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城市灾害风险应对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阐述了城市灾害的分类;从城市灾害预防与控制,应急反应与救援等方面分析我国在城市灾害风险控制与应对上的不足;提出8个方面的对策。该对策研究包括:建立城市安全规划、风险防范和危机管理法律体系;实施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并融入城市规划中;完善城市灾害风险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安全规划风险评价机制;加快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建设;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安全教育和防灾减灾宣传;加强城市安全科学研究与交流。该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我国城市灾害风险预防与控制能力及应急救援水平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冬梅 《安全》2013,(10):27-30
本文针对油库作业的安全问题,提出运用HSE理念对油库作业进行超前预防。通过分析油库作业潜在的风险要素提出从加强风险认知与防范、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和完善风险反馈过程等方面实现油库作业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3.
为保障铁路运营顺畅,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需要对铁路安全恐怖风险防范工作进行研究。首先分析总结出铁路易遭受恐怖袭击的原因和铁路恐怖袭击案件的共同特点;其次阐述我国现阶段面临的恐怖势力种类,以及这些势力对我国铁路造成的安全风险;最后阐述铁路安全反恐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人员防范方面,需要健全铁路反恐队伍培养机制,建立路地联勤联动机制与应急处置机制;在基础设施防范方面,健全"物防"标准体系、设备使用维修标准及建立"物防"供应准入标准;在科技防范方面,要建立健全情报体系、信息安全标准体系、视频监控体系和安全检查体系。加强反恐法治体系建设,前3方面体系的建立需要以法律制度为保障。  相似文献   

4.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形成机理及防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物流外包 ,以此增强企业竞争力。外包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带来了诸多风险。笔者主要从物流外包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 ,对企业物流外包中面临的管理风险、信息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等诸多风险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提出了重视物流管理人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定物流外包的绩效评价指标、建立有效的利益 /风险分担机制、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等一系列防范风险的相关措施 ,为物流外包企业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吉林劳动保护》2013,(4):26-27
<正>安责险是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简称,是国家在安全生产领域所建立的新的安全保障制度。早在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23号)就提出:"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健全安全生产保障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不断提高保险机构风险管理能力,利用保险事前防范与事后补偿相统一的机制,强化事前风险防范,减少灾害事故发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主要从美国、欧盟个体防护装备产业发展现状、支撑机制入手,介绍世界个体防护装备产业发展程度,建议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需要建立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产业支撑机制,并与国际个体防护标准化组织建立交流机制、跟踪分析国际标准的变化、培养国际化人才、引进国际标准化专家交流讲学,不断提高中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13年的报告指出,2010年俄罗斯出口至中国的蒙古栎至少有一半是非法来源,可见非法木材国际贸易之嚣张。如今,中国政府对非法木材贸易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那中国未来会立法禁止非法木材进口吗?中俄非法木材贸易猖獗2月20日至21日,黑龙江省的中俄边境城市绥芬河召开了"推动合法和可持续中俄木材贸易国际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固废法等国家法律的实施,固废管理违法成本显著提高,企业固体废物的环保安全管理压力不断增大,建立固废管理长效机制,有效识别固废环境风险和隐患,是企业防范固废管理风险的有效途径。如何快速使固废管理风险受控和进行隐患治理,是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对EMS体系和双控机制优势的有效融合,提出了基于EMS和双控机制的企业环保管理双基核心管理方法,并将此方法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实践证明,企业的环保管理成效显著,环保管理风险防范能力快速获得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9.
<正>为科学推进“碳中和”与“碳达峰”的重要发展目标,加快国际碳交易机制的协同与融合。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碳减排、推广低碳技术应用、降低交易成本、控制风险并提高交易效益成为了全球碳交易的共同追求。通过建立国际合作体系,促进全球碳市场规范发展;推动统一标准认证体系,减少交易壁垒,提升全球碳市场整体效能;构建多边对话机制,保障全球碳市场交易健康与可持续发展。面对国际碳交易市场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探索提出促进碳减排技术创新、建立碳排放交易平台、开展碳排放案例研究等方面的合作路径。  相似文献   

10.
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企业走出国门,开展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然而,基础设施项目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也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突发公共安全风险问题,严重影响项目的执行和实施。本文通过分析高速公路项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经过和风险应对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构建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联合机制的高速公路项目公共安全风险管理强化体系,为相关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交通运输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交通运输是国家的“命脉经济部门” ,是构成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 ,在交通运输发展领域 ,国家经济安全面临着威胁 ,主要是来自国际运输企业的竞争和由外商直接投资而带来对国家经济利益和运输自主权的威胁。根据我国运输业的现状 ,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出发 ,笔者认为我国应制定谨慎的市场准入政策 ,加强法制建设 ,完善运输法规体系 ,制定保护、扶持政策 ,依靠科技进步 ,采取直接补贴和各种适当的管制措施相结合 ,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业 ,这才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权宜之策。  相似文献   

12.
建筑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业是伤害事故多发的行业 ,实行建筑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里有明确规定 ,也是一项国际惯例。建筑业实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对促进建筑市场和保险市场的发育、减轻企业风险和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 ,同时有利于建筑业的安全管理以及与国际惯例接轨。目前 ,我国由于企业风险意识薄弱、法规不完善、保险公司不能提供优良的服务以及缺乏保险中介等原因 ,使得意外伤害保险的推行情况不甚理想。为大力推动我国建筑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发展 ,需要加强风险和保险的宣传、完善配套法规、采取强制与服务并重的措施并扶植我国工程保险中介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市场交易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进行了解释。对国家同商业银行及中介机构的信息不对称,商业银行同工商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国家金融机构信息获取方面存在的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利率、汇率、管理及决策在金融行业的风险,以及操作过程中,贷款对象选择,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只要充分重视金融风险,采取得当的防范对策,风险是可以防范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全球反倾销与反补贴调查案件逐年下降,而WTO争端解决机构受理的因成员国使用保障措施而引发的争议案件日益上升。近年,中国产品出口迅猛增长的同时,贸易摩擦频发;大量进口的同时也可能使国内某些产业受到损害,引起不良连锁反应。国家经济安全警钟长鸣。笔者对反倾销、反补贴以及保障措施全球实施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对《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和《保障措施协议》3种措施从多方面进行了比较并用表格加以简要归纳,进而提出:近年不断增加的保障措施实施案例表明保障措施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安全阀”将被更多地采用。过去,中国很少采用保障措施,而《入世议定书》的“特保措施”使得他国能够对华采取歧视性的保障措施,因此,充分利用“发展中成员方”的优惠条件,充分了解、学会正确使用保障措施是当务之急。作为进口方,不能将保障措施作为万能膏药随意滥用,应合理使用保障措施、选择合理的保护部门。作为出口方,应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关注最新变化,适时改变出口策略,适度控制出口数量,实现出口产品的有序增长,“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以绕开它国壁垒。  相似文献   

15.
基于ArcIMS的旅游安全管理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旅游业的特点,即综合性、敏感性、涉外性或国际性,提出旅游安全管理系统应该包括:灾前的防范系统、灾时的抗灾系统以及灾后的评估善后系统3大部分的设计思路。将相应的旅游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的功能定为:以行政监察、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和应急救援体系为主的宏观管理系统。阐述了Web GIS的优点并推荐了一种构建Web GIS的新技术———ArcIMS,利用ArcIMS的系统构建的旅游安全管理系统具有功能健全、管理方便、系统成熟和安全可靠的诸多优点;同时整个系统的构建相对于其他Web GIS系统的开发而言,技术难度比较低、开发速度比较快,而且系统运行相对稳定,减轻了系统维护的负担。最后,结合旅游安全信息流的特点,具体阐述了运用ArcIMS作为旅游安全管理系统的平台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煤矿安全状况随社会经济发展演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安全效用原理系统地阐述煤矿安全生产投入产出理论,并借助安全经济学知识建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煤矿安全状况演化规律的理论模型。从理论上阐明煤矿安全状况演化的本质规律,并运用发达国家的安全生产发展历程的统计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同时通过该模型系统地反映我国现阶段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笔者认为:中央直属煤矿和地方重点煤矿基本上服从演化规律,但仍需要加大安全投入力度,乡镇煤矿近几年有偏离规律曲线的趋势;建议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段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安全投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把煤矿事故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7.
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应与地方经济相适应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已从原有的以行业背景为主的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向现有的以技术为基础的通用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向转变。由于各地经济的模式及工业基础的差异,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也不相同,对人才的需求也有所区别。尤其是安全工程专业人才,也成为经济发展需求的紧缺人力资源,各地争相举办安全工程及其相关专业,使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笔者提出高校应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采用“基础型”、“安全系统型”的宽口径的教育方式,在进入专业课时,开设多个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增加学生就业渠道,以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进行保护妇女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的策略研究,梳理有关科学研究和立法实践证据.研究结果表明:应突出保护、关心和关爱妇女,在关注女性特殊性需求前提下实现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细化职业妇女健康权利,强化政府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以及妇联和工会的群众监督责任;用人单位采取一...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公共场所应急疏散技术和标准发展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总结了国外公共场所应急疏散技术和标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结合我国公共场所应急疏散技术和标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公共场所应急疏散技术以及应急疏散标准发展的对策建议。在我国公共场所应急疏散技术方面,应加强在应急疏散人员行为特性汇总分析、应急疏散模型和应急疏散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时国家应加大应急疏散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并积极鼓励科研机构扩大与境外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另外,在公共场所应急疏散标准方面,主要应加强应急疏散管理和应急疏散产品标准的研究,为公共场所的应急疏散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Accident prevention relies on a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relevant hazards so that appropriate controls can be put in place to safeguard those who are potentially endangered. Setting deaths from war, natural events and domestic accidents to one side, industrial chemicals in their manufacture, transport, storage and use arguably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society's accident tol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gimes have been developed over the years to characterise the properties of these hazardous materials so that risks to society and workforces handling such `dangerous goods' are reduced. Sometimes it has taken a disaster to show that a hazard formerly unrecognised did in fact exist; sometimes the closer scrutiny of test methods has shown that a dangerous property may have gone unrecognised; sometimes misuse of materials precipitated controls. However, in all the deliberations surrounding hazardous materials characterisation, accident investigation and preven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trols, suitabl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nd viewpoints between experts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development and adoption of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 These international protocols are normally agreed by policy makers who have technical advisers to support their negotiations. These technical advisers need to meet in an appropriate forum to develop an understanding of all the relevant factors and to test ideas; often such group discussions pave the way to agreements being reached at formal policy negotiations, to solutions being provided for certain disasters, to better methods of testing. The International Group of Experts on the Explosion Risks of Unstable Substances (OECD-IGUS) created by the OECD is one such group. It first met in 1962.Set up initially to harmonise test methods used by countries to identify and quantify the explosive properties of unstable materials, it has continued over the years to offer scientists who are advisers to their governments (and others) a forum to exchange data and information primarily in suppo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lassifications regimes to protect society from the hazards of unstable substances and remove barriers to international trade but also in understanding and quantifying the resulting effects—such as explosion—from accidents involving these and other `dangerous goods'. This paper describes some of the accidents which show the need for international controls for `dangerous goods' and some of the contributions made by OECD-IGUS (often referred to as `IGUS') to their develop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