本在1—5 kg;N2O的排放量均在100 g以下。(2)居民生活环境和炊事供暖是影响村域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其在邑西里村、杨家村和东桥头村的总用能占比分别为50.10%、79.08%和77.61%。(3)能源来源及消费结构具有明显的区位属性特征。杨家村距离市区较近,天然气成为当地居民的主要来源;邑西里村和东桥头村离市区较远,则以电力和煤炭为主。未来乡村地区的发展应该与当地的地域特征相结合,构建具有地方化特征的发展策略,实现农村能源的低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据了解,国家能源战略和规划设计分的三个层次分别是未来:40年能源战略、未来20年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即未来5年能源发展。“现在目前我们是三个在一起做”吴吟说。他表示,从今年到2050年的40年是我国能源体系的转型期,  相似文献   

10.
我国能源环境的形势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能源环境的形势与对策国家环境保护局张坤民,过孝民,樊元生能源生产与利用方式所引起的环境影响是全世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国际上普遍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三个:一是二氧化碳、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二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相似文献   

11.
能源低碳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危机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基于能源供给或者需求安全等相对单一的维度对能源低碳转型的风险与挑战展开分析,这将导致转型风险识别不够全面。鉴于此,本文在梳理能源安全观内涵演进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供需安全、技术安全、信息安全、市场安全和人才安全的新型能源安全观“五维”分析框架,系统阐述我国能源低碳转型面临的风险,进而提出应对策略,包括保障能源供给,强化供需安全;发挥煤电优势,提升技术安全;维护数据系统,保障信息安全;完善市场机制,维护市场安全;加大人才建设,重视人才安全。本文认为,以新型能源安全观引领能源低碳转型,对于推动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能源的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中国能源的现状,其中主要包括能源储量和能源生产以煤为主;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构成中的比例低下;煤炭储量可观,但品质不高;能源生产增长迅速;能源短缺。尤其是清洁能源短缺,清洁能源危机将会长期存在。我国如此的能源现状已造成大气环境煤烟型严重污染。我国从石油输出国已变成石油进口国,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实施的“能源自给政策”急需调整。采用洁净煤技术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确保经济在持续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大气环境免遭污染,即经济发展和大气环境保护双赢。  相似文献   

13.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近日透露,新设立的国家能源委将牵头制定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将指导能源中长期开发建设,覆盖时间预计超20年。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将突出的内容包括:调整能源结构,鼓励能源多元化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  相似文献   

14.
日前,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召开全国农村能源工作会议。这是近30年来,国家部委第一次围绕农村能源召开的专题会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用三大抓手撬动农村能源建设:一是建设绿色能源示范县,二是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三是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15.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86-I0001
2013年1月7日,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全国能源系统根本的出路就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重点需做好八个方面工作:一是增加国内能源有效供给,推进煤炭安全开采和高效利用。二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积极发展水电,协调发展风电,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三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着力建立倒逼转方式调结构的长效机制。四是加强能源科技创新,继续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依托重大工程,推进关键装备国产化。  相似文献   

16.
秦皇岛市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是未来能源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秦皇岛市具有发展生物能源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根据秦皇岛市生物能源资源条件,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应该是:畜禽粪便沼气商业化开发;农林废弃物、餐饮垃圾和城乡居民生活垃圾能源化开发;能源林、能源作物种植与生物柴油冶炼产业化发展。并通过政府对生物能源产业的组织、规划与引导,建立生物质能源资源管理制度与流通机制和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制定扶持政策等措施,促进生物能源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能源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气候问题,由中央政府制定并实施的农村能源政策倡导农户使用多种清洁能源及技术。同时,商品能源逐步成为当下农户生活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举式”的能源政策是否造成甚至扩大不同能源、技术的需求差异,这一结果是否符合政策的初衷和目标?基于此,论文研究并分析2005—2014年农村能源政策以及收入水平对农户生活能源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政策的实施加剧了存在替代关系的能源、技术需求间的此消彼长;政策的溢出效应促进了部分商品能源需求;收入的提高对部分能源需求产生了正向作用。建议制定兼顾清洁能源以及商品能源的农村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实现政策的精准发力,同时加强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国际     
《环境》2006,(5):7-7
世界银行公布“绿色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消耗更多资源;联合国报告:人类是加速物种灭绝的祸首;瑞典连续两年实现绿色能源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9.
企业热线     
《环境导报》2003,(11):14-14
对各车间污染和治理现状进行深入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各车间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和改进的可能性:管理现状;处理“三废”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综合利用。回收能源、资源的措施;环境保护方面的经济分析;监测技术;污染物排放去向和产生的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20.
黎勇  彭立颖 《环境保护》2002,(10):5-7,11
本文首先概要评述了世界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的成果;其次,从可持续发展资源稀缺性的角度和延缓全球变暖的角度阐述了能源问题的紧迫性;再次,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这次世界峰会能源谈判的角度分析了能源问题的艰巨性。最后,对中国应取的立场和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