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化工项目储罐存储的一般为有毒、易燃或易爆的危险化学品,为降低其事故状态下对环境的风险,需制定相关的风险预防措施和应急措施。本文从化工项目储罐区三级防护措施、风险事故池的池容以及设置要求、环境风险应急措施汇总等方面对储罐区风险事故应急措施进行叙述分析。  相似文献   

2.
合成氨-尿素生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环境风险评价是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合成氨-尿素生产为例,按照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指出液氨储罐燃烧爆炸、储罐或阀门破裂液氨泄漏、中压氨罐火灾爆炸及中压氨罐泄漏是合成氨-尿素生产中的重要风险事故,并利用多烟团模式对液氨储罐燃爆和泄漏两项最严重风险事故进行风险影响分析和最大风险值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事故风险最大值小于化工行业风险统计值,并提出事故风险的防范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环境风险评价是化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以合成氨-尿素生产为例,按照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识别和源项分析,指出液氨储罐燃烧爆炸、储罐或阀门破裂液氨泄漏、中压氨罐火灾爆炸及中压氨罐泄漏是合成氨-尿素生产中的重要风险事故,并利用多烟团模式对液氨储罐燃爆和泄漏两项最严重风险事故进行风险影响分析和最大风险值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事故风险最大值小于化工行业风险统计值,并提出事故风险的防范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化工园区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风险防范与应急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近年来,中国不断发生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给环境、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在此以长江三角洲某化学工业园为例,介绍了化工园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类别及危害,提出了化工园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对策,并指出为减少突发性事故危害,化工园区周围社会和园区内各个存在环境风险的企业均须建立应急预案,开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综合演习、模拟污染事故,启动应急预案,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型磷铵企业环境风险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型磷铵企业一般包括合成氨、硫酸、磷酸、磷铵等化工过程,生产工艺复杂,涉及氨、硫酸、磷酸、氟化氢等化学品,环境风险较大,笔者以某大型磷铵企业为例,对该企业重点污染风险因子进行识别,同时介绍了风险事故概率确定、事故环境影响预测、事故减缓措施及风险事故应急预案等,并提出了大型磷铵企业环境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环境事故应急池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故应急池作为环境风险企业重要的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设施,在预防和降低次生水环境污染事件上有着重要作用.文中列举了石油化工、化工、纺织染整行业事故应急池建设规范,通过分析各建设规范之间的不同点,明确了事故应急池容积计算方式和确定原则,同时,又从不同监管部门的角度,分析了事故应急池的建设要求.文中重点突出了事故应急池的环境监管要求,列明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款,并提出了具体的环境监管措施,这些对实际开展事故应急池环境监管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立  钱瑜  蔡云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3):569-575
将多米诺效应纳入化工区环境风险评价中,采用扩展概率模型和蒙特卡洛模拟的方法计算多米诺事故的概率,运用大气和水扩散模型模拟污染事故的后果,进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在多米诺事故情景下的区域环境风险水平.结果表明,研究区域67.5%的风险源能引发二次事故,平均每个初始事故引发9.58次二次事故、17.21次三次事故.二次事故情景和三次事故情景下的区域环境风险值分别是一次事故的6.40倍和12.33倍,多米诺效应明显放大了区域环境风险值,应成为今后风险防范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环境风险评价是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工作之一,结合对亚磷酸生产过程中工艺过程及产污环节进行分析,了解原辅料及主副产品的理化特性,通过对工程潜在的环境风险环节进行识别和风险类型确定,从而科学准确地进行风险源项分析,确定事故发生的最大概率,进而完成事故状态下的后果影响分析,并根据事故产生的后果,提出防范和减缓事故发生后的风险,从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等诸多方面提出风险管理方案和应急防范预案,来保障事故一旦发生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9.
为加强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对可能影响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企业进行调查,通过判断企业突发性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事故发生的后果,经过企业环境风险识别评估,建立了水源地内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用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化工、医药、印染、电镀、仓储等五类重点企业环境风险进行评估识别,结果表明,上海市饮用水水源地周边673家企业有126家高风险企业,占企业总数的18.7%。  相似文献   

10.
化工园企业环境风险分级评估与管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减少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文章从化工园内企业化学品储存、运输、生产等潜在风险环节出发,结合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及周边受体易损性,利用环境风险综合评价指数法对企业环境风险进行分级评估。在此基础上,以长江下游某化工园区调研的41家企业作为案例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园区内重大、较大、一般环境风险企业分别占调查总数的2.4%,65.9%,31.7%。该评估方法从化工园企业风险控制的实际需求出发,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化工园更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浅析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化工企业的许多产品、中间体、原料大都属于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危险品,同时由于风险事故本身的不确定性,项目的环境风险定量分析难度很大。因此,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已经成为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重点及难点。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中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评价及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煤化工项目实施环境风险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煤化工项目事故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行为复杂、有毒化学品类型多等特点,指出了煤化工项目实施环境风险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10万t/a环己酮项目为例,确定了项目重大危险源(苯)及最大可信风险事故(苯贮罐泄漏及苯贮罐爆炸);环境风险分析表明,最大可信风险事故的发生不会导致周围居民死亡及重伤事故,风险值低于化工行业统计标准,并给出了环境风险管理的内容。本例为煤化工项目的风险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构建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参考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EPA)的化学品事故防范风险管理指南,提出了化工园区环境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并将企业风险分级的思想应用到化工区风险管理中,提出了三级风险管理方案。以河南省某化工园区为例进行风险识别,将园区内企业分为3个风险级别,结果表明,在该化工园区内的19家企业中,一级风险源有2个,二级风险源有1个,三级风险源有4个。对于风险级别较高的企业,除了日常的风险管理工作,还应该从环境受体调查、公众参与、完善应急预案编制等方面加大风险管理的力度,更好地实现将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遏制在孕育期,有效预防环境风险事件、减轻环境危害。  相似文献   

14.
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风险评价已成为可能发生事故风险的化工企业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文章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结合化工企业风险评价案例,阐述了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的技术要点。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一般包括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以及事故风险防范措施(包括事故应急池),其中源项分析是化工企业风险评价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在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实际工作中,还应根据当地大气、地表水条件、周边人口分布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参数和模型进行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15.
魏颖  汪健  梁依玲  马卫东  潘峰 《环境工程》2015,33(8):132-135
氯甲烷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易燃、易爆、有毒,且遇高热或火花时产生光气,是对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的危险化学品。氯甲烷伴生光气的性质在环境风险评价中容易被忽视,且国内目前缺乏对氯甲烷泄露事故风险的研究。以某石化装置的氯甲烷罐区为例,对最大可信事故,即氯甲烷管路泄露并伴生光气采用多烟团模式进行风险影响预测,分析事故影响范围并结合预测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希望为涉及氯甲烷的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和风险应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环境风险评价是化工行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目的在于为LNG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提供一种思路,为类似工程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文中通过环境风险导则中要求的风险识别、源项分析、风险值计算、风险防范措施等方法,确定LNG项目罐区为重大危险源,主要风险事故类型为LNG储罐泄漏及火灾、爆炸事故,最后要求项目建设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减缓措施,制定突发性事故应急预案,强化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7.
预防和处置化工企业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必须从项目建设上注重环境风险评估,科学预测评价环境污染突发性事件可能引发的环境风险,提出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防患于未然;在项目建设中落实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建设,加强建设项目施工全程的环境监管,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强突发污染事件的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有效的环境风险管控和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环保、安监等职能部门要强化现场监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保和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重庆某化工公司酞菁绿G项目物质危险性和生产工艺危险性进行分析,明确了氯气泄漏为该项目存在的最大可信事故,同时利用非正常排放模式分析了氯气在大气中的扩散情况,对氯气泄露导致人员中毒和环境污染进行了环境风险评价,并提出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