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选取溶解氧(DO)、高锰酸钾指数(CODMn)、氨氮(NH3-N)、总磷(TP)、六价铬[Cr(Ⅵ)]做为指标对2010年-2014年泉州湾河口湿地晋江流域石砻断面进行水质综合评价与分析,并将评价结果与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模糊数学评价法中2010、2012、2014年均为Ⅱ类水质,2011和2013年为Ⅰ类水质;评价结果与综合污染指数法的基本一致.表明2010年-2014年晋江流域石砻断面水质良好,模糊数学综合法在水质评价中可行.  相似文献   

2.
灰色聚类法在福建晋江水系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除了常用的综合污染指数、模糊综合评价法外,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灰色聚类分析法、灰色局势决策法已被成功地运用于环境质量评价中。根据泉州市2003年晋江水系的水质监测资料,运用了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聚类法评价了晋江水系各水段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该江段的水质状况为大部分监测断面水尚清洁,部分监测断面水质状况差,污染偏重。  相似文献   

3.
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水质综合评价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该方法在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时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提出以Shannon信息熵理论中的熵权系数对模糊层次分析法所得到的权重进行修正,得到综合权重。在得到综合权重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水质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文章以青山湖流域为例,选取5个指标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利用信息熵理论耦合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权重,既考虑了数据本身蕴涵的客观信息,又兼顾了决策者的主观意向,具有很好的合理性。以耦合后的权重再对流域水质进行模糊层次综合评价,能全面反映该流域水质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4.
根据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水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对2006年-2009年山东省临沂市沭河水质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该模型计算方法简便且能比较客观的反映评价对象的客观实际和水质变化规律,评价结果更为可靠,是水质综合评价的一种理想、有效的方法;(2)沭河流域水质总体状况良好,一年中I级水的天数为50%、Ⅱ级水的天数为8.3%、Ⅲ级水的天数为41.7%,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评价方法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晋江流域的生态地质问题,应用Getis-Ord Gi*统计模型、Calinski-Harabasz指数评价聚类模型等评价方法,从脆弱性分级、主控因素、聚集特征三方面开展脆弱性评价,建立晋江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模型。整体来看,晋江流域西溪比东溪脆弱,上游比下游脆弱;晋江流域东南部城市聚集区脆弱性的主控因素为建筑用地、初级生产力与土壤有机质,中西部茶叶种植区的主控因素为茶叶的过度种植;脆弱性高值聚集区域在安溪县感德镇以及永春县湖洋镇一带。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晋江流域茶园种植分布现状合理性进行评估,给出具体的茶园空间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模糊数学在海城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糊数学理论,有针对性地建立评价模型,对海城河上、中及下游水质进行模糊评价,分析海城河水质变化的趋势;研究中将劣Ⅴ类水质拟为Ⅵ类进行评价,突出水质评价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并与传统的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比较,体现出模糊数学理论在洁净水体评价中采用多因子贡献率来判定断面水质隶属度更为科学和客观;为环境管理、流域治理和"十二五"环境目标远景规划提供了数据信息和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李婧  唐敏  梁亦欣 《环境工程》2020,38(5):60-64,190
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15—2018年河南省辖海河流域的水质改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2015—2018年河南省辖海河流域整体水质呈现改善趋势。但各方法侧重点有所不同。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海河流域21项污染因子Ⅰ—Ⅲ类数量占比由2015年的69.63%增加至2018年的89.52%,劣Ⅴ类占比由2015年的15.13%减少至2018年的0.85%;海河流域综合污染指数由2015年的0.89降低至2018年的0.56,水质级别由中度污染改善为轻度污染,其中卫河、共产主义渠、大沙河、安阳河、汤河、马颊河的水质状况均有一定改善;模糊评价结果显示,NH3-N和TP在9项评价因子中权重占比较大,是河南省辖海河流域的主要污染因子;2018年8条河流均达到Ⅰ—Ⅲ类水质。前2种评价方法适用于管理分析,模糊评价法可补充说明河流存在的问题,更适用于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数学和GIS的松花江流域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模糊数学原理,以松花江流域1990—2006年15个国控断面的监测资料为依据,选择13种污染物为评价参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运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 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利用GIS的数据管理与空间表达能力, 从产业结构特征上分析松花江流域水体污染的变化趋势,并运用地理信息手段表征流域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整体水质呈现好转的趋势;河流水质的季节变化明显,其中嫩江区域受面源污染的影响,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第二松花江和松花江干流区域枯水期污染较重,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流域水质区域差异性表现为支流污染重于干流,大城市附近水域的水质明显劣于其他水域水质. 流域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CODMn,BOD5,氨氮和六价铬等.   相似文献   

9.
模糊标识指数与对应分析法在水质评价中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质评价对判断水体的污染状况,了解其污染程度和成因有重要的意义,并可为水资源管理及水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而适当的评价方法是保证评价结果科学合理的关键.因此,本文以青山湖流域为例,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灰色关联法、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水质指数评价法、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6种常用水质评价法的结果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模糊标识指数法.该方法结合了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法的优点,不仅给出水质级别和水功能区达标程度,而且克服了以往模糊层次分析法存在的低估污染的严重性及不能评价劣Ⅴ类水质的缺点,更加适用于水质状况的评价.同时,在模糊标准化处理基础上,采用对应分析法,将采样点与变量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山湖流域的总体水质状况以劣Ⅴ类为主,总体水功能区达标率仅10.34%,流域根据受污染情况被分为3个区,Ⅰ区、Ⅱ区、Ⅲ区的主要污染因子分别是TN、NH4+-N与COD、TP.模糊标识指数法与对应分析法的联合应用可以全面分析流域水质状况,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不可能找到一条确切的水质分界线,地下水水质的好坏程度实质上是一种模糊概念。用模糊数学处理这类模糊信息,能较准确的反映环境质量客观存在状况,并获得符合实际的评价效果。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大桥矿区域地下水水质现状进行评价。一、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模糊综合评判可以用-数学模式来表示:式中:A-由参加评价因子的权重经归一化处理得到的一个((1×m)阶行矩阵,  相似文献   

11.
根据饮马河2014年汛期七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采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饮马河水质进行了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单因子评价方法、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饮马河流域上游水质明显优于下游水质,其中,靠山屯断面处水质已达Ⅳ类水质标准,应着重进行治理.三种评价方法的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保持与单因子、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正相关的基础上,既避免了单因子水质评价方法对于水质过于片面评价的弊端,又克服了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难以评价水质因子之间重要程度的缺点,得出的水质评价结果,体现了水体水质的变化情况,更切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阜新市闹德海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污染风险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针对阜新市闹德海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辽河支流柳河段上游2001年~2005年水质状况进行水污染风险评价。旨在定量分析评价阜新地区集中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柳河上游水质在2001~2005年间波动较大,主要呈Ⅰ类Ⅲ类,基本符合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其中2003和2005年河流总磷和溶解氧超标严重,五年间主要污染物变化规律也不同,总磷呈递增趋势,溶解氧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13.
傅金祥  陈喆  马兴冠  商涛  张薇  曹晓玉 《环境工程》2011,29(6):120-123,127
基于传统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通过对评价指标选择、权重确定、模糊运算分析三个环节进行改良,建立了一种分辨率高、简便有效的地表水质量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辽河流域的水质评价中。改良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更实际、更客观地反映多指标共同作用下的地面水环境质量状况,这为制定水环境宏观决策提供了必要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流域水质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淮河流域水污染现象十分严重,迫切需要对水质进行评价并采取有力治理措施。本文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改进层次分析法(AGA—AHP)和隶属度矩阵,建立了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将该评价模型运用于淮河流域水质评价实例之中,结果表明了模型操作方法简单、结果真实可靠。通过水质评价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治理方案和防治规划。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做好水资源矛盾协调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河流水资源矛盾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水资源矛盾协调框架。以晋江流域为例,确定晋江流域的水资源矛盾类型为水质型和过程型,分析计算水生态刚性需水、刚弹性需水和弹性需水背景下,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确定协调水质型和过程型矛盾的调水方案。水资源矛盾协调框架可为水资源矛盾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基于T-S模糊神经网络,利用大沽河2010年-2015年水质监测数据,选取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对水质具有重要影响的6项指标,建立适用的水质评价模型,对大沽河水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上游水质评价结果明显优于中游、下游水质评价结果,网络评价水质等级变化趋势同真实指标数据变化趋势一致.验证结果充分表明了T-S模糊神经网络用于水质变化特征分析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