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六磊塘2005~2012年间在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和全年的水质达标情况,计算了主要污染物的污染负荷,得到了水质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2年,六磊塘水质呈现改善趋势,水质整体呈现轻到中度污染;枯水期水质污染最重,丰水期和平水期水质污染相对较轻;各主要污染物中,氨氮的污染负荷最大,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的污染负荷最小。研究结果为六磊塘的地表水质监测和污染防治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泸州市龙溪河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实地取样分析等手段,对龙溪河水域流向、水质状况和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龙溪河干流常年为Ⅳ类水质,水质受到轻度污染,而支流水质污染严重;工业污染源是影响龙溪河水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农药化肥和散养型畜禽养殖业等农村污染。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水质污染成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典型集雨人饮地区窖水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差异解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浩  张国珍  杨晓妮  武福平  赵炜  张洪伟  张翔 《环境科学》2017,38(11):4733-4746
为阐释我国典型集雨饮水地区窖水水质自然变化机制,应用16S rRNA基因-Illumina 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以庭院为组织单元、不同类型集流面和水窖组合模式构建的集雨水源地水体中微生物群落及功能多样性差异进行了研究,表明窖水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存在显著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窖水内部环境因子、外部环境因子等的异质性.窖水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差异呈现大量的稀有种和少数常见优势种的分布模式,不同类型集流面和水窖组合模式构建的集雨水源地水体中含有不同的显著差异性微生物类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体现在:编码新陈代谢功能的基因序列与其他功能基因序列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性,氨基酸、碳水化物、能量、脂类、辅助因子和维生素、萜类和酮类化合物、核苷酸、多糖的合成与代谢、外来物质的降解与代谢是构成新陈代谢功能的主要基因序列类群,表明窖水中存在大量、具有相对特定生态功能的微生物进行着诸多活跃的与新陈代谢相关活动.研究认为混凝土集流面与混凝土水窖组合模式用于收集和贮存雨水,水质更好、更安全.研究结果加深了对窖水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认识,为开展集雨窖水水源地优选及改善窖水水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黄河兰州市区段2007年水质进行监测,评价分析了黄河兰州段水体的污染现状、污染变化及其特征,结果表明黄河兰州市区段水质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对造成水质污染的原因、污染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针对区域地表水污染特征,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了淀浦河中上游段2005年-2014年间水质达标情况,计算了主要污染物的污染负荷,运用季节性肯达尔趋势检验分析了淀浦河中上游段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淀浦河中上游段水质均未达到规划水质要求,但总体水质呈改善趋势,水质以轻度污染为主,各主要污染物中,氨氮的污染负荷最大,总磷次之,呈现以氨氮和总磷为主的富营养化污染特征,研究结果为淀浦河的水质改善和水环境的污染防治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新的水质评价中选取4种主要污染指标,又根据当地水质现状功能需求,确定了水质污染基础水类标准,同时采用隶属度计算法及表示水质污染程度,对主要污染指标进行了水质类别,水质污染程度及其污染指标本身明空变化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了太子河水南污染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黄河干流中卫新墩断面近年水质状况及水质变化趋势,文章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新墩断面2004年以来的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新墩断面水质达到功能区水质要求,受到轻微污染,水质一般。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GM(1,1)模型,借助Matlab软件,拟合了新墩断面未来水质污染变化方程,得出了新墩断面未来水质将进一步好转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对"十一五"江苏省地面水域水质状况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地表水水质总体处于轻度污染状态,河流水质呈现较为明显的有机污染特征,影响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等;主要湖库氮、磷污染较为突出,湖库富营养化问题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质污染总体表现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受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地表水质呈现一定的区域流域差异,经济较发达地区水质污染也相对较重。总体来看,"十一五"期间由于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与污染防治力度,江苏省地面水域水质污染状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9.
为了治理重度污染区域中的河流,需要对重度污染区域中的河流水质进行检测,当前河流水质检测方法对重度污染区域中的河流水质进行检测时,与实际结果不符,检测结果不准确。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微分方程的重度污染区域河流水质检测方法。在重度污染区域的河流中设置检测点,确定水质检测的指标,采用随机微分方程计算重度污染区域中河流水质的初始输入值、水力参数、水质参数,通过统计矩对随机微分方程进行求解,完成重度污染区域中河流水质的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准确的对重度污染区域中的河流水质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为了合理利用和积极保护水资源,必须正确和及时地掌握水质污染的程度,了解水质污染分布变化规律,作出水质污染的综合评价。评价某一水域水质污染情况,或者对不同水域水质污染情况加以比较,常常是分别将调查测得的水中各种污染物质的含量,对照其地面水最高允许浓度,进行叙述说明。这样做往往不能评价出水质总的污染情况,不便进行对比。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正在探索一种能综合各种污染物质,有代表性地从整体上评价水质受到污染的程度,反映水质质量的指标或方法。也就是说,水质监测获得的各种水质参数是一  相似文献   

11.
窖水中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关键细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浩  杨晓妮  张国珍  王宝山  张翔  李健 《环境科学》2018,39(10):4766-4777
为探究以氮、磷及有机物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窖水中参与污染物降解的关键细菌及它们之间潜在的相关关系,基于16S rRNA的微生物组学截面数据,分析了窖水中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及其与水质因子间的相关性,并通过微生物物种的同现或相关种间作用推断模型,构建了7个微生物菌属间的共现性关联网络.结果表明,窖水中存在具有相对特定生态功能的细菌,进行着诸多活跃的与新陈代谢功能基因相关的代谢活动;窖水微生物类群共现性关联网络中大部分节点的菌属营互利共生类型的生态关系;Lacibacter、Arthrobacter、Candidatus Protochlamydia、Methylocaldum、Sulfuritalea、Mycobacterium、Aquirestis、Rhodobacter、Methylotenera等菌属拥有较高的点度中心度;较强的互作关系发生在Sulfuritalea-Rhodobacter、Azospirillum-Rhodobacter、Methylocaldum-Rhodobacter、Arthrobacter-Rhodobacter、Rhodoplanes-Rhodobacter、Candidatus Protochlamydia-Rhodobacter、Methylotenera-Rhodobacter、Rhodobacter-Aquirestis、Mycobacterium-Rhodobacter、PlanctomycesCandidatus Solibacter、Planctomyces-Legionella、Hymenobacter-Adhaeribacter、Luteolibacter-Crenothrix之间.综合分析节点微生物相关性、点度中心度及菌属间的互作强度,认为Rhodobacter、Methylocaldum、Methylotenera、Acinetobacter、Novosphingobium、Planctomyces、Hymenobacter、Luteolibacter为参与窖水污染物微生物降解的关键细菌,Rhodobacter为关键细菌的代表属.研究结果加深了对窖水中污染物微生物降解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对小型酱香型白酒企业锅底水、窖底水及其三者的混合液分别按中温厌氧、高温厌氧在实验室进行COD去除率及其沼气产率的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控制的HRT内,单独的锅底水、窖底水COD去除率均难以突破90%.高温厌氧,不同的窖底水与锅底水体积比试验条件下,体积比为1:5时,混合样的COD去除率最佳,可达91.7%;HRT 24...  相似文献   

13.
论窖灌农业中水窖的配置模式与窖水高效利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黄土高原蓬勃发展的窖灌农业 ,提出3种水窖配置模式 :峁顶光头式 ;路旁葡萄串式和场、院、凹地单点式。为了高效利用水窖集蓄的雨水资源 ,文中推荐自压微灌、外动力加压微灌、坑灌和水肥穴灌等4种窖水高效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的基本概况和水环境质量,对水源保护区的污染状况、污染防治工程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污染防治工程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认为应借鉴密云县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以伊川火电厂为例,调查分析了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针对该火电厂建设项目中的电厂工程、灰库工程、水库工程、铁路专用线工程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和综合分区评估,发现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地质灾害危险性明显受地质环境条件和工程建筑类型的影响。认为电厂工程、灰库工程的库中区和库尾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灰库工程的坝址区、水库工程和铁路专用线工程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三峡工程是举世闻名、倍受世人关注的跨世纪工程。2008年三峡大坝蓄水,江水流速将大大减缓,长江的自净能力下降,污染物的环境容量急剧下降,库区水资源的污染程度将不断增加。三峡工程的生命力不仅仅决定于三峡工程本身的工程质量,最终决定于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库区的环境质量越高,三峡工程的使用寿命就越长,库区的环境质量越差,三峡工程的使用寿命就越短。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问题是三峡工程寿命周期的致命因素。应高度重视三峡库区水资源污染问题,尽快制定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制度,加大库区水资源保护资金的投入,完善库区水污染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集雨窖水沉积物中蕴含丰富多样的真菌群落,这些真菌作为连接窖水生态系统与沉积物之间物质交换的桥梁和纽带,在窖水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真菌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化也通常与环境因子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运用16S rRNA基因-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两种不同集流面环境下的水窖沉积物中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集流环境下的水窖沉积物较黄土地集流环境下的水窖沉积物具有更高的真菌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两种集流环境下的真菌群落优势菌门相同,分别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接合菌门(Zygomycota),它们构成了菌门丰度的90%以上,但前者具有更好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基于LEfSe分析得到的标志物种显示,在黄土地集流环境中对差异性贡献最大的菌群是Basidiobolales,贡献最小的是Mycosphaerella;在混凝土集流环境中对差异性贡献最大的菌群是Saccharomycetales,贡献最小的是Periconia.微生物群落-环境因子共现性网络显示真菌和真菌之间,真菌和环境因子之间均为正向关系大于负向关系.研究结果加深了对水窖沉积物中真菌群落多样性的认识,可为保障集雨窖水人畜饮用安全和改善窖水水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黄石巷子口地区水环境重金属污染评价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用ICP—MS对黄石巷子口地区水体中19种元素含量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该地区的水环境做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矿山废水和选矿废水已被严重污染,Zn、Mn等是水环境污染的主导因子。根据评价的结果。以及黄石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应用当地丰富的非金属矿产处理矿集区污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葫芦岛地区为示范区域,采用卫星、地面、水体同步与准同步监测的方法,对示范区域水库水质和污染河段在研究主要污染物污染程度与波谱特性间的定量、半定量关系基础上,探索了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中的关键技术,进而结合应用需求,建立宏观、快速的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示范系统。对总体设计方案和技术指标、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同步或准同步监测与分析做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