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6月8日签署第526号国务院令,公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一个地方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条例,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条例》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明确规定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当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二是实施过渡性安置应当避免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生态脆弱区造成新的破坏。  相似文献   

2.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给当地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震区灾后重建是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借鉴发达国家灾后重建的经验,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灾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进行了认真研究,向国务院提出了相关建议: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根据灾区资源禀赋、地理特征、地质条件、气象气候、经济状况、社会文化环境等,借鉴发达国家灾后重建经验,建设体现生态文明的新城镇、新农村。  相似文献   

3.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繁重,在重建过程中资源和环境因素凸显.联合国环境署(UNEP)驻华代表张世钢近日向<环境保护>表示,灾后修复和重建工作需要今后数月甚至数年时间的长期关注.UNEP将与联合国系统其他部门一起,继续协助中国抗震救灾的努力,并做好准备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环境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4.
8月I2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对外全文公布了《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重建规划”),向国内外征求意见和建议。“重建规划”指出,灾区恢复重建资金总需求经测算约为1万亿元。  相似文献   

5.
简讯     
环保部:指导灾区开展污染防治 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地震后,环境保护部紧急组织有关专家,编制了《玉树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指南》、《玉树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固体废物安全处置技术指南》和《灾后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清理指南——现场操作手册》,并已送往地震灾区一线,指导灾区开展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记者:罗书记,我们知道广元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第一个提出低碳重建,请你介绍一下广元低碳发展的主要成效. 罗强: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我们在重灾市中第一个提出低碳重建,我们着眼"建设川陕甘三省结合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目标,突出"五个一"基本思路和"三个着力"工作重点,全力推动低碳发展.我市在荣获2009年"低碳中国贡献城市"称号后,2010年又获得"低碳发展突出贡献城市"称号.一是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7.
阐明进行灾后恢复重建示范区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研究的必要性及其双重意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包括战略环境评价现状动态、开展本研究的可能性、机理探讨及动态仿真思路等;然后,提出了进行灾后恢复重建示范区规划环境评价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研究背景、机理、方法论及实证等。研究表明,从规划(战略)环境评价角度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示范区规划建设研究,在做好环保工作的同时,将强化灾后恢复重建示范区的防灾减灾功能,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及研究预期。  相似文献   

8.
重要启事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我们渐渐从举国同泣、万里悲云中走出,开始以一种平静的姿态迎接生活、思考灾后重建问题。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大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程或将赋予稳健财政政策更“积极”的色彩。5月2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政府投入、对口支援、社会捐集,多渠道筹集灾后的重建资金。建立对口支援的机制,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  相似文献   

10.
地震等自然灾害在短期内导致数量巨大的废墟及废物产生.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形成严重威胁。因此灾后废墟清理和废物管理是灾后重建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汶川地震震害和发震原因,根据汶川地震及其他地震灾害的经验,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存在的一些工程地震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工程抗震设防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加强和重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提高工程结构防震抗震能力,为灾后重建提供有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经过三年的灾后重建,汶川地震灾区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然而在国家大规模重建资金及社会无偿捐赠的拉动效应基本结束的后重建时期,汶川地震灾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受到严峻挑战,资金来源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对地震灾区恢复重建时期融资和后重建时期融资进行比较,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后重建时期汶川地震灾区满足融资需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日前透露,工信部将在灾后重建规划项目中选择部分工业项目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试点工作,这是我国首次对国家级规划项目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对今后建立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政策发布     
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税收优惠政策公布;环境保护部制定抗震救灾环境应急监测方案;4河2湖污染防治规划公布;我国将建立保护太湖流域水环境长效机制;环境保护部发布2007年中国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15.
翟峰 《环境保护》2011,(13):59-61
"5·12"汶川大地震中,广元市出现了一个极重受灾县和六个重灾县区,在其城市和城镇规划以及大量基础设施灾后重建的前期,广元市紧紧抓住了三个低碳重建的要素,即"利用单位能源消耗和单位能源碳的排放而产生收益最大化的碳生产力、利用天然气和水能条件而形成的优势能源结构、利用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培育而形成的低碳消费",做出了"结合灾后重建,推广清洁能源和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实现低碳发展"的低碳重建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6.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省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遭受重大破坏。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四川环保系统在逆势中奋起,在困境中抗争,在风雨中前行,在危难中作为,灾后不仅没有发生重特大次生环境污染,确保了饮用水环境和核与辐射“两个安全”,而且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有效地开展了灾后科学重建工作,着力打造美好生态新家园,为今后解决灾后重建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启迪和借鉴。近日。记者就有关问题专访了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局长田维钊。  相似文献   

17.
由环境保护部和联合国环境署共同举办的地震灾后重建环境保护国际经验交流会7月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经验交流会旨在借鉴国际上地震灾后环境保护的经验和技术,指导中国地震灾区解决环境问题,将地震对灾区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周建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18.
地震灾后重建中的多元化资金支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汶川地震为背景,针对灾后重建资金需求量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提出灾后重建资金来源应以财政资金为引导,走多元化的道路;并分别从财政资金支持、信贷资金支持、社会资金支持、国外资金支持、保险资金支持、证券市场资金支持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在财政资金引导下,切实可行的多元化资金支持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日,国家发改委宣布,由国务院30多个部门和四川省政府组成的“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将用5个月的时间拿出震区的重建规划。潘岳表示,灾区重建不能是简单的恢复,规划环评应该作为重建规划的基础依据,为长期减灾防灾机制的建立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生态功能区划是中国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方面的一项重大基础性工作,其内涵、主要功能及要求决定了其成果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和约束作用.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环评对生态功能区划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可为中国规划环评技术的发展完善和开拓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将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环评为例,简要论证生态功能区划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