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何事故总是事出有因,这个"因"就是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过程的漏洞,是企业没有全力以赴做好企业管理的体现,并且通过企业管理完全可以消除这个"因",也就是说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员工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是完全可预防的。"卓越安全解决方案"正是针对企业发生事故的原因,形成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通过优化企业全面的安全管理,在根本上预防事故使企业的安全管理现状发生巨变。  相似文献   

2.
2015年,作者调研收集了石油开采企业的64起事故,通过走访调查得出了事故原因,并将事故一级因子分为人的不安全心理、管理的缺陷、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本刊2016年第3期《油田事故原因的心理分析》中介绍了第1类事故因子——"人的不安全心理",本期作者将介绍剩余的3种事故因子,其中涉及"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的事故看似与心理无关,实则是环境引起了员工心理变化;而涉及"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事故似乎与心理有关,实则可能由设备导致。只有发掘事故原因中的深层因素,区别各种事故因子,才能"对症下药",排除干扰,进一步预防事故。  相似文献   

3.
杨本庆  杨林 《安全》2015,(8):66-67
本文分析常见的安全事故包括: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机械事故、电气事故、中毒及坍塌事故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为企业更好做好安全工作,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事故"一词在当今安全工作中,其运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有大量关于事故预防的文献资料和研究工作,甚至有不少专家提出或认同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事故预防",傅贵就曾提出:"狭义安全科学是关于事故及其原因正确认识的知识体系,广义安全科学是关于事故及其原因正确认识和预防事故的知识体系。"但笔者尚未发现专门针对"事故"一词本身词义的研究,因此阐述"事故"两字本身词义也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正>企业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预防预警机制,尽早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而完善机制需要预警信息系统的支持。通过完善安全预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事故的事先预控,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而目前大多数企业安全管理仍为"被动应对型",重点仍是在事故发生后的肇因分析,无法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因此,企业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机械、设备的完好性是化工过程安全的要素之一。化工安全事故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泄漏",防止工艺、物料和能量的意外"泄漏"是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保证条件。设备设施存在隐患往往直接导致事故发生,设备设施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企业管理层没有意识到设备管理的专业性和基础性地位,把设备管  相似文献   

7.
为正确理解什么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便于企业建立我国现行的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举一个事故案例,明确事故的定义;将该事故分解为若干事件,解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根据国内外现行法规与标准,并结合事故致因理论,分析危险源和隐患的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事故的直接原因既是人的不安全动作、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能量及能量转换;事故、事故原因、事故后果分别为相应的事件;危险源和隐患均为事故的原因或可能原因。危险源和隐患之间的关系,目前主要有等同、包含、并列3种观点,其优缺点、合规性各有不同,其中把危险源等同于隐患的观点,与现行法规、标准要求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行为安全     
正美国安全管理学者海因里希曾调查美国约7.5万起工业伤害事故,发现其中98%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在这些可预防的事故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到88%。行为安全不仅关乎"人的不安全行为",还包括组织不安全行为。在现实中,大多数企业能认识到其重要性,却在管理上不得法,使得"行为安全管理"难以有效落地。  相似文献   

9.
2009~2013年我国粉尘爆炸事故统计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基于2009~2013年我国粉尘爆炸事故统计数据,从事故发生时间、事故发生区域、企业经济类型、事故发生原因等方面对粉尘爆炸事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干燥季节是粉尘爆炸事故的多发期;金属粉尘,尤其是镁铝粉尘是粉尘爆炸事故的主要类别;生产场所环境不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监管、加强法规建设和安全培训、严格追究责任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事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吉林劳动保护》2014,(9):14-14
<正>隐患是事故的源头,预防事故必须从消除隐患入手。新安法的一大亮点,就是强化了隐患排查治理、加强事故源头防控。新安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这是首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了企业排查治理隐患的主体责任。同时,新安法还规定,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对企业监督  相似文献   

11.
<正>做安全,预防事故,要从分析事故原因开始,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故,并找到其中的原因和规律。于是有人就会说,事故发生后才发现事故原因,这不是"事后诸葛亮"吗?其实,预防事故的方法就是把以往事故中发现的原因及其规律用于之后的事故预防工作。这样,安全科学家就变  相似文献   

12.
设备安全     
<正>设备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备"安全先进"的设备设施并保障其处于"安全状态"是企业确保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为了分析目前我国企业设备安全现状以及在配备使用各类设备设施时存在的问题,探讨设备设施对于安全生产的作用,以及企业应如何做好设备安全管理,保障设备设施处于"安全状态",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本刊特策划"设备安全"专题。在本期专题中,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规划科技司副司长施卫祖针  相似文献   

13.
事故致因模型是用于事故原因分析和预防的重要理论依据,模型的可操作性是决定事故预防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对目前国内研究较为持续和系统的事故致因"2-4"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增强其在事故分析时的可操作性。首先,研究了事故致因"2-4"模型中组织内、外部原因的各个阶段原因因素的划分情况;其次,根据得到的各阶段原因因素划分结果,对应用事故致因"2-4"模型分析事故原因的因素进行了编码;最后,以一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为例,对事故致因"2-4"模型原因因素编码系统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划分了事故致因"2-4"模型中的各原因模块中的原因因素,并得到了不安全动作和物态、习惯性不安全行为、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文化、外部因素等5个层级原因,确定了基于事故致因"2-4"模型的30个原因因素。对事故原因因素进行系统编码,提高了应用事故致因"2-4"模型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事故预防的可操作性,增强了其应用实践性。  相似文献   

14.
全面分析了隧道开挖、装岩运输等环节常见的事故原因及类别,并从施工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安全防护等方面提出了预防与控制事故的安全措施,以减少事故发生,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认为,事故"二次伤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安全设施不健全、应急预案落实不到位、周边群众疏导不力等原因造成的。因此,要避免事故"二次伤害"及后果扩大,应将重点放在事前预防,加强以下三方面工作。第一,企业建设项目应符合"三同时"要求,确保安全设施在设计、施工、验收阶段均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例如,对于具有易燃易爆  相似文献   

16.
肖迤文 《安全》2018,39(1):37-39
文中基于行为安全"2-4"模型,对"12.14"黑龙江省鸡东县兴运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了分析。准确地对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根源原因进行了定位,并结合企业的相关情况,给出了针对性的预防对策,为预防此类事故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其宗旨在围绕监管执法、事故预防和安全法规知识等内容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在全社会凝聚弘扬安全发展理念、支持安全生产的共识,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事故总量、死亡人数和重特大事故"三个继续下降"筑牢思想基础。6月8日,"海西安全发展行"采访团来到第三站泉州市。记者真切感受到该市落实企业安全  相似文献   

18.
笔者将传统中医学理论与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相结合,在事故致因、事故预防、安全管理等方面,借鉴中医的预防思想、整体观念、五行学说、辨证施治等理论方法,分析研究指出: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如同人体得病,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邪气入侵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因此,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本身;要从研究企业自身的影响安全生产诸要素之间的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入手,加强事故预防工作,坚持整体性的原则,辨证分析事故原因,加大企业生产安全的精神和物质保障,才能全面提高企业的生产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傅贵  郭孝臣 《安全》2019,40(9):1-4
阐明事故致因理论的重要性和应用情况对于促进其发展、应用及提高事故预防效果十分重要。通过分析国内外的重要观点得知,安全科学是事故预防的科学,事故致因理论是发现事故原因、有效预防事故的工具,当然具有特别的重要性;但事故致因理论研究在我国开展较晚,所以目前的研究与应用并不充分。综合以往文献,给出了事故致因理论的实质性科学含义是事故的原因定义、原因间、原因与事故间的逻辑关系,它们可形象地综合表达为事故致因模型,其获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方法是对以往事故案例的原因分析;通过观察安全管理实务认识到,社会组织要有效管理其安全健康和环保业务,选择一种事故致因模型作为总体思路且连续运转,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我国钢铁企业事故预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我国钢铁企业事故预防的研究现状和今后研究重点,基于文献查阅,将事故预防从企业安全管理和事故诱因研究两方面进行分析,概括了我国钢铁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发展进程,并指出不同类型企业在安全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纳钢铁企业现有安全管理过程中关于管理方法、管理方式、管理目标、管理责任及管理人员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汇总钢铁企业事故产生原因的重要分析指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分析现有文献在事故诱因方面的研究内容。最后从4个方面指出我国钢铁企业在今后事故预防中对安全管理模式及事故诱因研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