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5 毫秒
1.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稳步提高的同时,生态环境的保护往往受到人们的忽视.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南京作为现代化的大都市,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至关重要.为了更好的了解南京的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为环境保护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本文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角度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南京市2007年到2011年问环境质量.通过综合得分分析得出南京市环境质量逐年好转,而且环境质量整体优化速率逐年加快,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大气污染和工业污染是在不同领域影响南京市环境质量的主导因素,主要归因于南京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私家车使用量大,河流污染现象严重及追求经济快速增长所致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内蒙古在西部大开发的资源比较优势和生态环境劣势的关系入手,举例说明了内蒙古在西部大开发中开展清洁生产的必要性和强行性,讨论了山羊绒业、开荒等6个与敏感性生态环境有关的清洁生产问题,提出了在开展清洁生产工作中发挥政府行为的6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刊记者 《环境保护》2002,(2):22-22,45
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中,保护并逐步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到关重要。从2000年4月开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西部(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12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有关科研部门,利用遥感解译和现有数据收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西部地区生态调查,对其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科学评价。本次调查涉及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和灾害等多个领域,共9类193项,主要数据来源为省、直辖市、自治区现有资料;国家认可的…  相似文献   

4.
东西部地区环境质量的统计分析与追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角度选取城市区域环境的评价指标,采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原始数据,用主成分法对东、西部地区环境质量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计算了综合环境质量,追溯了统计结果背后的因果关系,据此给出进一步改善环境治理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CA)对赣江流域丘陵山区县级系统的资源经济结构梯度进行了分析。根据35个县市资源和经济结构变量资料分析表明,各县市之间的系统差异主要由气候条件、土壤成分、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及城市化程度所决定;这些决定因素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存在着一定的连续性,并呈梯度变化:即资源结构以吉泰盆地为中心向南、西、北方向辐射;地形和地势由河谷平原向低丘、高丘、低山和中山过渡;生产经济结构类型也由盆地的单纯种植业型向农牧型、农牧副型、多种经营型和山地林业型变化。据此可把该流域丘陵山区分为上游山区和上游南部丘陵区、中游南部丘陵区和西部山区、北部丘陵区及下游丘陵区6大区。最后根据资源经济结构梯度和分区结果提出本流域丘陵山区的资源开发战略方向为以浙赣铁路线上的下游丘陵区和以赣州市为依托的上游北部丘陵区为中心向中游的吉泰盆地和西部山区及上游的南部山区定向开发。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以焦作市为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型产业占有较大比重,生态环境问题比其他城市更加严峻,为了整合资源型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需要进行生态功能区划研究.在焦作市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其生态环境特征及存在问题,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综合专家意见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植被与森林资源、土壤与水土流失、水资源和水环境、生物多样性、矿产资源开发等主要因素进行数据叠加与分析,将焦作市分为3个生态功能区、10个生态功能亚区,并对不同的生态功能区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为改善焦作市生态环境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资源、能源为依托的工业结构和粗放的增长方式是内蒙古工业的主要特点,也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瓶颈。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接续产业发展、推动资源型产业发展高端和集成产品、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建立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力促内蒙古工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走出一条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新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湖泊水资源及主要环境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内蒙古自治区湖泊分布及成因入手,分析了内蒙古湖泊水资源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文中剖析了内蒙古的主要典型湖泊,特别是淡水湖如:呼伦湖、乌染素海、居延海等历史及现状,提出了内蒙古湖泊环境目前的主要问题为:1、湖泊受自然环境影响极大,生态环境极度脆弱。2、湖泊水源补给量减少,湖泊萎缩甚至干涸。3、农牧业活动污染是内蒙古湖泊的污染的主要原因。4、湖泊的泥沙淤积。5、湖泊的管理薄弱。本文针对内蒙古湖泊主  相似文献   

9.
以2003-2015年的中国资源型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耦合协调模型和面板VAR模型对中国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精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耦合关系及交互响应机制进行综合测度。研究发现:(1)资源型城市精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各地区间差异有所减弱;环境质量亟待改善,各地区间差异在波动中有所增加。(2)二者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有待提升,耦合协调度由高到低排名依次为成长型、衰退型、再生型和成熟型。(3)不同类型资源型城市的精明发展与环境质量均有自我增强和惯性增长趋势。资源型城市精明发展对环境质量呈现先正后负的作用机制,成熟型资源城市精明发展提升对环境质量具有正向增强机制,而衰退型资源城市环境质量对精明发展、再生型资源城市精明发展对环境质量均呈现先负后正的交替作用机制。未来15期,成熟型和再生型资源城市精明发展将会促进环境质量提升。针对不同类型资源城市提出了差异化的对策与转型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同市煤炭型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同市是我国最重要的煤炭型矿业城市。40余年因煤炭资源开发和外输,形成了该市畸重的工业结构。在优质煤炭资源日趋枯竭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大同煤炭资源在全国的作用、资源赋存及其开发利用状况,论证了大同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最后提出了优化配置资源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煤炭主导产业结构以及治理改良生态环境等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特征,节能减排空间很大,同时内蒙古新能源储量丰富、森林碳汇能力较强。发展低碳经济应是内蒙古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具体可以通过推进产业机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和新能源等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着力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增加森林草原碳汇、尽快启动实施碳交易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和环境问题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东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50年来,在工农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地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与水相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解决该地区水资源利用与生态和环境问题势在必行。文章在分析东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水污染严重、河道断流、地下水超采、湿地大面积缩小以及西部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等与水相关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与建议。合理利用地区水资源,量水而行、适水发展,节约与高效并举,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经济发展具有典型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特征,节能减排空间很大,同时内蒙古新能源储量丰富、森林碳汇能力较强。发展低碳经济应是内蒙古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具体可以通过推进产业机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发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和新能源等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着力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增加森林草原碳汇、尽快启动实施碳交易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按照磴口县生态环境特点,分析了本地区发展有机农业的条件,测定了该县有机农业发展区域土壤的养分含量状况以及污染元素、微量元素含量和农药残留量,认为在内蒙古巴盟河套地区发展有机农业是可行的。通过初步的研究结论,项目实施有机农业栽培技术后,改善了土壤环境质量和农田生态环境状况,提供了农民的收入,项目区社会、经济效益良好,为在本地区发展有机农业,生产高品质和安全的有机食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在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的背景下,着眼于国民经济行业中高能耗、高污染的污染密集型产业,基于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在污染密集型产业识别的基础上,考察了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和环境污染的空间特征,构建了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并从空间溢出视角,探讨了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的环境效应.研究发现:①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和环境污染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②污染密集型产业集聚和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对于产业集聚水平较高的山西、宁夏和内蒙古,有望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和政策干预发挥减排效应,其他省区集聚水平的提高将会加剧环境污染;③经济发展水平和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能显著降低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突发性事件应急监测存在一些新问题,根据内蒙古实际情况,探讨环境突发性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工作思路,进一步保护环境和人类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内蒙古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突发性事件应急监测存在一些新问题,根据内蒙古实际情况,探讨环境突发性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工作思路,进一步保护环境和人类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制定我区发展有机 (生态 )食品的工作方案 ,对于推动自治区经济发展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有机生态食品发展的趋势 ,我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提出了我区为了防范或减轻进出口农畜产品的冲击 ,有效地控制农村牧区生态环境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恶化状况 ,保障食品安全 ,发展有机食品的工作方案 ,提出了工作思路 ,对于指导全区有机生态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将生态环境保护居于"压倒性的战略地位",凸显了当前长江经济带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以南京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在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绿色发展、工业污染防治、船舶污染治理、流域污染治理、制度体系等方面,提出了近期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的若干对策建议,供政府职能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沿黄地区水资源利用矛盾的主要动因与缓解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由于黄河干流径流形势的变化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作为黄河流域上游地区的主要灌区和用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内蒙古沿黄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论文重点讨论了内蒙古黄河沿岸地区引发黄河水资源利用矛盾的主要动因,认为目前该区水资源与生态、经济之间矛盾的主要自然动因是过境水量的大幅减少,由于水资源利用结构、方式的不合理,水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地方产业经济效率低、城市综合发展功能薄弱等人为因素,加剧了目前的矛盾。为缓解该区水资源利用矛盾,应从改变灌溉方式、适当调整水价、防治水环境污染入手,积极实施制度建设、科技攻关、城市带动和生态恢复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