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环境科学的分科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环境科学的综合性、整体性和跨学科性等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深入的分析,并以其综合方式和程度为依据,对环境科学的学科划分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在本文提出的分科系统中,环境科学被划分成建立在三大传统科学基础之上,由三个层次的学科群组成的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起步较晚,硬件设施和专业名牌度略显薄弱。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建设有农业院校特色的环境科学专业是高等农业院校的当务之急。本文结合青岛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教育的现状和经验,对高等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规章制度及全新的教学模式等几方面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实践表明该培养目标明确,教学模式突出农业院校特色,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环境科学核心期刊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产生,至今约才20多年。我国是在70年代开始对环境科学进行研究的。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到目前为止,我国大约有160种期刊登载环境科学方面的论文。其中,专业刊物约为50~60种。为了及时准确获得信息,掌握文献,科学地确定环境科学的核心期刊,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核心期刊的信息密度较大,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代表了某一学科(或专业)较高的研究水平,受到科技人员的重视。对于图书馆情报部门建立馆藏,使有限的图书经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环境科学》所载论文均为环境保护及环境科学领域关于环境科学研究的动向、成果、经验,传播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环境科技成果高品化、产业化,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科学事业深入发展。期刊对环境保护及环境科学领域的学科建设,学术水平的提高、学术信息的传播及师资队伍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内蒙古环境科学》对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要深刻认识这一科学意义。通过对环境保护及环境科学方面的有力支持,形成《内蒙古环境科学》期刊自身的规划建设与环境科学领域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国家“四化”建设对环境科学人才的需要,华师大环科系于1986年6月成立。该系以培养环境科学的教学和科技人才为主,除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外,还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本科生的主要专业课有:环境科学导论、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和环境毒理等。研究生的专业方向有:城市生态学、环境土壤学、环境质量评价与规划等。该系是在原环科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成立不久,但在普及环科知识方面已经开展了较多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所、系结合,他们还承担了国家、上海市以及区、县的环境科学方面的大量研究任务。在教学上他们抓好基础课规范化课程的建设,重视教学和科研的合理按排,并加强与国外的学术交流。今年已请加拿大、日本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为了更好地组织学术活动,促进科技进步,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发挥群众性科技团体人才荟萃的优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有5个专业学组升格为专业委员会:大气、有机废水、环境噪声、固体废物及放射性污染防治和环  相似文献   

7.
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期刊部承担的环境科学类核心期刊调查工作是北京高校期刊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进行的“确定各学科中文核心期刊”课题的一部分采用载文量法、文摘法和引文分析法三种加权综合评定法,对环境科学类中文期刊进行数据调查,统计分析和专家鉴定。从150余种环境科学专业期刊中  相似文献   

8.
美国环境专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琳 《环境保护》2003,(6):57-59,64
本文对美国的环境专业教育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根据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几大关系将美国的环境专业划分为环境与城市规划、环境与建康、环境与工程技术、环境与自然资源及环境科学五个方向,并对每一方向的专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别进行了阐述。最后介绍了环境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并探讨了美国环境专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环境》2007,(5):3
1963年7月出生.毕业于中山环境科学专业.研究专长为复杂水体环境模拟、流域环境信息系统当前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2008,(4):F0004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7月。隶属于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环境科学图书为主要出版对象的专业出版社。环境知识、环境意识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与中国的环保事业同步成长,成立20余年来.始终以宣传党和政府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传播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为宗旨。  相似文献   

11.
从环境类学术文献看中国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我国环境科学类期刊上刊登的环境教育文献的比重和内容的调查结果来看,我国环境科学界对环境以重视程度与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不成比例,环境教育研究的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环境思想史和环境科学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主体与环境客体的相分导致明确环境概念的产生。人类产生过“环境决定论”、“环境可能论”和“人类中心论”等环境思想。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的认识中产生“环境报复论”和“环境和谐论”等思想,推动了环境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环境科学发展了“环境质量学说”,正将注意力转向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上。环境科学仍处于发展与完善之中。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环境类和教育类学术期刊上刊登的环境教育文献的比重和内容的调查结果来看,不管是环境科学界,还是教育界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与环境教育本身的重要性不成比例,环境教育研究的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环境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等环境教育发展战略建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改革我国高等环境教育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对于我国高等环境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如下发展战略建议:在高等学校迅速提高环境意识是迎接21世纪的紧迫任务;环境类专业应加强综合性研究与教学;强化环境类专业中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内容;修改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挖掘潜力、满足环境保护人才的需求;高校环境类教师队伍知识更新亟待加强;建立国家环境教育基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计算机辅助秦皇岛市环境背景调查和环境规划研究的角度出发,重点阐述了秦皇岛市环境管理信息系统(QHDEMIS)开发研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理、方法、特点等,以求对正在开展的环境计算机系统(科学)的研究起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建筑室内热环境的研究,不仅关系到高校师生的学习效率,生理健康;而且对"绿色校园"建设也起到积极作用.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各地域建筑都会体现出了对气候应对策略,但在近几年的高校扩招后,校园规划建设速度加快,忽略了教学建筑中的相关环境要素.通过对珠海地区部分高校实测调研分析,对教学室内热环境的评价标准进行讨论,同时从提出了通过自然通风、微环境的营造、遮阳方式等手段来优化珠海地区高校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17.
环境分子科学与环境纳米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的分子科学和新兴的纳米技术近年来广泛地渗入和覆盖了环境科学与技术,对环境污染现象的微观过程与机理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加深对环境污染从本质上的认识,为环境保护开展更高效的技术工艺开辟了新的途径.论综合评述了环境分子科学与环境纳米技术的发展概况,并对我国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一些认识和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18.
环境NGO在环保活动中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随着2015年中国新环保法的颁布,环境NGO已经具备发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但由于中国环境NGO自身能力不足,完成诉讼仍存在困难.文章以环境NGO介入环境公益诉讼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现有环保NGO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现模式,并分析了环保NGO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与复杂性,指出要提升NGO介入环境公益诉讼的能力,必须从培育环境公益诉讼意识、加强自身能力改造及破解资金难题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The growing concerns ove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buildings have led to increasing demands for more environmental friendly buildings and building materials. Hitherto, there are not any comprehensive studies that show the overall environmental impact profiles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building services components for buildings. This paper intends to bridge this gap by reporting overall lifecycle environmental profiles of buildings as well as the ranking orders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ll the building materials and building services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for commercial buildings. Twenty-five commercial buildings in Hong Kong, which include three Grade A office buildings, four Grade B office buildings, one Grade C office buildings, four retail centers and three hotels, have been selected for our study. Based upon these collected sample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the average lifecycle environmental impacts for different building types despite some minor variations were detected. Subsequently, 10 types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10 types of building services components have been identified for their significant lifecycl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n commercial buildings. Among all, concrete, reinforcement bar, copper power cables, and copper busbars were ranked to be the four most significant materials or components to the total lifecycle environmental impacts. These should form the major targets for improvements i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uildings.  相似文献   

20.
资源科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与建设途径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资源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资源的形成、演化、质量特征与时空分布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之相互关系的科学。资源科学的学科体系与分支学科主要包括理论资源学、综合(基础)资源学、部门(应用)资源学与区域资源学,其中,综合资源学可以续分为7个资源学科,部门资源学可以续分为9个资源学科;理论资源学作为资源科学通论,区域资源学作为资源科学在具体区域的实际应用,都可做出进一步续分;由此提出了资源科学学科体系发展的三维结构网络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高等院校资源科学的专业设置、学位体系与课程设计,提出整合现有分列的资源科学研究内容,在国家“学科分类与代码”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增列资源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门类;高等院校的资源与环境学院,在资源科学之下可以设立资源科学、资源技术与资源管理3个本科专业,并招收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以此推动资源科学学科体系的发展与高级资源科学人才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