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工业固体废物高性鉴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来明  陈清 《福建环境》2003,20(2):14-17
该文介绍了对硫酸烧渣和磷石膏两种固体废物进行急性毒性和浸出毒性鉴别试验的过程与结果,并对磷石膏由危险废物转变为非危险废物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为硫酸烧渣和磷石膏的处置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手烧锅炉产生黑烟的原因以及消除黑烟的途径。阐述了明火反烧法的原理以及改炉和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熊辉 《环境与开发》1995,10(2):16-18,22
从分析手烧锅炉的燃烧特性出发,根据近几年的实际研究经验,设计出一种全新结构的手烧炉烟尘除尘器,该除尘器能较好地解决手烧炉烟尘阵发性排放难治理问题,经过采用该除尘器处理后的烟尘测试分析,完全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燃煤锅炉低NOx燃烧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语文研究了燃煤过程氮氧化物(NOx)的形成机制,论述了降低氮氧化物生成的基本途径和分级燃烧脱硝的基本原理,在乌拉山电厂410t/h煤粉炉上引入分级燃烧同时沿炉膛的轴向和径向实施空气分级。考察燃烬风量、径向空气分布、炉内氧量、锅炉负荷和三次风投停对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影响,控制适当条件,使脱氮效率达到30-50%。  相似文献   

5.
在工况运行的20t/h链条炉中进行了掺烧固硫剂来实现炉内固硫的生产试验,试验中研究了固硫剂的粒度,掺烧比等因素对固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际运行的链条炉中,根据燃烧含硫量的大小,掺烧适当比例(5~10%)的HUN1#固硫剂,炉内固硫效率可达50%,不影响锅炉出力,具有节煤效果。  相似文献   

6.
该文就汉中市危险废物管理现状作了调查,并就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途径和建议。旨在探讨汉中市危险废物管理,便于提高认识,及早采取措施减轻危险废物对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化学工业固体废物毒性鉴别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介绍了对硫酸烧渣和磷石膏两种固体废物进行急性毒性和浸出毒性鉴别试验的过程与结果 ,并对磷石膏由危险废物转变为非危险废物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为硫酸烧渣和磷石膏的处置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目前危险废物处置的方式,探讨了危险废物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在旋风炉中掺烧铬渣以消除铬渣毒害的试验.经过连续五天的试验,结果证明,利用旋风炉热强高等特点,烧煤和铬渣的混合料,可在保证正常发电的前提下,将六价铬离子比较彻底地还原为三价铬离子.燃烧后的水淬炉渣及水淬水中检不出六价铬离子,从而为铬渣处理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实验室小型沉降炉上开展了氨、煤单独燃烧以及掺混燃烧实验,并结合数值模拟探究了氨煤掺烧的NO生成特性、中间反应过程及氨氮转化行为。结果表明,氨煤掺烧工况下的NO生成浓度远高于氨、煤单烧工况,且高于氨、煤单烧工况总和。掺氨比例为45%(热量比值,下同)时,氨煤掺烧NO排放比氨、煤单烧之和提高70.17%;而掺氨比例不变、燃料质量变为2倍后则提高79.36%,说明煤粉与氨掺烧后会导致NO排放升高。模拟结果表明,掺氨后反应器内NO浓度有一个快速增大阶段,此时氨开始氧化生成NO。氨氧化反应与氨还原反应同时发生,由于氨氧化速率始终高于氨还原速率,导致NO浓度升高。氨煤掺烧后,氨燃烧相关反应平均反应速率峰值增大,峰值出现位置提前,促进了氨氮向NO转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燃煤二氧化硫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从理论上探讨了在煤的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的生成机理以及减少燃煤二氧化硫污染的途径,认为燃烧固硫是当前适合中国国情的最佳技术经济方案。同时,文中在讨论燃煤固硫理论的基础上,对影向燃煤固硫效益的主要因素──钙硫比、炉内温度、燃烧时间、固硫剂等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手烧工业窑炉烟气的除尘一直是个老大难,较为有效的方法是“明火反烧法”。由于这种方法不是对已产生的含尘烟气进行净化,而是使燃料在燃烧时很少产生烟尘,因而比较经济有效。目前,“明火反烧法”有两种;一种是“螺旋加煤连续反烧法”;一种是“一次性加煤原煤层反烧法”。前一种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了,由于炉篦面积、黑芯、操作条件差等缺点,发展较慢。后一种反烧法进展很大,但由于只能一次性加煤,煤种要求严,出渣不方便等,出只适用于燃煤量低的炉窑。为了寻找一条适合我厂条件的新途径,进一步扩大反烧法的应用范围,我们开始在面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中茶炉污染问题,采用煤气发生炉工艺,改变燃烧方式,对茶炉进行治理,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理效果。对煤气发生炉应用原理,运行效果及可行性做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深圳市1996,1997,1998年度城考“危险废物处置率”的填报情况,对怎样更好地填报“危险废物处置率”进行了探讨,以使工矿企业晚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城市废物的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15.
焚烧城市垃圾发电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直接焚烧城市垃圾发电的优点,分析了城市垃圾的燃料燃烧特性,从焚烧方式,炉型结构,强化燃烧,发电模式等方面,对焚烧垃圾发电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并就在我国如何发展利用垃圾发电技术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介绍密闭电石炉炉气的利用及治理装置及技术。论述了直接燃烧法的电石炉气利用技术的工艺流程及设计炉气除尘系统过程。并讨论评估了直接燃烧法技术的优势及环境、经济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7.
4810工厂利用“反烧法”的原理,采用纹车送煤,“反”法燃烧,机械送风的方法,将原来的60米~3砂型烘干窑张造成了81米~3砂型烘干窑,经过五个月28个炉次的运行,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都比较好,达到了预期的  相似文献   

18.
目前各炼厂的加热炉仍是烧渣油或渣油和瓦斯混烧,如加热条件不宜,操作不正常,油的火焰温度高,炉内局部过热,燃烧的不完全,常冒黑烟,污染环境。其主要原因如下。1.控制送入空气中氧含量应在13~15%之间,用肉眼观察火焰温度呈暗红色,炉内暗黑说明空气过剩;...  相似文献   

19.
范一军 《福建环境》2001,18(6):32-33
通过分析福建省危险废物的现状,寻找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导焰式无烟燃烧是一种与现有燃烧方式不同的燃烧方式.其特点是通过控制进风和烟气流动方向来控制火焰燃烧方向,以达到消烟、节能和火力集中的目的.在从上部加煤同时,使助空气也从上部进人炉内,通过煤层向下流动;使火焰方向向下,煤在燃烧时释放出的挥发份与空气混合后,通过高温火层燃烧掉,达到充分燃烧:使排放出的烟气不带黑烟,从而起到节煤和消除污染的作用.除加煤时间外,在炊事用火时可改为从下部进风,使火焰向上燃烧,以达到火力集中的目的.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导焰式无烟燃烧技术进行了探讨,特别应用导焰式无烟燃烧技术设计出具有采暖、消烟和炊事各种功能的DHL—Ⅰ型导焰式消烟节能炉具.该炉可带30—40m~2房间采暖、炊事时,旺火期炉口最高温度可达930℃,完全能满足炊事要求,该炉既可烧蜂窝煤,也可烧蜂窝块、煤球以及市售烟煤,其热效率均在65%以上.烟尘排放浓度均在100mg/m~3左右,林格曼黑度均低于0.5级,完全符合烟尘排放标准.本文所述内容对解决我国,特别是对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城乡居民冬季燃煤污染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