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目前所开展的系列地震科普活动,还仅仅只局限于中小学生。针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地震灾害自救常识的科普教育,还属于萌芽阶段。《幼儿地震灾害自救常识科普教育》项目是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承担,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项目支持,是我国第一个针对幼儿开展的地震科普教育学研究项目。项目秉持“防震减灾教育首先需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尝试通过“教育一个娃,带动一个家,影响整个社会”的方式,全面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陈容  崔鹏  苏志满 《灾害学》2014,(2):228-233
采用问卷调查和入户深入访谈的方式了解汶川8.0级地震极重灾区都江堰市虹口乡和紫坪铺镇11个村的群众减灾意识、减灾需求和建议,并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三个方面分析比较减灾行为倾向,初步反映汶川地震灾后重建4年后极重灾区民众的山地灾害减灾意识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多数被调查者的减灾意识较强,尤其是接受过减灾培训的地质灾害监测员和群众,但也反映大部分群众尤其是中青年对二次灾害存在侥幸心理,对避灾技能的理解还有待加强,社区减灾能动性有待进一步发挥。最后结合当地实际提出改进防灾避险明白卡、注重宣传培训效果,强化民众减灾意识,充分调动群众减灾能动性和完善风险沟通协调机制等对策和建议,从而为有关部门开展山地灾害防治的宣传培训提供参考,同时为促进社区减灾提供社会心理依据。  相似文献   

3.
国际减灾教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景秀  刘兰  温家洪 《灾害学》2011,26(2):120-124
减灾教育是防灾减灾的重要途径和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防灾减灾始于学校",利用知识和教育培养抗灾意识。通过对国际重要会议的决议及联合国历次减灾大会进展报告中有关国际减灾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总结了历年来国际减灾意识培训的进展轨迹,分析了减灾意识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土耳其和法国都建立起了政府支持的巨灾保险制度,但由于其各自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特征、国内保险市场的发展状况、政治法律体制等大相径庭,决定了两国的巨灾保险不论从具体的制度要素还是运营模式来看,都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前,虽然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我国的社会防震减灾意识还相当薄弱,国民的防震减灾知识相对贫乏,减灾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加强防震减灾教育,对于提高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加强中小学防震减灾教育  相似文献   

6.
试论灾害教育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13  
陈霞  朱晓华 《灾害学》2001,16(3):92-96
人类社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遭受着多种灾害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与破坏。在我国,在整个防灾减灾工作的链环中,有关灾害的教育环节还十分薄弱,缺口很大,由此也导致公众的灾害意识还相当薄弱。本文即是从“人为营造”的灾害入手,系统地阐述了灾害教育在我国减灾防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消防工作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预防为主,必须从消防工作的源头——建筑消防设计抓起。建筑消防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用水灭火自古有之,经济实用,使用成本低。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获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有效地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根据有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了现代科技对科技期刊的影响以及科技期刊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科技期刊要主动适应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科技期刊编辑要及时了解科技发展,培养和树立信息意识,掌握电子编辑手段与技能,早作“转岗”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对编辑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尽管公共场所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历来是一个重要问题,国家每年都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来加强预防措施以避免出现人员及财产的重大损失,但终日警钟长鸣也还是存在缝隙,仅最近一个时期,各地就连续出现公共建筑物失火伤人的重大事故。因此,日常的防微杜渐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自然灾害、交通事故、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每年造成非正常死亡的人数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调查显示,灾害后果如此严重,与民众的防灾意识淡薄有很大的关系。我国46%的民众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了解十分有限,26.6%的人甚至根本不了解。国外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对民众的防灾教育。  相似文献   

11.
《防灾博览》2014,(1):86-86
正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北方还是冰天雪地,南方早已春暖花开,所以南北方立春后的养生是不同的。北方:"春捂秋冻"很适合北方的春季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时常有寒冷气候的反复,衣服要渐渐减少,穿着宜偏暖些,即所谓的"捂"。一般情况,立春后最短也要"捂"10-15  相似文献   

12.
2002年6月陕西佛坪山洪灾害成因及特征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谢洪  陈杰  马东涛 《灾害学》2002,17(4):42-47
陕西省佛坪县位于秦岭中部南坡。2002年6月9日,该县山洪暴发,造成数百人死亡和失踪及巨大财产损失。15小时250.3mm的特大暴雨,是本次洪灾形成的根本原因。防灾意识不强,在山洪危险区建房等人为因素增大了洪灾损失。由于县境内主河支流短小,洪峰快速形成,具有很大破坏性。针对洪灾的成因和特征,提出了洪灾对策。  相似文献   

13.
几年来联合国系统参与“国际减灾十年”活动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系统的有关组织从“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开始即分别参与了“国际减灾十年”活动,现根据各个组织提供的情况摘要汇总如下:1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按照灾害管理培训计划(DMTP)召开过5次地区性的专题讨论会和若干次总部的培训  相似文献   

14.
《灾害学》2016,(2)
调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灾害救援心肺复苏知识的认知、培训及需求等情况,了解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分析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采用整群随机抽取方法,对新疆4所高校本科二年级学生共798人(医学类452人,非医学类34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接受心肺复苏CPR理论及技能培训分别为51.9%、44.9%;非医学类大学生答题正确率均50%;接受过培训的大学生认知水平高于与未接受培训大学生(P0.001);接受过技能培训对心肺复苏CPR认知情况有显著性影响(P0.001),而接受过理论培训对心肺复苏CPR认知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大学生心肺复苏CPR技术普及率低,且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对认知的影响是技能培训明显优于理论知识培训。建议开展多元化心肺复苏CPR培训,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CPR规范培训及技能考核,加大灾害救援的公众普及力度。  相似文献   

15.
职业安全培训效果定量评估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成松柏  陈国华 《灾害学》2007,22(2):132-136
职业安全培训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事故风险管理技能的主要手段。但是职业安全培训效果如何,目前尚无有效的定量评估方法。针对安全培训这个复杂的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系统,通过对影响培训效果的各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建立起科学、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合理准确地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基本理论构建职业安全培训效果定量评估模型;并通过案例加以应用,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对于提高和改善培训质量,降低事故风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聪明的孙膑     
《民防苑》2014,(11)
正一次鬼谷子对徒弟孙膑、庞涓说:"今日你们俩比赛吃馒头,谁吃到的馒头最多就算赢。"他还规定,每人每次最多只能拿两个馒头,吃完了才准再拿。师父刚揭开蒸笼盖,庞涓就抢先抓起两个馒头大口吃起来,孙膑见笼里还剩下三个馒头,就先拿了一个吃起来。庞涓暗暗笑孙膑准输,可是比赛结果是孙膑赢了。你想一想,孙膑怎么会赢的呢?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广大农民的住房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以山东地区为例,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原来的土坯茅房到瓦房,从砖瓦房到砖混平房,部分地区从砖混平房到砖混楼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目前农村住房建设随意性很大,抗震问题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 通过调查发现,村镇住房建设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思想观念陈旧,抗震知识和建筑知识缺乏 受旧的思想观念影响,农民住房大多只讲好看,不求质量。表面装饰富  相似文献   

18.
《民防苑》2010,(3)
上海市公安局2月22日启动上海世博会园区公安民警安保专项培训。上海公安机关将连续举办三期世博园区公安民警安保专项培训班,每期培训为时一周,轮  相似文献   

19.
基于Open Sees平台建立了桩-土-桥梁结构相互作用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参照benchmark模型定义了8个斜拉桥性能评价指标,考虑脉冲型地震动的影响,分析了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斜拉桥地震动响应的影响。研究显示,桩-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对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影响很大,无论是速度相关型阻尼器还是位移相关型阻尼器,大部分指标的控制效率均严重下降,特别是在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减震效率降低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正>地震等灾难所带来的教训永远铭刻在我们内心深处,值得我们深刻反思。除了在灾难后缅怀,人们还应该汲取经验,通过应急救援逃生演练来提高自身的应急逃生技能,在未来再次遭遇类似情况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另外,国家也逐渐重视起了应急逃生技能的培训,从小培养应急逃生意识,教师也开始教授应急救援技能。在面对灾难时,一些学校的自救方式值得我们广泛学习。因为平时注重演练,所以不会过多惊慌或恐惧,才可以在面临灾难时应对自如,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这也是学校开展应急逃生演练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