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闽三角城市群(厦门、漳州和泉州)为研究区域,以PM_(10)质量浓度为大气颗粒物指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定义大气污染事件,研究闽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事件发生频次及其相应大气颗粒物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气象因素。结果表明:①闽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事件发生频次及其相应PM_(10)浓度的季节变化的总体特征为:夏、秋季较低,春、冬季较高。②闽三角城市群大气污染事件发生频次及其相应PM_(10)浓度总体的空间差异表现为泉州漳州厦门,但城市内部空间差异较大。③漳州市冬季污染事件中PM_(10)浓度受降水量影响显著;影响厦门市PM_(10)浓度的气象因素主要为降水量和气温;对泉州PM_(10)浓度影响显著的气象因素是风向和湿度。  相似文献   

2.
城市大气中重金属元素在可吸入颗粒物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问题愈来愈为人们关注。而对城市大气中重金属元素在可吸入颗粒物上的分布研究尤为注目。可吸入颗粒物能部分沉积于呼吸系统,其中1微米左右沉积于肺胞达80%,对人类健康及生物体产生危害。故研究重金属元素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中的分布,对防治、控制大气污染,探索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等均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气细颗粒物实时在线源解析技术(质谱直接测量法)采集录入淮安市市区部分特征污染源排放成分谱,对淮安市大气细颗粒物进行在线源解析,获取高时间分辨的颗粒物源解析结果,分析颗粒物来源、季度变化和重污染天气的污染过程,评估形成重污染过程的污染影响因子和影响程度,为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提供重要目标指向,同时也为淮安环境空气PM2.5重度污染实时预警与监控、大气污染源减排方案评估、污染事件监控等提供有效的在线监测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4.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能够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关键的污染来源组成信息,是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关键技术支撑。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对源解析技术分析结果的特点和功能、应用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给出了未来源解析技术的发展的三个方向。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PPR法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应用投影寻踪回归新技术(PPR),对成都市区大气采集样本中的元素含量数据和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源成分谱进行分析,得到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排放源的权重贡献率。结果表明:影响成都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贡献源为燃煤尘和土壤道路尘,它们的贡献率均达40%以上,与成都市区内大气污染来源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要素,大气污染是影响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而大气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则一直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物[1]。大气颗粒物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造成大气污染的一大重要因素。大气颗粒物对我们的危害极大,为此对大气颗粒物的源解析就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当下用的比较广泛的几种源解析技术模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辽宁省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污染特征及成因,回顾“九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所取得成绩,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省“十五”期间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及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气能见度和消光特性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长时间序列的大气能见度与湿度等气象资料以及近年来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探讨了北京大气能见度及消光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近50年来北京大气消光作用存在降-升-降的变化过程,1954~1967年以下降为主,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明显上升,此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大气消光作用基本呈缓慢下降趋势,能见度变化过程与此相反.从区域分布看北京大气消光作用北部及西部山区低于平原区,平原区存在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分布规律,即北部平原区低于中部市区,中部市区低于南部平原区.近10年来北京大气颗粒物消光作用区域差异逐渐减小,这与大气污染区域分布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北京大气消光作用20世纪80年代之前冬高夏低,之后转为冬低夏高,对应于大气污染由煤烟型向综合型的转变.大气消光作用平均日变化呈双峰双谷型,09:00和21:00形成双峰,06:00和16:00处于双谷,但月际差异明显.大气消光作用受颗粒物浓度与相对湿度影响显著.高消光作用通常与高相对湿度和高颗粒物浓度有关;低消光作用出现在湿度和颗粒物质量浓度同时较小情况.相对湿度低于70%时,大气颗粒物消光作用会随着PM2.5浓度的升高明显增强,消光作用与PM2.5浓度存在线性关系;当相对湿度大于70%时,消光作用对PM2.5浓度变化的响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控制综合管理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探索"十二五"期间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途径,本文针对我国大气颗粒物污染的区域性、复合性、复杂性特征和控制与治理任务的严峻形势,在回顾、总结和系统分析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历程和经验基础上,解析我国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和途径,探讨大气颗粒物控制综合管理模式,提出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的相应政策建议。当前颗粒物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最主要的污染物,且成为城市环境质量达标的关键指标,而目前大气环境质量管理体制和政策不能有效地解决颗粒物污染问题。因此,必须以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以改善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削减一次颗粒物排放量为主线,以控制PM10、PM2.5以及其他污染物为重点,以科学的环境政策和产业与能源战略优化经济发展,综合运用法律、经济、信息、行政、技术等综合措施,尽快制定实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管理办法》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技术指南》,构建全国大气颗粒物污染控制政策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于玲  范天钧 《环境科技》1989,2(2):32-35,10
大气颗粒物是影响徐州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我市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测定大气颗粒物中非碳酸盐碳含量可以帮助判断烟尘对大气颗粒物的贡献。而研究大气颗粒物中非碳酸盐碳含量的分析方法更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11.
天津地区大气污染状况和气溶胶硫酸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们于1980—1981年对天津市大气污染物浓度做了同步监测,对天津市大气污染状况,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的过程及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做了研究。以超C_i几率和的方法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污染以早晨最严重,傍晚次之,中午较轻:冬季比夏季污染严重。各种污染物中以硫酸盐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最大,总颗粒物次之。当大气相对湿度大于70%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比较突出。颗粒物中的苯溶物对大气能见度有一定的影响。城市中相对湿度高时硫酸盐浓度大,可能是产生冬季烟雾事件的原因。下风方向的硫酸根浓度与二氧化硫浓度的比值和硫酸根含硫浓度与大气总硫浓度的比值均比上风方向相应的数值高,说明城市燃煤烟气是硫酸盐的来源。城市中硫酸根浓度与二氧化硫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77,硫酸根与颗粒物浓度的相关系数为0.95。在形成硫酸根的过程中二氧化硫浓度和颗粒物可能有贡献。以一维有源简化模式估算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根的速率常数,约为2.3±1.1%/hr,冬季约1.5%/hr。二氧化硫的迁移距离约为17—340km。  相似文献   

12.
<正> 十八世纪末到廿世纪初,大气污染主要是燃煤产生的烟尘和二氧化硫造成的,而随着工业、交通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和城市规模扩大(工业、交通、人口等),不但煤耗量增长,而且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致使大气污染物的种类越来越多,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类似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地污染,其中大气污染主要指的是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或有害物质,大气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会带来巨大危害。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影响,空气污染问题尤为严重,那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颗粒物,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针对该问题必须要进行有效的解决。所以本文就对大气颗粒物中的重金属监测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我们始终存在于空气之中,所以大气的污染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最近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更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文章试图从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对策两方面出发来探讨此问题,以便更好的解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09,(1):54-54
12月11日,省环保局邀请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及其科研团队到省环保局作“北京奥运空气质量管理经验对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管理的启示”讲座,郝吉明院士、贺克斌教授、吴烨副教授、王书肖教授分别作了“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控制”“城市/城市群大气颗粒物来源、特征及控制”  相似文献   

16.
碳黑大气颗粒物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碳黑颗粒物来自高温燃烧过程,它对可见光辐射具有最大能力的吸收作用。新近研究结果证实,碳黑大气颗粒物具有温室效应的作用,是引起地球气候变暖的重要角色。这种作用可以通过碳黑颗粒物对地球辐射平衡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得以实现。以往人们对碳黑颗粒物这种作用的估计偏低。人们在未来减低大气温室效应的战略中,大气污染削减物质应将碳黑颗粒物包括在内。碳黑颗粒物还具有抑制对流层中臭氧形成、干扰局部地区水文循环和降低能见度的其他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7.
颗粒物发生源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气环境中的颗粒物发生源是多种多样的,估算各发生源在造成污染中所做的贡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就以下事项作一归纳。 1.颗粒物大气污染的特征 1.1颗粒物的发生源大气环境中颗粒物的发生源如表1所示,分为自然发生源和人为发生源。另外,从颗粒的产生过程,又分为粒子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一次生成颗粒和一旦作为气状物质被排放,经过物理、化学变化而颗粒化二次颗粒。其发生源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8.
承德市大气颗粒物中有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导了应用GC/MS/DS联用法研承德市大气颗粒物中的部分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PAHs)的化学组成,并籍JCP 法和离子色谱法分析大气中的某些无机元素和SO42-、NO3、Cl。 本文指出:承德市的大气污染是严重的,并提出了治理大气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空气质量为良的情况下(AQI:55~90,PM10:37~97μg·m-3,PM2.5:17~76μg·m-3),于2016年6~8月,用Andersen撞击式分级采样器分别于北京市、新乡市两地室内外共采集6组54个样品,经微波消解仪消解,对大气颗粒物中的9种重金属元素(Pb、Cr、Ni、Cu、Zn、As、Cd、Mn、Co)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ICP-MS)进行定量检测.研究发现:两地除Cd富集指数(北京:15.0,新乡:8.47)较高外,其余元素富集指数(0~3)均较低.北京市公园大气颗粒物中的Cr、Co、Cu、Mn,办公室大气颗粒物中的Cd、Pb、Mn,新乡市公园大气颗粒物中的Cr、Co、Ni、As及两地道路大气颗粒物中各金属元素在粗颗粒物中的比重较大;而北京市公园大气颗粒物中的Pb、Zn、Cd、Ni、As,办公室大气颗粒物中的Co、Zn、Ni、Cr、As、Cu,新乡市公园大气颗粒物中的Pb、Zn、Cd、Cu、Mn及办公室大气颗粒物中各金属元素则呈相反规律.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5种致癌元素的致癌风险值均小于10-4,但若长期处于此种环境,会有较低的潜在致癌风险.对于4种非致癌元素而言,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Pb、Zn、Mn、Cu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值都远小于1,即风险可以忽略;除Mn外,新乡市大气颗粒物中的Pb、Zn、Cu均不存在明显非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引言在大气污染物中,悬浮物是危害人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特别是小于10μm以下的颗粒物,一般可以在大气中飘浮几小时乃至几年。如果人体鼻孔毛和呼吸道粘液不能将这些细小的悬浮物颗粒加以排除,颗粒物将直接进入人体肺泡,影响人体的健康。由于悬浮物的来源不一,其化学成份也不同,进入人体后可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有时会导致“癌”的病变。为了探讨冬季大气悬浮物的日变化规律以及大气悬浮物与气象要素的关系,从而找出控制大气悬浮物的方法,亦为今后的大气悬浮物的污染预报作好理论准备,于1985年1月中旬作了连续五天的大气悬浮物浓度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