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自然灾害的模糊识别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自然灾害是各种模糊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模糊集理论与方法是评价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本文提出应用模糊识别模型进行自然灾害评价,以洪水灾害为例,将模糊识别结果同灰色关联度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模糊识别结果比灰色关联度模型结果更客观、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
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一凡  聂兴信  王超 《灾害学》2009,24(3):89-92
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入手,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将工程风险因素按层次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构建了工程项目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建立了一个基于多级动态模糊综合评判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模型,以多级动态模糊评判为采样基础,用人工神经理论建立评价模型,采用反向传播(BP)算法训练网络,为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目前河道管理现状,在防洪影响评价基础上,综合运用广义结构可靠性原理及模糊数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理论,提出了跨河桥梁工程的防洪风险评价理念,对桥梁在防洪风险中的模糊随机性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进行了理论模型计算,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方法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王念秦  姚勇 《灾害学》2008,23(2):5-9
基于模糊数学中多级模糊评判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泥石流灾害的具体特点、成因、机理分析,建立了一种新的泥石流灾害易发性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且运用层次分析法中权的最小平方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以西安市临潼区大水沟泥石流为例,选用典型评判指标,建立二级近似推论,进行泥石流易发性的两级模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灾害识别与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综合利用历史记录法、成因分析法、预测法等灾害识别技术对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的各种灾害及其因素进行初步识别,确定虹桥枢纽可能遭受的灾害种类.再利用故障树方法对确定的各灾害进行作用机理分析,最终确定虹桥枢纽的灾害清单.针对上海虹桥综合枢纽工程的复杂性和灾害的随机性、模糊性,以及在运营时出现的一些灾害难以用非常准确的量化数据加以表达的特点,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到交通枢纽工程的灾害等级评估中来.在国际隧道协会制定的灾害等级表的基础上,建立灾害等级隶属函数,使评价结果尽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和层次分析法,从土石坝所具有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出发,充分考虑影响土石坝安全运行的各种因素或指标,给出了土石坝安全性态评价指标、评价原理和方法以及安全指标综合权重矩阵的概念和相应求解方法。经实际工程检测分析表明:采用多层次模糊评判理论进行土石坝安全综合评价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灾害损失评估的三参数区间数模糊综合评判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灾害损失评估的新途径进行了探索.根据模糊数学理论,将三参数区间数概念用于解决模糊综合评价对象的某些属性的不确定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灾害损失评估的三参数区间数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它在灾害损失评估中的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能使评判结果更加客观可信.  相似文献   

8.
灾害损失评估的区间数模糊综合评判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灾害损失评估的新途径进行了探索,根据模糊数学的理论,将区间数概念用于解决模糊综合评价对象某些属性的不确定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间数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它在灾害损失评估中的应用,实例表明由该法求得的评判结果更加客观可信。  相似文献   

9.
以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为研究对象,在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车站基坑、隧道等工程规划情况,识别了可能对工程造成影响的风险因素,构建了轨道交通工程的风险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指标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风险评估矩阵,依据工程风险分级规范制定了风险等级和接受准则,构建了轨道交通的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结果指出了福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主要施工风险因素和风险集中的地理区域,可为工程的风险管理和风险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选取沟谷纵比降、山坡坡度、沟谷沉积物厚度、山坡堆积厚度、流域相对高差、每平方米世理数、最大粒径、沟宽等8个因子为泥石流沟谷危险度划分的主要因子的基础上,运用关联度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北京市北部山区重点泥石流沟进行了危险度划分。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划分的危险度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其中,模糊综合评判法较关联度分析法列加理想一些。  相似文献   

11.
隧道火灾安全的“FAD”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的隧道火灾的安全评估是有效地进行隧道火灾的预测、控制和防火设计的基础。隧道火灾发生的原因十分的复杂。由此,基于对影响隧道火灾的各个因素及因素之间的关系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隧道火灾危险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为隧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以及隧道火灾危险评价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将模糊数学、层次比较分析法、德尔菲专家法相结合,建立了隧道火灾安全的“FAD”综合评价模型。结合上海市外环隧道实例,将该模型在隧道火灾的安全评估中加以应用,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为隧道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可使隧道火灾的防治对策、安全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  相似文献   

12.
利用模糊信息优化处理的基本理论(模糊近似推论、信息扩散、信息集中),建立了加筋高路堤稳定性的分类及评价其指标的信息矩阵,获得了加筋土高路堤稳定性评价的信息扩散模型。通过对北张沟加筋高填路堤进行的稳定性分析,表明该模型能较全面地考虑加筋高路堤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3.
政府跨区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跨区域突发事件的基本内涵。通过界定跨区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内涵,运用多因素评估理论,建立了一套用于评估跨区域应急管理能力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提出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跨区域应急管理能力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实例操作,表明该评估法可行性较好,效果较佳,能够为各级政府跨区域应急管理活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对台风灾情评估提出了一种基于台风灾害案例历史案例分析、综合模糊数学和灰色关联分析的综合评估模型;利用模糊隶属函数将台风灾情原始数据无量纲化,再设定一极重灾为参考序列。根据台风各评估指标与参考序列的距离,计算出关联系数;将关联系数加权平均和定义为灾度,根据灾度值评定台风的灾级。并以广东省台风灾情为例,验证了此模型。  相似文献   

15.
区域洪涝灾害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合香  徐庆娟 《灾害学》2007,22(4):38-42
以广西1992~2006年洪涝灾情数据为基础,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用基于遗传算法、特征值法和优化算法的投影寻踪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分类权重和排序权重,用优化算法进行综合得到组合权重,经过加权求和得出洪涝灾害的模糊综合评价,进而对15个评价对象进行了分类排序,其分类结果很好地反映了洪涝灾情的实际情况。在以上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利用距离贴近度进一步计算和分析各个评价指标之间的贴近度,并由择近原则确定各个评价指标之间在洪涝灾害评价中的相关程度。同时,建立了基于改进的灰色GM(1,1)的时间响应式的灾变年份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6.
根据震害调查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建立了由环境因素和管道结构参数组成的,对架空管道震害预测进行二级多因素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文中给出了计算、评价构成二级评判因素地震烈度、场地类型、工作状态和结构种类各档次正态模糊数范数ak的参数和对实际情况如何确定的方法。本文为面广量大的已建架空管道的震害预测工作提供了一套科学性强,方便实用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职业安全培训效果定量评估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成松柏  陈国华 《灾害学》2007,22(2):132-136
职业安全培训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事故风险管理技能的主要手段。但是职业安全培训效果如何,目前尚无有效的定量评估方法。针对安全培训这个复杂的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系统,通过对影响培训效果的各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建立起科学、全面和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合理准确地确定各评价因素的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基本理论构建职业安全培训效果定量评估模型;并通过案例加以应用,表明该模型的评价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对于提高和改善培训质量,降低事故风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新疆高等级公路的事故资料,分析了这些公路事故的发生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建立5个依次递升的交通安全气象因素预警等级.在此基础上,将熵值法与模糊物元建模相结合,应用熵值法来确定权重系数,避免了权重系数确定的主观性问题,同时结合所建立的气象影响因素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高等级公路沿线的主要站点进行了气象影响因素的安全评价,最终得出当日气象因素对公路交通安全影响的评价等级.  相似文献   

19.
人为泥石流灾害严重等级的定量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神府-东胜矿区人为泥石流的调查分析,选择15个因素(含5个主控因素)作为其严重程度的评价因子,确定了四值逻辑(严、中、轻、否)评判的定量标准。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和分层定量模糊综合评判两种方法对该煤田65条泥石流沟的严重等级进行综合判别,准确性达93.1%,它为保护该地煤田建设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