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极端降水事件概率分布识别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识别极端降水的概率分布对于区域水旱灾害的预测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针对广泛采用的L-矩分析、KS检验和卡方检验3种方法,基于四川盆地24个气象站1951—2011年的日数据,对最大日降水量、连续最长无雨天数的概率分布分别进行了识别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KS检验结果的相对误差最小且大都小于0.05,并且与基于卡方检验的结果接近;基于L-矩分析识别结果的误差较大,尤其是连续最长无雨天数的平均误差在多个回归水平下超过10%;此外,具有相同概率分布的站点,基于KS和卡方检验结果的空间连续性更好。上述结果和一些研究优先推荐L-矩分析识别水文序列概率分布的结论不一致,原因是这些研究主要针对径流而非最极端的降水情况,且降水序列的空间异质性大。  相似文献   

2.
《灾害学》1999,14(3)
为确保世博会开幕、开园式这两项室外重大活动的顺利进行,气象保障服务成为重中之重。既要快速、准确地预报天气,又要保障开幕、开园式时天空无雨。云南省气象部门根据云南气候复杂多变,立体气候明显的实情,大胆提出实施人工消雨方案。“人工消雨”是目前世界气象界实施人工局部影响天气的一项新举措,它是对有条件的降雨云层发射火箭弹,实施人工降雨,通过改变降雨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保障一个地方在短时期内无雨。在可借鉴经验有限、技术要求难度大的情况下,云南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组织有关科技人员进行前期调研,查阅国内外资料…  相似文献   

3.
姜爱军  周学东 《灾害学》1994,9(4):30-34
本文采取改进的“BM”方法,分旬、分县(市)客观、定量诊断气候旱涝灾害,进而模拟未来旬由旱(涝)转为正常所需的降水量(或无雨旬数)及其出现的气候概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应用服务的实施方案.有效地提高防抗灾害的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4.
广西春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西具有气候代表性的32个站点1961-2007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引入季节无雨日作为划分干旱的标准,采用EOF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西春旱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用NCEP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国家气候中心的74项环流特征量资料等,对广西春旱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看,广西春旱的趋势变化不明显,主要以年际、年代际变化为主,从空间分布看,广西春旱以全区一致性型为主要空间分布型;在春旱年,广西上空对流层低层出现偏南-西南气流距平强辐散异常,伴随有明显的水汽通量辐散异常,同时东亚大槽偏弱,阿留申低压明显减弱,中纬度大陆高压减弱,中高纬环流平直,不利于冷空气南下华南;广西春旱年前冬阿留申低压明显增强,大陆高压也增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当前冬印缅槽偏弱时,广西春季发生干旱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5.
一些景观树对灾害天气事件的非对称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斐  张继权 《灾害学》2011,26(2):5-10,30
2004-2008年日本山口市的气候呈现出明显变化和波动的特点,突出表现在2004、2006和2007年。夏季极端高温和强台风伴随着无雨和持续的干旱等类似的灾害天气事件诱发了许多乔灌木景观树明显的可视被害症状。用压力室法对北美枫香树叶的观测表明,迎风面和被风面之间叶水势的差异来自于迎风面的叶、枝和树干对被风面的遮挡作用。因为台风或其他灾害天气事件持续地单向袭击树冠的一侧,山口市的一些景观树种迎风面和被风面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叶面积、树冠面积和SPAD值的差别。灾害天气事件袭击期间的自我遮挡和灾后恢复期间的不平衡生长成为山口市景观树木偏冠的两个主要起因。许多木本植物从末端到基部的脱水特性似乎是它们响应灾害天气事件的一种重要的机制。修枝可以人为地削减蒸腾表面积以维持植株水分平衡,这使它成为一种修复被害树木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亓玲 《防灾博览》2005,(2):45-45
1月3日青海玉树发生特大交通事故,死亡55人。5日甘肃一民营石化公司发生毒气中毒事故,3人死亡。7日福建发生特大交通事故,死亡28人。10日美军救援直升机在印尼坠毁。11日山西襄汾县花炮厂发生爆炸事故,死亡25人,伤9人。13日澳大利亚发生20年来最严重森林火灾,10人死亡。14日长沙市一化工厂发生爆炸,3死2伤。16日四川宜宾旧楼爆破打孔时发生坍塌,8人遇难。18日北京一化工厂发生爆炸事故,7人受轻伤。  相似文献   

7.
亓玲 《防灾博览》2004,(4):46-46
4月1日 四川自贡一公共汽车坠河,14人死亡38人受伤。2日 暴雨浇塌广州地铁三号线,附近居民楼倾斜。3日 淄博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四名矿工被困井下。4日 受吸血蝙蝠袭击,13名巴西人死亡,6人被感染。6日 墨西哥北部暴雨成灾,造成32人死亡百余人失踪。7日 新疆大部分地区遭遇大风天气,最大风力超9级。8日纳米比亚发生1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6人丧生。9日苏丹发生严重交通事故,60多人死伤。10日俄煤矿发生爆炸,死亡36人,另有11人生死不明。11日新疆伊犁州巩留县山体滑坡,一家8口人全部遇难。  相似文献   

8.
一从一次震例谈起 1987年8月7日17时35分在芦台附近发生了M_8=4.2级地震。在我区双港动物观测站的动物观侧曲线上发现有短临异常显示。双港观测站的小白鼠转笼从7月底8月初起迅速增加。过去,正常活动量在100圈/日左右,但8月4日上升到496圈/日,5—6日稍有下降,7日又达453圈/日,8日达414  相似文献   

9.
亓玲 《防灾博览》2005,(1):45-45
10月2日低温气流突袭湖北武汉,全市狂风不止气温骤降。 台湾红火蚁灾情蔓延,全台5个县市受灾。 3日泰国发现全亚洲首例狗感染禽流感病例。 5日江西一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 7日广西出现罕见的局部严重干旱,67万亩农田出现旱情。 8日久晴不雨的湘江中游出现了秋季最低水位。 9日鹤矿集团十三化工公司雷管车间发生爆炸,13人伤亡。 10日湖北一学校发生食物中毒事件,34名学生人院治疗。 11日水资源占全国1乃的长江流域污水处理率仅为1明毛。 16日罗马尼亚一3岁雌黑熊肇事,导致l死10伤。 19日四川宝兴县发生岩体垮塌事故,死亡9人失…  相似文献   

10.
《民防苑》2014,(9)
正今年9月20日是我国第14个全民国防教育日。2001年8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定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确定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民国防教育日。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防教育的主题节日。根据这一决定,2001年9月15日为第一个全民国防教育日。今年全民国防教育宣传主题是:关心国家安全,维护海洋权益。结合上海市实际和人民防空特点,  相似文献   

11.
干旱是威胁我国及世界农业发展的自然灾害之一,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干旱监测与评估已成为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持续干旱,给冬小麦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基于2000年至2009年Terra卫星MODIS传感器8天合成的地表反射率数据,结合地面实测土壤水分和实地调研数据,利用距平植被指数(AVI)和距平水分指数(AWI)对我国北方冬小麦主产区的干旱程度进行了分级,对干旱的发生、发展和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连续监测,得到了该时期的旱情分布结果:2008年10月份以后旱情逐渐加重,2009年1月下旬各地旱情达到了最严重的程度。研究表明,AWI对干旱的反应比AVI敏感而且准确。  相似文献   

12.
Fleurett A 《Disasters》1986,10(3):224-229
Drought is a frequent occurrence in contemporary sub-Saharan Africa, and the existence of periodic drought can be documented over hundreds of years. As a consequence of the routine rainfall shortages that affect them, agricultural and pastoral societies have developed a number of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mechanisms for bridging temporary food production shortfalls caused by drought. Drawing on the literature and field data from southeastern Kenya, this paper discusses a number of regular indigenous responses to short-term drought in sub-Saharan Africa. Changes in these patterns in the present day are also discussed. It is concluded that market-based responses are now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es, but that traditional institutions remain significant and contribute to the viability of drought-affected societies.  相似文献   

13.
应用NOAA/AVHRR资料监测土壤水分和干旱面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象卫星资料监测土壤水分及估算干旱面积的研究方法已有很多,但监测精度还有待提高。通过利用近地面温度日较差实测资料,对气象卫星反演地表温度日较差进行了订正,使得热惯量计算值更接近实际。利用订正后的卫星反演地表温度日较差计算的热惯量与地面农田实测土壤绝对湿度进行回归分析,发现0~30cm土壤水分实测值与热惯量的相关显著,50cm以下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在GIS平台的支持下,对2004年初夏发生的干旱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精度较高,并为干旱灾害的进一步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作物不同生育期旱灾损失敏感性研究对于提高农业干旱监测准确率、采取合理的农业抗旱减灾措施等有重要意义。干旱发生时,农业用水被压缩,充分利用当前可用灌溉水量以取得较好的作物产量效益是农业抗旱减灾中的重点。目前已有研究大多从水分胁迫试验出发,分析不同干旱胁迫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定性分析作物各生育期旱灾损失敏感性。由于农田试验样本有限,无法从统计手段定量研究作物旱灾损失敏感性。该文利用作物模型模拟的方法,基于历史数据设置干旱情景,模拟春玉米生长,研究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与产量关系。选取典型年,通过历史气象数据替换典型年不同作物生育期同期气象数据的方法,构造典型年不同生育期干旱情景,驱动作物模型,模拟春玉米生长过程及产量。选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识别干旱程度,建立不同生育期SPI与产量之间定量统计关系,利用SPI变化所引起的产量变化率构建旱灾损失敏感性指标,定量评估春玉米不同生育期旱灾损失敏感性。结果表明:(1)不同生育期阶段发生不同程度干旱对产量的影响差异较大。其中拔节-抽雄、开花-吐丝旱灾损失敏感性较大,播种-七叶以及乳熟-成熟阶段敏感性较小。在典型正常年景下,春玉米播种-七叶、拔节-抽雄、开花-吐丝以及乳熟-成熟阶段的旱灾损失敏感性指数分别为90.5、804.7、772.5和401.9。(2)不同典型年水平下,春玉米旱灾损失敏感性差异明显,其中典型干旱年各生育期阶段旱灾损失敏感性最大,典型丰水年各生育期阶段旱灾损失敏感性最小;典型干旱年、正常年和丰水年春玉米生育期平均旱灾损失敏感性指数分别为862.7、518.9和35.2。(3)典型丰水年景下,即使是抽雄、开花-吐丝期春玉米产量形成关键阶段发生严重干旱,春玉米产量影响较小,表明春玉米单个生育期受旱,相邻生育期水分充足时,产量受到明显的水分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15.
Smucker TA  Wisner B 《Disasters》2008,32(2):190-215
Drought is a recurring challenge to the livelihoods of those living in Tharaka District, Kenya, situated in the semi-arid zone to the east of Mount Kenya, from the lowest slopes of the mountain to the banks of the Tana River. This part of Kenya has been marginal to th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life of Kenya from the colonial period until the present day. A study of more than 30 years of change in how people in Tharaka cope with drought reveals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major macro-level transformations, which include privatisation of landownership, population growth, political decentralisation, increased conflict over natural resources, different market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al shifts. However, the study also shows troubling signs of increased use of drought responses that are incompatible with long-term agrarian livelihoods. Government policy needs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 of drought under these new macro conditions if sustainable human development is to be achieved.  相似文献   

16.
辽宁气候变化及若干气象灾害的事实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辽宁省1961~2005年39个气象观测站的常规地面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辽宁省近45年的气候变化特征。采用沙道夫干湿指数分析了辽宁省近45年的旱涝变化趋势;同时研究了辽宁省夏季低温冷害和沙尘天气的变化。结果表明,近45年来辽宁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气候向暖干化方向发展。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近45年来辽宁的干旱有增加趋势、洪涝减少,夏季低温冷害明显减少,沙尘日数减少。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干旱的时空分布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福建省66个县近44年的干旱资料分析,阐述了该省春旱、夏旱和秋冬旱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干旱以夏旱为主,秋冬旱次之;各类干旱以小旱为主,中旱次之,大、特旱则仅占四分之一。春旱在中南部沿海地区高发;夏季小、中旱以中南部沿海地区多发,大、特旱以厦门、莆田、福州地区多发;秋冬旱是南部多于北部地区。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是春旱和夏旱,尤以夏季的大、特旱威胁最大。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Palmer旱度模式的建立——2010年干旱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春季云南省发生了特大干旱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按照Palmer旱度模式的思路,利用云南省的气象和土壤数据,建立了云南省的Palmer旱度模式。通过将计算得到的Palmer指数值与云南省的实际旱涝灾情历史记录进行对比,发现所建立的Palmer旱度模式能够较好地反映云南省的旱涝情况。基于该模式对2010年云南特大干旱灾害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干旱灾害是云南省30年来干旱变化过程中的一次突变。而且结果显示,在2010年的云南干旱灾害中,严重干旱地区整体呈现东西走向的空间分布,极端干旱地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东南部。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干旱综合评价预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总结了造成陕西省干旱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干旱的区域和季节分布特征,在分析气象干旱和农业干旱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陕西省干旱分析评价的综合干旱指标、干旱预警方法以及干旱发生起始日期和持续日数的计算方法,通过采用此指标和方法对陕西省典型年份的干旱分析评价,得出的干旱结果和实际干旱状况相比基本一致,说明运用该综合干旱指标、评价干旱状况方法以及干旱预警方法在陕西省干旱的评价和预警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的华南干旱趋势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最近几年华南地区干旱频发,为探讨该地区的干旱趋势,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1961-2010年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50个站点的月降水及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50年来的干旱趋势、干旱空间分布、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次和干旱持续时间。结果表明,华南地区普遍存在干旱事实,最近10年是干旱最严重的10年,Mann-Kendall检验表明该地区平均SPEI指数从1998年开始突变;干旱化最严重的区域是海南岛、广西南部和西部地区,广东的干旱化趋势最轻。20世纪70年代干旱和极端干旱事件较少,其后明显增多,干旱持续时间也有所延长。由于该地区降水呈现弱增加趋势而温度升高显著,因此推测温度升高导致蒸散增加可能是华南地区干旱化的主要原因。另外,降水频次的减少和集中也是导致近来极端干旱事件增多的原因之一。SPEI指数较好地体现了气候变暖导致的干旱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