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浙江省旅游景区环境解说服务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旅游景区环境解说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旅游景区环境解说服务水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九寨沟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不同的视角对九寨沟景区现状条件下的旅游生态环境容量、旅游空间容量、旅游服务设施容量和旅游社会环境容量进行了定量分析,获得了九寨沟景区现状条件下最大旅游环境容量和最佳旅游环境容量值;诊断出九寨沟旅游生态环境容量充分满足游客需求,但服务设施的不足限制了大量游人的进入。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变化形势下,低碳理念应运而生,旅游业走低碳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旅游景区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载体,创建低碳景区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关键和核心。创建低碳景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合理规划是创建低碳景区的重要前置条件。在旅游规划编制过程中,将低碳理念渗透和贯穿其中,可保证景区从初期就按照低碳景区的要求和标准来建设和发展。分析了景区规划内容体系与低碳景区构建的对应关系,从景区规划的理念、功能分区、景区设施、旅游产品和保障系统等方面提出了景区的低碳化规划要求,从而保证景区从前期开发到后期运营都朝着低碳目标迈进,促进低碳景区的有序创建。  相似文献   

4.
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内部旅游解说系统的改善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改进旅游解说系统是全面改善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环节.以云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对游客的问卷调查获取一手资料,在简要阐明旅游解说系统概念、原则与目标以及与游客特征的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公园内部旅游解说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公园游客相关特征的分析,对公园内部旅游解说系统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减少旅游景区内接待设施建设 重庆应科学地规划旅游景区的土地利用,区分风景名胜区与旅游接待区的功能,借鉴世界旅游组织为四川省等省编制的地方旅游发展规划,拆除一些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接待设施。在风景名胜区附近的县市驻地、乡镇驻地或村落,建设旅游接待中心。 发挥市县城区、乡镇等的旅游集散地功能.扩大旅游服务功能的辐射范围,依托已有的基础设施,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是与旅游风景区相隔离的服务接待地, 也应科学规划,建设风格应与景区一致。可以利用旅游景区内原有乡十民居,改造成为小型家庭旅舍和青年旅舍,室内现…  相似文献   

6.
景区内部交通构成旅游景区碳排放的主体,创建低碳旅游景区必然要走低碳交通之路。旅游景区的低碳交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低碳景区创建角度出发,对景区内几种典型交通方式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和初步比较,从交通工具的选择与改进、交通站点的合理设置、景区道路的科学规划、运营管理的技术引入等方面构建旅游景区的低碳交通模式,为相关景区选择低碳化的交通方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周庄古镇旅游解说系统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解说作为一种关键而有效的管理手段,是旅游景区的使用功能、教育功能、服务功能得以发挥的必要基础。以周庄古镇旅游解说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直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出目前影响周庄古镇旅游解说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是动态解说系统不完善、空间解说线路不科学,并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8.
景区经营权转让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2年以来的近半年时间里,国内外资本与我国旅游景区进行了频繁的接触,取得了许多喜人的成果.据贵刊(今年第1期)介绍,四川省率先在全国推出"改革创新旅游景区发展模式",举办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旅游招商洽谈会,向与会的中外客商推出了多达100个的旅游招商项目,其中涉及景区招商的有60个左右.在这次招商会上,多个极具开发潜力的景区的经营权顺利实现转让,为四川旅游实现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表明四川旅游力图创新.  相似文献   

9.
中质旅游景区开发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质景区是指旅游综合质量中等的景区.开发中质景区可以增加目的地供给、优化旅游目的地结构、分流优质景区客流.以四川雅安碧峰峡景区为例,在分析该类型景区优劣势的基础上,对其在旅游项目设计、资金筹措、客源市场、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同时指出,我国中质旅游景区开发中存在着资源价值评价不准确、资源破坏严重等误区,以期在旅游实践中提高中质旅游景区的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10.
景区红色文化传播对提升游客红色文化认知、增强红色旅游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加强红色文化旅游传播的理论研究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厘清景区内影响游客对红色文化认知的因素及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通过深度访谈获取一手资料,以扎根理论方法提炼出景区红色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影响景区红色文化传播因素为受众态度、受众知觉、社会因素、解说形式、信息流、体验情境因素。其作用机制为:受众态度、知觉通过红色旅游意向与行为影响景区红色文化传播;社会因素调节红色旅游意向;解说形式和体验情境作为直接因素影响景区红色文化传播;信息流作为调节变量影响景区文化传播的方向与被识别度。其中,游客对红色历史图片、文字和人员解说的态度与要求具有不同的期望和评判,体现了游客对红色景区解说形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发展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以张家界市为例,分析了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因素及张家界旅游生命周期阶段,提出了通过推动旅游地旅游产品推陈出新,加强景区利益协调和推动低碳环保的张家界旅游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山岳型景观区是我国主要的旅游目的地类型之一。由于山岳型景观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污染消解能力弱等特点,开发利用不当易引起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因此,将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与山岳型景观区的旅游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建立山岳型景观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是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由理论走向实践的又一条有效途径。运用该方法对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及时发现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潜在危险,进行健康预警,提出维护景区生态系统健康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雁荡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东北部的乐清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阐述了雁荡山的地质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生态资源,以及旅游景区建设与发展现状、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提出了雁荡山游览区开发、科学考察区开发、游息区开发和地质遗迹保护、生态保护和史迹保护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4.
运用TADI指数研究升钟水库的旅游活动对水体环境的影响,比较了旅游活动中各个环节对水体的影响程度,指数越大,对水质影响越大。结果表明:升钟水库景区旅游人均TN、TP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3.57g/d、0.59g/d,升钟水库景区7类旅游接待设施综合干扰指数排序为:住宿类渔家乐T1〉渔家乐餐厅T2〉酒店T3〉餐馆T4〉摊贩T4〉公厕T7〉博物馆T6,住宿类型渔家乐(T1)对水质干扰最大,属高度干扰型;博物馆(T6)对水质干扰最小,属低度干扰型。不同的食宿组合方式中,渔家乐住宿餐饮型的TADI指数最大,对水质的干扰最强,仅在餐馆就餐则TADI指数为最小,对水质干扰也最弱。  相似文献   

15.
山区生态旅游开发初步研究——以粤西北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复杂但旅游承载力弱,因此山区旅游开发具有区别于其它地区的特殊的发展模式,也使研究山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以及山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分析出发,讨论了粤西北山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以粤西北旅游区的核心区怀集县为重点,探讨了经济基础较薄弱的粤西北山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对策,给出了在开发与管理方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Hong Kong's tourism is overwhelmingly urban-focused. There is a heavy concentration of tourist and ancillary facilities in a small core urban area. A well-defined tourist business district has evolved with imprints on urban morphology. Hotels and the travel industry have limited direct environmental impacts; recent efforts have reduced energy and water consumption and waste generation. Changing preferences and market diversification call for countryside and resort types of tourism. The mainly young visitors are increasingly interested in the scenic countryside with a well-established country-park system, the tourist potential of which has been neglected. Hitherto rural excursions have been confined to 'honeypots' with little penetration away from main roads. The varied possibilities of nature tourism with ecotourism ingredients can be tapped as an adjunct to the city-based counterpart. New tourist nodes such as scattered resorts and a resort island can bring visitors close to nature. The changing patterns of consumption and the increase in rural visitorship demand measures to forestall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17.
日历效应是旅游活动在年内变化的时间节律,主要体现在季节效应、节日效应和周末效应。基于景区级别—旅游客流量模型,收集新疆吐鲁番4景区连续3年的逐日客流量数据,通过构建3个指数模型测算效应值,以分析景区级别与日历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吐鲁番旅游淡旺季特别明显,景区级别越高,淡旺季差异越大;五一和国庆节日效应最高,景区级别越低,节日效应越显著,长假期有明显的节前和节后效应;周末效应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周六效应高于周日效应,景区级别越低,周末效应越高。最后,从气候变化、节假日制度和作息制度探讨了旅游日历效应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区际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区域整体优劣定量评价不足的情况,选取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5类综合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采用绝对数量、地均数量、人均数量3种评价指标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河南省综合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基本状况和旅游资源的区域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