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采用了空气污染指数进行评价空气质量,确定铁岭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根据空气污染指数值确定空气质量污染程度,最后采用数据统计方法对日报、预报的结果进行检验,检查两个样本均值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武威市空气质量现状与人群健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依武威市环保局2003年-2010年大气监测数据,对武威市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确定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分析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和措施。方法用空气污染指数评价法,选用API指数划分武威市空气质量等级。结果评价结果显示武威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为PM10,2003年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占到全年的24.38%,之后逐年好转,到2010年全年空气质量均处于优良。结论近年来武威市空气质量逐渐好转,但危害人群健康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需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治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保护人群健康。  相似文献   

3.
AQI vs API——新老空气质量标准之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昆明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别用空气质量污染指数(API)和空气质量指数(AQI)做评价,并进行比较。叙述了测点小时数据、测点日均数据和城市日均数据对应的空气质量及区别。环保部和云南省环保厅分别发布的昆明市空气质量差别是由于评价空气质量的标准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4.
空气污染指数模式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以空气污染指数API报告各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由于我国各地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差异很大,该方法在报告城市空气质量时具有较大的片面性,不能综合反应污染状况。本文针对现行的API指数法进行了模式推算和改进,新的计算模式可更客观全面地反映城市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5.
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简单而直观的指标,可用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以及污染控制和管理。利用呼和浩特市城区PM2.5监测点数据和气象数据,以空气质量指数法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呼和浩特市城区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方差分析法分析了气象因素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呼和浩特市城区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是PM10、CO和SO2;天气寒冷、空气相对干燥、风大以及季节变化对该市空气质量会产生显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分析华北地区近年来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的变化规律,可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的科学评价提供对比参考,并为区域空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国家环保部对外公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分析了华北地区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API)变化规律及其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3-2012年华北地区年平均API大致呈波动下降趋势,轻度污染及以上级别出现天数减少,空气质量总体有转好趋势;API季节变化差异显著,冬、春季平均API较高且大致呈下降趋势,但API急剧增大的重污染事件发生频率增加。气象要素与API变化关系密切: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与API大致呈显著负相关;月平均气压与API则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根据城市环境空气中参与综合评价污染物的年均浓度,采用空气质量指数法对2013年伊春市空气质量进行定性评价,结果表明伊春市2013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指数分别为0.40、0.58、0.65,三项污染物综合污染指数为0.33,环境空气质量为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为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8.
以临汾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17~2020年空气质量逐日数据,对研究区AQI和首要污染物的年季变化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17~2020年,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呈逐年增加趋势,而轻度污染及以上等级的天数呈逐年减少趋势;煤炭能源总量消耗,私家车保有量,绿化覆盖率,第二产业占比和工业粉尘排放等因素影响了污染物的排放;空气质量总体上呈现"夏好冬差,春秋居中"的规律;秋冬季节的首要污染物主要为PM_(2.5),夏季的首要污染物主要为O_3;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优良排序依次为2020年、2019年、2018年和2017年; 2017和2018年的空气质量等级为中度污染,2019和2020年的空气质量等级为轻度污染,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需要继续加强治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同空气质量状况分析发现,空气中SO2和PM10等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灰霾、光化学污染等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现行的空气质量日报空气污染指数(API)系统表现出其局限性.以2009年天津、上海、重庆、广州和宁波市相关监测点位的空气质量数据为依据,通过3种测算方案评价了在我国现行空气质量日报系统中加人不同监测...  相似文献   

10.
综合采用算术平均法、百分位数法和滑动平均法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价对比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客观、精细、准确地描述空气质量状况,发现其内在规律,揭示不同城市的问题。对比分析发现,全国169个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程度用算术均值与百分位数测算存在一定差异,并进一步反映出2017年空气质量改善主要归功于污染较为严重天气的减少,2018年主要归功于空气质量良好及轻度污染天气的增加。169个城市PM_(2. 5)浓度的中位数与算术均值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且越来越强,反映出重污染天气控制取得成效。各区域和城市百分位数同比变化情况反映了大气污染防治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及成效不同:京津冀及周边"2+26"个城市2017年空气质量改善以降低污染天气为主,2018年以增加优良天气为主;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都是以增加空气质量为良的天气为主。3年滑动均值比年均值曲线下降更为平缓,更能准确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建议深入研究空气质量信息,采用多种评价方法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污染治理情况。  相似文献   

11.
基于API方法的城市大气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了2006年《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中国86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主要分析指标——空气污染指数(API)、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总体来说,中国城市大气质量良好;(2)城市大气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大气中以TSP、SO2和NOx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的频率依次递减;(3)城市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最轻的季节是夏季;(4)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表现出从北到南、从沿海至内陆逐步变差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乌兰浩特地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已经影响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的生活.文章阐述了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探讨了国内关于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结合乌兰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调查分析,以乌兰浩特市2008、2009、2010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为依据,详细研究了乌兰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归纳总结特征及其变化,采用了空气污染指数(API)分析和评价了大气污染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乌兰浩特地区空气质量状况2009年比2008年明显好转,但PM10仍有超标现象;通过特征分析可知大气污染有逐年上升趋势,随季节变化相对明显,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浓度在春冬季分别是夏秋季的0.5倍到1.5倍: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对乌兰浩特地区的大气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煤炭燃烧后的污染物是乌兰浩特市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同时地理环境对乌兰浩特地区空气质量有较大影响,山风产生的局地环流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特别是遇到静风、逆温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时,就会加重环境空气污染,导致污染物农度大幅度升高.造成乌兰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原因较复杂,通过分析研究得到了主要原因是工业和能源结构不合理、冬季取暖燃煤、汽车尾气、特殊地形气候、相关政策法规不太健全及环保宣传监督工作做不到住.并针对乌兰浩特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控制大气污染的对策措施.总之,该研究找到了乌兰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问题,为乌兰浩特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乌兰浩特地区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空气污染日趋严重,已经影响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市民的生活。文章阐述了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研究探讨了国内关于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结合乌兰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调查分析。以鸟兰浩特市2008、2009、2010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为依据,详细研究了乌兰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归纳总结特征及其变化,采用了空气污染指数(API)分析和评价了大气污染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乌兰浩特地区空气质量状况2009年比2008年明显好转,但PM10仍有超标现象;通过特征分析可知大气污染有逐年上升趋势,随季节变化相对明显,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浓度在春冬季分别是夏秋季的0.5倍到1.5倍;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对乌兰浩特地区的大气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煤炭燃烧后的污染物是鸟兰浩特市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同时地理环境对鸟兰浩特地区空气质量有较大影响,山风产生的局地环流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特别是遇到静风、逆温等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时,就会加重环境空气污染,导致污染物浓度大幅度升高。造成乌兰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原因较复杂,通过分析研究得到了主要原因是工业和能源结构不合理、冬季取暖燃煤、汽车尾气、特殊地形气候、相关政策法规不太健全及环保宣传监督工作做不到住。并针对鸟兰浩特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控制大气污染的对策措施。总之,该研究找到了乌兰浩特地区大气污染的问题,为乌兰浩特市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陕西省4市2007—2009年空气污染指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国家环境保护部和陕西省环境保护厅提供的2007—2009年空气污染指数(API)资料的分析,对2007—2009年陕西省4市(西安市、宝鸡市、渭南市、延安市)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指标和空气污染指数的月、年平均值及变化规律进行了全面统计分析及横向、纵向比较。给出了4市近3a污染情况的统计数据及污染指数曲线图等,并从多方面分析造成其规律变化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模糊数学在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对近年宜宾市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与常用的其它几个模式进行可比分析,其更能描述大气污染程度的特点。因此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它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三江平原生态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县(市)为研究单元,基于2004年和2010年的遥感监测数据和调查数据,运用生态综合指数法,从生态环境状况、土地利用/覆被、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环境质量6方面分析三江平原生态环境的变化并探究驱动力。结果显示:(1)三江平原各县(市)生态环境指数变化量为-0.50~2.48,属于无明显变化和略有变化两个级别,其中友谊县生态环境略微变好,其余县(市)生态环境状况无明显变化。(2)三江平原林地、草地、沼泽地面积仍在减少,旱地改水田现象增加,水田面积大幅度增加。土地覆被类型变化的差异使得各县(市)生态环境走向存在差异。(3)水资源量增加是三江平原生态环境状况趋好的主要原因。(4)COD年排放量的变化决定三江平原各县(市)环境污染负荷的增减。  相似文献   

17.
高州水库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与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TLI))和卡森指数评分法对高州水库2004年到2008年的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近年来高州水库两库区3月份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值TLI(∑)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石骨库区和良德库区2008年3月份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值分别达到了40.32和48.07。两库区3月份都呈现出即将突破中营养化状态达到富营养化的趋势。卡森指数评分法得出水库2004-2008年的分值在45.0-68.2之间,自2005年以后,每年3月份的富营养程度要高于9月份,且三月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表明了2-3月份是高州水库水华爆发的危险期。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主要的污染原因,并提出了针对高州水库的富营养化控制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整理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及其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并使用国内普遍采用的API空气污染指数法、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评价了包头市2000-2007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变化趋势,对两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作了对比研究,总结了不同评价方法的优缺点。结合包头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市区建设等因素,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影响包头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表明,包头市环境空气污染防治的主要问题是颗粒物污染影响普遍,二氧化硫排放量大,氮氧化物呈现逐渐增高趋势。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市先进理念为指导,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出改善包头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建议,主要包括调节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改善能源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排污权交易、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等措施以及必要的保障措施,以推动包头市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9.
根据2006年-2010年万佛湖的水质监测数据,选用pH、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汞、铅、挥发酚、石油类、总磷、总氮等11项污染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万佛湖的水质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万佛湖的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由2006年的3.47下降到2008年的2.92,而后又上升到2010年的4.00,水质总体上趋于稳定。但是由于农村和农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加,总氮和总磷是影响整个水质的主要因子,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须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以来德化县在城区推动陶瓷企业使用清洁能源,淘汰了污染较严重的燃料。本文通过建立变权欧式距离模型,分析德化县2005年至2009年改用清洁能源前后城区环境空气变化趋势。变权欧式距离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这5年的德化县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较好,PM10是城区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自2008年德化县城区陶瓷企业改用清洁能源后,PM10的权重系数略有降低,大气环境质量级别R也变小,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