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臭氧氧化法处理饮用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空气流量,温度,湿度对臭氧产生浓度及产生量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气液反应器类型对臭氧吸收的影响和臭氧灭菌效果,研究表明臭氧对普通源水的杀菌效果较好,大肠杆菌杀菌率达100%.。  相似文献   

2.
臭氧氧化法处理金矿含氰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金矿的含氰废水,对臭氧投加量,等对除氰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臭氧能有效地去除金矿废水中的氰化物,臭氧投加量,等对处理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臭氧氧化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对石油类污染物严重污染的某市水源地下水进行了臭氧净化技术的静态试验研究,通过臭氧对石油类污染物的氧化作用,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的吸收峰曲线和色-质联机结果的分析,初步研究了臭氧氧化水中石油类污染物的过程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臭氧(O3)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沿海发达城市群中尤为突出,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达标率的关键因素。沿海地区臭氧的生成和扩散受天气条件影响显著,文章基于文献调研,对近年来中国沿海典型天气系统的臭氧污染贡献研究进行了总结,主要从季风、台风、海陆风3个方面开展综合分析,归纳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概括了中国沿海典型天气系统对对流层臭氧生消和迁移转化的主要影响机制:季风主要通过大尺度环流影响臭氧背景浓度;台风对臭氧的影响随行进过程而改变;海陆风通过影响局地环流和边界层高度而控制臭氧扩散。基于该文综述分析,旨在为中国沿海臭氧污染成因分析与防控决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臭氧水处理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臭氧氧化技术是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在水处理中已有百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对微污染物和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关注,臭氧处理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本文总结了臭氧的应用和三种臭氧氧化技术,指出了臭氧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水的臭氧消毒数学模型和优化设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引言臭氧是一种优秀的消毒剂。近几年来臭氧消毒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关水的臭氧消毒的研究报道很多,其中大多为试验研究。但没有强调结合臭氧消毒机理对其作系统的理论分析。臭氧消毒技术是一种特殊的消毒技术,要求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和监控技术,以提高臭氧消毒的技术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开展了  相似文献   

7.
本文系统论述了目前氧化法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内容包括臭氧氧化法,臭氧一生物活性炭、臭氧一过氧化氢,臭氧一辐射、高锰酸钾氧化及各种光化学氧化法即光氧化,光敏化氧化、光激发氧化、光催化氧化等。分析了它们的优势与面临的问题,并对今后氧化法应用于水处理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与设想。  相似文献   

8.
臭氧/催化臭氧化技术在给水处理、污水深度处理以及难降解废水的处理中引起了广泛关注。传统的臭氧使用方法是将由氧气生成的气相臭氧溶入水中而得以应用。为了使臭氧更好的应用于水处理领域,采用电化学方法直接从水溶液中合成臭氧的技术近年来受到关注并得到重要发展,该技术设备简单,且能避免传统的气相合成臭氧技术的氮氧化物污染和臭氧的气/液转移损失,电极材料的发展和反应器系统的优化是推动此技术应用的关键。文章介绍了电化学合成臭氧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动态,重点评述了用于该技术的不同电极材料及其研究应用现状,同时也分析了电化学合成臭氧反应器的发展情况,指出了目前电化学合成臭氧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重点,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大气污染,尤其是低空的臭氧污染能夺取对人体皮肤至关重要的维生素E,从而导致城市地区居民的多种常见皮肤病。这一研究提示了为什么城市居民易得皮肤病,特别是皮炎,原因在于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机动车辆多,造成了低空臭氧污染,从而导致皮肤角质层的破坏。机动车造成的低空臭氧污染可导致皮肤病  相似文献   

10.
臭氧氧化法处理实验室苯酚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臭氧氧化法在废水处理中有广迁的应用,鉴于酚类化合物在实验室废水中存在的普遍性及其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选用了苯酚作为模型污染物.考带了臭氧氧化法的处理效果,研究了废水初始pH值和气体流量对苯酚的降解效率和臭氧利用率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废水初始pH值对臭氧氧化去除废水中苯酚和臭氧利用率的影响均很大.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出臭氧氧化处理实验室苯酚废水的最佳pH值为10.3。最佳气体流量为1.6L/M1n.为臭氧处理实验室废水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臭氧氧化法处理城市污水厂出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璇  苏欣捷 《上海环境科学》1999,18(11):497-498
为了开发污水的回用技术,对北京市某污水处理厂二处理后出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进行了臭氧无催化氧化、臭氧碱催化氧化、臭氧/过氧化氢氧化和臭氧加过渡性金属离子/过氧化氢催化氧化工艺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自氧/过氧化氢氧化工艺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在H2O2=3mg/L时投加臭氧13mg/L,CODcr由45mg/L降至20mg/L。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臭氧对蚕豆急性伤害的研究,描述了蚕豆遭受臭氧急性伤害的反应症状,并阐明蚕豆叶片叶绿素a的变化对蚕豆受害程度的表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两项研究表明臭氧与颗粒物的不良健康影响1996年5月发表明的两项研究结果表明,暴露于臭氧和颗粒物的不良健康影响。美国加州一家机构多年研究结果表明,暴露于地面浓度的臭氧和颗粒物与哮喘发病有关。该项研究比较了25年空气污染的测量水平,发现3091位参加者...  相似文献   

14.
一、光化学烟雾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光化学烟雾是城市污染的新问题,其危害是由于光化学氧化剂(O_3、PAN和醛类等)超过一定浓度后引起的。臭氧(O_3)是光化学氧化剂的主要成份,占90%左右,有关臭氧影响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研究较多。低层空气中臭氧是危险的,运动员由于长时间在室外运动而有潜在臭氧中毒的危险,臭氧对呼吸道的影响包括损害肺功能,出现不适症状,咳嗽和气促,限制运动能力。臭氧对运动员肺功能影响最早是由Hazucha等进行的研究,并报道了在O_3为0.37ppm浓度下进行微量训练的健康受试者,其肺功能明显降低。由于运动强度不同,臭氧对通气量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臭氧对耐力运动员的影响较其他项目明显。Shepprd在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前曾预言,洛杉矶臭氧水平将影响奥运会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成绩,后来事实确实如此。Edware等在研究10名高水平耐力运动员低浓度臭氧环  相似文献   

15.
臭氧对膜法水处理中膜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洪涛  文湘华  黄霞 《环境科学》2009,30(1):302-312
膜过滤是一种高效水处理技术,包括污水处理中的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和针对二级生物处理出水(生产再生水)、地表水(生产饮用水)的膜过滤工艺等,其中膜污染是制约膜工艺应用的一个主要问题.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在水处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十几年来,针对臭氧-膜过滤组合工艺的研究正变得越来越多,因此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与分析.在MBR组合臭氧控制膜污染方面的研究中,目前结论相对较少.可以通过对MBR进水预臭氧化或者投加适量臭氧到MBR混合液这2种方式来减轻MBR膜污染.在针对微污染水的臭氧-膜过滤组合工艺中,根据臭氧的功能和结构形式主要分为3种,分别是污染膜臭氧清洗、分离式臭氧-膜工艺和一体式臭氧-膜工艺.绝大部分报道认为臭氧可以有效地控制膜污染的发展,但也有少数投加臭氧后膜污染加剧的情况.目前,臭氧化影响膜污染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机物方面,根据原水水质和工艺结构参数等的不同,颗粒物、微生物和无机物质也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相应的作用.另外,在迄今为止的研究中,还缺乏对于臭氧投加方式和分散方式的统一衡量和比较标准.作者建议应该加强对一体式臭氧-膜组合工艺的研究,并且要注意臭氧投加的工艺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近年来我国重点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及汾渭平原)臭氧局地化学生成的控制因素,利用2014-2019年这些区域共8个代表性站点的夏秋季臭氧及前体物浓度数据,比较分析五大重点区域8个站点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成特征及其与臭氧化学生成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这5个重点区域的VOCs浓度主要由烷烃组成,而活性组分则以烯烃、含氧VOCs和芳香烃为主.(2)以泰安和成都作为郊区和城市站点的案例研究表明,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平均温度增加2℃、辐射增加20%或天然源排放增加20%)可能对当地臭氧生成量产生一定影响,但它们并不足以改变对臭氧生成控制区的判定.(3)通过采用VOCs来源解析技术和相对增量反应活性的方法,发现机动车尾气、工业和溶剂使用等人为源类别是影响局地臭氧化学生成的关键VOCs排放源,而在农村或郊区(如望都、泰安等站点),天然源VOCs对臭氧生成贡献很大.研究显示,实现降低各城市臭氧峰值浓度,则需要制定并实施差异化的前体物减排策略,以便根据每个城市的VOCs排放特征及其对当地臭氧生成的影响来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认为,重点控制人为源VOCs是有效...  相似文献   

17.
臭氧氧化法处理汽车制造厂综合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腊华  杜美珍 《环境与开发》2000,15(2):18-19,41
汽车制造厂综合废水因含有多种有机物和有毒物故可生化性差,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生物降解和脱毒处理,鉴于臭氧是一种高效氧化剂且工业废水中的许多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可氧化性,研究采用臭氧对雷诺汽车制造公司法国某分厂的综合废水进行氧化处理实验,以提高其可生化性。实验结果表明臭氧氧化法可以用来改善汽车制造厂综合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中常用的基于外场观测的臭氧污染成因分析方法。区域传输和本地生成的相对贡献以及臭氧与前体物的非线性关系是研究臭氧污染和制定控制对策的两个关键科学问题。基于对观测数据的分析,常见的量化区域传输和本地生成贡献的方法包括背景点测量法、TCEQ区域背景臭氧估算法和主成分分析区域背景臭氧估算法;用于诊断臭氧光化学生成机制的方法包括光化学指示剂比值法和基于观测的化学模型。本文对上述方法的原理和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优缺点和适用条件进行了评述,以期为环境监测资料的深入科学分析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谭志 《环境》2015,(Z1)
臭氧是城市大气污染的关键二次污染物,其变化规律与VOCs和NOx等前体物和气象条件关系密切。本论文利用东莞市中心区地面臭氧、VOCs和NOx以及气象条件的数据,通过EKMA特征曲线的VOCs/NOx比值法对臭氧生成的敏感区进行研究,分析了VOCs和NOx对臭氧生成的影响,发现苯乙烯、C9和C8芳香烃与臭氧生成相关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0.
根据低温等离子体理论和电磁场理论,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电极旋转条件下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机制和臭氧的合成机制,分析了放电过程中二次放电重叠对臭氧合成的影响,建立了旋转放电与二次放电的理论模型,并根据这一理论模型导出电极旋转条件下的臭氧合成效率与二次放电重叠概率以及电极旋转速度间的理论关系.这一理论结果表明:二次放电重叠使得臭氧合成效率降低,而电极以适当地速度旋转则可以有效地避免二次放电的重叠,从而提高臭氧的合成效率.理论值和实验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