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0 毫秒
1.
为降低火灾后建筑结构加固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率,保障加固施工作业过程的 安全,针对我国建筑火灾后加固施工项目的特点,构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基于熵权 -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建筑火灾后加固施工过程风险性评估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五个工 程实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是熵权理论、未确知测度理论的 的有机结合,为定量研究建筑火灾后加固施工过程安全风险,并有效的控制安全风险, 确保施工安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针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复杂性,联合应用熵权(EW)法和集对分析(SPA)法,构建基于EW-SPA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模型。首先,在识别风险因素的基础上,结合4M1E原理建立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EW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SPA法评价和预测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状况;最后,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确定该项目施工安全等级和发展态势。结果表明:该工程项目的安全等级为安全,总体态势向非常安全的方向发展;与其他装配式建筑安全评价方法相比,该模型克服了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不足,实用性较强,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引入组合赋权和可变模糊集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进行评价。通过分析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以WSR方法论为基础,选取“人、机、法、环、管”5方面因素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划分指标等级标准;采用博弈论思想对G1法确定的主观权重和熵权法计算的客观权重进行最优组合,进而确定综合权重;根据可变模糊集理论量化后的级别综合特征值确定最终评价结果;将该方法用于甘肃省某装配式试点项目,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并采用单因素轮换OAT法分析5个子系统内的指标敏感性,以便决策者识别出最敏感指标。结果表明:该实证项目安全等级为Ⅱ级,偏向Ⅲ级,与实际情况吻合;组合赋权-可变模糊集方法所得评价结果与灰色聚类分析、未确知测度方法基本一致,使评价结果准确性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针对国内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构建基于熵值修正最优最劣法(Best-Worst Method, BWM)的改进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模型。首先,通过分析装配式建筑建造全过程,查阅文献资料,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从人、物、技术、管理和环境5个方面构建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熵值修正BWM得到组合权重,建立加权规范矩阵,应用改进TOPSIS对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进行评价。最后,以3个实际工程项目为例验证评价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导致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和模糊性,单靠传统数理方法难以解决,而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可以有效解决涉及人的不确定性问题。基于此现状,以顾桥煤矿和陈家山煤矿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主客观相结合的影响因子权重,结合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矿工不安全行为风险性指标评价体系,对矿工不安全行为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研究模型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评价方法合理有效,对提出减少不安全行为的相应对策有着具体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模糊熵权在建筑施工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有效地预防建筑施工伤害事故,结合建筑施工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建筑施工的安全评判方法.该方法根据建筑事故统计数据确定1级权系数.运用信息论中的熵权确定2级权系数,并详细论述了其在建筑施工现场模糊安全综合中的应用.该方法为建筑安全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的问题,首先,结合此类项目遗留工业垃圾冗杂、施工场地狭窄、部分构件拆换、大型机械使用受限的施工特点从4MTE角度构建施工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在考虑指标赋权的主客观综合性与评价工作的未确知性后,建立了基于结构熵权法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施工安全评价模型,并通过工程实例验证该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最后,结合未确知测度单因素指标测度函数的特点,提出了施工安全管理改进策略的制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增强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和有效性,综合采用扎根理论、熵权法及结构方程模型(SEM模型)构建建筑施工安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SEM评价模型。将扎根理论运用于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SMART原则和熵权法用于指标体系的筛选、SEM模型用于指标体系的验证,确定了5个维度21个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绩效评价指标;运用SEM模型分析指标和构面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叠加效应,结果表明,二级指标对总目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安全业绩、管理因素、人员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将模型应用于6个项目的安全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与管理者实际评价结果误差均在5%以内,且与第三方的评价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山区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交通系统运行过程的安全,针对山区道路的特点及安全隐患,以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全面准确地分析和辨识山区道路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建立山区道路系统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考虑到山区道路系统中的诸多不确定问题,引入未确知测度理论,构建基于多因素耦合的熵权-未确知测度理论的山区道路系统脆弱性评估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5个工程实例中,确定其脆弱性程度及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度较高,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能为山区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和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结合影响装配式住宅施工过程安全风险的因素,构建了装配式住宅施工过程安全风险指标体系。通过运用改进综合权重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并结合可拓学理论构建了综合模糊可拓评价模型。最后,通过装配式住宅的实际案例进行验证,发现该评价模型能够客观系统地评估装配式住宅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状况,同时能及时准确地诊断出安全隐患,为决策者提供建议,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安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