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德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现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从德国垃圾处理的发展过程、法律法规框架、管理体系、管理措施及实施成果等方面介绍了德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现状,从而为解决我国现有的城市垃圾管理问题提供管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德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德国在垃圾立法、经济刺激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本文通过对德国垃圾管理体制系统的介绍,分析其成功之处与不足,以期对我国的城市垃圾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有效的管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推进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体系化与规范化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德国、美国、瑞典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经验进行探讨,结合我国现状,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提出明确政策核心原则、细化政策内容、加强公众参与程度以及优化政策组织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的有效性,为美丽中国的早日实现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4.
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不仅有利于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所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能够获取部分城市发展所需的资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之一。从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现状入手,对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在回收再利用、焚烧发电、堆肥等方面的资源化处理措施予以分析,指出武汉市应优先开展回收再利用,适度发展焚烧发电和堆肥的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借鉴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先进经验,提出要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的比率和效率,推进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产业化发展,以促进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进程。  相似文献   

5.
张文阳 《环境保护》2014,(19):32-34
德国新实施的《循环经济废物管理法》首次明确规定了"废物减量与废物管理"优先顺序五步架构。文章详细分析了德国此项垃圾管理的做法,指出德国在垃圾处理过程中,重点并不在垃圾焚烧,而是在垃圾分类收集的基础上,形成行之有效的生活垃圾一体化管理和资源化技术体系,并指出我国应借鉴德国垃圾处理的思路,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活垃圾管理和资源化技术体系,合理规划,理性推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  相似文献   

6.
正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垃圾分类的国家之一。据统计,2013年德国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5000万吨,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率高达65%。本文从法律、经济、技术、管理、教育五个方面分析总结了德国多年来的垃圾分类经验,并对中国的垃圾分类工作提出建议。一、德国垃圾分类的经验(一)法律方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美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体制与现状,对美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框架、生活垃圾分类方式、产生量及处理量、处理方式等做出了阐述;最后,结合中国国情,为我国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与管理问题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本文在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构成、垃圾收运、处理处置、环境污染等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了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制、资金收费制度、垃圾减量、全民环境意识等几个关键问题,为制定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对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活垃圾对城市发展以及居民生活环境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减量化”是我国垃圾管理三大原则之一,能有效解决城市垃圾问题。近年来城市生活垃圾以较快的速度逐年增长,我国大部分城市在垃圾管理方面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全、处理方式单一、市民环保意识淡薄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提出从源头、技术、政策几个层面,采用净菜进城、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垃圾堆肥、垃圾焚烧、垃圾收费、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减量化技术和措施来解决垃圾问题,以期为城市的垃圾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淮南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讨论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生命周期评价在中国城市垃圾减量化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减少城市垃圾,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并将其引入城市垃圾管理系统,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垃圾生命周期评价框架。生命周期评价框架的建立有助于改进城市垃圾管理,是减少城市垃圾产生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2.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s a major environmental issue in India. Due to rapid increase in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population, the generation rate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 Indian cities and towns is also increased. Mismanagement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can cause adverse environmental impacts, public health risk and other socio-economic problem.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current status of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India which can help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responsible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and researchers to prepare more efficient plans.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优化管理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基本特点,以区域优化、长期优化和综合处理优化管理为基本准则,以规划系统总处理费用最小为目标,提出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优化管理模型程序.模型程序为首先进行基础数据调查与评价,分析系统内生活垃圾状况,之后建立模型方程,通过参数赋值、求解,求出最终优化管理方案,为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的运行组织管理和资本运行管理提供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14.
番禺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团式综合处理将不同种类的废弃物集中到一个区域内进行综合处理,与传统的处理方式相比较有显著优势。介绍了垃圾综合处理技术在番禺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中的应用,该基地有望建设成为集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及最终处置和环卫技术研发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对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技术在东胜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的应用进行了介绍。东胜区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的成功经验是可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16.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在对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污染控制管理和技术现状进行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新的污染控制标准.对修订前后的标准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主要的修订内容,包括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的废物类型、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共处置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条件、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控制标准等.此外,将我国新颁布实施的标准的主要内容与国外先进标准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实施修订后的标准的技术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7.
陈海滨  潘绮  章程 《环境科技》2006,19(6):46-48
论述了垃圾处理项目全过程风险管理的内容及项目的风险特性,在对垃圾处理项目的风险因子分析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提出了风险管理对策,并强调垃圾填埋场是垃圾处理项目社会风险对策的最后一道屏障。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美国在如何通过源头消减、再循环利用、堆肥等措施提高城市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率,采取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废弃物能量回收等方面的众多举措以减少废物的最终处置量.并阐述了在提高城市固体废物收集效率、降低日常运营成本等方面所做出的探索努力,促使美国城市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对中国城市固体废物的日常管理及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优化管理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中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基本特点,提出了适宜于中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优化管理的基本原则,确定出优化管理模型程序.通过实例分析,具体说明了优化管理模型的应用,计算出1999年、2005年和2010年规划系统城市生活垃圾的优化处理方案,通过费用比较充分验证和说明了中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优化管理模型的适用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浅谈城市固体废物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城市化速度加快和城市固体废物产量的增加,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已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在此从城市固体废物的分类入手,分析了城市固体废物的危害,并对目前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加快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