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保护立法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立法与污染防治立法相并列,共同组成完整的环境保护立法体系。进行自然保护立法,涉及到一系列管理实践与立法协调的问题.本文对自然保护立法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国家有必要抓紧制定专门的自然保护法,为保护和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提供根本保障。一、我国自然保护立法的现状和问题自然保护立法作为整个环境法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主要反映在下列法律和法规中;(-)《宪法》中对自然保护做了规定我国《宪法》第26条第1款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第9条第2款、第22条…  相似文献   

2.
应国家环保局的邀请,全国政协经济建设组以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建设组副组长、原国家计委副主任林华同志为组长、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副省长杨纪珂同志为副组长及有关方面的委员、专家组成的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调查组,在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张广钦同志和省环保部门负责同志陪同下,于十月二十七日至十一月九日在四川境内的灌县、映秀湾、宜宾、兴文、泸州、重庆等地进行了半月的调查。在蓉期间,调查组向四川省委、省府、省政协主要负责同志交换了情况。调查组的同志除进行实地考察外,还  相似文献   

3.
专家名片     
正艾克拜尔·米吉提中国环境文化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艾克拜尔·米吉提:哈萨克族著名作家。1954年4月生,新疆霍城县人,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1980年第五期文学讲习所结业。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在今年的两会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向大会提交了有关公益诉讼的提案,呼吁建立环保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自1984年颁布实施以来,历经了1996年、2008年两次重大修订。2015年,全国人大将《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列入五年立法计划。2016年3月,环保部通过了《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初稿,4月征求工信部、财政部、发改委等31个国务院部委及各省市环保厅意见。6月12日,环保部公布《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式开启修订之路。2016年12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提交的《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根据2017年3月印发的《国务院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今年国务院将配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继续审议《水污染防治法(修正案草案)》(二审)。2017年4月27日,以"水污染防治法修订"为主题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这也是全国政协2017年唯一一次以立法协商为主要内容的双周协商座谈会。现将此次座谈会部分专家、委员发言集结刊登,以飨读者,希望推动水污染防治立法进步、为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发挥更大效力。  相似文献   

6.
《绿叶》2005,(3)
本刊讯从刚刚闭幕的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传来消息:环境保护成为备受委员关注的焦点。在本次政协会议期间,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中的25位全国政协委员,围绕环境保护的  相似文献   

7.
于晶晶 《四川环境》2021,(2):220-224
2019年6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颁布,指出自然保护地建设应“探索全民共享机制”,突出了公众参与制度的重要意义。在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过程中,公众参与制度虽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但仍面临诸多实践困境。通过分析现阶段自然保护地的立法和实践现状,探析公众参与制度在自然保护地建设中的适用路径和困境阻碍,对公众参与制度的立法表达、管理体系和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从而进一步完善自然保护地中的公众参与制度,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8.
美国为保护自然环境而专门立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加上美国又是一个在立法和司法上实行联邦和州双轨制的国家,其自然环境保护法规之多,涉及面之广泛堪称世界之首。自然环境保护在美国环境立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保产业》2023,(3):21-22
3月4—11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京召开,《中国环保产业》杂志就生态环保产业未来发展以及当下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书鹏。2023年全国两会上,环境资源界别首次亮相全国政协会议。此次新设的环境资源界别,是全国政协自1993年增设经济界别以来,再次增加的新的界别。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共设置34个界别,委员共计2172人,其中环境资源界有85位委员,在34个界别中属于人数较多的一个,成员包括环境资源领域党政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科研专家、能源资源领域企业负责人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全国政协新设环境资源界中的一名委员,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书鹏提交的两份提案均紧扣“生态环境保护”主题,从资金和人才两方面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环境问题成为代表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18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的《用法律手段建立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制》和《加快研究建立绿色GDP核算制度》两个提案,更是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这18位全国政协委员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们都是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的理事。  相似文献   

11.
资料显示,2005年,能代表或体现中国农耕文化的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有5000个,目前只剩下不到3000个,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冯骥才在政协会议发言中批评城市文化悲剧正向农村转移,疾呼在城镇化转型中加强对古村落文化的保护.(见3月11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办,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暨会议(CIEPEC)"6月21日~24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为本次展会发来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蒙宣布展览会开幕。  相似文献   

13.
<正>名誉主任曲格平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环资委原主任解振华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 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潘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正部长级)主任袁志发《光明日报》原总编辑  相似文献   

14.
两会代表谈环境教育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陈汉彬:加强全民环境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整体而言,公众的生态知识仍然比较贫乏,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环境道德观念比较落后,对于生态建设相关的法规、政策、技术标准体系了解少,由于知识到行动的转化率低,缺乏监督生态建设进程及保护生态建设成果的积极性和参与生态建设的意愿。由于人们环保意识薄弱,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仍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5.
蒋志刚 《绿叶》2012,(4):8-12
由于自然保护区在濒危物种保护、关键生态系统保护和地质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随着中国的改革发展,中国自然保护区凸显出一些问题,有关的自然保护区立法事项提上了我国立法机关的议事日程。在立法工作中,应当明确保护区的所有权属、面积上限;必须适合我国国情和政情,逐步实现一区一法;必须确定自然保护区功能区与面积调整的法律程序;必须能够保障原住民的利益,能够鼓励个人、公司参与设立自然保护小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环保产业》2011,(3):16-16
2011年初春,"两会"在北京如期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就关系国计民生的各种议题展开讨论、提出议案,这其中有多少环保议题,哪些环境问题有望在近期得到解决?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聂春雷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全国自然保护工作会议日前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落下帷幕。会议总结了勺\五”以来自然保护工作,分析了自然保护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了“九五”自然保护目标和基本思路及主要工作,会议还审议了《国家环保局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委员宋健给会议发来贺信,国家环保局局长解振华主持了开幕式,并在会议结束时作了总结讲话。国家环保局副局长王玉庆作了工作报告。会议认为,“八五”以来我国自然保护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在自然保护立法,自然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乡镇企业污染防治,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生态示范区…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保护事业关注的重点之一。美国和日本的环境教育立法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在总结两国立法特色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环境教育法制建设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环境教育》2004,(3):56-57
“非典和禽流感相继暴发,应当引起我们对现行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思,如不能制止严重破坏自然平衡的行为,不能与生物界和谐共存,人类可能会像恐龙一样因‘特化’走向灭绝。”谈到如何保持生态平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殷鸿福激动地说。 “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研究生物演化史得出的科学结论。”殷鸿福委员说,生物界的消亡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通过全面进化,旧物种虽不复存在,但演变为更高更新的物种;另一种是未能绵延后代而绝灭。前一种消亡是好的,比如从猿到人的演变,人猿消亡了,却产生了更高级的人;后一种则是物种的悲哀,比如恐龙。 殷鸿福委员认为,引起恐龙灭绝的内因是“生物特化”。所谓生物特化,是指不与自然平衡,造成生物体某一方面非自然地过度发展。比如某些物种个体增大是一种特化现象,它是生物演化上升的表现之一,但并不是越大  相似文献   

20.
微博     
《环境教育》2013,(3):7-7
巩汉林(喜剧表演艺术家):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闭幕了,新当选的俞正声主席发表讲话,党和国家两届领导胡锦涛、习近平等与委员们合影。作为文艺界别的委员们都尽职尽责,我更关注的是提案得到落实,衷心希望老百姓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居有所屋,环境更好,让老百姓满意的政府,才是人民的政府!http://weibo.com/gonghanlin/2013年3月12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