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我国正面临第四次事故高峰的冲击,重大恶性事故频频发生,事故伤亡数字庞大,职业危害严重,经济损失惊人。遏制事故高峰,是我国政府、企业、科研和教学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而又艰难的任务。本文讨论了我国职业灾害的概况,并针对我国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八条对策。 1、我国职业灾害概况 (1)4次事故高峰和恶性事故概况 新中国建立以来至今,我国出现了4次事故高峰。50年代末期的大跃进期间出现第一次事故高峰,到了三年困难时期,仍然余波未平。70年代初期形成第二次事故高峰,与1965年全国县以上企业因工死亡数相比,1970年为 2.85倍,1971年为 4.24倍,1972  相似文献   

2.
一 中国民航成立43年来,共发生一等飞行事故60起,报废飞机61架,死亡867人。共出现了3次事故高峰。 第一次是1958—1961年期间,主要受“大跃进”的影响。第二次是1973—1977年期间,受“文化大革命”“打倒一切”的影响。 1988年到1992年是第三次高峰时期,共发生一等飞行事故20起,死亡511人,占一等飞行事故死亡人数总数的58%,报废飞机20架,占一等飞行事故的32%。这是全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民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时期。一方面,民航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安全生产关系、飞行生产秩序、劳动分配制度尚未完全理顺,人员思想活跃,职工队伍不稳;另一…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全国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异常严峻,各类恶性事故明显增多,对深化改革开放造成了相当程度的消极影响。本刊这期选登几条有关的消息,就是为了吁请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重视这个不好的现实,积极行动起来,扎扎实实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扭转伤亡事故多、职业危害重的被动局面。 在今年年初由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召集的高层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向社会呼吁要警惕第三次事故高峰来临。还有一些专家认为,实际上第三次全国性的事故高峰已经出现,只是现在还没有到达峰顶,如今已经到了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4.
1.概况三年多来,已出《安全文化》专刊43期,刊发论文140余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报道和实践体会文章30余篇。2.《安全文化》创刊2.1背景2.1.11993年,正值第四次事故高峰出现,事故不断、隐患层出不穷。原因何在?回答是有章不循、执法不严,“三违”严重,重生产轻安全。为何老是那些原因?对此,劳动部部长李伯勇一针见血的指出:“要害在出了事没事。”而且在这次事故高峰出现以前,专家们就有预测,事实证明,专家们言中了。可见这已动摇了我们长期依赖常规的安全对策去解决问题的信心。2.1.2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于1993年1…  相似文献   

5.
继上个世纪70年代末知青返城、90年代国企工人下岗浪潮后,第三次就业高峰已经到来。2006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其他部门共同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显示,2006年,劳动力供大于求压力进一步加大,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下岗职工、退役军人……种种因素使就业刚性矛盾仍然突出,劳动力总量增加以及产能过剩、贸易摩擦等原因,即将到来的第三就业高峰形势严峻,有可能超过前两次。”目前,我们国家的就业形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程度,无怪乎国内有学者称,我国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就业战争”。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仅国家应当承担责任,而且应当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我国前两次面临就业高峰时,正值我国从国家用工转向市场就业,正是由于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形成与发展,才使我国化解高失业带来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6.
面对我国第四次事故高峰的严竣形势,本文论证了加强安全法制建设的必要性。作者从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律体系这一系统工程出发,提出了研究先行,监督与管理分开的思路,重点探讨了科学的立法程序及主要步骤。  相似文献   

7.
安全生产和经营投入的微观和宏观收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安全生产是保护劳动者和消费者安全与健康和发展生产力的一项重要保障,是保护经济建设持续稳定、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团结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可是,我国的安全生产形严峻,尤其是2002年以来,我国意外伤亡事故出现了动荡、上升的趋势,中国地质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长、著名安全生产专家罗云教授分析:我国正处于第5次安全事故的高发期.这次高发期严格说从1999年下半年就开始了.前四次事故频发高峰分别是解放初期、"大跃进"时期、"文革"时期、1992年至1993年第一轮工业改革时期.经济转型总是伴随着一个事故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8.
分析和吸取了我国工伤事故出现过四次高峰的历史教训 ,结合当前意外伤亡事故的严重势态 ,对我国安全生产现状进行剖析 ;提出了安全第一公理 :探讨了大众安全文化素质的养成、大众安全文化、安全生产与安全文化等课题 ,指出了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的伟绩以及安全、减灾、环保可持续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营造一个安全、少灾、无害、和谐的社会 ,靠安全文化教育和安全文化事业的繁荣。安全文化的作用既现实 ,又长远 ,既受益于当今社会 ,又保护了人类活动的安全与健康。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活动领域的拓展 ,安全文化必然成为人人需要的毕生追求的最崇高的文化 ,必将成为人民安全、社会安全、人人共享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9.
《安全与健康》2007,(4):50-50
避开高峰出行 每天早上7点半至9点,下午5点至7点半是车辆行驶高峰时段,特别是在市区的主要道路上,常常出现道路拥挤的现象。老年人驾车相对来说速度比较慢,在拥挤的路段上更容易被挤、被催促,从而使心情变得过于紧张,驾车时容易出现动作机械,油离配合不当,影响行车安全。所以老年司机如果没有紧急的事情,应尽量避开高峰时段行车。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形成我国煤矿伤亡事故四次高峰时期的主要原因;研讨了近期特大事故的主要根源;提出了预防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设置不同环境气象条件的风险污染源,选取最大高峰浓度和最大高峰浓度出现的时间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分析环境风险评价预测模型AFTOX中大气稳定度、事故处地表粗糙度、事故处地表类型和干湿度对其预测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风速一致时,大气稳定度对最大峰值浓度的影响总是大于事故处地表粗糙度以及事故处地表类型和干湿度,而最大峰值浓度出现的时间对各参数的敏感性无变化。  相似文献   

12.
又一个黄金周,又一次进入旅游高峰.让人不禁想起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发生在昆明圆通山动物园的老虎咬人事件6岁女孩莫瑞欣惨死在与其合影的老虎口中.旅游安全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3.
关于安全及安全文化的沉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和吸取了我国工伤事故出现过四次高峰的历史教训,结合当前意外伤亡事故的严重势态,对我国安全生产现状进行剖析;提出了安全第一公理:探讨了大众安全文化素质的养成、大众安全文化、安全生产与安全文化等课题,指出了弘扬和倡导安全文化的伟绩以及安全、减灾、环保可持续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营造一个安全、少灾、无害、和谐的社会,靠安全文化教育和安全文化事业的繁荣。安全文化的作用既现实,又长远,既受益于当今社会,又保护了人类活动的安全与健康。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展,安全文化必然成为人人需要的毕生追求的最崇高的文化,必将成为人民安全、社会安全、人人共享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14.
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对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安全生产形势的基本认识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特大事故频频发生、重大事故隐患突出,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历年工伤事故与死亡人数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出了我国工伤死亡绝对人数变化的基本特点:死亡人数多;变化幅度大;但近些年来的变化幅度已经减小。值得注意的是:在1994年第四次事故高峰中,  相似文献   

15.
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交通事故已成为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社会公害之一。笔者利用国内外有关交通事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特征进行研究,为改善交通安全状况提供理论基础。运用统计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分析国外不同国家和我国交通事故年时间分布规律的波峰曲线,得出我国交通事故逐年上升的势头有望得到遏制,使人们对战胜交通事故灾害充满信心。分析交通事故小时时间分布曲线,得出交通事故高峰小时出现在交通量高峰小时之后,两者不重合,死亡高峰时段(危险时段)多发生在夜晚等结论。该结论对采取针对不同时间内降低交通事故的教育、管理、工程等安全对策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和指导下,我国的改革开 放和杜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职业安 全卫生监察工作应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开拓 新途径。过去的教训是.每当经济发展时,企业往往 容易偏重生产任务,忽视安全造成各类事故猛增。据 统计,历史上我国在1958、1970年和1978年前后, 出现过三次伤亡事故高峰。从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安 全生产形势可以看出,各类事故、特别是重大事故明 显增多,必须引起我们高度警觉和重视。职业安全卫 生问题涉及的范围广、影响大、杜会敏感性强,这项 工作搞不好,会造成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和政治问题。 …  相似文献   

17.
正舆情4月23日—5月1日,应急管理相关舆情整体稳定,但有小幅波动。根据舆情趋势图分析,此期间舆情于4月24日出现小高峰,并于4月27日达到最大峰值,主要原因为:4月24日,媒体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就朝鲜重大交通事故作出重要指示,被大量转发;同时受"4·21"广西桂林桃花江龙舟翻覆、"4·24"广东清远KTV纵火案件新闻影响,形成舆论小高峰。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当前,正当政府转换职能、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时期,新的机制尚未健全,旧有的机制正在变更。在这种形势下,安全管理体制如何适应改革的变化,是否会出现空穴,新的事故高峰是否会再次出现,已成为各行各业、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思考、注视、焦虑的中心。为此,中国劳动保护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于新年伊始邀请30多名专家,在燕山石化总厂召开了高层研讨会。 当前,全国重大恶性事故呈上升趋势。矿山3人以上死亡事故平均每天1起,10人以上死亡事故平均每周1起。建筑行业在今年头13天中,已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事故3起。据全国总工会…  相似文献   

19.
使用热重一红外光谱分析仪联用(热红联用)技术棚4定了马尾松凋落针叶热解燃烧的起始温度、烟气成分、排放量及其达到峰值时的温度等。结果表明,针叶在250℃时气体排放开始大量增加,当升温至600℃左右时,有氧条件下其气体排放基本结束,而无氧条件下则继续排放气体,甚至在950℃时仍然有CO2和CO排出;针叶释放的无机烟气以CO2和CO为主,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气态有机物在种类和排放量上均有较大差异,无氧条件下气态有机物的排放量最高。实验还发现,无氧条件下,CO和气态有机物排放量出现了多峰值现象,表明针叶在无氧条件发生了2—3次热解排放高峰。  相似文献   

20.
“用工难”在最近几年已成春节后很多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未雨绸缪.提前部署应对节后用工高峰,采取四大举措.缓解节后部分企业出现的结构性“招工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