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锅炉大气污染物监测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影响锅炉烟尘监测准确性的重要环节进行重点分析,对可能影响监测准确性的因素提出解决方法,提高监测采样值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固定源废气VOCs排放在线监测技术现状与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周刚  钟琪  赵金宝  杨凯 《环境科学》2013,34(12):4764-4770
结合我国"十二五"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要求和当前国内外相关监测管理现状,研究分析了适合我国固定污染源废气VOCs排放在线监测的仪器系统结构和技术特点,进而从系统采样预处理技术和分析测量技术两方面,提出了符合我国固定污染源废气VOCs排放在线监测技术特点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3.
大气汞浓度监测日益受到重视,使用主动监测系统进行大气汞浓度监测需要持续电力供应,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维护,且仪器普遍昂贵,因此不适宜在环境恶劣或基础设施落后的偏远地区进行,也难以进行大范围高密度布设。大气汞被动采样器由于造价便宜、不易受恶劣环境影响、采样过程中不需要人力及电力设施支持,可以在偏远地区实施无人值守监测,应用空间广泛。大气汞被动采样器在近年发展迅速,针对不同形态汞浓度监测有多种类型采样器。本文回顾已有大气汞被动采样器研究,针对各采样器的设计原理、采样效率及其在大气汞监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固定源废气监测工作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监测工况、测点位置、采样过程、结果计算等几方面出发,结合实际经验,对大气固定污染源的监测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突发型大气污染源位置识别反演问题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突发型大气污染事件中,能否根据临时监测数据对污染源的位置进行快速识别,对于城市大气污染源的控制管理以及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意义重大.为了构建突发型大气污染源位置识别的空间反演算法,本文通过分析大气应急污染监测的临时采样数据,结合污染物浓度扩散模型,随机生成污染源和计算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对突发型大气污染源进行定位并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蒙特卡洛模拟(Monte Carlo simulation)对相关参数进行讨论,最终构建能对突发型大气污染源进行快速估计定位的空间反演算法.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空间反演算法输出的污染源坐标与实际情况相符.因此,该算法可用于突发型大气污染源位置的快速识别.  相似文献   

6.
固定源排放颗粒物采样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固定源是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目前国内对固定源排放颗粒物的监测和研究还相对比较薄弱,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固定源标准采样方法,分析了现有采样技术和采样设备的不足之处.而模拟烟气排放到大气真实环境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的稀释采样正在成为研究固定污染源颗粒物排放特征的重要手段.文章阐述了固定源...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中国污染源重金属监测技术现状,对比分析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国外与国内污染源重金属监测情况,并分析了中国污染源重金属监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十二五"期间中国实施污染源重金属监测技术路线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监测对象、监测项目、监测时间和频次及相关技术要求等,确定了以污染源为单元,手工采样、实验室分析技术为主体,自动监测技术为辅助手段的自动监测、常规监测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根据中国国情对技术路线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环境监测当中大气采样是大气监测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本文简要介绍了几个主要的大气采样技术及仪器,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上阐述了污染源及污染源监测的作用和一般工作程序,并对开展污染源现场监测及采样工作的质量控制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发展趋势不容乐观,需要全面提高大气污染的治理。文中通过对大气污染源的分析和概述,介绍了监测大气污染源的方法,提出了做好大气污染的监测要求,并对环境治理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固定源废气竣工验收现场监测常见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中固定源废气现场监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验收监测中的工况核查、监测孔及平台设置、现场监测仪器设备等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PM2.5采样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我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于2012年颁布并将自2016年起全面实施.为使新标准规定的细颗粒物(PM2.5)达标,各地需对固定污染源排气中PM2.5进行监测和控制,但目前国内尚无固定源PM2.5采样标准方法.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固定源PM2.5采样方法及相应的国际标准,包括直接采样法和稀释采样法,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用于我国固定源PM2.5测量的可行性.为了便于环境管理和监测,建议确立基于虚拟惯性撞击原理的烟道内直接采样方法为标准方法,用于测定固定源排气中的可捕集PM2.5;为了评估固定源PM2.5排放对大气环境质量和健康的影响,建议同时确立以烟道外稀释采样为基础的标准方法,用于测定固定源排气中包括可捕集和可凝结的PM2.5.  相似文献   

13.
对比了国内外固定燃烧源、工业过程源、道路移动源和扬尘源等排放源PM2.5成分谱之间的差异,并利用CMAQ(区域空气质量模型)模拟识别各PM2.5成分谱之间的差异对空气质量模拟影响较大的排放源.结果表明:① 由于国内外发展水平、排放标准、采样分析条件以及排放源除尘设备等的差异,各排放源PM2.5成分谱差异较大;② PM2.5成分谱差异较大的源主要有燃煤电厂、水泥制造、重型柴油车和道路扬尘等,而差异较大的组分主要有SO42-、NO3-和Ca等;③ 道路移动源源谱本地化对PM2.5的模拟影响最大,其次为扬尘源和工业过程源,而固定燃烧源则相较最小,其中道路移动源源谱本地化模拟案例与基线的PM2.5模拟质量浓度绝对差值为0.27μg/m3,各组分质量浓度差系数之和为52.60×10-3 μg/(m3·kg),而固定燃烧源源谱本地化模拟案例PM2.5模拟质量浓度绝对差值仅为0.10μg/m3,各组分之和为2.12×10-3 μg/(m3·kg).研究显示,有必要采用统一的标准开展本地源成分谱测试工作,为源解析及模型模拟提供基础性数据,而从对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影响的角度出发,优先建立道路移动源本地化PM2.5成分谱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非点源污染监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本研究归纳总结了基于常规技术条件下的非点源污染监测方案.该监测方案首先强调了监测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监测区域的概况调查和指标筛选等;在监测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将监测区域分为城区、农业和流域三类,城区以西安为例,通过功能区的划分设置采样点,总结了次降雨过程中采样的频率和方法等;农业以某灌区为例,通过单元划分,在各引水渠与排水渠设置采样点,并介绍了灌溉过程中的采样的次数、时间间隔等;流域以渭河关中段为例,提出了各采样断面的设置原则,分析了降雨过程中各断面的采样规律.最后讨论了不同区域非点源污染监测的主要特征,提出非点源污染监测方案是非点源污染研究和控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压电网输变电设备的大气腐蚀问题,研究了几种典型的大气腐蚀监测技术。基于文献分析,探讨了电偶腐蚀电池、电化学阻抗谱、薄膜电阻传感器、石英晶体微天平以及交流导纳等腐蚀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比分析了各种监测技术在电力设备中应用的优缺点。采用薄膜电阻探针和交流导纳技术可以实现高压输变电塔、架空地线以及变压设备大气腐蚀的在线监测。对输变电设备的大气腐蚀实施自动化在线监测,可以为设备安全诊断提供重要依据,与大数据分析结合,还可以为故障诊断与寿命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严重威胁着环境和人类健康。随着VOCs问题的日趋突出,关于VOCs监测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检测技术逐渐完善。本文对大气中VOCs的监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综述,重点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高效液相色谱等离线检测方法和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法在线监测方法。此外,本文分析了各种采样方法及仪器检测技术的优势与不足,旨在为大气VOCs的监测与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Abrupt air pollution accidents can endanger people’s health and destroy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appropriate emergency response can minimize the harmful effects of accidents and protect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key emergency response technologies for abrupt air pollution accidents around the globe with emphasis on the major achievements that China has obtained in recent years.With decades of effort, China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em...  相似文献   

18.
Emissions from mobile sources and stationary sources contribute to atmospheric pollution in China, and its components, which include ultrafine particles (UFP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and other reactive gases, such as NH3 and NOx, are the most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China has released various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to address pollution from mobile and stationary sources. Thus, it is urgent to develop online monitoring technology for atmospheric pollution source emiss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main progress in mobile and stationary source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China and describes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some typical instruments in vital areas in recent years. These instruments have been applied to monitor emissions from motor vehicles, ships, airports, the chemical industry, and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Not only has the level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monitor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been improving, but relevant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have also been constantly updated. Meanwhile, the developed instruments can provide scientific assistance fo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regulations. According to the potential problem areas in atmospheric pollution in China, some research hotspots and future trends of atmospheric online monitoring technology are summarized. Furthermore, more advanced atmospheric online monitoring technology will contribute to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and improv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apacity.  相似文献   

19.
上海燃煤电厂空气污染日应急保障措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4月30日8:00~5月1日18:00启动空气污染日应急保障措施期间本市燃煤电厂污染物排放状况,结合措施实行前后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对应急减排措施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估,并探寻了固定源污染物排放量与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水平关系。结果显示,本市应急减排措施效果明显;全市环境空气中PM10浓度与电厂烟尘、SO2排放量显著相关;应急减排措施实行后,脱硫电厂烟尘排放量有明显的下降,未脱硫电厂烟尘排放量则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0.
张晓伟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11):160-162,171
从实际的饮食业油烟监测出发,结合执行与实践《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过程中的各种体会,从采样位置、采样工况以及基准灶头数这三个方面,对饮食业油烟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油烟监测前,应确保采样位置的规范,必须对采样断面和位置进行优化选择;油烟监测中,应确保采样工况的正常,油烟净化设备务必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要派专人负责工况的监督,维持工况的稳定;在今后的标准修订中,建议对基准灶头数的折算方式予以明确,而不是目前按灶的总发热功率或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两种方式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