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Galactomyces sp.产生的生物絮凝剂絮凝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活性污泥中分离出的絮凝剂产生菌Galactomycessp.M-2的絮凝活性。通过研究M-2在不同培养时间的生长情况、培养液中pH值变化情况及絮凝活性等,从而得出絮凝活性与菌生长量相关。利用离心技术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的活性分布,发现起主要絮凝作用的物质为胞外物质,且主要由多糖构成。该菌产生的粗制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絮凝剂   总被引:77,自引:3,他引:77  
絮凝剂已广泛用于各种工业废水处理。按照生产方式,通常,絮凝剂可分为3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无机絮凝剂,如铝盐、铁盐;微生物絮凝剂。前2类常用于废水预处理及污泥脱水,而微生物絮凝剂则是目前正在开发的新类型絮凝剂,应用前景广阔。微生物絮凝剂是利用生物技术,通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培养方法生产的,不存在二次污染,使用安全、方便。因此,微生物絮凝剂的开发,日益引人注目。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廉价地大量生产。一、生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微生物某些真菌和细菌能用于微生物絮凝剂的生产。J.Nakamura等人早在1976年就对能产生絮凝效果的微生物进行了研究。从霉菌、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214种菌株中,筛选出19种具有絮凝能力的微生物。其中,霉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絮凝剂TH6的絮凝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絮凝活性较高的絮凝剂产生菌TH6,采用由其产生的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和多种实际废水进行了絮凝净化实验,结果表明,TH6絮凝剂固液分离效果良好,CODCr去除率51.0%-71.5%,SS去除率88.5%-94.3%。  相似文献   

4.
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53,自引:1,他引:53  
本文综述了生物絮凝剂产生和培养条件,化学组成和结构及分子生学等内容,同时也讨论了生物絮凝剂对水中悬浮物和溶解性有色物质的絮凝凝反应条件和反应机理以及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HHE—P7)在酱油废水中产生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特性。实验表明:酱油废水由于碳源丰富,是一种良好的培养基。HHE—P7菌最佳培养条件:COD为20000mg/L.K2HPO4为1.0g/L。培养3d。最佳絮凝条件为在1L含高岭土水中投加10~15mL微生物絮凝剂(MBF7)。pH调至9,则絮凝率为90%以上:微生物絮凝剂在水系中主要起吸附架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株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微生物絮凝剂MBF10,显色反应、紫外扫描和GC-MS分析均表明其富含羧基的多糖,是一种阴离子絮凝剂。该絮凝剂具有广谱絮凝作用,对猪场废水、啤酒废水、生活废水、油脂废水有较好的絮凝作用,适宜的条件下可达95%以上。实验表明其絮凝机理是以吸附架桥为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微生物絮凝剂对人体的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的种种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文章归纳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种类,阐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絮凝作用影响因素,列举了微生物絮凝剂在各种类型污水处理中的广泛应用,并针对应用中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8.
菌种培养条件对微生物絮凝剂合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微生物絮凝剂具有安全无毒、絮凝效果好、易降解、无二次污染,成本低等优点,它是微生物二次代谢的产物.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条件优化,絮凝菌的筛选及在工业水处理上的应用等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影响微生物合成絮凝剂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微生物的基因型、细胞的生理状态以及环境因素.文章从培养基的成分、初始pH、温度等方面综述了培养条件对微生物絮凝剂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微生物絮凝荆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本文对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影响微生物絮凝剂形成的因素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主要利用化学方法对环氧氯丙烷和胺类进行阳离子改性获得阳离子醚化剂,然后与碱化后的淀粉接枝制得一种絮凝性能良好的有机高分子阳离子絮凝荆,并对所得产品作了絮凝性能实验。由实验得知该絮凝剂对悬浮细小颗粒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如高岭土溶液(1g/L)产生矾花时间较短,加入絮凝剂后搅拌3min左右即可产生明显絮体,且絮体较大,静置后透光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1.
王博  付宁  马放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8):83-85,101
文章对无机絮凝剂、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三种絮凝剂进行了比较,提出研究和开发絮凝效果好、应用范围广、易生物降解、对环境安全的微生物絮凝剂就成为必然,并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培养、微生物絮凝剂的提取和纯化、微生物絮凝剂的化学组成分析和合成途径的探索;列举了微生物絮凝剂对畜产废水有机物的去除、对废水中COD、BOD的去除、对印染废水脱色的应用、对工业废水重金属离子的脱除,最后,展望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谭江月 《环境科技》2006,19(3):13-16
将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P(DMC-AM)与5种无机絮凝剂进行复配,对制革水进行絮凝处理,优化出P(DMC-AM)与无机絮凝剂的最佳复配方案。采用最佳复配方案,进行了絮体回用效果实验,为P(DMC-AM)絮凝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筛选出对炼油污泥处理效果好的复配絮凝剂。试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使用有机高分子絮凝剂(PAM)分别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PAC)复配处理炼油污泥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絮凝剂的处理效果更好,复配絮凝剂具有适应性广、投加量少、浮渣少等优点,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絮凝是水质净化的重要方法之一.絮凝剂的作用对象主要是水中由不溶性物质形成的憎液溶胶及悬浮颗粒.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将重金属离子的某些强配位基团通过化学反应连接到高分子絮凝剂分子上能赋予原有高分子絮凝剂捕集水中溶解性重金属离子的功能,因此制备出具有去除重金属离子功能的高分子絮凝剂.研究表明,这类高分子絮凝剂用于水处理时表现出显著的优点,如去除效率高、沉降速度快,分离效果好,尤其适合于处理重金属离子与浊度共存的体系,显示出很好的研究及应用前景.本项研究拓展了絮凝剂作用对象的种类,开创了水处理絮凝学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含酚废水治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含酚废水的性质,用ClO2氧化除酚,ZL—1和聚丙烯酰胺(PAM)混凝沉降除悬浮物的方法处理该废水。实验结果表明,经处理后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酚、焦油和悬浮物等去除率都很高,该水可以满足循环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的染料废水脱色混凝剂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亲水性染料废水用化学絮凝法处理效果较差。针对活性染料含有磺酸基的特点,对双氰胺-甲醛缩合物进行改性,获得一种分子量和电荷密度均可调节的阳离子聚合物MG。对MG的特性进行表征,研究不同性能MG在活性艳红X-3B的脱色净化中多种影响因素的规律,表明MG是一种性能稳定,有应用前景的染料废水处理剂。  相似文献   

17.
复合生物絮凝剂CBF-1的制备及其絮凝特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雷志斌  胡勇有  于琪 《环境科学学报》2012,32(12):2905-2911
采用机械混合的方法,将微生物絮凝剂MBF8与植物胶粉羧甲基改性絮凝剂CG-A复合制备了新型高效复合生物絮凝剂CBF-1.采用FT-IR、zeta(ξ)电位、透射电镜分析,确定了CBF-1的特征官能团、电荷性及分子胶束形态等物化性质;采用烧杯絮凝实验,探究了CBF-1的絮凝特性.结果表明,制备CBF-1的最佳CG-A∶MBF8质量复合比为4∶6;CBF-1为含少量沉淀物的淡黄色液体(不溶物0.013%),有效成分为0.5%,pH6.1,相对粘度1.72;有效成分0.1%时等电点约pH1.5;主要特征官能团有羟基、羧基、氨基、酰胺基及磷酸基.采用PAC(3mg·L-1)+CBF-1(1.0~8.0mg·L-1)复配絮凝,适用的pH为6.0~10.0,离子强度为0.5~5.0mmol·L-1;对浊度100NTU的高岭土悬浊液,在最佳条件PAC(3.0mg·L-1)+CBF-1(1.0~2.0mg·L-1),pH8.0,离子强度3.0mmol·L-1下,浊度去除率>92%,残余铝<75μg·L-1;对浊度6~300NTU的水,浊度去除率为61%~98%.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絮凝剂(MBF)研究策略与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微生物絮凝剂正处于理论研究与产业化交织阶段,文章较全面地综述了本领域研究策略和最新技术进展。研究策略体现出特异、高效、价廉、复合和联用等方向;总结了特异、高效产絮单菌株的筛选、廉价替代培养基的选用、产絮条件的优化等改善MBF应用的技术途径,并着重就近年来与微生物絮凝剂复合或联用的强化技术进行了探讨,包括复合型微生物絮凝剂、MBF与传统絮凝剂的复配、MBF与纳米材料的联用、絮凝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微生物絮凝剂今后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水处理中,絮凝剂必不可少且种类繁多,现以无机及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使用最为广泛。但随着大众对于环境及水健康的关注度增大,其二者的毒性及难降解性使得大家将目光转向可实现无污染排放的绿色化絮凝剂-生物质絮凝剂。笔者在此就综述应用价值较高的几类生物质絮凝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新型复合聚硅硫酸铁铝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用钛白废酸和粉煤灰为原料 ,设计出一条新工艺流程制取新型复合聚硅硫酸铁铝 (PFASSi)。PFASSi在处理滇池含藻水和再生造纸的抄纸废水时 ,明显优于PAC、P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