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李杰  李平  付姗姗 《安全》2018,39(2):13-16
为了获取安全科学的期刊列表,明确当前安全科学期刊之间的类团分布。以2016年Safety Science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样本,采用期刊的双图叠加和共被引分析对国际安全科学期刊所引用的期刊进行了提取和分析。从宏观层次来看,Safety Science期刊在2016年发表的论文所引用的文献主要分布在"工程、管理及系统"和"心理、教育和社会科学"两大科学领域。"工程、管理及系统"领域的高被引期刊为Safety Science,Reliab Eng Syst Safe以及J Loss Prevent Proc等,"心理、教育和社会科学"领域的高被引期刊为Accident Anal Prev,J Safety Res,J Appl Psychol以及Risk Anal等。通过期刊的共被引聚类,进一步将期刊的类别划分为安全心理、安全行为、安全人因以及风险与可靠性分析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为辨识我国学者在2018-2020年发表国际论文的知识基础和结构,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的23本安全科学相关期刊上检索了我国学者发表的2 510篇论文,对采集的论文数据分别从期刊、作者和文献的共被引角度来进行分析,以揭示不同维度下我国安全科学的知识基础与结构.结果表明,为我国学者提供知识基础的主要期刊有Reliab Eng Syst Safe(《可靠性工程与系统安全》)、Accident Anal Prev(《事故分析与预防》)、Safety Sci(《安全科学》)、J Loss Pre-vent Proc(《工业过程与损失预防》)等,形成了系统安全与可靠性分析、灾害风险分析、环境风险研究、安全科学与人因工程、过程安全研究、交通安全研究领域6个主要的期刊类群.在作者分析结果中,以色列电力公司的Levitin G、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的Khakzad N、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的Khan FI等是我国学者引用的主要学者.这些高被引学者形成了4个主要的知识基础群落.在文献层面上,Levitin G(2005)、Rea-son J(1990)、Leveson N(2004)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被我国学者广泛引用,引用主题主要分布在多米诺效应、任务终止策略及退化分析等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ICT技术在安全疏散领域的应用现状、演进和热点,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有关ICT技术对安全疏散应用研究的科技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研究主题和时空分布、研究演进和科研网络以及研究热点和前沿态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ICT技术对安全疏散应用研究可以划分为低潮期、发展期和爆发期3个阶段,形成了3大科研网络版块;随着ICT技术的发展,刊发相关研究的期刊从综合类向专业类拓展,并从火灾科学、交通科学和心理科学等多学科进行了交叉研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研究侧重点不尽相同,当前以无线传感网络、建筑疏散和导航系统等领域为研究热点,基于研究成果,提出相关研究热点和前沿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我国安全领域疏散研究的整体情况,以中国知网收录的8本安全期刊为样本,通过Cite Space和Gephi等软件绘制安全疏散研究的时间分布、作者合作、机构合作以及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图谱显示,我国安全疏散研究在时间分布上先后经历萌芽期、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和成熟期;作者主要以李元洲、霍然、陆守香等为核心,并由此形成一个较大的合作网络;机构合作集中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和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等单位;火灾、数值模拟以及性能化设计是疏散研究中的热点关键词,涉及安全疏散的研究对象、火灾疏散、工具或方法以及因素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疏散的知识图谱反映出我国安全疏散研究从产出、合作到研究主题都已初具规模,研究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分析图像型火灾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动态,更准确地为火灾探测领域科研工作提供研究方向,运用Web of Science已有文献数据和科学知识图谱软件以及Python-matplotlib库,定量分析国际火灾图像研究的发文时间、发文作者、发文机构、高被引文献等特征,从主题、关键词、摘要入手分析当前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动态。结果表明:国际火灾图像识别研究成果数量整体上呈现出波浪式上升趋势;欧美国家在火灾图像识别领域的研究较为深入,而中国在该领域研究起步较晚;J Comp Neurol、Remote Sens Environ、Fire Safety J、J Geophys Res-Atmos为代表期刊形成共被引期刊合作网络;研究热点主要表现在火灾图像识别的深度学习模型、森林火灾图像及火灾影响、火灾遥感图像识别算法3个方面;研究前沿主要表现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火灾烟雾探测,火烧迹地的森林植被覆盖与流失,煤矿、工业热源、电动汽车的火灾探测,阻燃性4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为全面认识国际热爆炸学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呈现的演化特征,使用科技文献挖掘与可视化工具Cite Space,对从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的SCI平台获取的1 415篇热爆炸主题论文,从作者合作、作者共被引、作者发文与引证的突发性探测等视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爆炸研究在1935—2017年的作者合作呈增长趋势,且分别在早期、中期和后期按照研究阶段的不同形成了多个学术群。早期热爆炸奠基性和基础理论研究以Merzhanov AG、Abramov VG、Gray P、Boddington T及Feng CG(冯长根)等学者为主要代表,形成了热爆炸的早期学术群;中后期是以Zhao FQ(赵凤起)、Hu RZ(胡荣祖)、Song JR(宋纪蓉)、Zhang TL(张同来)及Yang L(杨利)等为主要作者的热爆炸试验与实践研究团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的高影响力作者主要有Frank-Kamenetskii DA、Merzhanov AG、Semenov NN、Kissinger HE及Ozawa T等,这些作者主要来源于早期热爆炸基础理论研究团队,为后来的热爆炸实践研究提供了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7.
吴博  李伟 《安全》2017,38(11)
为了解国内外安全社区发展现状,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核心期刊收录的以安全社区为主题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使用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SATI和Ucinet分别绘制国内外安全社区研究热点知识图谱;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年发文量曲线、发文核心机构/地区、高被引文献和国内外知识图谱,描述安全社区研究的主要力量分布和研究热点。结果表明,国内外以安全社区为主题的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美国和瑞典的发文量居于前两位,瑞典的Linkoping Univ居于国际相关机构发文量首位,国内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从关键词的共现图谱分析可知,国内外安全社区的共同研究热点是安全社区建设中的伤害、伤害预防和干预项目。  相似文献   

8.
周雨  汪金辉  张少刚 《安全》2020,(1):53-59
为了解隧道火灾研究领域的整体情况,绘制隧道火灾科学的知识图谱,本文基于2000-2018年Web of Science和CNKI刊载的隧道火灾论文,利用VOSviewer技术,对隧道火灾科学进行全面可视化分析图谱显示,国际上隧道火灾研究的核心主题是Simulation、Tunnel Ventilation Temperature and Smoke、Tunnel Fire Safety,国内是数值模拟、隧道救援与疏散、隧道的消防灭火、火灾探测报警、隧道结构;高产的作者是Ji Jie和徐志胜等,近期活跃的作者是Zhang Shaogang和石晓龙等;开展隧道火灾研究的国家多位于欧洲。结果表明隧道火灾研究领域的发文量、主题分布及作者间的合作都已初具规模,国内更偏重于工程应用的研究,主题演变略快于国外,我国在此领域处于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安全绩效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的文献数据,运用文献计量学知识和CiteSpace软件,梳理安全绩效领域文献,构建研究团队、研究机构和关键词共现图谱,对国内外安全绩效研究进行可视化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全绩效领域研究论文发文量呈波浪形的增长趋势;国内各研究团队之间联系较少,而国际上国外各院校间交流密切,同时我国高校正积极参与对外学术合作,其合作网络已初具规模;国内外共同研究热点为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研究、安全行为研究和安全绩效评估研究;国外对于领先指标和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的研究更系统和深入;当前研究前沿主要是安全绩效影响因素研究、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研究、民航领域的安全绩效管理研究、大数据与安全绩效管理的交汇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安全绩效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安全科学的发展阶段。据考证,安全科学(Safety&Security Science)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领域,正式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安全科学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广泛关注。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安全科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为社会安全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笔者看来,从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研究方法论与研究内容角度看,安全科学发展至今。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建设与扩张,地铁运营尤其是发生险情后的安全疏散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地铁安全疏散方案,论述了地铁车站安全疏散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由于地铁疏散空间及客流聚集程度较为特殊,对于模型应用的角度也不尽相同。从微观、宏观、介观角度对经典及优化后的疏散模型进行了综述、讨论,在对应急安全疏散模型进行评述总结的基础上,就目前应用较多的疏散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到人群建模的精确度,目前建模研究重点已逐步转至微观建模领域,其中复杂系统建模精度与计算效率间的平衡性以及模型的主观性仍亟待解决。结合地铁车站疏散特点,针对该领域模型研究提出模型组合使用、行为预测机制、数理统计分析和智能算法应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为系统掌握国内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沿,利用Citespace,Vosviewer,Gephi软件,从发文趋势、期刊分布、作者群落、研究机构、关键词等角度分析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研究态势.结果 表明: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研究呈现萌芽起步一缓慢发展一高度关注3个阶段;载文期刊主要集中在安全科学与医疗卫生领域;领域内核...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选用CNKI、Web of Science及EI数据库中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密切相关的4 219篇文献,应用Endnote引文管理软件及VOSviewer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文献统计与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领域研究成果呈快速增长趋势,领域内作者合作已初有进展;研究逐渐从事故预防等传统领域向客流控制等细化研究领域转变;领域研究热点可划分为设备与基础设施安全、乘客行为与安全管理、突发事件应对与安全预警、数据分析与智能化安全4个范畴。  相似文献   

14.
吴欢  吴曼  王安生  刘广鹏  孙睿韬  吴祥 《安全》2014,35(6):22-26
本文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生食堂为背景,针对安全心理与行为问题设计调查问卷,在学生中发放并进行结果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学生安全知识水平、相关疏散逃生知识了解程度不高,食堂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人员的不同特征对于疏散行为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是本刊的通报。本刊应用期刊新媒体智能运营平台,结合社会计算的方法,对2009—2013年国内学术期刊中安全科学与技术领域有关情况进行了梳理,通过分析国内研究热点、国内研究机构和国内研究人员三个方面,挑出了100个最热门安全科学技术研究课题、100篇最受关注安全科学与技术论文、国内团队协作情况机构排序前100、100个发文量最多的机构、100个被引次数最多的机构、100个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国内作者科研合作情况排序前100和100个文章被引次数最多的作者8个统计表格,予以公告。本文同时给出由社会计算方法特别提供的反映团队协作和影响力的网络  相似文献   

16.
安全混沌学的创建及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对混沌科学与安全科学基本特征的比较,将混沌科学中的现代化知识运用到安全科学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中;提出安全混沌学的定义,并分析其内涵,从现代非线性理论角度构建安全混沌学的理论分支体系,详细论述各分支体系的内涵及其研究方法。综合安全混沌学领域所涉及的文献资料,依据大量的应用实例探讨混沌理论在安全科学中的应用,阐述安全混沌学应用与研究的重要意义与广阔前景。安全混沌学的构造思想是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对目前应用于安全领域的各种非线性理论抽象后的再汇总、联系后的再创新;研究结论表明,安全混沌学整合了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突变论、协同论、灰理论、唯象理论、分形理论等非线性理论在安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与联系,进一步深化了对安全系统本质规律的认识并革新了安全观,发展了传统的安全学原理,可指导安全科学定量化研究的方向,安全混沌学的创建顺应安全科学发展的时代趋势,有利于引导安全领域的科学观念与研究方法产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我国安全科学领域一本学术性、技术性比较强的科技期刊,定位于国家级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性期刊,学术性与实用性兼顾。本文以2005~2006年《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有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分析,有关数据说明《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期刊涉及安全生产各个领域,作者所在地涵盖全国27个省市及海外3个国家和地区,在安全科学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发文数量稳中有升,注意刊发不同领域和机构的论文,发展平衡,有稳定的发展潜力;基金论文多,期刊学术水平比较高;版式编排规范、标准,既注重刊物质量,也注意期刊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18.
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灾条件下的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介绍了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及高层建筑人员疏散模拟两种主要研究方法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研究上的应用。首先说明了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经历了一个从处方式安全疏散设计到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的转变,分析了国内外在高层建筑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上的发展,并列出了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其次介绍了应用于高层建筑人员疏散的仿真模型,设想了高层建筑计算机模型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高层建筑火灾安全疏散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正> 今年11月21日至24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召开“第二届世界安全科学大会”(2nd World Congress on Safety Science 21—24,11,’93,Budapest),大会的中心议题是“生活、生产和环境领域的安全科学(Safety Science for Life,Production and Enviroment)。12月1—3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国际共同安全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Safety together”1—3,12,1993,Vienna),研讨安全的风险、限制与发展趋势问题(Risks,Limits and Trends)。参加这两个世界性大会,对我国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科技界了解和联系各国同行,学习世界先进科  相似文献   

20.
为系统分析安全科学与工程的发展动态,以2006—2015年《中国安全科学学报》与Safety Science所载全部科技论文为样本,提取英文标题及摘要中与安全科学研究相关的高频主题,并使用VOSviewer提供的布局和聚类方法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10年中,我国安全科学重点关注的主题是企业安全、煤、爆炸以及组织监管,主题分布呈现安全生命科学、安全自然科学、安全技术科学、安全社会科学及安全系统科学5大群类,而国际安全科学则呈现更多社会科学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