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劳动保护》是一本很优秀的期刊?在2002年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的评审中,《劳动保护》被评为重点期刊奖?应当说明的是,第一,国家期刊奖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设立的在期刊领域的惟一全国性奖项;第二,在全国近5000种科技期刊中,获得国家期刊奖项的仅有180 种,获奖率仅仅只有3.7%;第三,《劳动保护》在科技期刊的分类中属于综合类,综合类刊物获奖比例较低?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劳动保护》能够获得国家期刊奖的奖项,真是一项殊荣?这是《劳动保护》创刊50 年以来不断奋斗的必然结果,也是对《劳动保护》创刊50 周年的最好祝贺?在评审专家的眼中,《劳…  相似文献   

2.
玫尧 《劳动保护》2003,(8):43-49
1953年8月5日,我国第一家宣传劳动保护工作的刊物《劳动保护通讯》创刊。这是《劳动保护》杂志的前身,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劳动部两家联合主办,向各省市劳动部门,各工业交通企业的劳动部门和工会赠阅。刊物主要是向读者传达中央有关劳动保护的政策法规、领导指示、正反两方面的工作经验和工作动态等信息,以适应改造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恶劣劳动条件和劳动制度以及尽快提高专业干部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回忆与祝福     
俞欣 《劳动保护》2003,(8):30-31
《劳动保护》杂志从1953年创办到现在已经整整50年了。50年来,她和共和国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事业一起,走过了艰辛而光辉的历程。50年中,我也由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而步入耄耋之年。我虽然早已离休,但每当想起在《劳动保护》杂志工作的岁月,依然感到十分亲切和怀念。  相似文献   

4.
《安全与健康》2005,(10S):I0003-I0003,I0002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我国劳动保护机构的诞生地。在残酷的战争年代,红色政权中央苏维埃人民政府成立之时,具有伟大战略眼光的中国共产党人就设立了专门的劳动保护机构,重视安全生产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5.
往事追忆     
陈德铨老人是《劳动保护》的第一代编辑,如今已年过8旬,远在宁夏,却因其对《劳动保护》杂志难以割舍的感情。不顾高龄体弱,眼神不好,应邀写下此篇追忆,让我们了解到前辈们对劳动保护事业的真诚和创业的艰辛,这也是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已有女职工5260万人,50%集中在工业部门,妇女劳动保护工作十分重要。在中国注意了在保护妇女劳动权利的基础上保护妇女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并且把保护妇女的母性机能作为妇女劳动保护的中心任务。中国有较完善的妇女劳动保护法规。在工作方法上注意了把妇女劳动保护与妇女保健密切结合起来。为做好妇女劳动保护工作,劳动部门、卫生部门、工会和妇女联合会紧密配合,共同协作,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也参与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7.
武奇 《劳动保护》1997,(11):28-29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以下简称监狱法》)是为了正确执行刑法,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于1994年12月29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届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一部法律。《监狱法》中有一些条款,涉及到罪犯在劳动改造过程中的劳动保护问题,作为国家劳动保护法规体系的新内容,在劳动保护执法上有着独特的指导作用,已成为国家劳动安全管理、劳动保护监察工作又一重要的执法依据。槛狱法》的颁布施行,从法律上确认:在监狱组织下,对罪犯所从事的劳动改造生产活动实行劳动保护制度是国家劳动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8.
史海拾贝     
《劳动保护》2009,(9):50-51
建国60周年,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但这条道路并不是直线发展的。不论是人们的观念,还是体制和机制,法制建设,队伍建设等等,都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变化,跌宕起伏。本期开始,我们从《劳动保护》杂志的前身《劳动保护通讯》中,选取了建国初期10年中从事劳动保护工作的各类人员对当时工作的一些议论,这些我们似曾相识的观点,问题,议论,让我们看到建国初期我国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工作中人们的观念,也自然地联想到我们现在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1987年夏,我已在辽宁省劳动局劳动保护处工作了近一年?一天,我和同事王宏新忽然被韩福山处长叫去,说是要布置一项工作任务?原来,《劳动保护》杂志为加强劳动保护宣传工作,决定举办几个省的专辑,由省劳动部门负责组稿?在此之前已经举办了一期《江苏专辑》,这次举办《辽宁专辑》,是第二期?韩福山处长说:"我省能够争取承办一期《劳动保护》专辑,是宣传辽宁劳动保护工作的一次机会,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窗口,交流劳动保护工作,没有经验可向《劳动保护》杂志请教,向江苏的同行学习?"这样,我和王宏新忐忑不安地接下了这个任务?组稿相当于办一期杂志?…  相似文献   

10.
女工国际劳动保护标准在中国的适用贾俊玲一、国际劳动保护标准在我国的适用国际劳动保护标准,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有效的法律规范形式,主要指国际劳工公约和国际劳工建议书。国际英工组织将二者合称为国际劳工标准。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法渊源来看,女工的国际劳动保护标准...  相似文献   

11.
四面八方     
《劳动保护》2004,(2):54-55
全总劳动保护顾问组成立全国总工会2003年12月24日在北京举行工会劳动保护顾问组成立仪式。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俊九向钟群鹏院士等5位劳动安全卫生专家颁发了工会劳动保护顾问聘书。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张鸣起在会上指出,工会劳动保护顾问组的职责是为工会参与决策、工作规划、队伍建设、监督检查、指导培训等方面提供法律、技术咨询和帮助,围绕不同时期工会劳动保护工作重点内容,开展专题研究和论证。工会劳动保护顾问组目前由钟群鹏、张国顺、罗云、周心权、姜亢、王生6位专家组成,他们分别来自首都高校和有关单位,其研…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非典并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刻,我们迎来了《劳动保护》杂志创刊50周年。50年来,作为我国劳动保护方面创刊最早的刊物,作为当今安全生产方面惟一获得“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的刊物,《劳动保护》杂志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宪法》中强调的“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的基本要求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做出了宝贵贡献。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呈现勃勃生机。但是,由于劳动保护工作尚未完全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国家规定的“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工作体制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致使当前我国劳动保护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国有企业长期以来虽绳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劳动保护管理体制,职工的安全意识也比较高,但一些企业由于建厂时间长,加之设备老化,又因经济效益差、资金不足,故重大事故隐患往往得不到治理。同时,一些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缺乏劳动保护工作的自我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4.
工会劳动保护工作是工会维权工作中一块难啃的骨头,略微数一数,就有“四难”:一是难在有的企业有法不依;二是难在有的基层工会不敢面对企业不依法办事的现实,不敢挺身而出,大胆维权;三是难在政府及有关部门有时会为企业不依法办事打掩护;四中难在工会劳动保护干部自身素质不高。针对这“四难”,我们提出“三借”工作方法来促进工会劳动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关于女职工劳动保护状况的统计分析报告(二)全总女工部杨玉臣二、女职工享受劳动保护待遇的状况为弄清女职工劳动保护的状况,我们对女职工的“四期保护”(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9753名女职工中,按规定能够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检测技术中心更名前为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劳动保护检测技术中心,是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的内设机构,其前身为“劳动部劳动保护检测技术中心”,1999年经贸委人事司报中编办批准后,更名为“国家经贸委劳动保护检测技术中心”(人事[1999]38号),2002年更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劳动保护检测技术中心”,机构与职能不变。  相似文献   

17.
向衍荪 《劳动保护》1999,(10):27-28
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自1983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了16年的历程。16年前,在原国家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卫生部和各产业部门的倡导下,在中国科协的支持下,经国家批准并在民政部登记,成立了这一旨在团结劳动保护领域的科学技术人员,促进这一领域的科学技术和科学普及、科技交流发展的学术团体。在当时的情况下,它提供了在从事劳动保护的科技团体和科技人员都是具有各自的行政隶属关系这一计划经济特征的情况下,开展有限的、部门之间、地区之间乃至国际上的学术交流和联合活动的一种机制。16年来,学会完成了其章程所规定…  相似文献   

18.
《林业劳动安全》1999,(4):19-20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最早的劳动部长是李立三。  ●我国最早的一次劳动保护专业会议是1951年9月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和各地区的工业、卫生、劳动、工会等部门的代表共计105人。会上,讨论了《工厂安全卫生暂行条例》(草案)、《限制工厂矿场加班加点实行办法》(草案)、《保护女工暂行条例》(草案)。  ●毛泽东主席最早对劳动保护工作进行的批示是1952年12月对劳动部《三年来劳动保护工作总结与今后方针任务》报告中的批示:“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建设的发展,劳动保护的经济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劳动保护经济学的开发和建设,已经提到日程上来。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发表了诸多论述和建议。由于这一学科处于初创阶段。从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到研究内容都尚未定型。既然要开发这一学科,首先就要对它的基本概念、性质以及研究的特定领域等基础问题统一认识,本文拟就有关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初步认识,以引起同行关注,促进劳动保护经济学的建设。 一、劳动保护经济学的概念、 性质和对象 这是关系到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问…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女职工占全国职工总数的36.8%,保护女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既是保护劳动力资源,也是保护下一代健康的大事。 对女职工实行劳动保护,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颁发和公布了一系列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的法规。许多省市还根据国家法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地方法规,许多企业也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了实施细则。这些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使得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形成做好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的法律保证。 在工作实践中,自1988年国务院颁发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以后,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走上了正常轨道,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