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距离充分就业的理想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匹配、就业结构不合理、就业弹性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一段时间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为此必须继续坚持就业优先的宏观经济目标,通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关键行业、制定有效的投资政策、构建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法律制度体系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有效措施,有效促进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2.
在"十二五"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主要面临着经济增长减速、工资水平提高,以及扩大内需和提高汇率形势下增加就业的挑战。因此,要努力做到促进经济发展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要发展新型产业增加就业、提升传统产业扩大就业、加快推进城镇化拉动就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同时,还要在现有积极政策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具体政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未来就业发展将出现四大新趋势,一是就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就业质量显著提高;二是就业市场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三是经济增长的就业吸纳能力回升;四是就业促进机制趋于健全。  相似文献   

4.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千方百计发展经济扩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容量,并发挥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作用。同时,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建功立业,以及引导和帮助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相似文献   

5.
《中国劳动科学》2009,(3):57-59
国发[200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蔓延,新增就业难度加大,劳动者失业风险增加。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稳定就业局势,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就业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6.
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发展服务业吸纳就业成为现代社会提高整体就业水平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方向。在我国,特别是以生产服务和部分生活服务为主的服务性行业,不但具有直接拉动就业的优势,而且还具有扩大就业的乘数效应、波及效应,具有改善劳动力供需配对效应和改善民生效应等方面的间接作用。知识密集型行业对于就业的吸纳能力远远大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应对经济增速趋缓,要大力挖掘各类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尤其要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行业、鼓励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释放服务业促进就业的各种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动科学》2009,(6):F0002-F0002
5月15日,“2009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联合举办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对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发挥民营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尽快就业,具有重要意义。要求精心组织,扎实工作,为推动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服务,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每年进行一次就业形势分析会,这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使实务部门和专家学者之间能够面对面地沟通交流,深入分析研究问题,尤其是专家们眼界高、视角宽、理念新,既有理论高度,又联系本省实际,紧扣就业主题,从不同角度对当前就业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如关于经济增长趋缓、保持就业稳定的分析,关于城镇化背景下拓展就业渠道和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分析,关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江西省就业的影响的分析,关于简政放权对创业的影响的分析等,对今后的工作启发很大。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是地处南半球的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同时也是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成员国和英联邦成员国,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以矿业、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为主,电信、生物、制药等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澳大利亚就业结构和方式以及其劳动关系调整与劳动争议处理的机制和方式,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既有共同之处,也有许多不同特点,其中有些做法和经验很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从供给方面看具有年龄、文化、性别、技术等方面的特征,从需求方面看具有职业、企业、行业和产业等方面的特征。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主要受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中西部崛起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同时还受制于社会发展、农民工居民化、城市化进程和人力资源流动体制等方面的影响,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社会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建议实施人口政策,适当放宽计划生育对人口的控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扶持中小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等。  相似文献   

11.
2013年,我国就业实现了稳中求进,城镇新增就业持续增长,1至11月,城镇新增就业1242万人,提前完成全年900万人的目标任务;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低于4.6%的控制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新一轮产业转移和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的产业转型升级,有四个特点:一是产业区域转移明显,二是产业转型升级呈现共赢的局面,三是出现了新型产业发展方式,四是产业园区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就业总量的影响总体上是正面的,并使就业结构得到优化,第二、三产业内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最主要产业。今后一段时期,产业转型升级将引起就业形势改变和政策重点调整。为此建议: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把产业转型升级和就业有机结合;二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发挥劳动力市场对就业的调节作用;三是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解决职业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非正规就业得到迅速发展,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尤其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非正规就业领域仍存在着社会保障的普遍缺失。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泰州市正处于加快实现工业化和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历史进程中.在经济全球化、农村城镇化和发展高新技术、进行经济结构重大调整的背景下,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影响就业再就业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长效机制还未建立,就业压力还很大,任务依然繁重.  相似文献   

14.
从当前经济和社会形势来看,劳动者工资的增长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通过劳动力价格与就业的理论分析,以及实证研究与国际比较,得出结论:首先,我国当前的工资水平总体较低,尤其是农民工等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较低,其工资水平的上涨是一个必然趋势。第二,我国有条件实施"工资与GDP同步增长计划"。第三,长期看,工资水平的合理增长有利于缓解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能够促进消费需求,改善需求结构,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四,政府要对市场的行为持客观、中立和审慎的态度,并防止工资过度增长带来的就业下降。  相似文献   

15.
“双碳”目标驱动下,我国针对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研究不断增加,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碳排放的影响逐渐引起学者及研究人员的重视。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前提下,如何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实现绿色发展、尽可能地减少碳排放成为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重点。本文从理论研究入手,结合实证模型,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简要阐述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碳排放影响的空间效应,并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提供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十一五"期间,重庆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8%。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较2010年增长16.4%,增速全国第一。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重庆努力践行"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通过创新和强化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有效控制了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用工制度的改革,我国面临着劳动力就业与再就业的严峻形势。而从全球看,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各国几乎都存在着解决劳动力就业的共同问题。从七八十年代起,一些国家就采取了促进本国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的一系列措施,其做法对我国的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新加坡调控型就业新加坡政府在制定就业政策时,调整宏观经济方案,从财政、技术、产业等方面采取促进就业的措施。其中“滚动铁饭碗”的政策就是措施之一。其宗旨是充分就业。具体内容为:对因产业结构变化而下岗的职工实行有组织的再培训、再就…  相似文献   

18.
2010年,继续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稳定就业的政策,我国就业市场呈现继续向好的态势。用人需求和求职人数同比仍有较大幅度增长,三季度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31万人,为全年目标的10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在我国全面实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统筹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的进程中,就业任务极其繁重,要把就业作为宏观经济发展优先的目标,必须做到:一是选择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格局,形成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二是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与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相协调,形成促进就业的综合性经济政策体系;三是根据实现更加充分就业目标的要求,确定经济发展速度,进行宏观调控要防止失业风险;四是持续加大对就业的资金投入,形成公共财政保障、社会各方面多元化投入的机制;五是把就业效应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最主要指标,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解决民生问题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三资、乡镇和私营企业的兴起和发展,是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产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省份,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有着很强的发展势头。它们的发展增加了国家和地方的财政及外汇收入,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改善了国民经济的格局,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缓解了劳动力就业的矛盾,缩小了城乡差别,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稳定。实践证明,中央关于以公有制形式为主,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从目前来看,这三类企业的发展也基本上是健康的。 在三资、乡镇和私营企业的劳动…  相似文献   

20.
要闻     
安监总局明确2006年安全管理工作重点本刊讯(记者余茂君)2005年12月2日,国家安监总局在京召开安全监管监察局长会议,传达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显政在传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指出,长期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经济效益差、市场竞争力低、就业矛盾突出等问题,几乎都与结构不合理有关。中央要求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结构调整走出一条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的新路子。会上,总局局长李毅中就吉化双苯厂爆炸事故造成的松花江水质污染和黑龙江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