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前,有个小和尚要学剃头,师傅对他说:"剃头可不容易学,用剃头刀刮头,刮得太重要出血,刮得太轻,头发不掉。"又说,"这样吧,你先拿个冬瓜来练习。"小和尚学得十分认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矿业公司某项目部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两规范"督查时,发现一名职工在工序转换时,未及时进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当即受到批评,并给予扣分处理。这位职工有些不理解的说:"不就是没有进行确认吗,何必这么较真呢?"督查人员回应道:"在安全问题上,必  相似文献   

3.
##正##主持人语:有人说安全员的责任大,有人说安全员的权利小,有人说安全就是安全员的事,也有人说安全员应该仅仅作为顾问。那么安全员到底应该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安全员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权利?安全员又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安全员以什么样的"身份"  相似文献   

4.
"药王"孙思邈说:"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安全生产管理,与治病救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医生是为了解决人体疾患,维护健康;安全管理是为了杜绝隐患,维护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安全生产管理重在"治未病"。  相似文献   

5.
冯希红  牛花翠 《安全》2004,25(5):42-42
在日常的工作中,经常听到一些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同行们说:"安全工作难做."为此,笔者以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十七年的经验认为,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安全干部做工作常常只注重上传下达,或者是一说"安全第一"就误认为自己是"老大",缺少顾及改善与职工和有关部门的关系.以致在工作中缺乏职工的理解和支持.相反,如果我们的安全干部对职工的社会、文化、心理多些理解,并予以适应或引导,建立起一种既不失原则又不伤感情的工作关系,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就会小得多,也就会好做得多.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大家都在讨论一个话题,那就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签署了,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取证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也达标了,为什么事故还是不断发生呢?先看一个案例。2012年2月20日,某企业一个铸造车间发生喷爆事故,事故造成13人死亡,17人受伤。对这起事故,该企业工人说:"只要自己小心注意,严格按标准来,就不会出事。"一个业内专家说:"作业流程都有严格的规范制度,而工人一般也是熟练工,最有可能就是麻痹大意,一直这么操作也没出事。"该  相似文献   

7.
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心态决定了我们的所说的话,我们所产生的行为,我们对别人的态度,我们所做的决定。换句话说,心态决定一切。因此,"心态的安全"就是企业的  相似文献   

8.
据《鹖冠子》载,魏文侯曾问扁鹊:"你们三兄弟中谁的医术最好?"扁鹊答:"长兄医术最好,二兄次之,自己最差。"文侯说:"可以说来听听吗?"扁鹊说:"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未发作之前。  相似文献   

9.
近日,笔者读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回家时,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盲人火冒三丈:"你明知道我看不见,让我点灯笼照路,这不是在嘲笑我嘛?"亲戚说:"你点着灯笼,别人可以看到你,就不会撞到你,这样你就安全了。"故事虽短,却耐人寻味,让笔者有了些许想法。文中的"盲人"让我想到了安全生产中那些对安  相似文献   

10.
安全工作需要严细认真,要注意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抓人心首先要剔除人们心中对安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认识.只有心中想着安全,重视安全,才能在行动上注意安全,彻底摒弃"要我安全",而转变为"我要安全".当"我要安全"深入到每名员工心中时,一切规章制度给人的感觉便不再是行动的"枷锁",而是生命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11.
有人问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您脑子里都装着什么?"爱因斯坦回答说:"我脑子里始终都装着问题。"矛盾无时不有,问题无处不在,事物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是绝对的。安全工作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绝对没有问题。对于安全监督员来说,必须始终装着问题。这既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也是一种过硬的作风,更是一种高度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老子曾说过:"天下无难事,必作于细!"他精辟地指出,不论做任何事情先必须从简单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读罢老子这句名言,笔者感悟颇深,由此想到煤矿生产不就是"安全为天,必作于细"吗?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正>"恶语相加"是安全大忌编辑同志您好:最近,笔者参加某石油化工企业班组安全活动时,一位员工的发言引起了笔者的思索。原来,是一位老师傅嫌他干活不麻利,对他恶声恶气地说:"你真笨死了,连这点事都做不利索",当时气得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认为,同事之间,冷言冷语刺激人,破坏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14.
职工拒绝施工作业,这在过去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问题,可是在中石化山东胜利油田孤东三采中心,这是赋予职工的一项权利.今年6月份以来,三采中心围绕"以人为本、安全为首"的安全理念,从工人的角度出发,实施了"安全健康工程",规定职工在"非安全状态"下可拒绝施工作业,维护职工的安全健康权益.该中心明确提出:凡干部违章指挥、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职工可以说"不",有权停止生产.职工违章操作,工友有权让其暂离作业现场.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职工安全知识培训班上,有位采掘工人以一种满不在乎的语气对身边工友说:"安全培训真是麻烦,耽误了好多时间.如果不是因为培训课缺勤要受罚,和安全考试不过关就不准下井干活的话,我才懒得过来参加培训哩."这番话引起了笔者的沉思,很想问问这位职工:"仅仅是因为这样你才愿意接受培训的吗?学好安全知识又到底是为了谁?"  相似文献   

16.
几天前,一位化工企业机械加工车间的老班长对笔者说:"以前干活不知啥叫害怕,胆子大得明知是违章的事也敢干。随着干活时间的延长,看到一些职工由于违章操作发生的事故多了,我现在变得越干越害怕,越干越胆小。"笔者在想,要不是有很深的体会,他断然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相似文献   

17.
<正>幸福是什么?怎样才算是幸福呢?如何获得幸福?从懂事的那一天起,我们似乎就在探究"幸福"这个词背后的含义。就像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有人说,幸福很简单。对忍饥挨饿的人来说,一日三餐不间断就是最大的幸福;对处于寒风中的人来说,御寒保暖就是最大的幸福。有人说,幸福很复杂,执着一生,追逐名利,本想找到幸福,但最终子然一身,潦倒一生,一辈子都没弄懂幸福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点将台     
正Q:有什么心理测试或主观题能判断新员工安全意识的强弱吗?A:Kingbowyu网友,你好!首先,可以肯定地说,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没有既科学又确定的答案的。原因是到目前为止,对什么是"安全意识"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举例来说,有认为"是安全思想",有认为"是对身边危险因素正确判断、认识及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的意识",还有人认为"是安全知识和事故教训的认知"或者"是安全概念、想法和思路"等,  相似文献   

19.
重大事件拜登签署作业场所安全健康行政令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于1月22日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OSHA)修改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安全建议,并在两周内公布更新后的文件。拜登在命令中说:"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是国家的头等事项,也是道德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1月26日20:30左右,南京市内环西线南延工程发生钢箱梁倾覆事故,导致7名施工人员经抢救无效死亡,3人受伤。对于这起事故,业内权威专家指出,这个失误非常低级,实在是不应该发生的悲剧。专家说这次事故是个"低级失误",完全是从技术角度说的。确实,这个事故没有多少"科技含量"。报纸的报道说得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