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1987年底利用美国NIOSH 1987年版《有毒化学物质登录》磁带作为数据源,在VAX-11/780计算机上建成化学物质毒性数据库,该库录入化学物质达88700种,共含可查阅的化学物质名称(本名及别名)316317个,毒性数据包括刺激、致变、致癌、生殖效应及毒性等方面,每项数据包括试验方法、受试动物、毒性物质  相似文献   

2.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尔斯巴德的Mierobics公司研制成功一种用于测定不溶水固体相对毒性的检验法,这种被称为Microtox固相检验的方法只需30分钟,具有经济、高度可重复的特点,可用来在进行比较特殊及比较昂贵的分析之前预先鉴别物质。 这一检验法与该公司的标准Microtox生物量法相似。在后一种方法中,发光细菌——明亮发光  相似文献   

3.
农药的毒性     
农药的使用是日本战后农业飞跃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其反面,在食物中残留的农药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已成为社会化问题。例如水稻生育大敌的稻瘟病,使用赛力散(醋酸苯汞)就可以完全驱除,稻米单位产量已达战前的2倍以上。但在日本人的毛发中汞含量的浓度比外国人高很多,汞侵入人体要损害健康,因此日本已于1969年全面禁止使用这种农药。  相似文献   

4.
水银的毒性     
汞中毒的概念汞化合物,朱砂(HgS)似乎很早就已经被人们利用了,同时由于用汞而引起的汞中毒事件也早有记载。很早以前,法国的制帽工发明了硝酸汞软化作为帽原料的动物毛的方法,该溶液使白毛成为赤褐色,因此称为赤毛法。毡帽制造是家庭工业,有过发生全家族汞中毒的事例。  相似文献   

5.
降解DMF引起污泥毒性及其毒性空间分布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处理有毒难降解有机污染物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序批式好氧活性污泥系统(SBR)为对象,在进水化学需氧量(COD)为300 mg.L-1左右,各初始DMF浓度(40、80、120 mg.L-1)驯化阶段皆为30 d,运行周期为12 h,溶解氧(DO)为2.0~3.0 mg.L-1的条件下,研究了DMF在水、泥相的分布及污泥有机毒性变化趋势;探讨了单个运行周期内,出水COD、水相和泥相DMF浓度及毒性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各DMF浓度运行阶段的污泥毒性都体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污泥毒性随初始DMF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污泥有机毒性主要由DMF降解过程引起,且主要集中在内层胞外聚合物(EPS)以及胞内区域.  相似文献   

6.
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条件的优化与毒性参照物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针对传统发光细菌毒性测试方法中存在的结果重现性不高、使用剧毒物质氯化汞作为毒性参照物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一系列实验优化了发光细菌生物毒性测试的条件:适宜pH值为5 0~9 0,最佳暴露时间为20min。同时筛选出了Zn2+作为毒性参照物代替传统方法中的剧毒物质HgCl2。Zn2+具有毒性中等、结果稳定、价格便宜等诸多优点。而且Zn2+与HgCl2的毒性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Zn2+毒性为HgCl2毒性的1 12 5。采用Zn2+作为参照物不仅可以方便地表征不同化学物质的毒性,而且可以直观地表征复杂环境样品的毒性,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杀虫脒原名氯苯脒,是1962年合成的新型农药,具有胃毒、触杀与吸人中毒等作用,且对有机磷、有机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具有抗药性的害虫亦有效。我国已于1971年试制成功,为了预防农药中毒,保障工农业生产者身体缝康,对该农药毒性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8.
镉是一种灰白色的软质金属,常与锌伴生存在。金属镉本身无毒,但其化合物毒性很大。镉是一种细胞原浆毒,能抑制生物体内各种含巯基酶的活动,使组织代蹦发生障碍。进入人体后,能遍及全身各器官,主要累积在肝、肾、肺和甲状腺中,达到一定浓度时,就能引起贫血,降低血液中的氧量,动脉血压增高,肝、肾功能失调,骨质疏松或软化以致周身骨痛等。其潜伏期可达10~30年之久。人体镉中毒的急性症状表现为,在摄入10分钟至4~5小时后,出现噁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较重者伴有头痛、眩晕、大汗、上肢感觉障碍甚至引起抽搐。口服硫酸镉30毫克即可死亡。慢性中毒症状,早期表现为倦怠、乏力、头痛、头晕、咳嗽、体重减轻等,后期出现呼吸机能的降低,肾肝功能减退,直至发生周身骨痛而死亡。天然水域中镉的含量,一般,海水为0.01~0.05微  相似文献   

9.
氯化钡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订我国饮用水卫生标准,对氯化钡的急性、蓄积性和亚慢性毒性进行了研究,急性毒性得氯化钡对大鼠和小鼠经口LD50值分别为147.5mg/kg和317.19mg/kg。蓄积试验表明,氯化钡有一定的蓄积作用。亚慢性毒性结果表明,10,100和300mg/1组大鼠肝、肾、肾上腺、心、脾可观察到轻度组织学变性。300mg/1组大鼠Hb含量降低,MCV增加,MCH降低,呈大细胞贫血象。心电图显示,高剂量组大鼠心率加快,GRS波群时间延长,R波电压偏高.生化指标可见血清Ca^2 ,CK,AKP,uN,TC等随剂量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六六六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六六六在四十年代即作为杀虫剂用于农业、林业和卫生,迄今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我国于五十年代开始生产和使用,而且逐渐发展为使用最广泛的农药之一。由于六六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在环境和生物体内降解,且易在生物体脂肪和脏器内蓄积,我国虽于1983年停止生产,但其影响依然存在,故对其毒性研究仍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的研究证实,铝在一定条件下无论对人体、动物还是对植物均存在毒性。铝对人体及动物的毒性铝对人体及动物的毒性首先是在探究阿耳滋海默氏病(Algzheimer' sdisease)的病因时发现的。此病又叫早衰痴呆症,它使人早衰并丧失记忆力,逐渐失去照顾自己的能力。研究发现集中在患者大脑细胞中的铝比正常人高10—30倍。1965年,克拉特兹(Klatzo)进行的动物实验表明铝中毒的兔脑内出现了阿耳滋海默氏病特有的神经原缠结病变。1973年,克拉  相似文献   

12.
甲基叔丁基醚毒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国内外有关甲基叔丁基醚毒性的研究结果作了综述。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个体之间对MTBE及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和轻微的生殖毒性;可诱导肝细胞色素P-450活性的升高;多数试验显示,MTBE具有动物致癌效应;不同学者对于长期低浓度接触情况下,MTBE对人体健康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存在争论。  相似文献   

13.
杀虫剂及抗生素对发光菌的短期毒性与长期毒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毒物对青海弧菌Q67 (Vibrio-qinghaiensis sp.-Q67)发光抑制为毒性指标,基于短期微板毒性分析法(S-MTA法),建立了长期微板毒性分析法(L-MTA法),测定了吡虫啉(IMI)、抗蚜威(PIR)、啶虫脒(ACE)及敌百虫(DIP)等4种杀虫剂与氯霉素(CHL)、盐酸四环素(TET)、硫酸链霉素(STR)及硫酸巴龙霉素(PAR)等4种抗生素的短期(15 min)毒性和长期(12 h)毒性.采用短期毒性与长期毒性EC50之比(RSL)为指标,表征同一物质的毒性差异. 结果表明:3种杀虫剂(IMI,ACE及PIR)的短期毒性与长期毒性差异不大(其RSL分别为0.84,0.81和1.11);杀虫剂DIP和2个抗生素(CHL及TET)的短期毒性与长期毒性差异明显(其RSL分别为11.76,9.67及154.38);另2个抗生素(STR和PAR)只有较强的长期毒性.   相似文献   

14.
江晓栋  薛银刚  魏永  许霞  刘菲  薛柯  施昕澜  顾铭 《环境科学》2019,40(8):3840-3848
为了准确评估PM_(2.5)的综合生物毒性,采用发光细菌急性毒性、斑马鱼胚胎急性毒性和体外人肺腺癌细胞(A549)毒性试验对常州市冬季雾-霾天、冬季正常天和夏季这3个时间段的PM_(2.5)进行生物毒性评价,并结合大气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时间段的PM_(2.5)均表现出急性毒性或发育毒性.冬季雾-霾天、冬季正常天和夏季PM_(2.5)对发光细菌的毒性单位(toxicity unit,TU)值分别为1. 74(有毒)、1. 19(有毒)和0. 92(微毒);对斑马鱼胚胎的TU值从大到小排列为:冬季正常天(TU=1. 14,有毒)、冬季雾-霾天(TU=0. 79,微毒)和夏季(TU=0,无毒);对A549的TU值为:冬季雾-霾天(TU=0. 61,微毒)夏季(TU=0. 38,微毒)冬季正常天(TU=0. 31,微毒).在发育毒性方面,除夏季PM_(2.5)样品,其余2个时间段的PM_(2.5)均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影响,主要表现出心包囊肿、脊椎弯曲和尾部畸形.平均毒性(average toxicity,Av Tx)、毒性指数(toxic print,Tx Pr)和最敏感测试(most sensitive test,MST)综合毒性评价方法表明冬季雾-霾天和冬季正常天PM_(2.5)均表现出有毒,夏季则表现出微毒,以冬季雾-霾天PM_(2.5)样品的综合毒性最高.此外,3种测试生物对PM_(2.5)污染物的敏感度排序为发光细菌斑马鱼胚胎 A549.理化指标和生物毒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M_(2.5)中所含的污染物对生物毒性效应产生影响,可为PM_(2.5)生物毒性综合评价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典型垃圾焚烧飞灰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中国、日本和美国的3种浸出毒性鉴别试验方法对飞灰浸出毒性鉴别的适宜性,研究了pH和液固比对飞灰中重金属浸出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主要受pH影响,在强酸(pH<2)和强碱(pH>12)条件下的浸出质量浓度高,而在中性(pH为9~11)条件下浸出质量浓度低.随着浸取剂与飞灰的液固比的增加,重金属的浸出量逐渐增加,达到最大浸出量后保持不变,但重金属的浸出质量浓度受稀释作用影响逐渐降低.相对于去离子水体系,醋酸缓冲体系浸取的重金属质量浓度较高,且浸出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16.
毒性鉴别评估(TIE)在沉积物毒性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沉积物毒性评估是水污染治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关键性工作。建立一套科学可靠的沉积物毒性评估方法,对于科学设计疏浚方案、安全高效管理疏浚工程、阐明沉积物毒性与特定污染排放物的联系以及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等活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简要回顾了沉积物毒性评估方法的发展历程,详细地介绍了美国环保局最新修订的毒性鉴别评估程序(toxicity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TIE)的试验方法、主要过程和受试生物的选取。并结合我国沉积物毒性评价的现状,分析了TIE方法的优点与不足,重点指出TIE在我国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目前,TIE在我国沉积物毒性评价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希望通过文章的介绍可以促进这种方法在我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斑马鱼监测工业废水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庆华  郜伟 《环境科技》1994,14(6):58-61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二英的化学结构与毒性的关系,二英的来源,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以及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污染物的微生物毒性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献报导的10几种污染物毒性试验方法中,选择了脱氢酶活性、Microtox毒性、微生物呼吸率、以及降解动力学等4种方法,系统地比较,研究了其表示污染物对微生物的毒性效应的灵敏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应用于焦化废水、染化废水与黄浦江水样的检验表明,MTX方法能最好地反映污染物的微生物毒性,且操作简便,费时少,数据的解释也最为方便。  相似文献   

20.
化学工业固体废物毒性鉴别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介绍了对硫酸烧渣和磷石膏两种固体废物进行急性毒性和浸出毒性鉴别试验的过程与结果 ,并对磷石膏由危险废物转变为非危险废物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为硫酸烧渣和磷石膏的处置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