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由枣庄矿务局水泥厂研制的“水泥厂立窑烟气湿法除尘新工艺于今年3月13日在枣庄矿务局水泥厂由山东省煤炭管理局主持召开的“水泥厂立窑烟气湿法除尘新工艺”技术鉴定会上通过技术鉴定。水泥厂立窑烟气是小水泥厂主要污染源之一。国內许多研究单位和水泥厂对立窑烟气的除尘,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和试验工作。但是,由于立窑烟气量大、温度高、湿度大、含尘浓度高,而且这些因素的变化幅度大,给除尘措施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国内虽有些水泥厂先后采用电收尘、布袋收尘以及湿法除尘机组等系统,试图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但都因种种原因,均难以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陈勇 《环境工程》1991,9(3):21-22,25
本文介绍一个流程简单,在技术上有—定突破的大型结晶硅电炉烟尘治理成功实例。除尘系统采用新型回转反吹扁袋除尘器。滤料采用针刺滤气呢(即诺美克斯Nomex)。除尘系统经受烟气量大、温度高、含尘量高、烟尘十分细微并带有火星(未燃尽焦炭)的考验。经过实际运转,除尘系统的烟气量和除尘效果及各项参数均达到设计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3.
纯碱厂在生产过程中要排放许多废碱液,如果用作烟气脱硫剂,不仅降低了脱硫费用,而且消除报废碱液的主要成分,介绍了旋流板塔式除尘脱硫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探讨了影响用废碱液除尘脱硫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找出了较好的操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废认在该装置上脱硫和除尘效果均达到国内外同类装置的水平,同量,解决了因为废碱液带来的水污染。除尘脱硫装置结构简单,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低,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相似文献   

4.
水泥厂立窑的除尘问题,是个老大难问题。原因是它的废气不但烟气量大、温度高、湿度人、含尘浓度高,而且这些因素的变化幅度也很大。所以治理非常困难,有的厂为了解决立窑烟气除尘问题,投资竞高达30余  相似文献   

5.
高温烟气袋式除尘系统设计要点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田玮 《环境工程》2013,31(1):63-65
铁水倒罐站除尘系统属于高温除尘系统,包括了铁水倒罐和铁水脱磷站两大部分烟气的除尘,其烟气温度近200℃。文中介绍了烟气混合室、火花捕集器、脉冲除尘器在高温烟气应用中的设计要点和袋式除尘系统的工程应用情况。工程投产后,袋式除尘系统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6.
郝景章  何鹏 《环境工程》2008,26(5):28-30
通过对颗粒床除尘器高温条件下的实验研究,探讨不同工况时除尘效率和压力损失的变化规律。推导了除尘效率和压力损失与温度的关系,并与试验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烟气温度的升高,除尘效率和压力损失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针对生物质锅炉环保验收过程中颗粒物排放总量超出环评报告预测总量的问题,分析了烟气量、氧含量、烟气温度等指标的异常情况,研究了颗粒物总量超标原因。结果表明:该除尘系统设计风量过大,燃料不充分燃烧,氧含量及烟气量过大,烟气温度偏高。建议优化设计、调整风速、规范数据分析并加强技术咨询。  相似文献   

8.
马军  王建忠  支浩  敖庆波 《环境工程》2012,(Z2):246-248,257
指出了过滤除尘在超高温除尘方面的优势。总结了近期在超高温烟气过滤过程中的过滤机理研究进展,列举了从300~900℃温度范围内应用的各种滤材,描述了各类滤材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介绍了某电厂CFB锅炉采用的脉冲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工艺,阐述了该除尘工艺的技术特点。经实践,袋式除尘器具有除尘效率高、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大、能满足电厂严格的排放标准等一系列优点,是电厂锅炉除尘工艺中高效除尘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火电厂除尘技术的发展动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近几年火电厂燃煤锅炉烟气除尘技术的应用状况及发展动态进行了简要分析总结,为选择适宜除尘技术提供参考。并提出了将电除尘布置在GGH之后,进行低温除尘的建议,由于烟气温度的降低,使烟尘比电阻处于适宜采用电除尘的范围,除尘效率显著提高。这样,利用现有普通电除尘器,不用增加成本,就可以满足烟尘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1.
堆式燃气热脱附技术因具有二次污染小、污染物去除率高和处理周期短等优势而得到快速发展. 土壤中的水分是影响堆体热修复过程中土壤升温的关键因素,然而其热湿迁移机理尚不明晰,工程设计主要依赖于实践经验. 该研究以山东省某污染场地的砂质壤土开展堆体热湿迁移试验,结合COMSOL仿真模拟,系统分析加热过程中土壤温度和湿度在竖直及水平方向上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热源附近土壤水分呈逐渐升高并出现短暂峰值(高于初始值10.9%)后再下降的趋势,水分峰值随温度提高而升高;热源温度越高,土壤中水汽的对流和扩散作用愈加明显,当热源温度由50.0 ℃升至100 ℃时,监测点体积含水量下降率由4.50%升至27.2%,且水汽的浓度扩散机制在水分迁移过程中占主导作用;对于相同热源作用下,初始体积含水量较高的土壤具有相对较高的温度变化,温升过程中对流传热以及热传导的作用更显著,当初始体积含水量由0.0700 m3/m3升至0.160 m3/m3时,监测点的温度由37.1 ℃升至40.0 ℃,其中多孔基体间的热传导作用占主导. 研究显示,堆体热脱附过程中土壤水分迁移规律与土壤体积含水量、距热源的距离、热源温度有关,且多孔基体间的热传导是引起土壤升温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环境污染对植物药材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环境污染因素中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土壤酸碱度和盐分以及人为因素,对植物药材生长的影响作用,并重点分析了水环境污染对水生植物药材药用成分的影响,得出水环境污染对植物药材生理功能的影响、对植物药材代谢物的影响以及对植物药材的药用安全性的影响。药用植物生物活性物质与生态因子相关性以及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与环境胁迫相关性,最终给出环境污染下提高植物药用价值的合理建议,为药用植物优质药源基地建设提供分析依据,提高植物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月河北省中南部严重污染的气象条件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年1月河北省中南部出现了长时间、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大气污染严重. 利用河北省AQI(逐日空气质量指数)、气象常规观测数据及NCEP(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1°×1°格距再分析资料,对此次严重污染事件的气象条件、大气环境背景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①2013年1月河北省中南部地面气象要素表现异常,与历史同期相比,平均气温低1~2℃、相对湿度高15%以上、日照时数少40%以上、降水日数多但量级小. 地面风力较小且多风向、风速的辐合线,地面散度场上河北省中南部为明显的辐合区,致使水汽和污染物汇聚不易扩散,导致雾霾天气异常偏多,大气污染严重. ②边界层高湿区中丰富的水汽与污染物互为载体,强逆温层结、大气低层的干暖盖、边界层下沉运动等均使水汽和污染物存留在近地层且不易向高空扩散;同时,稳定的大气环流形势为雾霾天气和严重污染提供了有利的大气环境场. ③河北省中南部特殊的地理条件也是雾霾和污染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 低空稳定的偏西气流越过太行山后在山麓东侧下沉,在华北平原地区易形成地面辐合线,从而加剧了近地层水汽和污染物的汇聚.   相似文献   

14.
利用卡尔费休法可直接测定PM2.5水分含量,方法精密度及准确度均较好.将该方法应用于北京市城区站点2020年全年的PM2.5分析,结果显示PM2.5水分浓度年均值为(5.0±4.1)µg/m3,在PM2.5占比为(12.5±4.8)%,与PM2.5质量浓度呈显著相关.水分质量浓度与PM2.5的质量浓度月度及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研究发现,随着空气污染加重,水分质量浓度及其在PM2.5占比均呈上升趋势,二者相关性明显增强.可见污染发生时,水分增加有利于颗粒物吸湿增长从而推高污染水平,对PM2.5的贡献同步增强.当沙尘污染发生时湿度处于同期较低水平,不利于细颗粒物的吸湿增长,水分质量浓度及其占比均处于较低水平. PM2.5水分与二次离子及有机物均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水分为气态污染物提供非均相转化载体,促进硝酸盐、硫酸盐、有机物的进一步生成.PM2.5水分与地壳物质无相关性,证实地壳元素为一次源,不受水分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地表土壤水分条件对坡面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玉斌  郑粉莉  曹宁 《环境科学》2009,30(2):376-383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实验,研究了近地表土壤水分条件,尤其是土壤水分饱和条件对土壤侵蚀过程中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近地表土壤水分条件对土壤侵蚀过程中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迁移有着很大影响.饱和含水量时径流及泥沙中非点源污染物的流失浓度和流失量大于非饱和含水量,且前期近地表土壤含水量越大,径流及泥沙中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流失浓度和流失量越大.土壤氮素的主要流失途径是降雨所产生的径流,约占总流失量的90.4%~99.8%;土壤磷素的流失途径是降雨径流和侵蚀产沙,分别占总流失量的2.67%~23.5%和76.5%~97.3%.同时,土壤质地对磷素养分的流失有很大影响,杨凌土随泥沙流失的DP浓度和流失量均大于安塞黄绵土.最后,提出了采取最佳管理措施等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铈粉尘治理及回收技术探索杜品森(云南光学仪器厂昆明650114)二氧化铈(CeO2)是光学研磨工艺中大量使用的一种抛光粉,虽然价格昂贵,但经理化深加工处理后,粒径超细达5微米以下时仍能保持符合光学玻璃抛光所需要的六方体晶格及硬度,能在频繁的镜片...  相似文献   

17.
Boreal peatlands represent a large global carbon pool.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arbon mineralization,soi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in the permafrost peatlands of the Great Hing'an Mountains,China,were examined.The CO2 emissions were measured during laboratory incubations of samples from four sites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5,10,15,and 20°C) and moisture contents(0%,30%,60%,100% 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 and completely water saturated).Total carbon mineralization ranged from 15.51 to 112.92 mg C under the treatments for all sites.Carbon mineralization rates decreased with soil depth,increased with temperature,and reached the highest at 60% WHC at the same temperature.The calculated temperature coefficient(Q10) values ranged from 1.84 to 2.51 with the soil depths and moisture.However,the valu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oil moisture and depth for all sites due to the different peat properties(P 0.05).We found that the carbon mineralization could be successfully predicted as a two-compartment function with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R2 0.96) and total carbon mineralization wa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P 0.05).Thus,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would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carbon mineralization of permafrost peatlands in the Great Hing'an Mountains,indicating that the permafrost peatlands would be sensitive to the environment change,and the permafrost peatlands would be potentially mineralized under future climate change.  相似文献   

18.
温度控制对蔬菜废物和花卉秸秆共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农业蔬菜和花卉废物为原料,进行了不同堆肥控制温度水平的共堆肥.试验在2m3的静态好氧床中试装置中,采用静态好氧工艺进行,研究分析了55℃,60℃,65℃3个温度控制水平下的废物减量化、底物降解、水分去除等的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总废物减量率分别为45.8%,63%和58.1%;有机质的降解率分别为23.4%、41.4%和23.8%;水分去除率分别为59.9%、79.1%和78%.60℃控温工艺的废物减量化效果最好,65℃次之,55℃最差;60℃控温工艺的底物降解能力最强,65℃和55℃工艺的底物降解效果相差不大;60℃和65℃控温工艺的水分去除能力最强,55℃条件下的水分去除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9.
基于热成像技术的污水排放源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暗排口是一种较难监测的污染源.为了更好地探索监测这种污染源的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城区积水潭处的护城河为对象,利用热成像技术对模拟污水暗排口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模拟污水与河道中的原水的温度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原水温度分布均匀,而模拟污水排入后水面温度呈辐射状同心圆分布,从红外图像上可以明确地把两种水体区分开来.实验还研究了在异质水体排入时水面红外图像特征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有异质水体排入时,图像中会出现温度异常的水域;随着异质水体的持续排入,温度异常水域开始逐渐扩大.研究结果为利用热成像技术遥感监测污水暗排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A tree-ring width chronology developed from Pinus tabulaeformis tree-rings of Hasi Mountain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responses of tree-ring to different climatic metrics. Correlation analyses between tree-ring chronology and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suggest that tree growth is both limited by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is the principal limiting factor of tree-ring width. To find a suitable moisture index to be reconstructed, three moisture indices considering precipitation and evaporation even water balance are chosen to be analyz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DSI is an appropriate index as predictor of tree-ring width and can be used to reconstruct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