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广安市城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成因,选取2017~2018年广安市委国控站点四个季度监测数据,运用移动式在线单颗粒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SPAMS)对广安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特征、季节性变化规律开展源解析。主要结果为:(1)2017~2018年广安市大气细颗粒物污染源贡献率季节性差异较大,春季和秋季扬尘源贡献突出,夏季和冬季为工艺过程源、燃煤源;(2)不同组分贡献率季节性差异不大。夏季、秋季、冬季有机碳、元素碳贡献较大,春季有机碳贡献较大;(3)冬季和夏季细颗粒物污染表现明显,颗粒物老化程度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研究为广安市加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也为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对昌吉市大气中PM_(2.5)进行在线监测和分源解析分析,对大气总细颗粒物贡献最大的是燃煤源,占比32.5%;第二是机动车尾气源,占比25.4%;第三位是工业工艺源,占比15.8%。对优良天气和污染天气下的颗粒物进行污染物来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监测期间污染的形成与燃煤和工业工艺源颗粒物的增加有关。三次典型污染过程分析结果显示:第一次污染过程主要受到燃煤源颗粒物及工业工艺源颗粒物的影响;第二次、第三次污染过程主要受到燃煤源颗粒物及机动车尾气颗粒物积累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工业企业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是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工业生产粗放型发展,环境管理不够精细,企业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颗粒物无组织排放问题越发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大气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工业源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是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管理和执法监管的重要技术依据。了解国内外当前工业源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发展现状、体系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科学指导我国工业源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制定。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工业源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法规及标准,通过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工业源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标准的建议,为优化我国现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深化颗粒物污染防治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环保产业》2004,(7):44-45
由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发、天津市环境保护局推荐的大气颗粒物源解析技术适用于国内各级政府、环保管理、科研、监测部门。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通过测定和研究颗粒物排放源和环境空气受体中颗粒物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从而确定对受体有贡献的源类,以及各源类对受体颗粒物化学组成成分谱的贡献值和分担率。二、技术关键颗粒物源样品的采集技术;共线性排放源类识别方法和解决共线性源类不能同时纳入模型计算的问题;CMB数据模型结果的不确定性问题。效益分析通过源解析研究工作,定量给出各颗粒物排放源类对环境受体的贡献,并据此…  相似文献   

5.
《新疆环境保护》1990,12(4):51-52
大气颗粒物是以不同形式进入大气的各种来源颗粒的集合,其分布形式是各种源颗粒分布形式迭加的总结果。由于不同来源颗粒的形状、粒径以及进入大气的方式不尽相同,决定了大气颗粒物的形状更为复杂,而形状和粒径的差异将直接影响到颗粒物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为此新疆环保科研所在对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现状及特征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环境预警体系对城市钢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大气颗粒物是钢铁生产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具有排放源数量大、点源面源共存、无组织排放量占比高等特点。以南方某钢铁集团的烧结厂区域为例,使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城市钢厂的大气颗粒物风险预警方法。模型使用背景值、气象参数、生产参数作为输入层,颗粒物浓度为输出层进行训练。结果显示,训练集和测试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6 4和0.995 8,大部分样本的颗粒物浓度预测值误差在±5μg/m~3范围内,BP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徐浩  杨龙誉 《四川环境》2015,(1):138-145
自21世纪以来,受体模型从PCA、EF以及经典的FA,发展到了PMF,然而,CMB一直是都是热门的。本文将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中的受体模型分为探测方法,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及相关方法,主成分分析及相关方法,因子分析法和混合方法,并分别概述了它们的原理、特点、发展以及在大气颗粒物源解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大气颗粒物对城市空气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选取西安市作为研究区,分析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下城市景观格局与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关系。通过GIS软件、Fragstats4.2软件和SPSS软件对西安市2014年土地利用数据和2014年整年的大气颗粒物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西安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较为集中;西安市大气颗粒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浓度从市中心至城郊呈梯度递减趋势,在整体上呈现西北高于东南的倾向,大气颗粒物污染物浓度峰值基本都集中出现在建设用地范围内(PM10:102.7μg/m^3;PM2.5:99.7μg/m^3);相关性结果证实了城市景观格局与大气颗粒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为中国西部内陆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成雅高速公路两侧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军  叶芝祥  闫琰  黄小平 《四川环境》2008,27(1):19-21,26
本文以成雅高速公路为研究对象,采集公路两侧大气颗粒物样品,通过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大气颗粒物中铅、镉、铜、锌的含量。研究表明,成雅公路两侧距路肩200m范围内大气颗粒物已受不同程度的铅、镉、铜、锌污染,其中重金属含量Pb〉Zn〉Cu〉Cd,并获得成雅高速公路两侧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污染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0.
正去年初,国家环保部表示,2015年底,我国35个城市完成雾霾源解析工作。上个月,全国雾霾源解析进入年底"结账"期,一些城市的大气污染首要污染物也浮出水面。雾霾源解析路线图大气污染物排放到空中后会发生各种反应,形成含有各种成分的细颗粒物,形成雾霾。源解析就是通过对颗粒物的分析,反过来推算导致雾霾产生的污染来源分别是哪些,可以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治理大气污染。去年4月,国家环保部环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了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的物理特征和化学组成。在研究中利用改良的NASN法,首先揭示了成都市大气颗粒物中存在着以钒、铍、镍、铬为特征的11种金属元素的奥秘。利用离子色谱法,检出了成都市大气颗粒物中以SO_4~(2-)为表征的5种阴离子,以NH_4~ 为主的3种阳离子。利用带有梯度洗脱装置的HPLC的现代分析技术,分离测定了成都市大气颗粒物中9种PAH化合物。研究确定了颗粒物及其不同化学成分的浓度,找出了它们的时空变化及粒径分布的规律,从而为预防医学,为防止和控制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重污染天气过程中颗粒物数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利用电迁移粒径谱仪(SMPS)和空气动力学粒径谱仪(APS)等,对成都市2020年12月21~28日的大气颗粒物(12.2nm~20μm)数浓度谱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污染期间颗粒物数浓度主要集中在积聚模态粒径段,数浓度谱呈三峰分布,主峰值出现在723nm左右,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的增加是导致此次污染过程颗粒物数浓度快速升高的主要原因。各模态数浓度日变化特征明显,凝结核模态呈单峰分布,浓度高值出现在午间;爱根核模态与积聚模态呈双峰分布,浓度高值分别出现在午间和晚间。受站点周边交通源和生活源影响,颗粒物数浓度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风向1.0~1.5m/s风速下,相对湿度和能见度与积聚模态颗粒物数浓度相关性最为显著。因此,降低积聚模态数浓度有助于缓解颗粒物污染并提高大气能见度。  相似文献   

13.
大气中颗粒物的污染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一般来说大气颗粒物的粒径越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越大,侵入人体呼吸系统越深。因此,大气颗粒物,尤其是粒径小的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疑虑。现行美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中,颗粒物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大港油田大气颗粒物和多环芳烃的污染现状,并对大港油田地区大气特征构成及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作了初步分析,得出大港油田地区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污染类型为燃油型,并据此提出了防治多环芳烃污染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周萍  严松 《四川环境》2000,19(3):59-61
本文以1995-1999年大气颗粒物数据为依据,提出了广元城区大气中颗粒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成因分析,并对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 1995~ 1999年大气颗粒物数据为依据 ,提出了广元市城区大气中颗粒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和成因分析 ,并对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潍坊市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浓度特征及其来源,于2014年对环境空气中颗粒物进行采样,分析了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重金属(Fe、Cd、Cr、Cu、Pb、Mn、As、Ni、Zn)含量。结果显示,可吸入颗粒物(PM_(10))、细颗粒物(PM_(25))中主要重金属为Fe、Zn、Pb、Cu、Mn。重金属Pb、Cd、Zn和Cu主要富集在PM_(25)上。重金属浓度一般表现为冬季最高,这可能是人为污染和气候共同作用造成的。通过富集因子和主因子分析,PM_(25)中Cu、Zn、Pb和Cd是人为源贡献的,冶金、电镀和燃煤是主要人为源。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气颗粒物成为影响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对近年来我国颗粒物浓度变化、气象条件与颗粒物之间的关系、颗粒物中化学成分、微观形貌及来源解析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行概述和总结,并将影响颗粒物污染的特殊情况(沙尘天气、特殊节假日、秸秆焚烧和累积效应等)也进行了分类分析,结合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国内成功经验提出了颗粒物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到"乌—昌—石"区域生活源锅炉污染物排放清单,运用CALPUFF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三种减排情景模式下污染物的分布情况.预测结果表明:对生活源锅炉进行"煤改气"可以有效降低区域颗粒物浓度,对降低区域S02浓度有明显作用,但对于降低NOx作用有限.由此探讨不同减排情景下区域大气污...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固定源颗粒物自动分析和手工分析两种测试方法,分析了引起过滤称重法测试误差的因素,并通过现场实际测试,对低浓度颗粒物测试仪器和方法进行研究,旨在探索一种科学合理的低浓度颗粒物测试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