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采用时间序列广义可加模型分析2013-2018年丽水市大气污染物与健康效应的关系,构建丽水市不同人群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QHI)及分级方法,比较AQHI、调整后的环境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QHI_a)、空气质量指数(AQI)和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对健康效应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①如以AQI和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来评价,丽水市春夏季主要污染物为O3,秋冬季为PM2.5;如以AQHI来评价,则O3为丽水市全年最主要的污染物,其次是NO2.②在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的情况下,AQHI比AQI具有更高的敏感性,AQHI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的相关性比与AQI的相关性好.③4种指数在秋冬季对健康效应的预测准确度均高于春夏季,AQHI_a是4类指数中预测健康效应最好的,其次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研究显示,需高度重视O3污染问题,建议空气质量较好的地区构建AQHI或AQHI_a来反映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2.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双轨制”困境与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地方试点已运行7年多,对10个试点地方的市场规模进行统计分析,从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两方面总结试点工作推行情况,并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法律与政策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三个方面梳理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基本特点,分析关键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并对未来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政策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2018年3月3日至20日两会期间舆情分析发现,两会期间共形成5日"政府工作报告"、13日"组建生态环境部"及19日"李干杰部长就任"三次舆情高峰,且舆情发展趋势未受两会期间重污染天气影响。横向来看,与其他话题相比,两会期间生态环保话题关注度总体较高,以官方传播为主;纵向来看,近十年来环保关注度快速上涨,2018年略有下降,关注热点由空气污染逐渐转为生态。从关注内容来看,两会代表关注话题涉及固体废物回收及处理、环境经济政策、生态保护等多方面,全网主要关注农村环保、生态环境、垃圾处理等方面,"环保部发布"重点关注大气污染和生态文明,与两会代表及全网舆情关注重点有所不同。对于3月17日部长记者招待会,媒体更关注"大气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公众更关注"自然保护区"、"新环保法"。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2013~2018年丽水空气质量、健康及气象等官方数据,采用半参数广义可加模型分析了丽水市空气质量状况与人群健康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气污染物可导致人群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的增加,PM2.5和O3对于男性的影响显著高于女性,NO2和SO2对于女性的影响显著高于男性,污染物对于65岁以上人口的影响更为明显;(2)O3对于全人群超额死亡风险的贡献率高达40%~50%,远高于PM2.5对健康造成的危害,O3已经成为丽水市最为突出的空气污染物.但是男性和女性有明显差异,O3对于男性的超额风险贡献率最大,NO2对于女性的超额风险贡献率最大;(3)丽水市污染物浓度处于剂量-效应关系曲线的低浓度处,单位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导致超额死亡率变化较大,降低单位浓度污染物产生的健康效益也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分别设定保定市2020年、2025年及2030年PM2.5浓度的不同目标情景,并考虑人口发展趋势,采用IER模型对各区县低、中、高目标情景下归因于PM2.5污染的过早死亡人数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以2017年大气PM2.5浓度为基线,按照高中低3种预测情景,在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分别能避免的过早死亡人数高达1582~3840人、5244~7902人和12602~23558人,主要分布在市中心(莲池区、竞秀区和清苑区)及其东南区域.随着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质量改善获得的健康收益愈加突出,心血管系统疾病(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归因死亡人数多于呼吸系统疾病(肺癌、慢阻肺疾病以及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当PM2.5浓度高于20μg/m3时,中风的归因死亡人数最高;当PM2.5浓度小于10μg/m3时,缺血性心脏病的归因死亡人数最高.建议保定市在制定PM2.5污染防控政策时重点关注人群密集的市区及东南方向地区,并考虑大气污染不同阶段导致的过早死亡疾病类型进行针对性的宣教和防控.  相似文献   
6.
从人群健康角度分析我国大气PM2.5和O3污染导致的健康效益时空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合理预测未来10年变化,为制定大气污染控制策略及目标提供决策支持.采用相对风险评估模型评估我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5—2018年大气PM2.5和O3污染导致健康效益的时空变化趋势,参考全球疾病负担2017年的方法估算人口数量、年龄结构、疾病死亡率及污染物浓度等因素对健康效益的贡献率,并设定不同目标情景预测2025年和2030年的健康效益.结果表明:①PM2.5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从2015年的152.21×104人降至2018年的136.82×104人,O3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从2015年的7.99×104人增至2018年的8.27×104人,两种污染物导致的健康效应最高值均出现在“2+26”城市.②人口数量、年龄结构、疾病死亡率和污染物浓度对归因于PM2.5的过早死亡人数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4.83%、30.55%、19.00%及45.62%,对归因于O3的过早死亡人数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17.76%、12.34%、23.41%及46.48%.③基于社会发展情况预测,大气PM2.5浓度2025年需降至40 μg/m3以下、2030年需降至35 μg/m3以下,且大气O3浓度2025年需与2018年持平、2030年比2018年降低4%,两种污染物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才能与2018年接近.研究显示,未来我国应制定更高目标的大气污染控制政策,持续加强PM2.5的污染控制,进一步遏制O3的上升趋势,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做到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才能充分保障公众健康.   相似文献   
7.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万众一心,采取了一系列防控举措,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扩散,取得了积极成效。保障公众健康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目的,环境与健康工作作为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很多方面同疫情防控工作具有共性,我们需要从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提高应对环境与健康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本文分析了开展环境与健康工作的重要意义,梳理总结了环境与健康工作应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借鉴的宝贵经验,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下一步加强环境与健康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污染物对我国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威胁,引起国家高度重视.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梳理我国关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全氟化合物、微塑料、抗生素等四类新污染物环境管理的政策法规及相关规定,对比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关环境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5个方面的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建设;二是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作机制;三是加强监测评估,摸清新污染物污染底数;四是重视基础研究,为精准科学治污提供技术支持;五是加强宣传教育,激发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热情.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关乎人民切身利益,关乎民族长远未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的累积危害已经进入显现期,改善环境已成为保障人民健康的迫切任务。近年来,国家相关法律和战略方针的出台为环境与健康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也对开展环境与健康工作、落实环境健康风险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分析了开展环境与健康工作的必要性,梳理总结了我国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环境与健康工作的主要进展,并提出了新时代生态环境部门开展环境与健康工作的具体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外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障公众健康是环境保护的最根本宗旨,而我国现行的环境管理手段在控制环境健康风险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发达国家在环境健康风险管理方面有诸多经验值得借鉴,本文介绍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实践,结合我国环境管理实际,建议从以下方面推动我国环境健康风险管理:一是建立并完善我国环境与健康法律制度体系;二是加强环境与健康能力建设,开展污染物的健康效应研究,基于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研究发布本土化的基准/标准;三是识别日常环境监管中各个涉及公众健康的关键薄弱环节,探索将健康风险融入环境监管的渠道和路径;四是紧密围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污染物开展环境健康风险管理工作;五是建立我国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规范体系;六是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估,将风险评估的结果应用于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