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10种代表性土样进行了24 h压缩法和1 h快速压缩法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 h快速压缩法与24 h压缩法比较,其a1-2和Es存在着一致性或逼近性,符合试验方法优化时应遵循的等效性原则;1 h快速压缩法大大缩短了试验历时,可节省时间3.5 d,在测试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可以为工程勘察设计提供相关土工参数.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轻量土的抗剪机理的基础上,通过固结不排水三轴压缩试验,研究了轻量土的应力-应变变化规律以及水泥掺入比对其变形模量的影响,得到了EPS轻量土的破坏准则和抗剪强度特性.  相似文献   

3.
含水量对垃圾土中有机物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水量是影响垃圾土中有机物降解的因素之一,本文根据重庆市垃圾土的成分特点,自配生活垃圾试样进行试验,研究在不同的含水量情况下,由于有机物的降解而引起的垃圾土的质量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的质量变化在试验初期较大,随着时间推移,质量变化逐渐减小,至试验后期,质量基本无变化。通过数据拟合可知,质量变化及有机物的降解率呈现指数型衰减规律,降解速率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水对有机质降解有促进作用,当含水量为50%时,有机物最易发生降解。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成都粘土作为氨氮吸附剂,通过单因素探讨了用土量、搅拌速度、搅拌时间、pH和静置时间5个因素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用土量m=50 g/L,pH=8.0的条件下,以r=100 r/min搅拌40 min,并静置24 h后,粘土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率可达到23.97%,粘土单位氨氮吸附率为7.14 mg/g。实验表明,粘土可有效去除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更便于生化法在后续处理中的应用,将其与生化法、矿物吸附法等物理方法组合使用,能更好地处理垃圾渗滤液。  相似文献   

5.
城市社区生活垃圾减量化的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传斌  刘晶茹  王如松  张艺山 《环境科学》2010,31(11):2768-2773
针对我国城市社区垃圾管理中分类收集程度不足、厨余垃圾高水分含量的问题,研究了社区人工分类混合垃圾、厨余垃圾简易机械压缩、压缩后厨余垃圾和渗滤液的资源化利用相结合的集成技术模式.研究表明,生活垃圾的人工分拣效率为36.8kg/h,随分拣熟练程度提高而增加.社区分拣出的厨余垃圾有机质含量高达44.693%,营养元素N、P、K的含量分别为2.586%、0.649%和1.274%,C/N为17.427,而重金属含量仅为从混合垃圾集中分选出的可堆肥原料的0.07~0.82倍.厨余垃圾压缩脱水后含水率仍高达78.7%,影响后续堆肥效果.采用生物稳定和稀释的渗滤液浇灌凤仙花具有一定的肥效,植株干重是清水浇灌的1.46~2.94倍.基于社区人工分拣的集成技术模式可减排垃圾产生量的52.6%.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量腐殖酸改性蒙脱土对黄曲霉素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相对分子质量<3 500的低分子量腐殖酸改性蒙脱土对黄曲霉素(AFB1)的吸附作用及机制.吸附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0~24 h内,蒙脱土原土快速吸附AFB1,在2 h处吸附量即至最大值,而后吸附量持续降低,12 h后趋于稳定、吸附量为1.01μg.g-1;0~24 h内,改性蒙脱土对AFB1的吸附量则持续增加,12 h时吸附量达最大值(1.60μg.g-1),其后吸附达平衡.用腐殖酸改性后,蒙脱土对AFB1的等温吸附曲线由Langmuir型转变为Freundlich型,平衡浓度较高条件下,AFB1在改性蒙脱土上的吸附量明显高于蒙脱土原土.蒙脱土改性后晶层坍塌,出现不规则和絮状松散结构,与其表面聚集的腐殖酸形成较为稳定的"矿物-腐殖酸"复合体,增强了其对疏水性AFB1的吸附能力.随溶液pH值的增大,原土和改性蒙脱土对AFB1的吸附量均增大,但AFB1在改性蒙脱土上吸附量的增加幅度较大,这可能主要与溶液碱性的提高促进了AFB1与蒙脱土矿物的氢键及电性结合有关.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阐明AFB1在土壤中的界面过程和环境归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主压缩沉降阶段垃圾填埋体渗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辉  黄涛  张驰 《环境科学》2009,30(12):3729-3733
针对垃圾填埋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解及垃圾渗滤液处理,而其渗透特性研究不足的现状,选取处于4种压力状况下的垃圾填埋体,对其主压缩沉降阶段渗透特性进行室内物理试验,结合试验数据对垃圾填埋体渗透性能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种压力状况下垃圾填埋体试验测定分析符合达西定律,其COD变化处于产酸阶段,对渗透性能的影响可以不予考虑;在此基础上,对垃圾渗透系数计算表明,处于主压缩沉降阶段内,除没有施加压力状况下垃圾填埋体渗透性能变化规律与其他试验表现不尽相同外,其他垃圾填埋体渗透系数变化大致符合自然指数规律,而4种压力状态下的垃圾填埋体渗透系数数值均在10~(-4.5)~10~(-5.3) m·s~(-1)的范围内,与典型垃圾渗透系数的代表值相一致.  相似文献   

8.
文章为解决矿山废弃地种植土稀缺和城市固废需消纳的问题,探索垃圾焚烧炉渣作为植被恢复用土的可行性,以取自北京市大兴、朝阳、海淀、门头沟、河南省焦作以及山东省威海的6个垃圾焚烧厂的垃圾焚烧炉渣为研究对象,北京地区的存量垃圾土为调配土,两者按不同体积比进行混合配制种植土。首先通过测定不同配比种植土的pH、土壤容重、田间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水溶性盐、有机质等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淋溶液的BOD5、COD、重金属含量等污染指标,对照《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2016)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等标准,判断其用作种植土的可能性;再以播种和移苗方式在不同配比种植土中进行种植试验,依据植物生长响应,确定满足不同植物生长的种植土配制比例。结果表明:(1)垃圾焚烧炉渣pH在10~11之间,水溶性盐含量0.530%,均超出《绿化种植土壤》标准值,不可直接用于种植。(2)存量垃圾土可用于炉渣改良。存量垃圾土添加量60%的种植土,试验所选植物存活率普遍较低且长势不佳;存量垃圾土添加量≥60%的种植土,种植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可以满足多数植物的种植要求。  相似文献   

9.
日本油压机械厂为了未处理的垃圾再资源化 ,最近开发了处理糊状垃圾和杂质的YG系列压缩分选机。把全部垃圾不管其包装如何统统投入压缩分选机中 ,可将糊状垃圾和杂质分离。为了减少糊状垃圾的体积 ,宜用配管压力输送。用微生物分解、发酵糊状垃圾能加快糊状垃圾的资源化。其杂质则在高压压缩的条件下脱水后排出。该压缩分选机每小时可处理 1 3 0~ 2 0 0 t糊状垃圾。垃圾压缩分选机@张济宇  相似文献   

10.
通过静态实验对粘性土、450℃高温焙烧膨润土和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吸附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能力进行对比,并以新鲜垃圾渗滤液为对象,对粘性土/450℃高温焙烧膨润土双层防渗层和黏性土/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双层防渗层的防渗性能和截污能力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黏性土、450℃高温焙烧膨润土和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对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吸附平衡时间均为24 h; 450℃高温焙烧膨润土和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对垃圾渗滤液中COD和NH+4的吸附作用均大于黏性土.同时, 2种双层防渗层的渗透系数分别能达到1.31×10-8 cm·s-1和2.80×10-8 cm·s-1;黏性土/450℃高温焙烧膨润土双层防渗层对于NH+4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而黏性土/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双层防渗层对有机污染物质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对COD的衰减率比前者高出33.82%.故针对垃圾填埋场不同污染物类型的差异可以选择不同改性膨润土作为反应型材料构建双层防渗层模式.  相似文献   

11.
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选择、处理厂选址和工程设计中存在的主观性较强、科学性和客观性不足的问题,将生命周期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耦合,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处置技术、地理气候与实际工程4个方面因素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并以兰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为例,分别对9个生活垃圾处理厂进行技术适用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兰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适用性综合得分前3名分别为餐厨垃圾资源化堆肥厂(73.91分)、韩家咀村生活垃圾填埋场(72.93分)、中铺子垃圾焚烧厂(72.44分);②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评价体系中,各影响因素权重排序为环境影响因素(0.347)>实际工程因素(0.309)>处置技术因素(0.228)>地理气候因素(0.116);③3种处理技术的环境影响潜值比较结果为:垃圾卫生填埋(0.3872)>垃圾焚烧(0.0330)>垃圾堆肥(0.0242).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急剧增加。大中城市人均日垃圾产生量约1Kg,井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至2005年底,生活垃圾清运量1.52亿t,垃圾的集中处理率约为51%。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已成为城市环境保护一个需要迫切解决问题。解决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根本办法。一是建立有效的、环境友好型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二是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建立有效的环境友好型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基础;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是降低生活垃圾无害化成本,节约资源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3.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及资源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急剧增加.大中城市人均日垃圾产生量约1Kg,并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至2005年底,生活垃圾清运量1.52亿t,垃圾的集中处理率约为51%.因此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已成为城市环境保护一个需要迫切解决问题.解决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根本办法,一是建立有效的、环境友好型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体系,二是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建立有效的环境友好型的生活垃圾管理体系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基础;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是降低生活垃圾无害化成本,节约资源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优化管理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基本特点,以区域优化、长期优化和综合处理优化管理为基本准则,以规划系统总处理费用最小为目标,提出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优化管理模型程序.模型程序为首先进行基础数据调查与评价,分析系统内生活垃圾状况,之后建立模型方程,通过参数赋值、求解,求出最终优化管理方案,为我国中小城市生活垃圾的运行组织管理和资本运行管理提供科学手段.  相似文献   

15.
浅谈城市固体废物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城市化速度加快和城市固体废物产量的增加,城市固体废物的处理已成为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在此从城市固体废物的分类入手,分析了城市固体废物的危害,并对目前城市固体废物处理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加快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s a major environmental issue in India. Due to rapid increase in 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population, the generation rate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in Indian cities and towns is also increased. Mismanagement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can cause adverse environmental impacts, public health risk and other socio-economic problem.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current status of solid waste management in India which can help the competent authorities responsible for municipal solid waste management and researchers to prepare more efficient plans.  相似文献   

17.
生命周期评价在中国城市垃圾减量化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减少城市垃圾,介绍了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并将其引入城市垃圾管理系统,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垃圾生命周期评价框架。生命周期评价框架的建立有助于改进城市垃圾管理,是减少城市垃圾产生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18.
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能源化与资源化利用成为我国城市固废处置的有效途径。然而,城市固废来源广泛、种类复杂、成分多变,可对处置城市固废的设备稳定运行造成影响。通过综述锅炉与工业窑炉处置城市固废现状、运行过程腐蚀现象、机理及影响因素,概括了目前针对性防腐措施,介绍了S、Cl、碱金属元素对锅炉与工业窑炉协同处置城市固废工艺的影响,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进一步探究的方向,为城市固废的回收利用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物质废物厌氧消化处理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废物传统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而近年来,随着城市生活垃圾中生物质废物的增加以及世界能源短缺现象的加剧,具有废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双重效益的生物质废物厌氧消化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我国城市生物质废物的种类和性质,指出了采用目前的三种传统废物处理方式处理我国城市生物质废物的弊端,并提出了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城市生物质废物的适用性,对比分析了上述四种废物处理方式的优缺点,并从政策方向性、技术工艺可靠性、原料和市场稳定性,以及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优良性等多方面对城市生物质废物厌氧消化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说明厌氧消化技术必将成为未来生物质废物资源化处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处理处置压力也与日俱增,迫切需要建立针对处理的公众参与机制。但目前中国公众参与仍处于探索、尝试的初级阶段。本文以典型垃圾处理厂为例,分析和调研了垃圾处理工程运行过程的公众参与现况,指出目前中国生活垃圾在处理过程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公众参与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