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静电足油库加油站着火爆炸事故主要点火源之一,油库加油站中的油品在储存、运输、输送、装卸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静电。油品本身属于易燃易爆液体,当静电放电能量超过油蒸气的最小引燃能量时,就可引燃引爆油品。因此油库加油站在营运过程中静电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2.
王万玉 《安全》1994,(3):1-3
1、前言 现代工业许多部门,涉及到的粉尘大都具有爆炸性,而且粉尘在加工、输送、储存、收集过程中易积累大量的静电。目前,国内外对粉尘的爆炸特性、爆炸机理、静电起电规律都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对荷电粉尘的放电规律、静电放电引燃粉尘的具体条件和因素的研究,还不象静电放电引燃可燃气体那样深入,还有待于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现有的报导和资料  相似文献   

3.
我厂的一部分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被加工对象体电阻系数比较高,火花点火能又较低,加上特定的生产设备和条件,以往多次发生爆炸事故。根据分析,主要是静电造成的灾害。 为了防止这样的静电灾害,从1981年起,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生产过程的静电起电和人身静电进行测试,针对性地采取了静电防灾技术措施,广泛应用了湖北襄樊橡胶厂生产的导静电胶板、胶鞋、胶液、胶带、胶轮等导静电橡胶制品。如在存在静电的生产场所,用导静电橡胶板作导静电地面;操作人员穿导静电工作鞋;一些特殊的生产设备使用的普通橡胶传送带改为导静电橡胶传送带;设备上的一…  相似文献   

4.
<正>进入冬季天气干燥,静电更易于积聚。冬天比其他三个季节发生的静电事故机率更大,安全工作不容忽视。在企业日常安全管理中,要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勤于检查,避免因为静电因素导致事故的发生。以前企业在防静电工作中把工作重心放在可燃液体快速流动环节的防静电上,忽视了慢速流动可燃液体的防静电工作,导致事故给人深刻的。某私营化工厂从二楼用塑料管向楼底的塑料大桶中放甲苯溶液,该企业职工使用塑料管时未采取任何防静电措施。事故就在这时发生了,由于静电放电产生火花引燃甲苯,导致火灾的发生。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静电 设备、物体和人体上积累静电 ,其放电时便易引燃易燃蒸气、粉尘和纤维而导致火灾爆炸。这可根据具体情况 ,通过接地、连接、电离、增湿、工作人员不穿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等一系列防静电的措施来防止。化学作用 由于对化工生产的控制失灵 ,或化学物质与其它物质发生作用 ,以及非稳定的化合物进行分解往往导致起火。这可由合理的操作、测试和控制来防止 ;也可由细心的管理来避免 ,特别是避免加热和震动来加以防止。自燃物 有些可燃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作用的情况下 ,其本身进行的生物、物理或化学作用而产生热 ,当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氧量…  相似文献   

6.
正静电灾害是在一定条件下造成的,静电作为火源引起爆炸和燃烧的条件可归纳为4点,即:①有静电产生的来源;②静电得以积聚,并达到足以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③静电放电周围存在爆炸性混合物;④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达到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  相似文献   

7.
铁路危险品货场中人体静电放电隐患的测量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人体静电的基本理论,人体的对地静电电位、电容和电阻是静电放电隐患的3个主要评估参数,也是建立静电危害模型的关键参数。笔者结合实际测量数据,对铁路危险品货场中人体静电放电的隐患进行了分析与评估,并探讨了其危害机理,提出了流动人体模型和人体—老虎车模型,给出了模型参数的数值。基于实测数据和放电模型分析的评估结果表明:在铁路危险品货场中,源于人体静电放电的静电电击和静电引爆两个隐患不容忽视;与基于实测数据的直接评估结果相比,人体—老虎车模型得出的评估结论是静电放电隐患,更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静电灾害是在一定条件下造成的,静电作为火源引起爆炸和燃烧的条件可归纳为4点,即:①有静电产生的来源;②静电得以积聚,并达到足以引起火花放电的静电电压;③静电放电周围存在爆炸性混合物;④静电放电的火花能量达到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内衬改造应用中存在的引燃风险,阐述加油站埋地罐内衬改造工艺,测试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放热特性、与玻璃钢摩擦的滚刷及装树脂绝缘桶的表面静电电位。结果表明:不饱和聚酯树脂与固化剂混合后的放热不足以引起树脂自燃;滚刷、树脂与绝缘桶间摩擦可导致桶表面静电位超过7 kV,带电绝缘体表面与金属凸出物间存在静电放电现象、甚至引起挥发苯乙烯局部闪燃风险。油罐内衬改造时需强化通风以及增加静电防护措施,避免静电放电引起罐内燃爆事故。  相似文献   

10.
石油化工企业存在有可燃气体(蒸汽)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场所,有些危险物质易产生和积聚静电荷,当静电电位达到一定的程度,并具备放电条件,且产生的放电火花能量大于该危险物质的最小点燃能量时,即可引发爆炸和着火事故。笔者就石油化工企业静电引燃爆炸危险情况进行了论述,并提出消除静电危害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经常会看到油罐车底部都有一条铁链拖在地上行驶,殊不知,这条"铁尾巴"竟是油罐车的保护神。据了解,油罐车底部拖一条铁链是用来导静电用的。因为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的电阻都比较大,在运输过程中与罐体频繁摩擦,很容易产生、积聚静电。当静电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就容易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燃石油产品,引发燃烧或爆炸事故。油罐车以四个绝缘的橡胶轮胎着地,不能及时将静电导入地下,而油罐车后带的拖地铁链能将静电及时导入地下,防止静电积聚和放电,起到保  相似文献   

12.
静电现象是人们生活中十分普遍的电现象 ,如当您脱下化纤毛衣时可听到轻微的放电声 ,黑暗处还能看到放电的闪光。近年来 ,人们已将静电技术应用于生产 ,诸如静电喷漆、静电复印、静电植绒、静电除尘等等。然而 ,静电并非绝对静止的电 ,电静电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我们时有所闻。有资料记载 :某橡胶厂常常在胶带输送过程中发生火灾事故 ,后经调查 ,结论是由于胶带在输送过程中滚筒以 14~ 15米 /分的速度运转会产生静电放电现象 ,其火花引燃了卷烘中产生的汽油蒸汽而造成的。橡胶、塑料、造纸、纤维业 ,经常采用一些化学溶剂 ,能形成爆炸性混合…  相似文献   

13.
孙永泰 《安全》2000,21(6):22-24
朋友,在您紧张工作和愉快生活的时候,可曾想到,有些"纵火犯"就隐藏在您身边。一旦时机成熟,它们将会给单位和家庭造成严重的灾难。下面我们先揪出一批"纵火犯"示众,以期敲响警钟。 衣、鞋 沈阳某厂两位工人正在绝缘地板面的车间内拆卸"308"雷管捆,身穿化纤衣裤的工长从室外进来,刚刚接近雷管,即发生爆炸……。某厂为清除车间水泥地面上的油污,在地面上撒上了一些拌有汽油的锯末。清扫时,一女工脚穿的泡沫塑料鞋,不慎碰到露出地面的电线铁管弯头,车间顿时起火。谁是造成爆炸起火的祸首呢?--静电。  相似文献   

14.
某化工厂一工人上厕所,在蹲下的一瞬间,“轰”的一声着火燃烧,屁股被烧伤。事故发生后经查实,起火原因是厂里漏泄的苯液流进厕所的粪坑里,使厕所周围存在着苯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而该工人上身穿的是的确良衬衫,下身穿的是晴纶线裤,在脱晴纶裤时,产生了静电并引燃苯蒸气。静电是某些物体之间的相互摩擦,破坏了物体原子中正负电荷的平衡,发生电荷的转移而产生的。静电极易引起爆炸、火灾和静电电击。因此,易燃易爆作业场所必须谨  相似文献   

15.
危化企业爆炸性危险环境下由静电放电引发的火灾爆炸时有发生,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危化企业气体、液体、固体、粉体及人体在不同生产工艺过程中静电电荷来源以及可能的静电放电形式。综合考虑静电点燃源形成可能性、爆炸性环境形成可能性、监控与控制措施有效性以及静电事故后果严重度,构建了基于改进LEC法的静电点燃危险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能实现对危化企业静电点燃源危害的量化评估与分级。应用该方法对某加油站进行静电点燃危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预防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聚烯烃粉体生产的迅猛发展,粉体生产过程中的静电爆炸事故也相应增多。该文介绍了国外粉尘静电爆炸研究的进展和国内粉尘静电爆炸事故的主要现象。近期国外的研究特点主要是逐渐采用工业规模的实验装置取代实验室的基础研究,着重开展了料仓放电的危险研究和与放电燃爆有关的基础研究,包括安全评价和工业控制条件的推荐研究。国内粉尘静电爆炸事故主要存在的现象有设计缺欠或不合理,装置扩能改造时忽视了脱挥或通风的配套改造,处理不合格料或过渡时应急处理不当,操作失误或不规范,破坏料仓通风控制,料位计选型不当,增加高能放电引燃几率。针对分析出的问题和现象,文章提出了查清运行装置的具体事故隐患,进行防止聚烯烃料仓粉尘静电爆炸的可接受研究和可操作性研究,开展粉尘静电爆炸的危险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静电现象是人们最早知道的电现象:一根玻璃棒与皮毛摩擦后就能吸起很轻的物体,如小纸屑等;塑料钢笔杆与毛发摩擦后,也能产生同样的效应,这都是由于摩擦起电的缘故。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静电现象,如人在羊毛地毯或化纤地毯上行走,则人体将会带电;纯腈纶的毛衣在天气干燥时,脱穿一下,就会产生超过一万伏的电压,同时能听到“辟拍”之声,这是静电放电的声音。大自然中的雷电也是一种强烈的静电放电。 在工业生产中,许多工艺过程都能产生静电,其中比较主要的有:气体、液体的高速管道输送,粉体的气流输送,流体和粉体的高速喷出,物料的混合、破…  相似文献   

18.
雷电是自然界中极为壮观的声、光、电现象,它那划破长空的耀目闪光和震耳欲聋的霹雳声固然气势磅礴,然而,它可能给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灾害也不可忽视。近几年中,我国有10多起石油库起火事故,都起因于雷击。目前,正是雷雨季节,雷雨频繁,预防石油库雷电事故是当务之急。为此,笔者特就石油库防雷问题提点看法,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雷电的分类 雷电是大自然中的静电放电现象,与生产工艺过程中所产生静电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雷云是构成雷电的基本条件.雷云和大地之间的放电,称作直击雷。雷云接近地面时,在地面感应出异性电荷,两者组成一个巨大的…  相似文献   

19.
1986年2月25日2时37分,北京长辛店电石厂溶解乙炔车间发生了一起爆炸事故。80多米2的压缩机房、电机房及其它生产设备全部被毁坏,2人死亡,1人重伤。 经分析,这次爆炸事故是由于乙炔气泄漏遇到着火源而致。根据现场调查,着火源可能是下列诸因素造成的: 1.乙炔气体在高压泄漏时产生静电火花。在乙炔、丙烷、煤气、氢气等加压气体中,一般含有压缩机油和由于压缩产生的凝结水雾,以及管锈、灰尘等粒子。当从设备的缝隙及龟裂处等开口部喷出时,由于电子互相冲撞和摩擦,或者由于与开口部发生摩擦而产生高电位静电,进而产生静电火花,引燃乙炔,酿成静…  相似文献   

20.
防护服要合理选择, 不然起不到防护作用。 选择防护服,首先应 从保护性能考虑。 一、根据不同工种特 点选择防护服装。如易燃 易爆作业的工种,不可选 用化学纤维布料制作的防 护服。因为化学纤维容易 引起静电反应,穿化学纤 维防护服有引火烧身的可 能。在化工车间甚至医院 手术室等有易燃气体、液体的场所穿化纤工作服,万一静电积聚产生火花放电,也有引起爆炸起火的可能。静电对电子原件和精密仪器也会产生干扰。因此,在这种作业场所工作不宜穿化纤防护服。 二、根据不同劳动环境选择防护服。如丙纶、涤纶和氯纶布料制作的防护服,耐酸、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