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玉米芯水解生产糠醛清洁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糠醛行业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利用平流泵连续向高压釜中通水模拟糠醛工业生产工艺中玉米芯硫酸催化水解过程,进行了糠醛生产清洁工艺的研究. 分析了蒸出流量,反应时间,w(硫酸)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糠醛收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提高蒸出流量,控制反应时间(t)稍大于木糖反应完毕时间(tx),调节w(硫酸),适当提高反应温度,以便反应釜停留时间(τ)≤最佳反应时间(topt),可使糠醛收率显著提高. 在蒸出流量为10 mL/min,反应4 h,w(硫酸)为0.25%和180 ℃时,糠醛收率达到80.84%,比国内现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糠醛收率提高了15%~20%.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利用铁粉和硫化亚铁(FeS)作为还原剂处理废旧电池制取MnSO4的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反应过程中影响MnSO4产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和归纳.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浓度和还原剂的用量对反应影响很大,同时得出以FeS为还原剂制取MnSO4的最佳反应条件:硫酸用量为15 mL,反应温度70℃,FeS用量为0.8 g和反应时间3 h时,MnSO4的产率可达80%以上.而以铁粉还原剂制取MnSO4的最佳反应条件:硫酸用量为15mL,反应温度70℃,铁粉用量为0.3 g和反应时间4 h,MnSO4的产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3.
利用炼钢炉尘制备氧化铁脱硫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炼钢废弃炉尘经过助溶酸浸法浸出铁成分,然后利用浸出物制备焦炉煤气脱硫用氧化铁脱硫剂的工艺,探讨了硫酸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盐酸用量和助溶剂用量等因素对铁浸出率的影响。理化性能评价结果显示制得的脱硫剂能够满足焦炉煤气干法脱硫的工业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利用金矿冶炼中的酸浸尾渣制取硫酸亚铁溶液,主要考察了温度、反应时间、硫酸浓度、硫酸用量对铁浸出率的影响,得出了酸浸尾渣制取硫酸亚铁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聚乙烯塑料类固体废弃物热裂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应温度455-495℃,氢气压力0.1~4.0MPa和反应时间2~12h的范围内,就聚乙烯塑料类固体废弃物热裂化时温度、压力和反应时间的影响以及不同反应条件下产物的碳数分布、馏程变化进行了探讨,得出适合于生产柴油馏分的反应条件是温度475℃,常压或低压,反应时间4h等。  相似文献   

6.
以高铁硫酸渣为原料,采用酸浸-还原-除杂-结晶一重结晶-干燥工艺,合成高纯度硫酸亚铁。通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硫酸渣中铁的浸出率的影响,以及结晶温度、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对硫酸亚铁产品纯度的影响做分析实验,得出最佳酸浸条件:硫酸渣与硫酸的固液比为1:3,硫酸质量分数为20%~25%,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h,搅拌强度为200r/min;最佳结晶精制条件:结晶溶液pH值为1-3,温度为60℃;除杂最佳条件:pH值约为4.5;冷却结晶温度控制在20℃,结晶干燥过程为30℃,干燥6h。  相似文献   

7.
采用连续式水热设备处理电镀污泥并进行重金属的分离纯化,试验研究了水热条件对污泥破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每100g污泥加入150mL20%的硫酸溶液,反应温度为250℃,压力为7MPa,反应时间为8min时,电镀污泥毒性降低至一般固体废弃物标准.重金属分离纯化工艺研究表明:硫化沉铜的沉铜剂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25倍,pH=2.0,反应温度为80℃时,沉铜率达98.1%;萃取除锌的有机相浓度为30%,O/A=2,萃取平衡时间为4min时,锌的萃取率达到94%以上;0.50倍理论用量的碳酸钙可有效促进铬镍的富集,铬的回收率达到92%以上,镍的回收率达到88%以上.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以废聚酯瓶为原料,用醋酸锌与氧化镁复合催化剂合成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OTP)的方法.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醇解酯交换反应中的影响因素,并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当反应条件:n(2-EH)/n(PET)=4,m(催化剂)/m(PET)=1%,反应时间为8 h,反应最高温度为200℃时,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的收率为82.3%,与其他酯化催化剂相比,醋酸锌与氧化镁复合的催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9.
利用煤矿开采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制备一种新复合型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钙(PAFCC)。制备工艺中溶出反应最优化条件为煅烧温度750℃,保温2h;盐酸的酸溶反应时间为3h,酸溶反应中盐酸的用量为0.70g/g;碱化聚合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60℃,pH值为3.7,反应时间为30min;以高岭土废水水样为处理对象,煤矸石制备的聚合氯化铝铁钙絮凝剂废水浊度去除率高于工业聚合氯化铝PAC的浊度去除率。  相似文献   

10.
利用废碱性干电池中负极活性物质——锌资源,进行了酸性浸出生产饲料级硫酸锌产品的实验研究,探索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酸浓度对酸浸出反应的影响,及溶液浓度、结晶温度等条件对结晶产物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反应条件,最终得到优等品级别一水硫酸锌和七水硫酸锌产品。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电荷调节剂生产废水COD高,色度高,可生化性差的特点,采用微电解-水解酸化-SBBR处理工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微电解铁碳比为1∶1.5,反应停留时间1 h,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时间为9 h,SBBR曝气量为0.25 L/min,曝气时间8 h,静沉1.5 h,该工艺最终出水各项水质指标能够达到进入市政污水管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废印刷线路板中贵金属金的浸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盐酸和氯酸钠作为反应试剂,从印刷电路板废料中回收金。考察了盐酸浓度、氯酸钠用量、固液比、浸取时间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度过高或过低对金的收率都不利;对于5g废料、以固液比1:8,4g氯酸钠,3mol/L盐酸,搅拌1h进行反应,金的回收率可达90%以上。所用试剂廉价易得,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反应过程中无有害物产生,实现了贵重资源的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13.
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是废物资源优化管理与合理配置的重要前提。为有效预测城市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客观反映其变化趋势,选择GM(1,1)预测方法建立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预测模型。文章以某市2006-2009年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基础,通过实例对模型精度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基本符合线性关系的数据而言,预测值与实际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模拟精度等级为"好"。在此基础上对该市未来近几年的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进行预测研究,发现该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速度过快,到2016年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年产量将高达2 408.25万t,是2006年的5.3倍。研究证明灰色GM(1,1)模型是一个预测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较好工具,其预测结果可为政府部门和环境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纸基复合包装中铝塑分离的湿法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纸基复合包装中的纸基部分通过水力碎浆分离后可直接用于生产再生纸. 其铝塑部分由1层0.02~0.03 mm厚的铝箔和2层0.03~0.08 mm厚的低密度聚乙烯膜层压复合而成,主要对铝塑的湿法分离进行研究.比较了甲酸、乙酸、盐酸3种剥离剂的分离效果; 用甲酸作为铝塑剥离剂时, 考察了剥离剂的浓度、反应温度、液固比及破碎尺寸对铝塑分离的影响; 根据铝塑分离时间、分离率、铝的损失率等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优化铝塑分离的工艺条件. 结果表明,甲酸分离铝塑的最优条件: 剥离剂浓度为4 mol/L, 反应温度为60 ℃,液固比为60 L/kg, 破碎尺寸为5 cm×5 cm. 在该条件下, 铝塑的分离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5.
硫化钠沉淀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以硫化钠为沉淀剂,将废液的镍离子以硫化镍的形式析出,从而达到净化废液和回收镍的目的。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在影响镍去除率效果的几个因素中硫化钠投加量的影响最大,pH值次之,反应时间影响最小。在pH为6,投加200 mL质量分数为20%的硫化钠溶液,反应时间为30 min,可以使200 mL化学镀镍废液中(镍质量浓度为5450 mg/L)的镍去除率达到99.8%,残余镍的质量浓度可以降至12 mg/L左右,对其余重金属离子的去除也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得到的沉淀致密,镍含量高(质量分数为21.6%),便于进一步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沈阳地铁一号钱施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综合分析,研究该项目在建设中产生的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产生的规律和发生量,并提出缓解和控制环境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固体酸催化下 ,粗苯酐与杂醇油直接酯化再经减压蒸馏制备邻苯二甲酸C4 ~C5混合酯增塑剂 ,经中试生产表明 ,该工艺技术是可行的 ,苯酐及C4 ~C5醇回收利用率均可达 90 %以上 ,且废水排放量很少。其最佳工艺条件为 :(1)酯化反应  (C4 ~C5醇 )∶(苯酐 ) =2 6∶1 0 ,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 1 5 % ,温度 110~ 16 0℃ ,时间 5h ,反应在搅拌下进行 ;(2 )减压蒸馏 蒸馏压力 <2 0kPa。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乳酸、L-酒石酸、柠檬酸为助剂,将其添加至类Fenton's体系中去除污染土壤中的蒽和芘等多环芳烃.结果发现,以柠檬酸为助剂时,多环芳烃的去除率为83.75%.同时,以均匀实验设计法考察了H2O2用量、Fe SO4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水土比、柠檬酸用量和多环芳烃染毒浓度对多环芳烃去除率的影响.实验数据和结果经DPS(Data Processing Station)软件处理后得到多环芳烃去除率与各反应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经随机验证实验和计算结果对比表明,该回归方程的拟合误差低于5%,具有精确的预报性.  相似文献   

19.
李亮  金容  刘琛  李朝辉  王雪峰 《环境工程》2021,39(3):183-188
油页岩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在低温干馏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干馏废渣,长期堆积可能会对地下水体造成污染。以抚顺西露天矿回填油页岩干馏废渣为研究对象,在模拟抚顺降水条件下,探究了油页岩干馏废渣浸溶与淋溶过程中pH、电导率、SO42-、NO3-的溶出特性。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废渣中的Ni和Fe溶出浓度超过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饮用标准,会对周围地下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油页岩干馏废渣中有大量的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以及有机质,其有较强的pH缓冲能力,但在浸溶5 d后,pH急剧下降至5.5,可能是废渣中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小分子酸。此外,油页岩干馏废渣中NO3-的溶出规律存在明显特异性,在浸溶时,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NO3-溶出浓度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而在淋溶时,NO3-浓度逐渐提高至600 mg/L,并产生了大量的NO2-。这可能是因为浸溶为缺氧/厌氧条件,油页岩干馏废渣中的反硝化菌等微生物可能在缺氧环境下将NO3-还原。而淋溶为微氧/好氧条件,在氨化细菌、亚硝酸盐细菌和硝酸盐细菌等作用下,将有机氮逐渐氧化为NO2-和NO3-,导致NO2-和NO3-的大量累积。因此,可通过控制油页岩干馏废渣的氧化还原环境来减少有害物质的溶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