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新型高效油水分离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油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和乳化、破乳的原理,研究并提出了新型油水分离器填料,解决了目前油水分离器填料不能很好去除乳化油的缺点,提高了油水分离器的处理能力,为新型油水器的设计提供了新的工艺和新材质,使油水停职顺对油污水的处理具有物理、化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油水乳状液的粒度分布是乳状液的重要特性之一,它是油水分离装置的流程设计和参数设计的主要依据。近十年来,国内研制了数种油水分离装置,装备于船舶和工厂、码头、油库等陆用部门,但对油水乳状液的性质,尤其是粒度分布还缺乏研究和了解。国外有人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发表过一些研究报告和调查报告。本文综合了这些资料,介绍各人对形成油珠机理的探讨,试验室中模拟船舶舱底油污水粒度分布的水样制备方针及测定方法,油份浓度、油粘度、洗涤剂等因素对粒度分布的影响,各种泵浦在不同工作条件下形成的油珠粒度分布状况,以及船舶、油库等几种典型油污水的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3.
通过模拟油田采出液,考察了油水比、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及天然固体颗粒物对油田采出液乳化程度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油水比下降,模拟水样含油量降低,油珠Zeta电位升高,平均粒径变大,水样乳化稳定性减弱;HPAM会吸附于油珠表面从而增强其负电性,降低油珠间的有效碰撞,使油珠的平均粒径较小,导致油水分离较困难;表面活性剂会直接降低水样的表面张力,增强油水亲和性,导致水样含油量增大,同时增强了油珠的负电性,不利于油珠的集结聚并;天然固体颗粒物本身有一定的电负性,降低了油珠的Zeta电位,增加油珠的静电排斥,妨碍油珠的聚并,同时使水样的含油量升高,最终导致乳状液稳定。  相似文献   

4.
含油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其原理是根据油水比重不同,利用油水比重差,使油上浮,达到分离的目的。随者分离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由平流式根据浅池原理过渡到平行(斜)板式、斜管式,再演进到复式组合的油水分离装置,均取得了良好的分离效果,使水中的油粒上浮高度降低,油粒在上浮过程中相互碰撞而由小变大,加速油  相似文献   

5.
日本在原公司开发成功的油水分离器,不使用药剂便可使油水分离。该法采用隔膜电解一膜分离工艺,即在电极间放入膜,使电解与膜分离一体化,这样即使含有乳化状态油的排水也能很好分离。它可促使乳化破坏,使细粒子的乳状变成大粒子油,再用凝聚分离器增加油的粒度,使油上浮而分离。隔膜电解-膜分离油水分离器@洪蔚  相似文献   

6.
开昭56—81110 罔之上域寻 采用氟系溶剂进行油水分离的方法 用氟系溶剂作为含乳化油的含油废水的处理剂(破乳剂),在防止油污染的同时回收利用油分。 开声56—161805 日本工业株式会社 油水分离方法及油水分离装置 前处理槽是个开口容器,设有浮子的浮子阀浮游在被处理水的中间,由浮阀将浮游在被处理水面的浮油和水一起抽吸到分离槽中,在分离槽的前半部分有吸油器,该吸油器下部沉没在油水混合物的下半部,吸油器可自由旋转。  相似文献   

7.
目前一般炼厂含油污水的重力油水分离能力:平流式隔油池只能除去直径大于150μ的油珠。二级斜板隔油池也只能除去直径大于50~60 μ的小油珠,对于更小的油珠就无能为力了。必须经过浮选才能达到进入生化处理的水质的要求,而浮选产生的浮渣造成二次处理的麻烦.据报导目前国外对聚缩油水分离器的研究,对单一性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外一些炼厂的报导,在炼厂操作中排放出来的许许多多的废物的处理中,以含油污泥和废碱液的处理最麻烦。含油污泥的特点是含油、固体和水,它们是清理油(缶又)的(缶又)底物,污水油水分离器的排出物和油水破乳操作中收集出来的废渣。  相似文献   

9.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海洋保护法关于船舶油污水排放规定,我国已广泛开展了大、中、小型船用油水分离器的研制工作。研制油水分离器必须有一套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393(X)决议要求的油水分离实验设备。该设备不但是油水分离器的室内考核装置,而且还是研究油水分离技术必不可少的有效装置。  相似文献   

10.
葛卫学  王树胜 《环境工程》2012,(Z2):528-531
为获取不同物性参数对油水乳状液电破乳效率的联合作用规律,系统分析国内外电破乳油水分离的前沿成果,归纳含水率、温度、无机盐、酸碱等参数对电破乳的作用,并得到优化油水乳状液电破乳分离的物性参数:含水率过大易造成乳状液的电导率发生剧增,统筹考虑油水分离的电能耗,一般将含水率控制在25%为宜;避免升温分散液滴产生电分散,破乳剂达到浊点的影响,以及热负荷增加,油水乳状液的电破乳温度控制在70℃为佳;无机盐能显著降低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性,但过高的含盐浓度,使得乳状液的电导率增加,能耗也有所上升;控制乳状液中固体微粒的粒径不小于几十微米,避免掺混与油湿润角小、具有亲油特性的固体微粒,易于电破乳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王帅  闫鑫  徐进良 《环境工程》2018,36(4):23-27
为解决海上浮油问题,设计了1个具有特殊浸润性表面的油水分离装置——浮井。该装置主体采用倒圆台形状,可以很好地自浮于海面。装置的油水分离部位采用改性后的不锈钢丝网。先将不锈钢丝网浸泡在CuSO_4溶液中构造粗糙表面,随后浸泡在十八烷酸中降低表面能,改性后,丝网表面呈现超疏水、超亲油特性。油在表面张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流进装置储油腔中,而水则被丝网挡在外面,进而实现油水分离。在油水分离过程中,改性后的不锈钢丝网可以重复使用多次,耐静态水压和动态水压方面也有良好的表现。同时设计了可以使浮井振荡的动力装置,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油水分离速率。  相似文献   

12.
Norwegian公司Frank Mohn MohnFusa A I S最近制造出一种新型的自动油水分离装置,大大提高了用于处理海洋油污染的撇油器的效率。 该装置用来分离由撇油器回收的油水混合物,使水尽快地回到海中,避免了回收浮油中经常遇到的蓄存与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采取一些相应的和有效的防油污措施。从目前情况看,船舶油污水的处理可分为船上处理和港口处理两类。船上处理主要是用油水分离器来处理油污水,以及油船采用“装于上部”法、原油洗舱、专用压载舱,以减少油污水量等措施。船舶机舱舱底油污水基本上是采用油水分离器进行处理。港口处理包括岸上的油污水处理场和水上的油污水处理船。  相似文献   

14.
西德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溢油回收设备。这种被称为“机动集油堤”(MOD)的设备是一种非自航式的双体船,它是将油和水收集起来后进行分离,然后将油回收。 MOD的船长为84.7米,船宽为27米。两个船体间的距离即扫油宽度为15米。靠近船体中部,有一根黄梁将两个船体联结起来呈H型, 梁前设有挡水装置。油和水通过一个斜坡被引入挡板进行初步分离,上层的油水越过挡板进入收集舱。 收集舱内的油水混合物被送入船边的舱内  相似文献   

15.
成功地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耐酸碱改性滤纸复合膜材料,将该复合膜用于油乳液废水进行分离,该复合膜对于油水乳液的分离效率可达95%以上,具有较好的分离油水乳液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1973年国际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及1978议定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采取一些相应和有效的防油污措施。从目前情况看,船舶油污水的处理可分为船上处理和港口处理两类。船上处理措施包括:用油水分离器来处理油污水、油船采用“装于上部”法、原油洗舱和设置专用压载舱等,以减少油污水量。船舶机舱舱底油污水基本上是采用油水分离器进行处理。港口处理包括岸上的油污水处理场和水上的油污水处理船。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油轮及港口对洗舱污水和压舱水的处理需要,日本机器开发工业株式会社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油污水分离设备,即KKC型(卧式)和MS型(立式)大容量油水分离器,如图1和图2所示。KKC型又可分为a,kKC—A型(一级处理);b,KKC—B型(二级处理)图中SPI是英文Slit PLate的缩写,系由数块缝隙板重叠布置而成,它是作为含油污水进入油水分离器前的前处理装置。据介绍,如果这种缝隙板的种类、组合及油污水流入方式选择得当,就能使流入板间的小油  相似文献   

18.
粗粒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油污水处理技术。当油污水通过粗粒化元件时,油污水中的微细油珠被聚结成较大的油粒;在外力作用下,油粒脱离粗粒化元件表面;利用油和水的比重差,克服阻力迅速上浮,达到提高油水分离效果之目的。 我国已有许多单位对粗粒化技术进行了各种试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且应用于船舶、铁路、化工、冶炼、石油等工业部门中。我们对这种技术的机理尚不明确,本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库尔特TA—Ⅱ型计数仪对油水乳状液(矿物油)进行了油粒度分布测定。针对试验室非乳化剂乳状液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测定乳状液中油粒度分布的方法,并结合显微镜摄影法比较、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对工厂、船舶等油污水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20.
山东胜利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最近研究试验成功一项油品破乳新技术,解决了由于油水混合乳化造成的油灌底部脱水带油的问题。采用这项新技术每年可回收汽油九百多吨,价值二十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