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低气压环境主要是抬高原和高空环境。在低气压环境中,由于吸入空气中氧分压较在常压下低,所以使肺泡气中氧分压下降,肺泡与血液中氧分压之间压力差下降,这又造成血液与组织中氧的压力差降低,使组织供氧不足而发生缺氧。突然的严重缺氧者可发生昏迷,轻者可出现高山适应不全或高山病。缺氧亦会使消化腺分泌减少,唾液、胃液、胆汁及肠液的分泌量皆减少。初入3200米高原者,空腹胃液量及胃液中游离盐酸含量都较当地人低。早在1908年就已有人提出建议,认为高碳水化合物有利于消除缺氧引起的症状,认为高碳水化合物有利于消除缺氧引起的症…  相似文献   

2.
夏天气候炎热潮湿,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养生保健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及时补水盛夏天气炎热,出汗多,机体内水分与矿物质常大量丢失,体内唾液、胃液等分泌减少,出现口渴咽燥、尿量减少等症状,所以,及时补充水分为夏日保健之首  相似文献   

3.
夏天气候炎热潮湿,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养生保健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及时补水 盛夏天气炎热,出汗多,机体内水分与矿物质常大量丢失,体内唾液、胃液等分泌减少,出现口渴咽燥、尿量减少等症状,所以,及时补充水分为夏日保健之首要。饮水应采取少量多次法,  相似文献   

4.
高温要吃好     
<正>这两天的天气已经进入"烧烤"模式,气温越来越高。天气炎热,很容易引发中暑等情况,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为了应对高温,在做好防暑降温的同时,要合理安排好膳食营养,为健康提供物质保障。高温情况下,胃肠道的蠕动减弱,唾液、胃液等消化液分泌减少,胃液酸度降低,消化功能减退,会出现厌食、食欲减退等症状。另外,机体代谢率增加,大量出汗,钠、钾、钙、镁等矿物质丢失较多,使机  相似文献   

5.
夏天气候炎热潮湿,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养生保健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及时补水盛夏天气炎热,出汗多,机体内水分与矿物质常大量丢失,体内唾液、胃液等分泌减少,出现口渴咽燥、尿量减少等症状,所以,及时补充水分为夏日保健之首要.  相似文献   

6.
中暑后五忌     
忌大量饮水中暑患者应采用少量、频繁的饮水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因为大量喝水不仅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性排汗亢进,使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大量流失。  相似文献   

7.
在起床后的两小时里,突发心脏病或中风的可能性要比傍晚高出二三倍。研究表明,早晨6~10点也是其他主要致死疾病发作的平均高峰时间。 清晨,随着一种叫做儿茶酚胺的化学激发物的大量分泌,身体猛然从睡眠状态跳到清醒状态。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流向心脏的血液减少,从而导致局部贫血或心绞痛,还会因心肌梗塞而死  相似文献   

8.
<正>1.心脏病睡前一杯救命水如果你心脏不好,可以养成睡前一杯水的习惯,这样可以预防容易发生在凌晨的,像心绞痛、心肌梗死这样的疾病。心肌梗死等疾病是由于血液的黏稠度高而引起的。当人熟睡时,由于出汗,身体内的水分丢失,造成血液中的水分减少,血液的黏稠度会变得很高。如果在睡前喝上一杯水,可以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减少心脏病突发的危险。2.色斑清晨一杯凉白开很多人都听说过早晨喝一杯水对身体有好处。有  相似文献   

9.
<正>突然瘫痪是指四肢或某一侧肢体、某一肢体在短时间内不能自主活动的症状。引起肢体瘫痪的主要原因是神经系统的疾病和损伤,如脑外伤、脊椎外伤、脑中风等。少部分原因是由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如血液中钾含量显著降低会引起周期性麻痹等。症状根据病因和受伤的部位,突然瘫痪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深秋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有心脏病的人往往会突然感到胸痛、憋气和心悸等;有高血压的人易出现头晕、麻木或烦躁不安.这是因为秋天天气转凉,引起机体的"应急反应",肾上腺分泌增加,皮肤及皮下组织血管收缩,血管阻力也增加,心脏血管负荷量增大,血压升高.寒冷刺激还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另外,如果原来就有心、脑血管病,这种反应很可能使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出现缺氧、缺血的症状,以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梳头梳头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功能,增强分泌活动,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经常梳头,可使人面容红润,精神焕发。此外,梳头还是治疗失眠、眩晕、心悸、中风后遗症和青少年白发的辅助手段。平时每天可梳头3~5次,每次不少于3~5分钟,晚上睡前最好梳头一次。伸懒腰伸懒腰可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收缩,使淤积的血液被"赶"回心脏,从而大大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所以,常伸懒腰在促进人体肌肉收缩  相似文献   

12.
正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腹腔中的静脉血几乎全部汇入一条粗大的门静脉,经过肝脏流回心脏。当肝脏发生硬变时,肝内大量的纤维组织增生,从而阻碍腹腔中的静脉回流,结果引起门静脉内血液淤滞,压力升高。被阻的腹腔静脉血液不得不绕道,经过食管下段静脉而回流心脏。这样,大量的血液流经食管下段静脉,就会引起该处静脉扩张,变粗而突起。粗大的静脉可突出食管黏膜,显露于食管腔内,又叫食管静脉曲张。如果吃进的食物过于粗糙、坚硬,在通  相似文献   

13.
最新的研究表明,走路可能逆转冠状动脉硬化斑块,所以特别适合中老年人运动。有关专家指出:我们大多数人能进行的最好的活动就是走路。走路,就是以适度有力的步伐(每小时5 ̄6公里)每天走上半小时左右,每周五六次,可以起到预防诸多疾病的作用:"心脏病有规律的走路能增强血管的弹性,降低血压,减少甘油三脂及胆固醇在动脉管壁上沉积的机会,增加血液中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使血液不那么“黏稠”,从而使心脏病发作几率减少50%。"中风科学家对7万名医院护士过去15年健康的分析发现,那些走路最多的人——每周在20小时以上——中风的比率降低了4…  相似文献   

14.
骑摩托车的人员要佩戴头盔 ,以便在发生交通意外时 ,能够保护头部 ,减少伤害。但是 ,若戴用头盔不得法 ,则很可能引起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颈椎关节病。这应引起骑乘者的注意。人的颈椎是由 7块颈椎骨构成的 ,它具有支撑头部重量 ,保持头部平衡的功能 ,是人体脊椎骨中活动范围最大但又最薄弱的部位。如果头部负荷过重 ,颈部反复活动或姿势不正 ,则可使颈椎稳定性降低 ,致使颈椎骨膜受到牵扯与刺激 ,很容易引起颈椎骨质增生。国外有研究报道 ,人在 2 0岁后颈椎就可能出现骨质增生 ,5 0岁以后 ,6 0 %的人颈椎有骨质增生存在。此外 ,颈部的…  相似文献   

15.
夏天吃西瓜前,很多人喜欢把它放在冰箱里,冰得凉凉的再拿出来食用。这样虽然嘴上舒服了,却会对脾胃和咽喉造成很大的伤害。西瓜本来就是生冷性寒的食物,一次吃得过多容易伤脾胃,如果贪凉吃冷藏时间过长的冰西瓜,对脾胃的伤害就更大。此外,西瓜中有大量水分,可冲淡胃液,从而引起消化不良,使胃肠道抗病能力下降,容易导致  相似文献   

16.
祖国古代养生术中“动”尤为重要,均以动求健康。但是,社会上有许多职业迫使工作人员必须久坐,如作家、出纳、会计、电脑操作者以及广大办公室工作者等,中外健美专家曾对长期从事以上职业者进行调查研究,认为人们倘若长久坐而少动,等于“坐以待毙”。概括起来有十大弊病: 一、久坐者,消耗少,人体对心脏工作量的需求减少,由此可引起心肌衰弱。心功能减退,血液循环减慢,血液在动脉中必然沉积,为高血压、冠状动脉血栓症埋下隐患。 二、久坐血液循环不良,使静脉回流受阻,直肠肛管静脉出现扩张,血液瘀积,导致静脉曲张而出现痔疮…  相似文献   

17.
秋天的本质在一个"凉"字,俗称"秋凉"。正是这种气温渐低的"凉",常常容易诱发出各种疾病,例如哮喘、心绞痛、消化不良、胆绞痛、栓塞、中风等病症。秋季气候对人体影响1.秋天气温渐低而气压渐高,人体出汗减少,血液流向体表不如夏日那么盛,但脉管仍带有扩张的余势,故秋季正常脉表现为轻虚而微浮,似羽毛状。2.秋季空气干燥,可使气管、喉、肺等呼吸道弹性降低并易产生微小的裂口,纤毛活动减少,使排出异物的功能减退;呼吸道血流减少,从而降低了吸气功能。3.秋季易发疾病,如急性胰腺炎、风湿热、哮喘、慢性肾炎、感冒等。  相似文献   

18.
血液传染病是指血液性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和病毒,包括乙肝病毒HBV、爱滋病毒HIV等。人们在接触血液或其他潜在感染物品时可能在血液传染性病毒中暴露,从而感染眼睛、嘴和其他粘膜或受创皮肤。由于职业暴露(由于职业原因眼睛、嘴、破损皮肤或黏液接触血液或其他感染性物品)可能引起感染和疾病,给员工带来生命和健康危害,所以我们要通过防护来消除或减少该危害。  相似文献   

19.
每到夏季高温时节,不少从事高温作业的职工会感觉四肢乏力、精神不振,严重者发生中暑性痉挛及中暑性衰竭等症状.这主要是由于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大量出汗,丧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水溶性维生素大量从体内排出;同时,蛋白质分解加速,肌体内消化液分泌减少,影响消化功能,食欲下降所致.为此,夏季作业人员的膳食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20.
许多在办公室工作的人,因经常久坐,头部处于前屈位,使颈部血管受压,导致脑部血流受到限制,造成大脑供氧不足,引起头昏、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另外,伏案久坐,胸部得不到充分扩展,心肺受压,致使心脏病和肺部疾病的发病率增加,腹腔供血量减少,使胃肠蠕动减慢,各种消化液分泌减少,引起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久坐还不利于下肢静脉血的回流。不妨试试以下几种健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